文献精读丨使用64丝Surpass Evolve治疗未破裂的小中型宽颈动脉瘤:来自SEASE国际注册研究的亚组分析

健康   2024-11-10 18:01   北京  

宽颈颅内动脉瘤因其治疗技术的挑战性而在介入治疗领域备受关注,这一挑战也促进了多种新型血管内治疗材料的快速发展,以更有效地治疗这些复杂的病变。2011年美国FDA对血流导向装置(FDs)的批准,标志着对宽颈动脉瘤治疗理念的根本性改变。史赛克推出的Surpass Evolve(SE)是Surpass Streamline(SS)后的新一代血流导向密网支架。较于前代产品,优化的编织丝设计在保持高网孔密度的同时,保持了高径向支撑力,形成了极佳的贴壁效果。

在最近一期的《美国心脏协会杂志》发表了SEASE国际注册研究针对SE治疗小/中型宽颈动脉瘤的亚组分析结果,为SE在宽颈颅内动脉瘤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提供了最新的科学证据。

扫码进入

「Evolve病例集」

Try Now!






研究背景

Background

2019年,Surpass Evolve(SE)作为Surpass Streamline的升级版问世。它采用64丝钴铬合金结构,通过一致的网状密度,实现了更均匀的血流减少效果。一项将SE用于26例宽颈动脉瘤的初步研究提示,4个月的中位随访时间显示动脉瘤总闭塞率达到了57%。但是,SE治疗该类动脉瘤的长期随访数据很少。本研究旨在使用来自SEASE国际注册研究的数据,评估SE在治疗宽颈小/中型动脉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法

Methods

本研究为SEASE(Surpass Evolve血流导向密网支架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估)注册研究的亚组分析。SEASE研究为单臂、回顾性、观察性、多中心国际队列研究,涉及北美和欧洲的15家中心。本研究连续纳入所有累及颈内动脉和椎基底动脉系统、直径≤12mm的采用SE植入治疗的宽颈动脉瘤患者。

表1 患者/动脉瘤入组流程图

所有手术均在全身麻醉下进行,手术入路、辅助治疗方案及围术期抗血小板和抗凝药物的使用均由术者决定。通常,术前5–7天开始双抗治疗,包括阿司匹林(术后至少维持6个月)和氯吡格雷/普拉格雷/替格瑞洛(术后至少维持6个月)。

主要有效性结局:

末次随访时的动脉瘤完全闭塞率(Raymond-Roy 1级)。

次要有效性结局:

末次随访的mRS评分、mRS评分恶化情况,DSA检查的动脉瘤完全闭塞率(OKM D级)。载瘤动脉血流状态分为无狭窄、狭窄<50%、狭窄≥50%和完全闭塞。

主要安全性结局:

术后1年内载瘤动脉供血区域内发生严重卒中事件(NIHSS评分增加≥4分)或与手术相关的死亡。

主要有效性结局:

术后30天内发生的非严重手术相关事件,包括通路相关并发症和术后1天内的轻微神经系统事件(短时间NIHSS评分增加<4分)。

结果

Results

共纳入129例患者(中位年龄59岁,85.3%为女性),涉及135个动脉瘤。动脉瘤的中位最大径和瘤颈分别为5.1mm和3.9mm。大多数动脉瘤位于颈内动脉C6段(65.9%,89/135)和C7段(14.1%,19/135)。中位随访时间为10.2个月(四分位数范围6.4-12.8)。其中,125例患者获得影像学随访。

有效性结局

主要有效性结局:动脉瘤完全闭塞率为77.1%(101/131,图2)。

次要有效性结局:DSA提示的完全闭塞率(OKM D级)为75.5%(74/98)。大多数患者在最后一次临床随访中的mRS评分为0至2分(96.8%,122/126),只有2.4%的患者(3/125)的mRS评分升高。

表3 安全性和有效性结局

图2 动脉瘤Raymond-Roy闭塞分级

不完全闭塞的预测因素

表4显示了动脉瘤的特征及其与末次随访时闭塞程度的关系。在对混杂因素进行调整后,体积越大,随访时出现不完全闭塞的概率越高(OR=1.2,P=0.03)。动脉瘤直径每增加0.1mm,出现不完全闭塞的几率就会增加1.2倍。

表4 动脉瘤特征及其与末次随访时闭塞程度的关系

安全性结局

主要安全性结局:有2名患者(1.6%)发生了严重卒中事件(一位患者接受了阿司匹林和普拉格雷治疗,在住院期间出现左侧栓塞性卒中和右侧肢体无力;另一位患者接受了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治疗,在载瘤动脉供血区域发生缺血性卒中并于术后33天死亡)。本研究中,手术相关死亡率为0.8%。

次要安全性结局:次要并发症包括通路部位并发症(1例,0.8%)、非严重卒中(5例,4.0%)以及肺癌导致的无关死亡率(1例,0.8%)。1名患者(0.8%)需要再治疗。11名患者(8.8%)的血管狭窄程度≥50%,7名患者(5.6%)在随访时出现鱼嘴现象。分析显示,不同抗血小板方案的血管狭窄率无明显差异。

结论

Conclusion

本研究表明64丝Surpass Evolve血流导向密网支架在治疗小/中型宽颈动脉瘤中具有良好的完全闭塞率和较高的安全性。这为证实SE在神经介入手术中的重要作用提供了更多依据,同时也提示了继续优化手术技术进而改善患者预后的必要性。





讨论

血流导向装置通过重建载瘤动脉治疗动脉瘤的理念彻底颠覆了传统的填塞动脉瘤腔的治疗方式,不仅简化了治疗步骤,也避免了填塞瘤腔过程中发生动脉瘤破裂以及填塞不充分的风险,让动脉瘤的治疗变得更加简单和安全,可能是未来非分叉部动脉瘤的首选治疗方式。

既往,FD在治疗风险更高的大型和巨大型动脉瘤时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已得到证实,也因此逐渐被推广应用于相对治疗风险更低的中小型动脉瘤。传统的支架辅助弹簧圈该类动脉瘤的效果已经较好,因此就要求FD在治疗该类动脉瘤时不仅要使手术更加简单和安全,而且要使动脉瘤的闭塞率更高。该项研究则通过临床数据充分证明了其优势,Surpass Evolve治疗小中型宽颈动脉瘤的中短期完全闭塞率可达77.1%,轻型卒中发生率4.0%,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仅为1.6%,死亡率仅为1.6%。

在之前的一项纳入41项研究2614名患者的血流导向密网支架治疗颅内小/中型颅内动脉瘤的荟萃分析中,所有动脉瘤的完全闭塞率为74.9%,主要安全性事件发生率为7.8%。本研究结局指标略优于上述荟萃分析,可能进一步提示Surpass Evolve在更广泛的动脉瘤类型和尺寸中的适用性和较高的安全保障。

引用本文:

Dibas M, Vivanco-Suarez J, Lopes DK, et al. Treatment of Unruptured Small and Medium-Sized Wide Necked Aneurysms Using the 64-Wire Surpass Evolve: A Subanalysis From the SEASE International Registry. J Am Heart Assoc. 2024;13(21):e036365. doi:10.1161/JAHA.124.036365

[1] Inoue A, Tagawa M, Matsumoto S, et al. Utility of bulging technique for endovascular treatment of small and wide-necked aneurysms with a Low-profile Visualized Intraluminal Support (LVIS Jr.) device: A case report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Interv Neuroradiol. 2018;24(2):125-129. doi:10.1177/1591019917743065

[2] Kim HS, Cho BM, Yoo CJ, et al. Comparison of Long-Term Angiographic Results of Wide-Necked Intracranial Aneurysms : Endovascular Treatment with Single-Microcatheter Coiling, Double-Microcatheter Coiling, and Stent-Assisted Coiling. J Korean Neurosurg Soc. 2021;64(5):751-762. doi:10.3340/jkns.2021.0010

[3] Mokin M, Primiani CT, Ren Z, et al. Stent-assisted coiling of cerebral aneurysms: multi-center analysis of radiographic and clinical outcomes in 659 patients. J Neurointerv Surg. 2020;12(3):289-297. doi:10.1136/neurintsurg-2019-015182

[4] Rodriguez-Calienes A, Vivanco-Suarez J, Galecio-Castillo M, et al. Use of the Woven EndoBridge Device for Sidewall Aneurysms: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AJNR Am J Neuroradiol. 2023;44(2):165-170. doi:10.3174/ajnr.A7766

[5] Fiorella D, Gache L, Frame D, Arthur AS. How safe and effective are flow diverters for the treatment of unruptured small/medium intracranial 25. aneurysms of the internal carotid artery? Meta-analysis for evidence-based performance goals. J Neurointerv Surg. 2020;12:869–873. doi: 10.1136/neurintsurg-2019-015535 

校审

李静伟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医学博士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

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本硕博连读),长期从事脑脊髓血管疾病的基础及临床研究,已发表中文核心期刊论文22篇,SCI论文13篇(Brain、Annals of Neurology、JNIS等),国际国内大会发言20余次,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首都医科大学教育改革课题1项,首都医科大学学生科研创新项目1项。曾获得首届中国神经外科医师诊疗能力大赛血管神经外科“全国十佳医师”,2019年全球显微血管吻合大赛第一名,2020年全国专培医师技能大赛血管吻合第一名,CHINA-INI手术大阅兵比赛第二名。现为Journal of Clinical Neuroscience、Current Medical Imaging等杂志审稿人,擅长脑脊髓血管病的外科及介入治疗和研究。 


© 版权声明

严禁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转载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本文内的文字、图片、视频等资料。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或个人,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 特别说明

本页面所包含的文字、图片、音视频等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本页面所包含的内容,仅为专家个人观点,不能代替医疗专业人士的判断。本页面不向非医学专业人士开放,敬请理解。





觉得内容还不错,点个“在看”呗

卒中视界
以卒中防控为主导,汇聚脑血管内科,外科,介入医师和其他相关学科专业人员、健康界人士,打造中国脑血管病医生分享经验、碰撞思想、参与全球交流的平台,共同推动中国脑血管病医教研防事业发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