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坛周记·第402期 | 右大脑中动脉M1段重度狭窄血管内介入治疗

健康   科学   2024-12-07 07:02   北京  



第402

术者:熊涛 石欣欣 侯志凯 马宁

  临床病史及影像分析

患者中年女性,主因“右侧肢体无力5月,左侧肢体无力2月余”入院。患者5月前出现右下肢无力,外院诊断脑梗死,予药物治疗,病情进展;3月前症状加重伴肢体抽出、意识障碍,DWI示右侧放射冠、胼胝体偏左、左侧扣带回缺血梗死灶(图1A-C),MRA示双颈内动脉虹吸段狭窄,左大脑中动脉M1段、M2段多发重度狭窄,右大脑中动脉M1近端、中远端串联狭窄,左椎V4段多发狭窄,右椎优势,右侧胚胎型大脑后动脉P2段狭窄(图2A,B)。住院药物治疗后好转。

图1

图2

2月前出现左侧肢体无力,下肢为著,外院DWI示右侧脑室旁新发梗死,右侧放射冠、胼胝体偏左、左侧扣带回亚急性缺血梗死灶(图3A-C),MRA示左侧大脑中动脉M1、M2段多发重度狭窄,右大脑中动脉M1近端狭窄、中远端次全闭塞(图4A,B黄箭)。

图3

图4

既往史:糖尿病史13年,高血压病史4年。

神经系统查体:神清,言语清晰,对答切题,皮层功能正常。左侧鼻唇沟变浅,示齿口角不歪,伸舌居中。颈软,双上肢肌力5-级,右下肢肌力4-级,左下肢肌力4+级,双下肢病理征巴氏征阳性,共济试验阴性。NIHSS:6分,mRS:3分。

口服: 阿司匹林、氯吡格雷、阿托伐他汀。


术前诊断

右大脑中动脉M1段中远端次全闭塞

左大脑中动脉M1段重度狭窄

术前讨论

结合患者病史及影像检查,患者反复脑梗死,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核磁提示双侧大脑中动脉重度狭窄,右侧更重。右大脑中动脉系右侧半卵圆中心梗死责任血管,拟干预治疗。相关操作风险包括:微导丝通过病变处困难;穿支闭塞、斑块脱落致栓塞事件、支架内急性、亚急性血栓事件、血管夹层、血管破裂、高灌注脑出血、支架远期再狭窄。

治疗经过

全麻下,右股动脉入路行全脑血管造影,示左椎动脉近端显影可,V4段以远显影稍浅淡(图5A,B);右椎动脉极其分支显影可,右侧大脑后动脉未见显影(图5C,D)。

图5

左大脑中动脉M1中段狭窄约40%,左侧大脑中动脉M2段上干近端狭窄约50%,左大脑前动脉未见明显异常(图6A);右颈内动脉显影可,右大脑前动脉显影纤细,右胚胎型大脑后动脉,右大脑中动脉M1中远段重度狭窄约85%(白箭),见狭窄远端见“双腔征”(黄箭),考虑夹层(图6B)。

图6

造影结束后将6F导引导管置于右颈内动脉C2段, 内置V-18 微导丝(200cm,0.018")加强支撑。路图下, Synchro微导丝(300cm,0.014")通过病变送至上干M2段(图7)。

图7

沿微导丝送入Gateway球囊(1.5mm×9mm)至右侧大脑中动脉M1段狭窄段,缓慢加压进行两次球囊扩张(图8)。

图8

扩张后见病变近端狭窄程度改善,远端夹层样撕裂增大(图9)。

图9

撤出球囊,送入ExcelsiorSL-10微导管至远端正常管腔(经微导管路图证实)(图10)。

图10

经微导管释放Atlas(3.0mm×24mm)支架覆盖夹层(黄箭),造影显示残余狭窄约20%,血流较前改善,远端分支无减少(图11)。

图11




讨 论


本病例患者多次卒中,主要分布在双大脑前及右大脑中动脉供血区域,双侧大脑前动脉供血区域梗死机制不明确,考虑栓塞可能。右侧半卵圆中心梗死,考虑右大脑中动脉为责任血管,因存在重度狭窄,有介入治疗指征。术中造影示狭窄病变远端血管呈现“双腔征”,考虑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基础上血管夹层。扩张后夹层撕裂增大影响前向血流,予以自膨支架完全覆盖后缓解。患者术后自觉左侧肢体肌力好转,远期治疗效果待随访。





扫码关注神经介入在线

 神经介入在线投稿:

     sjjrzx@hh-medic.com      




进入和缓学术” 全方位学习神经介入课程


说明:本文页面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等素材,均受版权保护,归神经介入在线及其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允许和授权,禁止任何形式的转载、摘录、复制或使用。如果需要使用相关内容,请事先与相关权利人取得联系,并按照许可协议规定使用,同时注明来源。

神经介入在线
汇聚国内外神经介入领域的老中青三代精英力量,进行丰富的学术交流,共商中国介入神经放射发展未来,启动新形势下与互联网合作的新模式,分享中国神经介入临床研究的成果及将来的研究方向。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