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宏寿 | 黄山散记(之一)

文化   生活   2024-10-13 00:00   安徽  

黄山顶上住帐篷

2015年7月底8月初我受矾中76届高中毕业生李广明盛情邀请,带着老伴查淑珍前去黄山旅游,我们是从合肥坐高铁去黄山的,受到学生热情接待,把我们安排在他自已开的宾馆饭店里,受到了贵宾般接待,并且一直陪伴左右,吃饭时他的几位合伙人也列席陪同,席间天南地北无所不谈,他们的见闻让我们开心极了。

第三天安排我们上山去玩,约了他熟悉的友人陪我们俩上山,好有一个照应。但那几天山上游客爆满,山上同行的宾馆也宾客满满,于是只好预订山上的帐篷宾馆了。

随缆车上山,这次是从后山上去的,沿途无著名景点,一路走马观花,大约是到了天海宾馆一带,我们准备从这里步行下探西海大峡谷。我早年曾二上黄山,许多地方还有模糊印象,所以在下行时就比较快,加上疏忽(此次登山我忘记自己已是古稀老人),下台阶时一步踩空,多跨了一级,脚崴了,立马瘫坐在台阶上,万幸没有滚下山谷。

我在原地坐下,休息了很长时间,站起身,觉得还能坚持,坚持不坐海马(山上交通工具,两位农夫抬着一副类似竹躺椅的轿子),于是咬牙坚持,一瘸一拐地缓缓下行,下午一两点才探底,脚肿胀疼痛,没办法游玩西海大峡谷了……大约三点多坐靠壁电梯上到光明顶了,黄山第二高峰(海拔1860米)。我曾在这里领略过安徽第一高度的气象站。我们在山顶上好好休息休息,等待看黄山晚霞,另外也意识到所住宾馆就在山顶下不远处,在北海宾馆附近,紧临狮子林宾馆。夏天晚霞起得迟,大概下午6点半以后才出现晚霞,黄山的晚霞也那么绚烂多姿,与别处不同,我们拍了几张形似奔马,状似嫦娥奔月的图片,至今还保存在手机里。

大约7点钟,我们开始下山,估计一个小时能到,即使黄山上夏天断黑较平地早,八点左右到没问题。上山容易下山难,这话千真万确。但开始还时不时拿出手机拍形状奇特的晚霞红云。慢慢地天黑了,我这位古稀老人还高度近视,好像脚更加肿胀,疼痛感明显,每下一个台阶就是一次煎熬,下行的速度越来越慢……等到了狮子林宾馆前,应该是9点多了,而我所住的宾馆估计就在三百米处,咫尺之遥,借着宾馆的灯光,还足足走了半个小时,快十点才到宾馆,还要排队办手续,接着简单洗漱,总在10点半才进了双人帐篷。记得下山途中,见到有宾馆的地方,门前广场上都支起了帐篷,黄山顶上,帐篷星罗棋布,点缀着大山,成了黄山一景,因为夏季是旅游高峰,人满为患,所以才有这种权宜之计,也算史上奇观。

进帐篷前还是蓝天皓月(农历十五六),老两口躺在“床上”,觉得垫的席梦思还厚实柔软,这么大年纪,一生第一次在黄山顶峰上住上帐篷,还是蛮新奇的,也挺惬意的,有一句没一句地说着悄悄话,甜蜜地进入梦乡,期待明天早起赶到光明顶上看日出……

突然间电闪雷鸣,高山顶上天气变化就像小孩脸,瞬间大变,我们有点紧张,睡意全无,也在想,这深夜,也是高山上蛇鼠出没的好时候,我们浑身起鸡皮疙瘩。电闪不断,雷鸣入耳,我们赶快坐起来等待着……等着等着就下起了小雨,在帐篷里感到凉飕飕的,雨也越下越大。宾馆领导也认识到危险不安全,决定所有帐篷客全部撤进大厅,好一阵忙乱,一部分人睡在地上席梦思上,一部分人睡在用桌子、椅子拼成的床上,我们动作慢,只好睡在两张靠背椅拼成的床上。客厅可比外面闷多了,夜深人未静,你说我们老两口是怎么熬过这一夜的。黄山奇遇,至今犹在眼前。离开黄山没几天,就听学生说,帐篷宾馆被制止使用了。写文章之际(2024、5月底),学生传来黄山飞来石旁被雷击中,溅起了杂石等击伤了13位游客。我庆幸,帐篷宾馆被撤销是多么英明及时。

黄山观日出

几乎一夜未眠,深夜三点多就朦胧醒来,躺在大厅里已睡意全无,撑到四点左右爬起来简单洗漱,接着出发,争取五点赶到光明顶,等待五点多红日东升。

这一夜没睡,几乎没有休息,脚伤毫无好转,但坚持就是胜利的观念支撑着,还是一步一个台阶往上爬,树影婆娑,偶有路灯相伴,月亮也不似上半夜明亮,光线很昏暗,说黎明前黑暗也不为过,我们互相搀扶着,高一脚低一脚,这样我们的爬山速度就显得很缓慢。(记得当天后来下台阶时非常困难,老伴让我买柺杖,我坚持不买)到了山顶已六点多了,看日出的人都散去了,留给我们的已是日上三竿……

我很懊丧,年纪大了,脚又受伤了,白白地起了个大早。老伴反过来安慰我,昨晚红霞满天,还有手机保存的晚霞照片,算是补偿吧!我听后大笑,说,坐下来,我把1985年暑假黄山观日出的情景再给你复述一遍,让你饱饱耳福吧。

1985年暑假,7月17一一7月21日,庐江二中工会组织部分教师去黄山旅游。当天下午到了黄山,晚上在汤口温泉泡澡,洗去疲劳,夜里住在园林宾馆,竹楼寄夜消倦意。一夜无话,次日沿半山寺、鲫鱼背、玉屏楼、莲花峰、直抵光明顶下的天海宾馆。沿途的景致和我的观感留待下一回再写。山上可凉快多了,需要盖棉被,好好地睡了一觉。第二天早上四点多就起床了,走到观日出的地点快5点了,早上山上更凉,几位老教师还穿了夹克衫,坐在山崖上等待。

坐着等待,显得时间漫长,周围静寂一片,还是晨风吹着树叶的唦唦声,打破了寂静,天上还有少数星星在眨眼看我们,此时传来旁边的同事心跳声,我们的等待、企盼……慢慢地东边的地平线上漫出了红晕,连成了一条,扩展成一片淡红,大约五点十分,露出了一弯“红月”,太阳出来了,我们目不转睛地盯着红弯月,一秒又一秒,一分又一分,瞬间一轮红日跳出了地平线,这时,我的记忆是五点十五分,大家站起身,退后离开山崖,不约而同地振臂高呼:我们终于看到了黄山日出!五分钟好像就是眨眼功夫。有人形容:一轮红日喷薄而出。我的感觉,黄山日出,那么温柔,那么娇羞,那么腼腆,就是一位红脸少女,你们看客可以直视她,细细端祥,凡间美丽少女可不允许这么直视、端祥。我说,这么多旅客从四面八方赶来看黄山日出,她怎能不娇羞,怎能不腼腆,怎能不红润,黄山日出,与众不同,我爱黄山日出!

此次黄山观日出,虽然留有些许遗憾,但学生盛情邀约及精心安排,以及黄山的美景,山顶的际遇,还是令人感怀。回来后,即兴做诗一首,也算是为此次登临黄山做个小小注脚。

七绝 · 登黄山
温泉净垢减疲劳,
寄夜竹楼倦意消。
登顶莲花舒望眼,
风光尽览乐逍遥。

(未完待续)

最忆是巢州


扫描二维码

关注更多精彩

Ψ 一阵微微的巢湖风……Ψ


忆巢州CHAOZHOU


WELCOME TO OUR C.H.

I HOPE YOU LIKE IT

最忆是巢州
致力于传递乡音乡情,鼓励家乡人书写家乡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