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逆的大侄子:为什么海都终其一生都要反对元朝?

文化   2024-09-13 20:31   北京  

1206年,统一了蒙古草原的成吉思汗建立了“大蒙古国”,并和他的子孙们几乎征服了十三世纪人口最为稠密的文明世界。对此,美国历史学家杰克·威泽弗德指出,“数十年间,蒙古军队征服的土地和人民,比罗马人花费四百年征服的还要多。”

遗憾的是,这个如日中天的庞大帝国,寿命如同昙花一般短暂。就像波斯历史学家志费尼在《世界征服者史》中所感慨的那样,“这总是蓝色天轨的习惯:当它发现一个无忧无虑的人时,它就迅速叫他死亡。”
成吉思汗的帝国
1251年,在诸位宗王、大臣与将军的共同拥戴下,拖雷的长子蒙哥成为了帝国的新一任大汗。至此,国家的最高统治权从窝阔台家族转移到拖雷家族(拓展阅读:一文概述:蒙古帝国是如何分崩离析的?)。
不出意外,几乎所有反对蒙哥的察合台与窝阔台家族的宗王都遭到了清算。对此有学者认为,这场汗位争夺战几乎是蒙古帝国境内规模最大、程度最烈的一场内讧。
可以肯定的是,尽管察合台与窝阔台家族遭遇重创,但幸免于难的家族成员们必然不会甘心大权旁落的残酷现实。但在经过一系列的韬光养晦之后,以海都为首的两大家族的成员们还是掀起了夺权斗争。
那么问题来了,海都是谁?他究竟掀起了多大风浪?又最终迎来了什么样的结局?我查阅了一些资料,接下来跟大家简单聊聊。
海都主题绘作

1

海都的崛起

在迅速逮捕了贵由汗的遗孀海迷失后以及失列门、脑忽、忽秃黑等宗王以后,蒙哥对两大家族的成员们展开了一场残酷的“大清洗”。

其中“合丹(迁)于别石八里地,蔑里于叶儿的石河,海都于海押立地,别儿哥于曲儿只地,脱脱于叶密立地,蒙哥都及太宗皇后乞里吉忽帖尼于阔端所居地之西,仍以太宗诸后妃家赀分赐亲王。”
其结果就是,这些被流放的宗王们开始各自为政,独立倾向日趋增强。
1)蠢蠢欲动的海都
海都是窝阔台第五子合失之子,“是在(窝阔台)合罕的帐殿中抚养大的”,一直以意志坚定和能力出众著称。蒙哥即位后,他被放逐到了海押立,即今新疆伊犁地区的库巴勒一带,默默积蓄着自己的力量。
1259年七月,蒙哥猝死于征南宋军中。由于他生前并未敲定继承人的人选,因此他的弟弟忽必烈与阿里不哥二人闻风而动,加紧了夺取汗位的步伐。
忽必烈与阿里不哥
在忽必烈兄弟争位期间,海都不仅“坚定地站到了阿里不哥一边,力图使他登上汗位”,还委托驻牧于哈拉和林的察合台后王阿鲁忽在自己的封地内收集粮饷。但令他没有想到的是,阿鲁忽在经过反复斟酌后,主动加入到了忽必烈阵营。
坦诚说,阿鲁忽的选择还是有一定道理的。究其原因,主要有三点:
首先,与阿里不哥相比,忽必烈阵营的综合实力更强,而且还能够得到金帐汗国与伊尔汗国的支持。
其次,无论站队哪一方,自己基本都能得到察合台汗国的统治权与相应的政治与经济特权。但是,倘若阿里不哥失败,自己不仅会成为忽必烈的打击对象,与其他几大汗国的关系也会出现裂痕,从而陷入腹背受敌的境地。
第三,尽管自己参与了推举阿里不哥为蒙古大汗的忽里勒台大会,但并未对其表现出了足够的忠诚。再加上后者对他动辄颐指气使的态度,进一步坚定了“站队忽必烈”的选择。
继承大统的忽必烈
1260年,阿鲁忽正式迎娶了第二任察合台汗哈剌旭烈的遗孀兀鲁忽乃为妻,从而成为了新一任的察合台汗。
与此同时,“阿鲁忽不再听从阿里不哥的话”,不仅扣押了已经筹集完毕的准备援助阿里不哥的各项物资,还杀掉了阿里不哥派遣的使者,甚至向的军队发动了攻击。
得知此事后,勃然大怒的阿里不哥不仅洗劫了伊犁河流域,还一度将阿鲁忽驱至撒马尔罕。但不可否认的是,伴随着对抗的持续深入,阿里不哥后劲不足的弱点逐渐显露了出来。
1264年春,他的的驻地阿力麻里爆发大饥荒,百姓流离失所,军心涣散。不久,走投无路的阿里不哥不得不向忽必烈投降,长达四年的汗位之争以忽必烈的胜利告一段落。
因为“站队正确”,忽必烈以蒙古大汗的名义,不仅将东起阿尔泰山、西至阿姆河的大片土地划给了阿鲁忽,并承认他是钦定的察合台汗。作为反馈,阿鲁忽不仅一再向元朝示好,而且还多次派遣使者,做到互通有无。
忽必烈与阿里不哥的内斗,给了察合台汗国“猥琐发育”的机会
这样的局势,令一直坚定反对忽必烈的海都感到惶恐不安。
一方面,他将海押立与叶密立设为大本营,并“从各处征集了二三千人的军队”,进一步扩充军事实力;另一方面,他联合向来与伊尔汗国关系不睦(拓展阅读:作为“兄弟之国”的金帐汗国与伊尔汗国,为什么总是打来打去?(修订版))的金帐汗别儿哥,合力击败了阿鲁忽,最终将阿力麻里据为己有。
2)海都的“夺权”之路
1266年,阿鲁忽去世,兀鲁忽乃再度临朝称制。需要指出的是,她在没有得到元朝官方授权的前提下,“擅自在异密与宰相们的同意下,拥立自己的儿子木八剌沙继承了阿鲁忽之位”。
这一擅自拥立新君的大不敬举动,激起了忽必烈的强烈不满。很快,他委派一直在元廷效力的木阿秃干之孙八剌(?—1271)返回察合台汗国,密令其夺取汗位。当然,八剌也不负众望,不久便成功夺取了汗位。
阿力麻里城遗址
需要指出的是,八刺在称汗之初还是比较听话的。根据伊斯兰史料中的记载,“他会坚定遵守忽必烈的旨意,牵制海都在中亚地区的扩张。只要他的军队一征集起来,就会主动与海都作战。”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八剌的心态也越来越膨胀了。根据伊斯兰史料的记载:
他曾以合罕的名义,派异密必克迷失占据了(当时驻守于新疆和田的)木忽勒台的位置。木忽勒台前往合罕陛下处禀告了这一情况。
于是,合罕派遣了一个名叫火你赤的大异密,带着三万人去反击他。不过,当火你赤明白自己不可能抵挡对方时,就提前返回汉地去了。于是,八剌的军队洗劫了这里。
和田古城遗址
同样在1266年,金帐汗别儿哥在与伊尔汗国的作战中受伤死去。不久,拔都的孙子忙哥帖木儿(?—1282)成为了新的金帐汗。需要指出的是,这位仁兄尽管一度接受忽必烈的调遣攻打海都,但不久就与海都达成停战协议,并与海都组成联军多次重创察合台汗国。
大约在1269年前后,海都、八刺与忙哥帖木儿三人聚会于塔剌斯河畔,敲定了“河中三分之二归八刺所有,三分之一归海都和忙哥帖木儿共同管辖”的协议。
与此同时,海都还主动向八刺提出建议,“可以率领一支大军渡过阿姆河进攻伊朗,夺取(伊尔汗)阿八哈的某些领土,以扩大自己的牧场、土地和畜群。”
“三方会议”的具体位置
“三方会议”结束后,八剌真的率领大军开进了呼罗珊地区,但被阿八哈汗击退,只得狼狈逃回了河中地区。1271年,八剌去世。值得注意的是,一些穆斯林学者认为,八剌有可能是被海都害死或吓死的。
坦诚说,无论是木八刺沙,还是以出伯、合班为首的察合台系宗王们,都无法与海都相抗衡。
出于自保,“他们率领全体万夫长和千夫长们跪在海都面前:从今以后,海都阿合就是我们的君主,他的一切命令,我们都俯首听从。如果海都阿合保护我们,我们只要活着就将自愿地竭心尽力为他效劳。”
在经历了聂古伯与不合帖木儿两位旁系宗王的短暂统治后,大约在1275年前后,在海都的支持下,八剌之子笃哇(?—1306)成为了第九代察合台汗。
鉴于“笃哇从他的前任方面取得经验教训,因此他更像是一个忠实于海都的藩臣”。因此,察合台汗国的实际控制权已经归属于海都。正如格鲁塞所说的那样:“从1267年至1301年,在海都所喜爱的驻地怛罗斯,他成为中亚细亚事实上的合罕和真正的主人”。
察合台与窝阔台世系(局部)
笃哇即位以后,察合台汗国频频向西域发动攻势,当地局势日趋混乱。他在即位后不久,就在海都的支持下,亲率大军12万围攻火州(又名哈剌火州,距今新疆柳城西七十里,吐鲁番东三十里)长达六个月之久。
值得注意的是,笃哇在致镇守西域的畏吾儿亦都护的书信中声称,“我亦太祖皇帝诸孙,何以不附我”,气焰十分嚣张。长时间的围困,给当地民众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了非常大的损失。尽管忽必烈一度“赐钞十万锭”用来恢复当地的民生经济,但依然难解燃眉之急。
火州的大体位置与统辖范围

2

海都的反元之路

海都取得中亚地区的实际霸权后,便向忽必烈发起了攻势,以期恢复“本属于窝阔台系”的汗位。

忽必烈在平定阿里不哥之乱、建立元朝后,就希望海都、阿鲁忽、别儿哥和旭烈兀参加在蒙古本土召开的忽里勒台大会,承认他为全蒙古大汗。
阿鲁忽、别儿哥、旭烈兀三人,尽管没有回到蒙古本土“报到”,但都遣使告诉忽必烈“赞成一切事宜之处理,并言将莅大会”。唯有海都“当忽必烈合罕请他和他的家族成员出席忽里勒台大会时,他们连着三年援引各种借口不去”。
今天的哈拉和林
1)海都的野望
海都更以大札撤为证据,宣称自己才是帝国汗位真正继承人。因为“成吉思汗在他的法律札撒中明确而毫不隐晦地命令到“:
只要窝阔台还有一个吃奶的后代存在,他在继承祖先的皇位、国家的旗帜和军队的统帅权方面就要优先于其他(各支)的儿子。由于这一原因,许多宗王和为数众多的军队聚集在他(海都)的保护旗下。
至元五年(1268),海都自阿力麻里起兵入侵元朝边境,但被忽必烈军队挫败于北庭(别失八里),并被追至阿力麻里。海都一路向西溃退,最终逃至河中地区。
“北平王”那木罕
为了防止海都再次东侵,忽必烈派皇子那木罕为北平王,镇守于阿力麻里;又命安童“以行中书省枢密院事,从皇子北平王出镇北困”。然而没过多久,那木罕和安童被部下昔里吉、脱脱木儿(均为忽必烈侄)等分别劫往金帐汗国和窝阔台汗国。
于是,海都利用昔里吉和脱脱木儿,再一次掀起叛乱。除了占据鄂尔浑等蒙古本土心脏地区外,还纠集都哇势力,进攻元朝西部的畏兀儿亦都护管辖地区。
至元十二年(1275) ,笃哇领兵12万,围攻火州(又名哈剌火州,在新疆柳城西七十里,吐鲁番东三十里)长达六个月之久。他在写给畏吾儿亦都护的书信中,声言“我亦太祖皇帝诸孙,何以不附我”,气焰十分嚣张。
2)忽必烈的西域征程
至元十四年(1277) 以后,元朝对南宋的战事基本结束。于是,忽必烈开启了全面征讨海都等“叛王”的军事行动,并调出最得力的将军伯颜担任总指挥。
叛将昔里吉被迅速击败,不得不退至窝阔台汗国境内的也儿的石河的上游;忽必烈的军队一路推进至斡难河和土拉河源头,即帝国“勃兴之地”。至此,海都针对漠北以及畏兀儿地区的军事进攻均以失败而告终。
据史料记载,伯颜不仅智略过人,深明大义,用兵如神,口不言功,还以善作诗文著称
可即便如此,碰了一鼻子灰的海都自然不甘心于失败。在经过一系列的整顿和精心筹备后,他于元二十三年(1286)再度率军进犯今阿尔泰山一带,但很快就被元军守将土土哈与朵儿朵怀二人合力击败。
不久,他再度调集大军进攻别失八里,但再度被伯颜、纂公直、明安、李进等人合力击退。
在经过一系列的整顿和筹备后,他于至元二十四年(1287)组织了一个新的反忽必烈联盟。联盟除海都和笃哇二人之外,还有乃颜、失都儿、合丹等东部诸王,以东西夹击之势,向忽必烈发起进攻。
年过七旬的忽必烈知晓此事后勃然大怒,决意亲征东北。因为战略得当,元军只用了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就平定了这场叛乱。
参与“乃颜之乱”的东道诸王世系
至元二十五年(1288),海都又一次亲率大军深入漠北腹地。次年,在皇孙甘麻剌的统率下,元朝岭北驻军在杭爱山一带与海都展开了决战,元军战败东撤,哈拉和林失守。七月,七十四岁的忽必烈再度御驾亲征亲征,“海都以游牧人的行动远遁以避之”,哈拉和林被收复。
在元军的不断打击下,截至至元二十九年(1292),海都的有生力量几乎被消耗殆尽,岭北局势已趋于稳定。
3)海都的最终崩溃
进入至元三十一年(1294)正月以后,忽必烈病重,托付皇孙铁穆耳于知枢密院事伯颜。正月二十二日(2月18日),忽必烈去世,铁穆尔即位。
为了巩固北方局势,他“立北庭都元帅府,以平章政事合伯为都元帅,江浙行省右承撒里蛮为副元帅,皆佩虎符,立曲先塔林都元帅府,以衅都察为都元帅,佩虎符”。这就意味着,天山南北的大部分地区,被重新划入到了元朝的版图。
元成宗孛儿只斤·铁穆耳(1265—1307)
但需要指出的是,铁穆尔本人无意围绕西域问题消耗太多的精力,正如他的母亲阔阔真太后所说的那样:
汉地、南家思国(南宋)和我们都很广大,而海都和都哇的地方则较远。如果你出征,那就需要一两年才能把事顺利解决。老天保佑,但愿在此期间,国内不会遭到长期不能弥补的损害。
可即便如此,海都和笃哇二人依然并不领情。大德二年(1298),他们入侵畏兀儿地区,“皇帝女婿汪古亲王阔里吉思单独地驻守阵地,于该年隆冬时候被海都和都哇的大军袭击,他尽管三次击退了敌人,但于第四次交战时被俘”,元军大败。
铁穆尔闻讯勃然大怒,他在大德三年(1299)任命皇侄海山为漠北驻军的最高统帅,统筹讨伐海都事宜。
海山励精图治,“训练六军,总裁法令,胥地所宜,可屯田者必分耕之,以佐军实”,分别在阔阔别之地、迭怯里古之地、哈剌合塔之地等重大战役中重创了海都和笃哇联军。尤其是在大德五年(1301)的哈剌合塔战役中,“海都和笃哇两人都受了伤,海都因伤而死去,笃哇瘫痪了。”
真金家族世系
坦诚说,无论是个人威望还是能力,海都的儿子们都远远不及笃哇。因此,笃哇一下子就成为了察合台与窝阔台家族诸位宗王中最具声望的人物。与此同时,他们决定“再也不与元朝展开军事对抗了。”
大德七年(1303)七月,笃哇与海都之子察八儿等人“遣使请息兵”;十一月,成宗委派使者与之取得了联系,最终在次年九月达成了停战协议。至此,双方跨越了几十年的战事终于告一段落了。
大约在两年之后,笃哇彻底击败了察八儿,最终与元朝“分割”了窝阔台汗国的版图。可以说,海都“抗元”斗争的全面失败,直接造成了窝阔台汗国被肢解的惨淡命运。
蒙古几大汗国的疆域

3

如何评价海都?

纵观海都的一生,除了吃饭睡觉就是反对元朝。坦诚说,无论成败与否,对窝阔台汗国乃至元朝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西方学界普遍认为,海都是一位意志坚定、具有远大理想的偏向于保守的蒙古贵族。倘若他是一位平庸无为之人,完全可以以海押立为活动基地并利用“黄金家族”的声望,做一位无忧无虑的“快乐王子”。
窝阔台汗国疆域
首先,海都本人绝不是一个嗜血蛮干的蛮横野心家。
他在严格恪守游牧传统的同时,严禁军队大肆屠杀与抢掠普通游牧部众。当阿鲁忽代表阿里不哥在中亚聚集粮草时,“他会命令阿鲁忽保护乌河外地的农业人口和城市居民,这种贤智的措施足以证明他的眼光要比习惯于掠夺的游牧人远大”。
他与察合台汗八剌、金帐汗别儿哥召开三方会议时就曾主动提出,“以后会将自己的部众迁到山地和草原上,不再在城市周围游荡,不再将牲畜赶到庄稼地里,也不再对剌亦牙惕(农民)提出不合理的征索。”
因此,从海都掌控最高权力以后,河中的广大地区到处一直呈现着一幅欣欣向荣的景象。根据伊斯兰史料中的记载,“这里有着永不枯竭的源泉,潺潺流水的江河,广阔而茂盛的草原,肥沃和富饶的土地”。
更何况,海都本人并不希望帝国分裂。他在中亚站稳脚跟以后,之所以打出“反元”的旗号,本质上就是希望将帝国的最高统治权牢牢地掌控在自己的手中。只是历史证明,他还不足以承担起统一蒙古帝国的重任。
阿力麻里故城遗址出土的金箔
其次,海都的反元大业,对帝国的分裂负有一定的责任。
比如“居住在天山南北两麓的畏吾儿居民,吃尽了蒙古封建主内乱之争的苦头”,元朝边境地区的居民遭受了无妄之灾,甚至连伊尔汗国也遭到了波及。
由于海都东侵南掠,自窝阔台时代就建立的东达蒙古本土与中原地区,西至金帐汗国和伊尔汗国的交通线遭到了较为严重的破坏,帝国内部的经济文化交流也受到了很大的负面影响,政令信息无法传达。
资料显示,元朝与伊尔汗国的联系一度只能由海道进行,与金帐汗国的联系更是受困于海都的阻挠而处于中断状态。
伊尔汗国的蒙古贵族
第三,不能将蒙古帝国的分裂尽数归咎于海都。
众所周知,拖雷的意外之死,就与自己的兄长窝阔台有着直接关系;蒙哥的即位,在一定程度上就是踏着察合台与窝阔台家族的尸骨实现的。
因此,海都立志报仇,夺取汗位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换言之,他所掀起的反元斗争,本质上是老一辈人“内斗”的产物。
孛儿帖与她的四个儿子
更何况,蒙古帝国的分裂与其他汗国也有着密切关系。实际上,倘若金帐汗国和伊尔汗国真的想与元朝保持实质上的密切联系,海都是没有能力阻挠的。
因为伊尔汗国可经由海路与元朝来往,金帐汗国也可以通过哈萨克草原与蒙古本土取得联系。如果联系得当,元朝、伊尔汗国、金帐汗国互为东、南、北三足鼎立之势,海都根本就没有反抗的余地。
但现实情况是,元朝与伊尔汗国和金帐汗国仅仅维持着表面上的藩属和礼节性的往来。各自繁忙的内部事务、遥远的地理距离以及生活方式乃至宗教信仰上的巨大差异,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彼此之间的交往。
更何况,因为阿塞拜疆等地的丰美牧场的归属问题,伊尔汗国和金帐汗国早已“水火不容”,数次刀兵相见。
作战中的蒙古骑兵

4

尾声

总的来说,海都的“反元”斗争犹如以卵击石,是不可能成功的。但是,如果我们把他单纯地看成一个“喜欢造反”的反派,也是不合理的。就其个人而言,他不失为一个有作为的君主。

成吉思汗的后代们,早已将“五子训箭”的典故忘得一干二净
正如勒内格鲁塞所评价的那样:
海都似乎是一个很值得注意的王子,意志坚定的人物,没有成功的贵由(汗)。他的不幸是在于来得太晚了,因为在那里忽必烈已经有一半是被汉化、突厥化(即金帐汗国)或伊朗化(即伊尔汗国)。但从各方面说,亚洲高原上这个最末汗王也是蒙古人的最后一人。

激情邀请各位主理人/创始人/CEO朋友们,来咱的公众号上投放正经广告哈:

首先,本号最近的涨粉和阅读数据真的还不错,基础数据有保障;
其次,本号粉丝比较优质,几乎都是靠码字敲出来的严格意义上的活粉;
第三,号主至少在现阶段依然处在“话少、活好、不粘人,要价便宜”的状态,机不可失、失不再来,以后火了就贵了,真的!

大家呆着没事儿
可以点一下关注哈
要是能顺便给直播打打赏
就更好了
推荐阅读:
为什么清朝的很多满人,喜欢在皇帝面前自称“奴才”?(修订版)
理智讨论:为什么中国男人一直在海外不受待见?(增补版)
简单聊聊:中国会成为移民国家吗?
一文概述:为什么他们主动选择当汉奸?
论“建国之梦”的彻底倒掉:为什么德王无法取得成功?
一文概述:什么是靖国神社?
理智讨论:为什么从自古以来,犹太人就不招欧洲人待见?(增补版)
一文说透:俄罗斯与乌克兰,到底有着什么样的恩怨情仇?(增补版)
【旧文回顾】剧变1978:为什么邓小平要坚定支持“改革开放”?
理性讨论:为什么全世界尤其是欧洲国家似乎都不咋待见俄罗斯?(增补版)
理智讨论:蒙古国“全民反华”的底层逻辑是什么?(增补版)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坚定认为,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烂的朝代?
一文概述:近代日本是如何占据并妄图“同化”东北的?(增补版)
【养眼】醒醒,志田千阳从来也永远不会是你的老婆!
一文概述:古希腊人的“妇女观”
炸裂的豆知识:明清小说中的“男风”,到底是是咋回事?
作为“兄弟之国”的金帐汗国与伊尔汗国,为什么总是打来打去?(修订版)
理性讨论:法国大革命真的让乾隆皇帝大受震撼了吗?
【养眼】盘点巴黎奥运会八大高颜值美女运动员!
一文概述:是谁奠定了中国版图?
一文概述:蒙古帝国是如何分崩离析的?
一文概述:突厥和土耳其,到底有没有关系?
理智讨论:元朝到底有没有划分“四等人”?
理智讨论:为什么晚清的蒙古人“不能打”了?
居安思危:政治腐败,是如何彻底摧毁苏联的?
一文概述:为什么奥斯曼土耳其被肢解了,而晚清却没有?(增补版)
【养眼】卢昱晓:被爱包裹长大的“糊涂”孩子?
一文概述:为什么晚清会爆发义和团运动?

汗八里文艺之声
关于人文地理/历史的一些碎碎念,偶尔也会写写体育~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