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虚此行

文摘   2024-10-27 19:23   内蒙古  

周末,和老家的亲戚一起去了一趟五当召。群山层层叠叠,大殿朴实典雅,听导游的细细讲解,对五当召又有了深入的了解,真的是不虚此行。


五当召的名字里,居然有这么丰富的含义。五当是蒙语柳树的意思,召是庙宇的意思,合起来就是有柳树的地方。听导游小妹讲,这个地方当年叫柳树沟,有很多的柳树。我也去过三四趟武当召了,从来没有问过,为什么叫五当召,五当召的名字有什么含义?直到今天,才知道这个有名的小布达拉宫的前世今生。


进到大殿里,光线特别暗,慢慢适应下来,看到五彩斑斓的壁画。据说有250年的历史了,是清朝的时候绘制的。其中有一幅壁画,生动的展示了释迦摩尼佛从出生到菩提树下成佛的经历。让我特别有连接感的是,僧人们常常会坦露右臂。原来与释迦摩尼从母亲的右肋出生有关。据说释迦牟尼佛出生以后,就能说话走路。指天指地,表示唯我独尊,一下地走路,走一步,脚下开一朵莲花,步步莲花,圣洁无比。这些神奇的故事,让这个神圣的大殿,在色彩斑斓中多了一份神秘。


还有大殿里的空调,居然是一种草,起通风作用,冬暖夏凉,据说当年是从西藏用马匹驮来的,这种草有一种功效,不怕虫蛀,千年不腐败,叫白马草。听着导游的讲解,我对古人佩服的五体投地。他们往往从大自然中取材,高级地利用某一物的特性,来为人服务。这真的是一种了不起的智慧,就地取材,既起到了通风的作用,有装饰的宫殿。红色的草,金碧辉煌的装饰。看起来浑然一体,还没有任何污染。古人的智慧,是现代科技所无法抵达的。


走出最高一层的大殿,从高处远眺。四面青山环绕,蓝天清亮,太阳温暖,特别的明媚清朗。站在高高的石头台阶上,听着导游轻声慢语的讲解,看着远处的山,一座一座的,不陡峭,但很有韵味。就像一瓣一瓣绽放的莲花。而这个武当召就在莲花的中心,看着就觉得选址建庙之人,心若莲花。


听了一世活佛的传说。一世活佛为了宣传藏传佛教,翻山越岭实地考察,选址建寺庙,一天他们走得又累又渴,忽然一世活佛的帽子和哈达被鹰给叼走了。他们追帽子,走到了四面环山的一棵树下,看到帽子和哈达挂在树上。他们认为这是佛祖在昭示他们,指引他们。于是在这个地方选址建庙,这个地方就是武当召。我们走在这个小小的庙宇前面,看着那一颗高大的柳树,仿佛就看到了洁白的哈达,在碧绿的树上飘扬。走在了故事的现场,看着眼前的庙宇树木,有一种代入感,有故事的地方,这些古朴的建筑就有了温度。


我们走过了转经筒,一个一个的摸过去,转过去。顺着台阶往下走,大殿的后墙雪白雪白的,很圣洁。那白色的后墙不是光滑的,看上去非常粗糙,有一种粗粝的质感,与这石头砌成的大殿浑然一体,呈现出一种古朴大气厚重之感。据说,这是用糯米浇筑的,现在还能清晰的看到,滚烫的糯米汁,浇在墙上,被慢慢凝固的过程中,留下来一道一道的痕迹,长长短短,像是雨滴在玻璃上留下一道一道的水痕。


为什么要用糯米浇筑呢?糯米粘性好,遇水软了,粘性更好,更好的保护了墙体。明长城之所以保存完整,与用糯米涂抹墙的缝隙有关系。古人的智慧,特别善于发现一种物的特性,并且用的恰如其分,淋漓尽致。我边走边看着这白色的墙,忽然明白了,对佛的礼敬,有的人是顶礼膜拜,有的人行善积德,敬事爱人,有的人是用心做好每一件事情,让智慧之光在这古朴的建筑上闪耀。


殿内10米高的大佛,据说是内蒙最高的佛。佛脚下宽阔的空地上,整整齐齐摆放了很多的垫子,头顶悬挂着一个一个的五彩经幡,庄重宏大。这是僧人们早上做早课的地方,想想僧人们早上一起诵经的场面,一定是非常的宏大,那诵经的声仿佛闪着佛的金光。导游讲现任的活佛才26岁,据说已经达到博士学位了。看来这个地方不仅是一个藏传佛教圣地,也是一个人修行学习的地方。


去了一趟武当召,踩着一块一块粗糙的石头台阶,走进一座一座的大殿,看到这古老朴实的庙宇后面有这么丰富的故事,这么厚重的文化,我深深的被吸引了,感觉对五当召又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真的是不虚此行。


住在黄河几字头
读书感悟,生活琐碎,点滴思考,真诚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