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主要是对格尔木站12组道岔及400米钢轨进行探伤,大家检查时一定要仔细再仔细,尤其是对接头、焊缝每处必检,确保探伤质量。”10月12日中午,高原小城格尔木萧瑟清冷,在格尔木站站台,中国铁路青藏集团有限公司格尔木工务段探伤车间格尔木探伤工区的职工们排列整齐,副工长邓艳红正在安排马上到来的“天窗”。
13时整,“天窗”命令下达,职工们迅速带好机具上道。邓艳红和探伤工俞发魁手推超声波探伤仪,从线路左右两侧分别开始查看仪器显示的波形,两台探伤仪缓慢移动,发出“滴滴滴”的响声。
据邓艳红介绍,在列车的反复辗压下,钢轨容易产生肥边形成干扰回波,为提高探伤的检出率,他特意把探头的灵敏度调高,发现异常波形时,他蹲在轨旁,用手扒开石砟,用小镜子查看轨颚轨底有无伤痕。小镜子看不清时,他就趴在冰冷的轨枕上,脑袋紧贴钢轨,用眼睛仔细查看,再进行人机复核校对。
13时20分,在检查到67号道岔岔心部位时,俞发魁突然听到探伤仪发出异常报警声,他赶紧向邓艳红报告,两人开始一同察看仪器波形。“你把刚才位置重新回推一下。”邓艳红皱起眉头对俞发魁说。探头在轨面上游走,显示屏上的波纹不断跳动,根据判定标准,反复对比眼前波形,他们最终将岔心部位右曲轨头内侧判定为“重伤”,并立即下达通知书,联系线路车间更换伤损钢轨。
“作为一名探伤工,不仅会熟练使用探伤仪,而且要精准分析波形变化,如果有异常,就要结合探伤仪的灵敏度、操作情况对波形进一步综合分析和判断伤损。”邓艳红对身边的青工说。
探伤仪走走停停,经过2个多小时的徒步检查,职工们顺利完成了400多米钢轨、12组道岔的探伤任务。邓艳红一边飞快地填写伤损通知单,一边向段指挥中心和线路车间报告检查结果。
此时,格尔木依然秋风阵阵……
图 文:赵风斌 蒙文平
编 辑:陶一中
审 核:赵风斌
监 制:郭成平
总监制:王 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