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血管外科团队于2024年9月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urgery发表文章“Clinical features and surgical strategy of retroperitoneal liposarcoma involving the kidney capsule: A retrospective comparative cohort study”(点击二维码阅读原文)。本研究分析了腹膜后脂肪肉瘤累及肾周脂肪囊患者的临床特征、围手术期结局及长期生存率,总结了此类患者的手术策略。
根治性切除是腹膜后软组织肉瘤治疗的基石,但最佳手术范围仍存在争议。隔室切除(compartmental resection)是指在肿瘤切除的同时切除周围脂肪间隙、邻近受累器官等,虽然改善了局部肿瘤的控制,但可能会因扩大切除增加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肾脏是腹膜后肉瘤根治性切除术中最常切除的器官之一,肾脏切除术可能增加患者术后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风险。因此,对于拟进行肿瘤切除联合肾脏切除术患者,平衡长期预后与术后AKI风险至关重要。
本回顾性队列研究旨在探讨累及肾包膜的腹膜后脂肪肉瘤患者的手术策略,并总结此类患者的临床特征、短期结局、长期生存率,探究肿瘤切除联合肾脏切除术后AKI的发生率、确定AKI相关的围手术期因素,评估该手术方案的临床优缺点。
本研究共纳入2015—2020年病理确诊原发性/复发性腹膜后脂肪肉瘤并接受手术切除的128例患者。根据肿瘤是否累及肾包膜,将患者分为肾包膜组(n=54)和无肾包膜组(n=74)。当肿瘤直接侵犯肾脏或肾门,或一半及以上肾脏被肿瘤包裹,则行肾脏切除术。主要结局指标为长期总生存率,次要结局指标为短期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住院时间、住ICU时间、术后AKI、无复发生存期。根据是否接受肾脏切除术,对原发性和复发性腹膜后脂肪肉瘤患者进行亚组分析。
肾包膜组和无肾包膜组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住院时间、住ICU时间、无复发生存期、总生存率(图1A)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共11例患者术后出现AKI,1例患者随访期间需要透析治疗。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中,只有肾脏切除术与术后AKI独立相关(表1)。肾包膜受累患者的亚组分析发现,肾脏切除术并未改善总体生存率(图1B)或无复发生存率,但显著降低了术后患者的估算肾小球滤过率(图2)。
表1 术后急性肾损伤危险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图1 Kaplan-Meier生存曲线
A:肾包膜/无肾包膜组患者的总生存率;B:肾脏切除术/无肾脏切除术组患者的总生存率
图2 肾脏切除术前后患者的估算肾小球滤过率
专家点评
马玉奎主任医师:腹膜后肿瘤不同组织学亚型的预后存在高度异质性,而脂肪肉瘤是最常见的需要联合行肾脏切除术的亚型。目前关于累及肾包膜的腹膜后脂肪肉瘤的临床特征及手术策略的研究数据较少,本研究是第一项大型队列研究,探讨了累积肾包膜的腹膜后脂肪肉瘤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并评估了联合肾脏切除术对患者肾功能的影响。由于腹膜后脂肪肉瘤累及肾包膜的概率很高,既往针对腹膜后脂肪肉瘤累及肾包膜的切除范围有较大争议,本研究发现联合肾脏切除术是患者术后出现AKI的独立危险因素。本研究提出的肾脏切除术标准,实现了在不增加肾功能损害风险的情况下,达到最佳短期预后和生存率,为外科医生手术策略的选择提供了依据。
马玉奎,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现任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血管外科党支部书记兼副主任,静脉疾病专业负责人。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超声介入专家工作组外周血管介入学组副主任委员,国际血管联盟中国分部VTE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国际静脉学联盟中国静脉学会委员,国家卫健委人才交流服务中心高级人才评价项目专家,四川省高层次留学人才。发表论文30余篇,主/参编专著6部。参研项目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各1项。2016年被中国医师协会授予“人文医师”称号,获四川省援外医疗工作先进个人;2017年获全国卫生计生系统先进工作者及“2017年度中国最美援外医生”称号。
作者心得
腹膜后脂肪肉瘤发病率低,其最佳手术范围仍存在争议。关于腹膜后脂肪肉瘤的手术策略的研究非常少,因此本研究的选题很有意义,团队选择这一课题旨在为临床实践提供明确指导。文章最终发表,得益于选题新颖、研究创新及设计严谨。然而,样本量有限、研究及随访时间短是其局限性,未来计划扩大样本量、延长研究及随访时间。
选择投稿至享有较高声誉的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urgery 的过程充满挑战,经历了初审、外审等环节。外审阶段,我们收到了5位专家的宝贵意见,其中3位对我们的结果和讨论部分提出了详细的修改建议。这些建议不仅完善了论文表述,更让我们对研究有了更深入地理解。我们逐一回应审稿人意见,力求准确清晰。最终,文章顺利发表。未来,我们将继续努力,为腹膜后脂肪肉瘤的手术治疗提供更多临床指导和理论依据,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
通信作者
郭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血管外科副教授,副主任医师。目前担任国际血管联盟(IUA)中国分部专家委员会委员,亚太血管学术联盟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腹膜后与盆底疾病专委会委员,中国微循环学会委员,四川省医学会介入医学专委会青年委员。于Ann Surg、Int J Surg 等期刊发表SCI论文20余篇,部分论文被国际指南累计引用10余次。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
第一作者
李艺媛,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血管外科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腹主动脉瘤、腹主动脉夹层等动脉疾病,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2篇。
版权声明:平台倡导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欢迎转载、引用,但需取得本平台授权。如您对文章内容版权存疑,请致电028-85422060,我们会与您及时沟通处理。本站内容及图片仅供参考、学习使用,不为营利且不作为诊断、医疗根据。
编辑:雷 芳
排版:张洪雪
推荐阅读
华西期刊社简介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华西期刊社成立于2006年,出版有14种医学科技期刊(9种中文和5种英文),其中SCI收录期刊2种,ESCI收录期刊2种,EI收录期刊1种、MEDLINE收录期刊4种、CSCD收录期刊7种、北大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期刊6种。华西期刊屡获“中国出版政府奖期刊奖”、“中国百种杰出学术期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等殊荣。1种期刊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领军期刊”项目,2种期刊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D类(现: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高起点新刊)”项目。在国家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华西期刊社加快推进英文期刊建设,目前已与Nature、Wiley-Blackwell、Oxford University Press、BMC等国际一流出版集团建立了合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