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背后的故事(六十八) 口服伊曲康唑成功治疗反应性皮肤毛细血管内皮增生症:病例报告

学术   2024-10-14 17:33   四川  


编者按: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科研原创连载作品“SCI论文背后的故事”是华西医院皮肤性病科冉玉平教授指导的研究生们在疑难病例的诊治、科研攻关的亲身经历。讲述了从接诊直至发表SCI论文的心路历程。

每个故事都结合相关疾病背景知识,内容丰富、详实,引人入胜,趣味十足。导师冉玉平教授的点评如画龙点睛,为故事注入了独特的视角和深度,演绎“授人以渔, 点石成金”的精髓。不仅使读者能够跟随作者们的视角洞悉疾病的复杂机制,更深刻体验到临床和科研工作的复杂性、挑战性以及人文关怀的重要性。

目前,《挑战疑难病—SCI论文背后的故事》已出版两辑(第一辑第二辑),分别涵盖了1-30个以及31-60个故事,已成为广大临床医学生及专业医生在提升诊疗能力和科研素养成长道路上的必读佳作。

2024年,更多引人入胜的SCI精彩故事再次登场,带来更多的启示与思考,继续在医学研究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和进步。



我叫姚雨杏,作为广东医科大学二年级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有幸在吴玮教授的悉心指导下深造。初入研一之际,吴老师便赋予了我一个极具挑战性的论文书写任务,旨在引导我踏上撰写首篇SCI论文的征途。面对这一全新的起点,我曾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与迷茫——浩渺的医学文献海洋、深奥难解的病理图像以及错综复杂的临床数据如同重峦叠嶂,一度让我望而却步。我曾误以为,SCI论文的殿堂是那般高不可攀,如同遥不可及的云端之花。然而,吴老师以其非凡的耐心与深厚的学术造诣,为我点亮了前行的灯塔。她不仅亲自指导我如何抽丝剥茧般梳理海量文献,还教会我如何敏锐地洞察数据背后的故事,并构建出严谨而富有逻辑的论文框架。吴老师反复强调,论文撰写不仅仅是对知识的简单堆砌,它更是一场思维的磨砺与表达艺术的展现。在吴老师的信任与不断鼓励下,我逐渐领悟到,那曾经看似遥不可及的“云端之花”,在不懈的努力和正确方法的引导下,实则触手可及。



SCI初体验:从0到1的跨越


2023年8月5日,刚踏入研究生生涯仅1个月的我,接到了吴玮老师的电话:是否愿意尝试撰写一篇SCI论文。这一消息听起来让我震惊又忐忑!毕竟,我的硕士研究生学习才刚刚起步,本科阶段更是未曾有过任何学术论文写作的经验,连中文论文也没发表过,皮肤科的专业知识对我来说是个全新的领域。这样的我能跨越重重障碍,“一步登天”地直接挑战SCI论文吗?吴老师继续指引我,罗志强师兄即将毕业,正在紧锣密鼓地撰写毕业论文,在他整理的病例资料中,有一例伊曲康唑治疗血管瘤的病例,可以尝试撰写成一篇SCI论文。于是我迅速联系了罗师兄,还未等我说明缘由,他已将自己精心撰写的中文初稿以及相关文献资料毫无保留地分享给了我。那一刻,我深感自己幸运地融入了一个充满温情、团结协作的大家庭之中。

通过耐心地整理繁杂的文献资源,我逐渐领悟到阅读文献的精髓——不必拘泥于通篇细读,可通过浏览摘要、结论和讨论部分,迅速把握文章的核心要点,这也让我在短时间内就对卡瑞利珠单抗及其相关的不良反应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


原来,卡瑞利珠单抗(Camrelizumab,Cam)是由我国自主研发的一种“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rogrammed death-1,PD-1)”的抑制剂,于2019年在我国获批上市,广泛用于治疗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肝癌、食管鳞癌、非小细胞肺癌、鼻咽癌、晚期黑色素瘤等肿瘤,临床疗效显著。美中不足的是,卡瑞利珠单抗治疗肿瘤过程中患者易出现“反应性皮肤毛细血管内皮增生症(reactive cutaneous capillary endothelial proliferation, RCCEP)”,为其最常见不良反应(发生率高达66.8%),其发生机制及治疗方法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外观带来了不小的困扰。文献中普遍提及,沙利度胺或抗血管生成药物如阿帕替尼、安罗替尼等,被用作治疗RCCEP的主要手段。在深入研读2020年的专家诊疗共识时,一个关键的信息点引起了我的注意:在大多数情况下,由卡瑞利珠单抗引起的RCCEP具有自限性,多发生在治疗初期的2~4周内,并且随着治疗的继续或药物的停用,皮疹往往能在3~4个月或停药1个月后自行消退,因此并不推荐过度的医疗干预。这一发现不禁让我对我们病例中患者的治疗方案产生了深深的疑问。既然RCCEP在多数情况下能够自然缓解,那么为何这位患者却表现出如此迫切的治疗需求?

我带着这个疑问请教吴老师和罗师兄,原来本例患者最初注射卡瑞利珠单抗时并没有出现任何反应,停药3个月后再次注射卡瑞利珠单抗时才出现RCCEP反应。这种非典型的发病时间模式,无疑增加了病例的复杂性。患者停用卡瑞利珠单抗近2个月,皮疹并未如预期般自行消退,反而有增大增多的趋势,且头皮和面颈部数10个多发性皮疹、触碰容易出血的特点(图1),对其日常生活和外观造成了严重影响。因此,患者迫切要求尽快治疗。


图1 头皮、面颈部、口唇、胸前、双上肢散在大小不等的红色丘疹、斑块,表面光滑,质软,部分有黑褐色血痂


那为何这位患者没有用文献常报道的沙利度胺及阿帕替尼,而是使用了抗真菌药——伊曲康唑?吴老师的诊治经历为我揭示了其背后的深层原因。原来,2023年4月23日初次接诊患者时,吴老师也很困惑,并建议患者完善病理活检,取患者头皮完整的血管瘤,病理结果提示“化脓性肉芽肿”(图2)。


图2 皮肤组织病理学显示:2a.“外生性息肉状”外观,瘤体基底部缩窄,由棘层上皮呈衣领状包绕 HE ×20。2b.血管瘤组织由增生的毛细血管构成,位于水肿性间质内,被纤维结缔组织分隔成小叶 HE ×200


但是,这种短时间内出现多发的皮肤化脓性肉芽肿在成人中实属罕见。详细询问病史得知,患者于2022年7月在外院诊断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曾在2022年7月、8月、9月、10月共注射4次PD-1抑制剂(卡瑞利珠单抗)控制病情,每次200 mg,每4周1次,其间未见不适。于2023年2月10日再次注射卡瑞利珠单抗,数天后出现皮疹,3月份再次注射卡瑞利珠单抗,皮疹逐渐扩大、增多。结合患者既往史,并查阅相关文献,最终锁定诊断:RCCEP。随后,吴老师向患者详细阐述了当前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案及其各自的利弊。针对血管瘤的具体情况,若其直径显著或数量众多,冷冻治疗过程中可能引发出血风险;而采用激光治疗可能伴随疼痛、感染以及术后瘢痕形成的风险。口服药物治疗无创且不会留下疤痕,因此是本次治疗的优选方案。

鉴于既往文献广泛报道沙利度胺对血管增生的抑制作用,以及其在RCCEP治疗中的积极效果,吴老师为患者开具了沙利度胺每次50 mg,2次/d的治疗方案。在2周后的复诊中,患者称并未感受到疗效,反而出现如头晕、嗜睡的药物副作用,干扰了其日常生活。考虑到医院缺乏如阿帕替尼等进口且价格高昂的抗血管生成药物,吴老师深思熟虑,提出了一个创新的治疗建议——口服伊曲康唑。这是一种超说明书用药,但为了增强患者的信心,吴老师向患者展示了我们课题组既往利用伊曲康唑成功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前后对比照片,并详细解释了该药物的作用机制和可能潜在的副作用,取得了患者的充分信任和知情同意。随后,吴老师为患者开具了伊曲康唑,每次200 mg,2次/d的处方,并特别叮嘱其务必按时复诊。1周后,患者满怀喜悦地返回,表示此次治疗有效,且没有任何不良反应。继续用药2周后,皮疹明显变平缩小,大部分脱落(图3),治疗效果令人振奋。口服伊曲康唑胶囊5周后(累积剂量14 g),患者的皮损基本消退。


图3 治疗前图片(a,b);伊曲康唑治疗1周后,原皮损较前缩小、变平和结血痂(c,d);口服伊曲康唑胶囊3周后皮疹明显变平缩小(e,f);治疗5周后,原皮损基本消退(g,h)。


随后,吴老师给我发了一些冉玉平教授用伊曲康唑成功治疗婴幼儿血管瘤[故事三十六]以及我们课题组用伊曲康唑治疗成人巨大丛状血管瘤[复制链接在浏览器中打开: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111/1346-8138.15144]、多发性幼儿血管瘤[复制链接在浏览器中打开https://www.nepjol.info/index.php/NJDVL/article/view/42313]以及股骨远端血管瘤的文献[复制链接在浏览器中打开https://mall.cnki.net/magazine/Article/HNZD202012008.htm]。

通读这些文献后,我发现,伊曲康唑虽然是抗真菌药物的一种,但其实它的抗血管生成作用在国际上已经被证实。RCCEP的发生机制可能是卡瑞利珠单抗干扰了促血管生成因子与抗血管生成因子之间动态平衡,导致病灶区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的高表达,进而激活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使其Y1175位点磷酸化,并触发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的活化,最终促进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良性增殖。而冉玉平教授发现伊曲康唑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机制与其显著降低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D(PDGF-D)水平密切相关,这一变化抑制了PDGF受体-β的活化及其下游信号通路,如PI3K、Akt、4E-BP1和p70S6K的激活,从而达到治疗血管瘤的目的。


在深入掌握了本病例的专业知识,并解决了心中的疑惑之后,我对罗师兄提供的文稿进行了初步的整理与修改。尽管费尽心思,但初次尝试的“白话文”初稿仍显得颇为稚嫩,未经雕琢的病例图片也只是简单地按时间顺序堆砌在文章中。当我将略显粗糙的“作品”提交给吴老师审阅时,吴老师耐心地分享了冉玉平教授及课题组历年来的优秀SCI论文,指导我如何挑选具有代表性的病例图片,如何巧妙地组合它们以形成视觉上的美感。此外,吴老师还对文章的每一句描述都仔细阅读并附上详尽的注释和建议。这些标注不仅指出了我写作中的具体问题,更蕴含了吴老师对科研写作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吴老师强调论文的每一句话都要紧扣主题,不能偏离关键词的轨道;要注重论文的整体框架,确保逻辑清晰、层次分明;在措辞上力求简洁明了,避免冗长拖沓,让文章更加精炼有力。这种对语言的极致追求,让我深刻体会到了科研写作中“一字千金”的真谛。在反复研读吴老师的修改稿过程中,我逐渐领悟到了写论文的精髓所在——那是一种超越文字本身的思维方式,是一种对科学问题敏锐洞察和深入剖析的能力。

由于我之前缺乏撰写论文的经验,加之对文献阅读的广度和深度不足,在整理病例图片时遇到了不小的挑战,难以达到吴老师所展示的那种精美程度。为了克服这一难题,我仔细研究吴老师提供的精美组图,分析图片的排版布局、色彩搭配、图片选择以及标注方式等,并在网络上寻找了相关教学资源,下载了专业的图像处理软件和排版软件Illustrator。通过自己不断尝试与学习,掌握了专业图像处理软件的使用方法。然而,在病例照片的选择和图片的排版顺序上,我仍然感到力不从心。我意识到,仅仅按照文章的时间顺序来排列图片,可能无法满足美观性的要求;而过分追求美观,又可能忽略了图片与文章内容之间的逻辑联系。正当我在这两者之间徘徊不定,感到迷茫时,我求助了课题组中成功发表SCI论文的祝玉师姐(详见故事六十三)。她认为,在保证图片与文章内容紧密相关的基础上,美观的图片更能吸引审稿人的注意,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她建议我将美观性作为首要考虑因素,同时通过在图片上标注标号,并在图片注释中详细说明每张图片与文章内容的对应关系,以确保读者能够清晰地理解图片所传达的信息。我恍然大悟,把重新组好的图片发给吴老师过目,也得到了吴老师的认可(图4)。至此,中文文稿已经基本完成。


图4 4A.修改前组图;4B.修改后组图


正在我为投哪个期刊而发愁浪费了大半时间时,吴老师说可以尝试将论文投向The Journal of Dermatology,该期刊曾发表过冉玉平教授关于伊曲康唑治疗婴幼儿血管瘤和吴老师治疗成人巨大丛状血管瘤的病例报告,因此接收可能性较大。然后,吴老师分享了以往成功的投稿案例和cover letter模板,让我按照格式把中文文稿修改成英文。将母语为中文的文稿转化为地道的英文,其难度远超出了我的预期。面对字数远超限制的困境,我不得不用更为精炼的词汇、语法和句式来替代冗长的表达,同时剔除那些相对次要的内容。此外,参考文献的数量也需从原先的15篇缩减至期刊要求的5篇,这无疑考验着我对文献筛选及整合的能力。

因为既往从未接触过英文论文,我提交的第一篇英文初稿语句生涩且逻辑不清。吴老师一眼便看出了问题的所在,她直言不讳地指出文章前后缺乏衔接,逻辑混乱。于是,我寻求了祝玉师姐的帮助,修改了错误的英文语法,并加上适当的衔接词,反复诵读、修改文章,力求使其通顺且逻辑紧密。吴老师更是亲力亲为,前后修改了七次之多,并邀请了冉玉平教授对病例组图和正文进行把关。冉教授在修改过程中不仅优化了正文的语法表达,还提出了至关重要的建议:单独撰写一封cover letter,详细阐述选用伊曲康唑的理由以及该研究的临床应用意义,以补充因字数限制在正文未能表达的内容,让主编和审稿人充分理解我们的临床决策,并接受我们的观点。这一建议犹如点睛之笔,让cover letter和投稿正文成为一个整体,更具说服力。

经历了从0到1的4个月,2023年11月24日,吴老师终于宣布:“可以投稿了!”我满怀期待地将论文投向了The Journal of Dermatology。等待的过程总是充满煎熬。直到2023年12月14日,一封来自杂志社的返修邮件打破了平静,我欣喜若狂,没有直接拒稿的消息无疑是对我们努力的一种肯定,也让我看到了文章被接收的希望曙光。在吴老师的指导下,我认真研读了审稿人的意见,并逐一进行了回复和修改。吴老师反复强调:“对待返修一定要认真,不能有任何大意,若有不慎还是有被拒稿的风险。我们要争取一次通过,避免不必要的反复。”于是,我们再次投入到了紧张的修改工作中去。

命运似乎总爱与我们开玩笑。在第二次返修时,我意外地发现自己在第一次返修时犯下了一个严重的错误:对审稿人1的意见理解有误,仅在邮件中做了回复,却未能在正文中进行相应的修改。我担心这个失误会让我们之前做的所有努力付诸东流。但在吴老师的指导和鼓励下,我再次细心地对正文和组图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修改,严格遵循了审稿人1的建议,一对一做了修改和回复。

时间悄然流转。2024年2月2日,这一天,对我而言,是平凡日子中绽放出的非凡光彩。当我打开邮箱,看到编辑部发来的那封邮件时,我的心跳瞬间加速——论文被接收了!那一刻,所有的艰辛与努力都化为了无尽的喜悦和泪水。从0到1,真的很艰难,但也不是不可能!



从1到∞:不断探索的旅程


此SCI论文发表后,本以为病例研究的篇章就此翻过。然而,吴玮老师又进一步启发了我:“目前已报道的治疗卡瑞利珠单抗引起的RCCEP的治疗手段虽然有效,要么副作用大(如沙利度胺),要么价格昂贵(如阿帕替尼),而我们这例口服伊曲康唑治疗RCCEP的效果这么好,是否可以设计一个临床研究方案,评估伊曲康唑联合卡瑞利珠单抗预防RCCEP发生的疗效呢?”随后,她一方面指派我继续广泛搜集相关资料,为研究的理论基础打下坚实基础;另一方面,她积极联系肿瘤科、药学部等多个相关科室寻求合作,以期将这一创新想法转化为现实。肿瘤科陈华林教授看了我们的论文和患者治疗前后的照片对比后,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与高度的认可。他们同样面临着患者在使用卡瑞利珠单抗过程中RCCEP高发的困境,这不仅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还降低了恶性肿瘤的整体治疗效果,同时也制约了国产原创药物卡瑞利珠单抗的普及与应用。为了进一步优化治疗方案,减少患者负担,吴老师又与医院药剂科和药学部部长深入沟通,她希望药剂科和药学部能够利用其专业优势,为我们提供宝贵的用药指导,共同探索伊曲康唑与卡瑞利珠单抗联合使用的最佳策略,确保在提升疗效的同时,有效控制药物不良反应,为患者带来真正的福音。药剂科和药学部同样认为我们的临床研究很有意义,并为我们提供了相关用药策略。

我通过粗略的“刷文献法”迅速筛选、整理出与研究紧密相关的资料,并仔细研读他人的临床研究设计方案,再根据吴老师发给我的参考模板,初步完成了我的第一篇“临床研究方案”的撰写。当然,初稿中难免存在诸多不足与挑战。其中,最为棘手的便是统计学方法的选择。对于统计学知识尚显薄弱的我而言,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考验。是选择观察性研究还是干预性研究?是队列研究更适合还是病例对照研究更得当?对于这一方面,吴老师咨询了学校统计学教研室的胡利人老师,他们认为我们可以采用真实世界研究的方法,即前瞻性队列研究。在样本量的计算上,由于目前尚无伊曲康唑预防卡瑞利珠单抗诱导RCCEP的临床研究数据可供参考,我们不得不采用一种替代策略,即借鉴沙利度胺预防RCCEP的发病率数据,并借助PASS软件中的Tests for two proportion功能做样本量初步估算。目前,我们正在通过多团队合作,逐步建立起相对可行的解决方案。面对临床研究的全新领域,我们坚定地向未知挑战进行新一轮的攻坚。



感念师恩:师恩同行,共筑医学梦


在这段充满挑战与收获的旅程中,我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感激与敬意。首先,我要向我的导师吴玮老师致以最深的谢意。她以博大的胸怀和卓越的学识,为我构建了一个充满启迪与可能性的学术世界。在她的悉心指导下,我学会了如何面对困难与挑战,如何在失败中寻找成长的契机。同时,我也要向冉玉平教授表达崇高的敬意与感激。他的专业眼光和精准指导,为论文和后续研究注入了强大的动力与灵魂。此外,我也要感谢罗志强师兄、祝玉师姐、张力天师兄以及各位师兄师姐的悉心关照与无私帮助。当然,也要感谢科室皮肤摄影和病理技术团队提供的专业照片和病理图片!

展望未来,我将怀揣感恩,铭记教诲,以满腔热情投身医学事业,追求卓越,回报社会与母校。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


图9 2023年12月9日上海中国皮肤科医师年会期间,吴玮老师与冉玉平教授合影。冉教授展示《挑战疑难病-SCI背后的故事》(第二辑)样书,吴玮老师获冉教授的签名赠书


参考文献

[1] Wu W, Shi J, Li Z, et al. Oral itraconazole for the treatment of giant tufted angioma with hair loss arising during pregnancy: A case report[J]. The Journal of Dermatology, 2020, 47(2): e35-e36.

[2] Wu W, Pradhan S, Ran X, et al. Multifocal Infantile Hemangiomas Treated by Oral Itraconazole: A Case Report[J]. Nepal Journal of Dermatology, Venereology & Leprology, 2022, 20(1): 44-46.

[3] 窦舒慧, 黎兆军, 谭宏昌, 等. 伊曲康唑治疗股骨远端血管瘤1例临床分析[J].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0, 34(12): 1220-1222.



背景知识 

一、反应性皮肤毛细血管内皮增生症(RCCEP):是由于卡瑞利珠单抗等PD-1抑制剂在发挥抗肿瘤作用的同时,过度激活免疫功能,干扰了皮肤组织内促血管生长因子与抑制血管生长因子之间的动态平衡,导致局部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良性增生。这是一种皮肤的免疫应激性反应,具有独特的形态学表现,并呈动态变化。

二、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rogrammed death-1,PD-1)抑制剂:PD-1抑制剂通过阻断免疫检查点蛋白PD-1增强机体免疫系统对肿瘤细胞的识别和攻击。在正常生理条件下,PD-1有助于防止自身免疫反应过度。然而,在肿瘤环境中,肿瘤细胞会利用PD-1/PD-L1(程序性死亡配体-1)信号通路来逃避免疫系统的攻击。通过特异性地阻断这一信号通路,PD-1抑制剂可以解除肿瘤细胞对免疫细胞的抑制作用,使T细胞等免疫细胞重新获得对肿瘤细胞的识别和杀伤能力。

三、卡瑞利珠单抗:卡瑞利珠单抗是由我国自主研发的一种PD-1抑制剂,于2019年在我国获批上市,它是一种人源化的抗PD-1单克隆抗体,可以特异性地与PD-1结合,从而阻断其与PD-L1(程序性死亡配体-1)和PD-L2(程序性死亡配体-2)之间的相互作用。这种阻断作用能够激活T细胞的免疫抑制功能,克服患者的免疫抑制状态,进而起到杀伤肿瘤细胞的效果。卡瑞利珠单抗广泛用于治疗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肝癌、食管鳞癌、非小细胞肺癌、鼻咽癌、晚期黑色素瘤等肿瘤,临床疗效显著。

四、化脓性肉芽肿:又称毛细血管扩张性肉芽肿,是一种后天性、良性、局限性、结节状皮肤病变。其特征是病变内部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增生,并伴随有不同程度的炎症细胞浸润。这些病变通常具有易出血的特点,外观可能类似于肉芽组织,但实际上并非真正的肉芽肿性炎症。化脓性肉芽肿的具体病因尚不完全明确,但多数认为与皮肤受到轻微损伤或感染有关。这些损伤可能包括刺伤、划伤、虫咬等,导致皮肤表面的毛细血管和周围组织受到刺激,进而引发血管增生和炎症反应。

五、伊曲康唑:伊曲康唑是一种广谱抗真菌药物,是在酮康唑结构上改造后得到的三唑类药物,自1992年美国FDA批准使用至今,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甲真菌病、皮肤及皮下组织的真菌感染,40多年来的用药实践证明该药物安全,不良反应极少,且价格低廉。除了抗真菌作用,伊曲康唑还能强烈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分裂,使细胞周期停滞在G1期从而抑制血管增生,还可以通过调节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VEGFR)直接抑制在血管生成中起关键作用的VEGF信号通路。


作者介绍

姚雨杏,本科毕业于广东医科大学,研究生就读于广东医科大学皮肤病与性病学专业,师从吴玮教授。


导师介绍

吴玮,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皮肤性病科主任医师,中医外科学博士,硕士生导师。1994年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2003年硕士毕业于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师从曾凡钦教授,2018年博士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师从范瑞强教授。湛江市医学会皮肤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皮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药学会第一届皮肤病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委员,《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通讯编辑。主持省科技项目2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核心杂志和SCI论文30篇。副主编或执行主编《临床皮肤科学》《皮肤性病诊断与鉴别诊断》《皮肤科治疗学》《现代皮肤科学》。

导师点评

 1. 与姚雨杏同学的缘分始于2023年4月底的研究生面试,2023年6月1日加的微信,6月23日让她尝试书写一份新技术新项目申报书:二氧化碳点阵激光皮肤黏膜老化方面的治疗作用。给了一篇中标的新技术新项目申报书参考,规定在一周内完成。一周后收到初稿,虽然青涩,很多口语表达,但行文间的逻辑表达还不错,修改几次后顺利通过了医院审批。以后就发一些科室文件文书给修改和伦理申报工作。每次姚同学都很积极并及时去处理交差,这样也就有了让她书写SCI论文的底气。

2.当研究生导师也是个学习的过程,从最初的学生入学报到进入皮肤科临床后才与学生交流,到现在的面试结果出来后马上加微信,本科没有毕业就把一部分手头工作交给学生,也就应了那句“学生要赢在起跑线上”。确实,让学生早早涉足导师的工作,及早磨合,对论文书写和课题开展非常有利。

  3.当一个学生能按照老师的要求去积极完成任务时,老师很是欣喜,说明为可塑之“材”。如何发掘其创新潜质、是否最终培养成“才”,考验导师的能力,没有导师的指引,很难做到。通讯作者对论文的贡献远远超过第一作者。

  4.团队的协助非常重要,有年轻的初学者,有年长的师兄师姐,有导师和导师的导师,一篇论文和标书需要多人阅读和修改,不断完善打磨,才能接近完美。 



导师介绍

冉玉平教授,留日博士,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皮肤性病科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菌物学会副理事长、医学真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第15届常委、真菌学组组长、真菌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委员、真菌学组名誉组长;中国医师协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年会委员会委员、真菌学组副组长;中国医师协会整合医学医师分会整合皮肤病学委员会常委;中华预防医学会皮肤病与性病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微生物学会医学真菌委员会委员;中国民族卫生协会皮肤学科分会常委;中国人口文化促进会皮肤性病学防治专委会常委;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真菌病专业委员会第2届常委;成都高新医学会副会长暨皮肤病与美容学分会主任委员;第25届世界皮肤科大会(WCD2023)形象大使;国家级继续教育医学项目负责人;四川省皮肤性病专委会主任委员(2006~2016);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获四川省“科技成果二等奖”、四川省“高等教育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四川大学“优秀教师奖”“本科教学优秀奖”“星火校友奖教金”;获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卓越贡献奖和2020年最具影响力研究奖;获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建院130周年“突出贡献奖”;国际新发传染病研究员(美国CDC);亚洲-太平洋医真菌学会(APSMM)理事;《中国真菌学杂志》副主编、《皮肤病与性病》副主编、Mycopathologia副主编、British Journal of Dermatology编委、Emerging Microbes & Infections编委,《中华皮肤科杂志》《临床皮肤科杂志》《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中国皮肤性病杂志》《中国循证医学杂志》《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杂志》《实用皮肤病杂志》等编委;代表著作《挑战疑难病—SCI论文背后的故事》(第一辑、第二辑),主编《常见皮肤性病诊断与治疗》,副主编《Evidence-Based Dermatology》,主译《循证皮肤病学》;获荷兰皇家科学和艺术学院真菌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CBS)培训证书。

导师点评

1.我们团队从最初临床观察到口服伊曲康唑治疗念珠菌感染同时治愈婴儿血管瘤,2015年发表论文,并在欧洲皮肤性病学年会(24th EADV,哥本哈根,2015年10月10日)、日本研究皮肤会(40th JSID,冈山,2015年12月12日)、美国皮肤病年会(76th AAD,华盛顿,2016年3月7日)、国际皮肤科学会(12nd ICD,布宜诺斯艾利斯, 2017年4月20日)以最新研究进展(Late Breaking Research)形式报告;获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最具影响力研究奖(2020年11月27日);

2.2017年底在全国皮肤科医师协会年会(昆明)上,吴玮教授听到我介绍伊曲康唑治疗婴儿血管瘤的报告,从中获得灵感,2018年初首次应用伊曲康唑治疗丛状血管瘤取得成功,在我的指导下合作发表论文(2019年),随后又应用于婴儿多发性血管瘤的治疗获得成功;

3.我指导博士研究生陈爽进行系列的机理研究,提示伊曲康唑可能通过抑制血管瘤细胞中的PI3K/Akt/mTOR信号通路,影响血管瘤细胞的生长活性(2019年JID),为治疗婴儿血管瘤找到了实验和理论依据;

4.临床一线永远是创新的源头,好的病例报告不局限于治愈一例患者,而是通过临床探索开辟一个全新的研究方向,实现从“0”到“1”再到无穷大,从而改善同一类患者的预后。此例应用伊曲康唑成功治疗因“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用PD-1抑制剂(卡瑞利珠单抗)治疗后出现的“反应性皮肤毛细血管内皮增生症”,无疑将伊曲康唑的应用扩增到全新的范围,看似“突发奇想”,实则“水到渠成”,对于发生率高而没有理想治疗的PD-1抑制剂的副作用提供了新的治疗探索方向,期待后续的临床研究取得预期的结果;

5.不惧挑战,九九为功。培养研究生的最佳途径是紧密结合临床,面对一个又一个困难不断攻克,在临床实践中训练思维和论文书写,不断丰富、发展和推动医学进步,学生思维活跃不断提出问题,导师指引方向,授人以渔,师生教学相长共同进步。吴玮教授和姚雨杏同学的实践给我们树立了好的榜样。




论文中文翻译

口服伊曲康唑成功治疗反应性皮肤毛细血管内皮增生症:病例报告


姚雨杏,祝玉,罗志强,朱彦聪,周海园,史建强,吴玮*


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皮肤性病科

*通讯作者


尊敬的编辑:

2023年4月,一名39岁女性因全身多发红色丘疹2个月就诊于我院。2个月前,患者接受卡瑞利珠单抗(Cam)200 mg静脉注射治疗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L)。几天后,患者的头皮、面颈部和胸部出现红色丘疹,并逐渐累及双侧上肢。1个月前,患者继续接受卡瑞利珠单抗治疗,皮疹迅速增大增多。即使停止Cam 2个月,皮疹仍继续增多并容易出血。患者于2021年11月诊断为DL-BL,并于2022年7月、8月、9月、10月先后接受4次Cam 200 mg注射治疗,治疗期间无不适。体格检查:头皮、面颈部、口唇、胸前、双上肢散在大小不等的红色丘疹、斑块,表面光滑,质软,部分有黑褐色血痂。皮肤镜检查显示红白均质背景下,见典型的小叶结构、白色领圈及白色轨道。组织病理学显示患者头皮的皮疹由增生的毛细血管组成,并呈分叶状排列。最终,患者确诊为反应性皮肤毛细血管内皮增生症(RCCEP)。

单发血管瘤可以用激光、冷冻疗法或局部类固醇治疗,而多发血管瘤可以选择用沙利度胺、阿帕替尼或安洛替尼进行系统治疗。考虑到患者的皮疹容易出血,以及患者对激光和冷冻治疗可能引起疼痛和疤痕的担忧,我们选择了系统治疗。刚开始,患者口服沙利度胺每次50 mg,每日3次。两周后,病变没有明显改善,而且患者出现了头晕和嗜睡的副作用。于是,我们换成口服价廉易得的伊曲康唑每次200 mg,每日2次。一周后,原有皮疹较前缩小、变平和结血痂。5周后(累积剂量14 g),患者的皮疹基本消退并脱落,皮肤镜显示浅红色腔隙较前缩小。患者继续口服伊曲康唑200 mg,每日1次,连续维持治疗3周(累积剂量18.2 g)。停药5个月后随访,患者血管瘤无复发,无不良反应。在治疗期间,我们没有使用其他任何药物治疗。

RCCEP通常发生在首次使用Cam后的2~4周内,发生率高达66.8%。RCCEP的发生机制可能是Cam破坏了促血管生成因子与抗血管生成因子之间的动态平衡,通过释放VEGF-A,促进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良性增殖。口服伊曲康唑效果好,可能与伊曲康唑抑制PDGF-D/PI3K/Akt/mTOR通路和VEGFR2糖基化有关。自首次报道伊曲康唑成功治疗婴幼儿血管瘤以来,便有文献陆续报道伊曲康唑成功治疗巨大簇状血管瘤和股骨远端血管瘤。这是首例用伊曲康唑成功治疗RCCEP的病例,为不能消退的RCCEP提供一种药物选择,或者可以作为PD1单抗联合用药防止发生RCCEP的一种尝试。


致谢

本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81472539)和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博士基金11001B20160004的资助。

感谢冉玉平教授的指导和校对。



英文原文






英文原文:

Yao Y, Zhu Y, Luo Z, Zhu Y, et al. Reactive cutaneous capillary endothelial proliferation treated successfully by oral itraconazole: A case report. J Dermatol,2024,51(7):e247-e248. doi: 10.1111/1346-8138.17154. Epub 2024 Feb 16. PMID: 38362668.


原文链接(复制链接进入网页打开):

http://doi.org/10.1111/1346-8138.17154

扫码查看更多

SCI论文背后的故事

文字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必究



欢迎向华西医学时间投稿科研原创作品

邮箱:qks@hxyx.com

电话:85422060





华西期刊社简介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华西期刊社成立于2006年,出版有14种医学科技期刊(9种中文和5种英文),其中SCI收录期刊2种,ESCI收录期刊2种,EI收录期刊1种、MEDLINE收录期刊4种、CSCD收录期刊7种、北大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期刊6种。华西期刊屡获“中国出版政府奖期刊奖”、“中国百种杰出学术期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等殊荣。1种期刊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领军期刊”项目,2种期刊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D类(现: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高起点新刊)”项目。在国家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华西期刊社加快推进英文期刊建设,目前已与Nature、Wiley-Blackwell、Oxford University Press、BMC等国际一流出版集团建立了合作关系。



华西医学时间
华西医学时间是华西医院期刊社经营的官方公众订阅号。以报道最新医学研究成果,反映最新前沿,促进研究转化、传播和应用为宗旨。 主要报道医院重要文章、临床技术突破、重大科技成果等学术信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