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读 | 体外肝切除联合自体移植治疗终末期肝泡型棘球蚴病132例:术后严重并发症危险因素及预测模型

学术   2024-10-25 17:02   四川  






研究背景与现状

肝棘球蚴病(也称为“肝包虫病”)是一种高致死性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在我国危害严重,尤其是肝泡棘球蚴病危害更大,10年致死率可高达94%,该病被称为“虫癌”,治疗比较困难。王文涛教授团队采用体外肝切除联合自体移植治疗该病,目前能开展该手术的医疗中心较少。


研究亮点

该研究在体外肝切除联合自体移植过程中,肝脏离体后维持患者生命体征及血流动力学稳定,离体低温保存环境下根治性切除病灶的同时准确辨识切缘和保护管道结构,根据肝脏管道受损的范围个体化选择修复材料并修补重建,然后将修整后的剩余肝脏安全精准地移植回患者体内;同时围绕该手术围术期主要严重并发症风险进行了危险因素分析和预测模型开发,发现了门静脉侵犯程度、术前肝功能水平、手术总时长及自体血回输量与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情况显著相关,而且采用LASSO回归筛选出了白蛋白-胆红素指数与总手术时间这两个风险因素并据此建立了预测模型,有助于提前判断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的风险,为临床决策提供参考。



研究意义

体外肝切除联合自体移植技术被誉为“肝脏外科宝塔尖上”的明珠。王文涛教授针对该技术难点进行了十年技术攻关和推广改进,形成了具有华西特色的体外肝切除联合自体移植技术体系。

第一,提出了基于血管侵犯情况的晚期肝泡型棘球蚴病的华西-PHI分型,用于规范自体肝移植解剖学适应证。

第二,针对剩余肝体积、营养状况等术前评估的关键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

第三,在个体化管道重建方面,创新采用自体血管材料重建肝脏大血管,并且建立了一系列个体化的血管和胆管重建技术。

第四,首次将自体肝移植适应证扩展至合并布加综合征和门静脉海绵样变的复杂晚期病例,将自体肝移植推上了新的技术高度。

第五,采用严谨的临床对照研究方法,首次证实了自体肝移植可显著改善患者的长期生存情况,回答了学界长期以来对该技术高难度、高风险及预后获益的疑虑。


总结

体外肝切除联合自体移植技术是涉及多个技术环节的系统性、复杂性的治疗手段,通过术前严格把握适应证,准确评估手术安全性和风险,个体化开展肝脏切除和管道重建,并辅以积极的围术期管理,可以为患者带来显著的长期生存获益。

自体肝移植技术的推广,不仅为棘球蚴病,也为其他良性和低度恶性的复杂肝脏肿瘤病变带来了治愈的希望,更深入推动了肝脏外科技术的进步,在未来将有着更加广泛的应用前景。




华西期刊社简介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华西期刊社成立于2006年,出版有14种医学科技期刊(9种中文和5种英文),其中SCI收录期刊2种,ESCI收录期刊2种,EI收录期刊1种、MEDLINE收录期刊4种、CSCD收录期刊7种、北大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期刊6种。华西期刊屡获“中国出版政府奖期刊奖”、“中国百种杰出学术期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等殊荣。1种期刊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领军期刊”项目,2种期刊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D类(现: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高起点新刊)”项目。在国家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华西期刊社加快推进英文期刊建设,目前已与Nature、Wiley-Blackwell、Oxford University Press、BMC等国际一流出版集团建立了合作关系。


华西医学时间
华西医学时间是华西医院期刊社经营的官方公众订阅号。以报道最新医学研究成果,反映最新前沿,促进研究转化、传播和应用为宗旨。 主要报道医院重要文章、临床技术突破、重大科技成果等学术信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