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策略主要包括格雷厄姆早期经典的烟蒂股投资法以及格雷厄姆晚年提出的买入收益率大于2倍无风险利率的低估值投资方法。
本组合的特点是分散持有多只低估值股票,追求稳健的收入,同时希望控制回撤,缺点是爆发力弱了点,胜在稳定性强。
本策略由于是试验性质,主要是作为我个人研究学习之用,我没有义务也没有能力保证此策略肯定能够盈利,更不是荐股,据此买卖,风险自负。
一、 本周交易
无
二、 收益率
2024 年全年收益率20.07%,沪深300指数收益率14.69%,连续两年跑赢大盘。
这个组合的收益率跑赢大盘我是比较有信心的。主要还是想观察一下组合的回撤控制水平如何。
从上图中可以看到,2023 年回撤控制的还是非常不错的,最大回撤只有 8.73%,远好于沪深 300 指数。
但是 2024 年组合最大回撤 11.34%(发生在 2024 年 10 月份疯牛期),与沪深 300 基本无差异,主要还是 2024 年持仓集中度有所上升加上极端行情所致。这方面还是不太满意的。
实盘本来不想更新了,一来我觉得价投其实没必要每周更新,当然主要是考虑到目前的舆论环境很不友好,虽然我坚信我不是相关部门要要针对的那种博主,但我也不想做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但是近期有不少读者朋友私信我挺喜欢看我实盘的,鼓励我能继续更新,这种被需要的感觉还是挺好的,哈哈。
所以最后还是决定继续更新一年,凑足三年实盘。更新频率方面我暂时决定每半月更新一次,如果有重大事项,会周日更新。
三、最新持仓
四、 重要事项
1、 腾讯被纳入“黑名单”
本周最大的新闻肯定是腾讯被美国国防部纳入 CMC 涉军企业名单了。关于这个突发事件,我本周连续发文两篇进行了深度分析,不再赘述,简单总结一下我的的看法:
1)美国的这个 CMC 涉军名单很不严肃,小企鹅有很大概率能够移出,这个就交给腾讯管理团队吧,相信他们的专业度。
2)这个 CMC 涉军名单不影响腾讯的正常业务经营。
3)美国的制裁是否会升级?这个不能说完全没有可能,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川普狠起来连盟友都要背后捅刀,没啥是不可能的,所以也要做好最坏的心里准备。我在文中已经有所说明。如果事态升级,外资被迫卖出,腾讯最坏的情况会怎样?
4)据彭博数据统计,腾讯目前美资机构持股占比约11%,包括资产管理公司先锋领航、贝莱德、资本集团,主要通过指数基金持有腾讯股份。
对于被美方纳入黑名单一事,造成了市场外资的抛售,根据 Wind 数据统计,本周共成交 3.53 亿股,1336 亿港元。周五成交额逐渐恢复到平常水平,说明市场恐慌情绪经过几天的发酵已经趋于稳定。
有个有意思的数据,在本周外资疯狂出货的同时,境内资本通过港股通大量买入,截止 1 月 10 日,港股通持股数量已经达到近 10 亿股,占总股数的 10.78%,接近美国机构持仓量,成为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
而从2018 年港股通开通以来的下图数据来看,港股通持有腾讯的数量占比在持续上升。还是有不少国内大资金看好腾讯,在接盘。腾讯作为中国的核心资产,外资的抛售可能加速其股权结构的优化,内资的话语权在不断升高。
2、 腾讯下周末即将进入沉默期
腾讯2024年累计回购1120亿港币,完成了年初管理层制定的 1000亿回购计划。最近一周腾讯每日回购 15 亿港元,再次创出单日新高。
由于腾讯控股计划在2025年3月19日披露《2024年末期业绩》,由于年报发布前有 2 个月的沉默期(季报和半年报只有一个月的沉默期),下周过完腾讯就要进入沉默期停止回购了,希望下周腾讯能够低价多回购一些。
3、 腾讯发布微信小店的交易数据
本周,一年一度的“微信公开课”按时召开,与上一年一样,没有直播、没有媒体,专注面向微信生态内的开发者、创作者以及MCN、品牌方和服务商,微信团队在现场与他们面对面,请他们提出问题,平台来回答问题。
当然市场最关注的还是最近很火的微信小店了,在本次微信公开课中,微信小店也单独占据了一个分会场,可见其份量。
腾讯官方数据显示,2024 年微信小店GMV规模增长1.92倍,订单数量增长2.25倍,月动销商品数增长3.83倍。增速还是很不错的。
对于微信小店的定位,官方的微信公开课也是发布了一个微信小店与小程序、服务号共同构成稳定三角模型。
其中,微信小店是重要的连接交易枢纽,不仅在视频号、公众号、服务号等社交场景中连接用户,也是统一承接交易、订单、售后的关键载体。
在此基础上,小程序面向公域,承接会员运营和外部营销;服务号用于私域承接,实现用户沉淀和复购增长。怪不得最新微信版本里的“服务号”又复活了。
近期,微信小店爆火的“送礼物”功能,官方也是介绍了多种营销玩法,同时还有其它新功能会逐步推出。期待今年过年微信“送礼物”功能能够有所表现。
4、 新城 4 季度经营业绩符合预期
新城控股本周末发布了 2024 年 12 月份及第四季度经营简报,总体上符合预期,离上岸越来越近了。今天时间比较晚了,改天单独写篇分析文章吧。
最后再次提示一下风险:此实盘试验仅作为我个人投资及研究之用途,文中出现的个股或者基金,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或暗示,我没有义务也没有能力保证此策略肯定能够盈利,更不是荐股,据此买卖,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