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前禧年的高管前联席首席投资官Bobby Jain出来募资,募集了多少呢?53亿美元,这虽然低于他自己的目标100亿美元,但毫疑问也是非常大的一笔钱了。彭博社为此发了一篇新闻,说是对冲基金规模不大,业绩不好,失去了光环。所以现在对冲基金也不香了。可见,生而不平等才是常态。53亿美元也认为被认为不够某些人不够塞牙缝,53亿美元也就是某些人的天花板了。彭博说,对冲基金目前是数万亿美元的生意,这让它很难打败市场,注定是一个令人悲伤的结局。曾经,对冲基金是最热的投资,他们业绩优秀,吸引着投资者的目光,投资的范围涵盖私人股权、房地产、科技初创公司和数字货币。自90年代经历业绩高光之后,对冲基金业绩一路下滑。对冲基金经理归因于多种因素,从持续高企的股票估值和激进的卖空者,到低利率,以及最近,人才的匮乏。但真正的罪魁祸首可以用一个词来表达:容量。简而言之,市场上只有有限的超额收益机会,可能只够成功部署几十亿美元。当数百亿美元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涌入对冲基金,并且当在十年后它们成为数万亿美元的业务时,它们注定会让人失望。对冲基金没有动力接受这一现实,因为这需要它们瘦身,而它们在费用上赚得盆满钵满——平均每年超过1%的管理费加上近20%的利润分成。因此,它们没有解决核心问题,而是尝试改变自己的宣传策略。起初,对冲基金声称自己是明星股票挑选者和深奥投资策略的首选之地,比如并购套利、管理期货和风险平价策略。但明星挑选者最终退休或运气耗尽,就像他们几乎所有人都会做的那样,而曾经新颖的对冲基金策略变得主流,并通过成本较低的交易所交易基金(ETF)变得普及。 然后,宣传的重点变成了优越的风险调整后回报。对冲基金可能无法经常击败股市,它们承认,但它们的波动性比股票小。你难道不宁愿从对冲基金获得7%的年化回报率,以及7%的年化标准差(这是衡量波动性的一个常见指标,数值越低越好),而不是从股市获得10%的回报率和15%的波动性吗?对许多投资者来说,答案是否定的。因此,对冲基金再次转向,这次是吹捧多策略方法,它们在不同的资产和投资组合经理之间分散下注。翻译过来就是:如果一种高价的对冲基金策略可能会让人失望,那么投资者应该尝试拥有更多种类的它们。这几乎就像2000年代华尔街银行告诉投资者,购买高风险抵押贷款债务会神奇地变得更安全、更有利可图,如果投资者将更多这种债务塞进他们的投资组合中。抵押贷款的情况没有成功,对冲基金策略也不太可能成功。事实上,多策略基金已经存在了一段时间,它们的业绩纪录并不令人印象深刻。与整个行业一样,它们在20世纪90年代和21世纪初表现强劲——Credit Suisse多策略对冲基金指数在截至2004年的十年间达到了每年10.7%的峰值。但从那以后就一直在走下坡路,该指数在截至今年5月的十年间仅实现了每年5.2%的回报。 可以理解的是,对冲基金不喜欢与标准普尔500指数进行比较,因为这是一种不同的策略。但如果目标是尽可能多地赚钱,那么公平地问一下对冲基金与周围最便宜、最容易拥有且表现最好的投资之一相比如何是合理的。答案并不乐观。自1994年以来,包括股息在内,标准普尔500指数每年超过多策略指数3.5个百分点,并且在滚动十年期间大约三分之二的时间里击败了它。
多策略基金表示,如果它们不是那么人手不足,它们会做得更好。Citadel的联席首席投资官Pablo Salame在最近的一次采访中表示:“行业中最显著的制约因素之一是人才的可用性。”显然,如今找到帮手非常困难,以至于Citadel自2017年以来不得不向客户返还了250亿美元,因为它没有足够多的资金经理。
这很难让人相信。当然,Citadel本可以将更多的资金分配给现有的经理团队。更合理的是,Citadel放弃了250亿美元的费用,因为它无法在那笔资金上产生超额回报,无论它有多少明星经理。
┃叫不醒装睡的人,那就离开
如果对冲基金不承认它们的容量限制,投资者最终会为他们这样做。根据数据提供商Preqin的数据,截至2023年底,北美对冲基金管理着3.7万亿美元,高于2014年的2.2万亿美元,但资产增长主要归因于资产价格的上涨。近年来,流向北美对冲基金的净流量已经放缓至涓涓细流,自2015年以来仅达到46亿美元。即使投资者不撤出对冲基金的资金,随着新资本被分配到其他地方,该行业也会失去市场份额。
一些对冲基金可能会继续为少数幸运者赚取大量资金。以目前的规模,无论它雇佣多少人才,该行业都无法做得更好。
唯一的问题是投资者需要多长时间才能接受这一点。
早上我把这个新闻发给老六看。
可能他正忙着“蹲坑”。
好一会儿,手机“叮咚”一声。我拿起来一看是7个字:
“金融不是高科技”。
声明:基金研究、分析和基金组合服务不构成投资咨询服务,本账号发布的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作为买卖的依据。基金投资有风险,基金及基金组合的过往业绩不预示其未来表现。敬请认真阅读相关法律文件和风险揭示声明,基于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进行理性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