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王凤才 刘利霞:21 世纪世界马克思主义理论聚焦
财富
2024-12-23 08:01
北京
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马克思主义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在文献编纂和经典著作研究方面,MEGA² 编辑出版工作进入了新阶段,为进一步深化和拓展经典著作研究提供了文本依据;(2)在马克思思想与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方面,注重激活马克思思想的当代价值,凸显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现实关切;(3)在当代资本主义批判和未来社会构想方面,基于当代资本主义新阶段和新特征对之进行深刻的批判,基于当代社会主义形态变化深化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并丰富对未来社会的构想。概言之,21世纪世界马克思主义研究已经成为当代人类精神图景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但仍存在一些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关键词:21世纪马克思主义;MEGA²;当代资本主义批判;未来社会构想进入21世纪以来,马克思主义研究经历过短暂沉寂后,在世界范围内出现复兴。从基本格局上看,可以按地域分为:(1)21世纪欧陆国家马克思主义,主要包括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2)21世纪英语国家马克思主义,主要包括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3)21 世纪原苏东国家马克思主义,主要包括原苏联国家、中东欧国家;(4)21世纪非洲—拉美国家马克思主义,主要包括非洲国家、拉美国家;(5)21世纪亚洲国家马克思主义,主要包括中国、印度、日本、韩国、越南、老挝等,尤其是21世纪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最新理论成果。从基本框架看,21世纪世界马克思主义研究逐渐从“单数的、非反思的马克思主义”发展到“复数的、创新的马克思主义”。总之,21世纪世界马克思主义与21世纪社会主义—新共产主义思潮、激进左翼思潮、新社会运动交织在一起,构成了当代世界的一道亮丽风景线。下面,我们从三个层面讨论21世纪世界马克思主义理论聚焦,这对深入理解21世纪世界马克思主义无疑具有重要理论意义。
MEGA,即《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第1版)》原计划出版 42 卷,实际上只出版了12卷13册。MEGA²,即《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第2版)》经过长时间酝酿、艰苦磋商,最终于1972年试编,1975年正式出版。然而,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令这项工作“戛然而止”。不过,1990年,国际马克思恩格斯基金会(IMES)组建编辑出版委员会并接手MEGA²,试图以国际合作方式推进其编辑出版工作。不仅与德国科学院签订合作协议(1992),重新确立编辑原则(1992);而且调整出版计划(1995),更换出版社(1998)。MEGA² 准备将马克思恩格斯的全部作品“原原本本地”呈现给公众。正如 U.劳尔夫所说:“去政治化、国际化、学术化,是与 MEGA² 编辑出版继续推进联系在一起的三个愿望。”2015年10月,德国公共科学会议(GWK)决定继续资助 MEGA² 编辑出版工作,期限为16年。这标志着MEGA编辑出版工作进入了第四个时期。简言之,第一个时期(1927—1941年):MEGA1 ;第二个时期(1975—1989年):MEGA² 前期;第三个时期(1990—2015年):MEGA²重新规划与进一步推进;第四个时期(2015年— ),确定了 MEGA² 的数字化出版计划,这意味着 MEGA² 未出版的大部分将以电子版面世并对公众开放。其中,《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数字化工作已经展开,电子版包括了根据原始手稿整理出来的文本和手稿的影印件,读者可按照自己的理解来选择排序方案,更清楚地了解马克思、恩格斯的笔迹和修改过程。值得一提的是,在日本学者与其他国家学者的共同努力下,MEGA²“Ⅱ /《资本论》及其准备稿”共15卷,已于2012年全部出版。迄今为止,这是 MEGA² 四个部分中唯一出齐的部分,从而为《资本论》研究提供了最为完整、最为可靠的第一手资料。从逻辑结构上看,MEGA² 分四个部分,即Ⅰ / 著作、文章、草稿(拟出版 32卷,已出版25卷);Ⅱ /《资本论》及其准备稿(拟出版 15 卷,2012 年已出齐);Ⅲ / 通信(14400封)(拟出版35卷,已出版16卷);Ⅳ / 摘录、笔记、旁注(拟出版32卷,已出版16卷)。根据 1995年调整后的出版计划,MEGA² 拟出版114卷122册(见表 1)。MEGA² 是马克思恩格斯文献的最客观和最详尽的版本,它开启了解释马克思主义的新时代 。马克思恩格斯关系问题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这个问题又成为MEGA² 研究的关键问题之一。进入21世纪以来,国内外学界关于这个问题的看法大致可归结为三种模式:(1)强调马克思与恩格斯 / 马克思主义的对立,断定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已偏离了马克思恩格斯原来的共同信念,而陷入了实证主义;(2)断言马克思恩格斯思想的“高度一致性”;(3)认为尽管马克思恩格斯关注点不同,但要真正创立“恩格斯主义”是不可能的。近年来,日本 MEGA² 编委会仙台小组的编辑工作有了新进展,这为研究马克思恩格斯关系问题提供了文献上的支持。众所周知,《资本论》第2、3卷编辑出版工作是由恩格斯完成的,而恩格斯在多大程度上忠实于马克思原意,这一问题颇受学界关注。随着 MEGA²“Ⅱ / 《资本论》及其准备稿”的出版,这个疑问有望得到解答。仙台小组在第2卷“附属材料”部分增加了三个特殊附录,其中,“结构比较”列举了恩格斯编辑稿的结构与马克思原始手稿章节之间的区别;“出处一览”标明了恩格斯采用马克思原始手稿的出处;“出入一览”则揭示了恩格斯对马克思原始手稿的改动、补充和删除等具体情况。据估计,恩格斯对马克思原始手稿的改变有5000多处,比恩格斯本人在《资本论》第2卷序言中所承认的改变要多得多,而且有些改变未必“只是形式上的改动”,而是涉及对《资本论》内容的理解。第一,《资本论》研究。《资本论》一直是国内外马克思主义研究重点,进入21世纪以来,《资本论》研究大致沿着两个方向展开,一是关注文本,二是关注政治内涵和现实意义。首先,就文本而言,(1)结合 MEGA² 最新进展,重新阅读《资本论》,深入地探讨了原始积累、拜物教、阶级、革命、霸权、历史必然性等核心概念。(2)对《资本论》中马克思与恩格斯的关系、《资本论》第 3 卷与《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的关系、《资本论》的方法论与黑格尔逻辑学的关系、《资本论》与政治经济学批判复兴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3)值得一提的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埃尔加指南》一书不仅提供了丰富的词条,还提出了颇具启发性的观点,比如,指出(a)《资本论》第1卷第6章“直接生产过程的结果”是从第1 卷向第2卷过渡的桥梁;(b)资本形态变化及其循环形式,既是形式区分又是事实区分,这对于从不同视角反思今日资本主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c)“形式”是马克思的核心概念,应从形式分析角度理解《资本论》,将“形式”理解为具有内容的、积极的现实性力量。其次,就政治内涵和现实意义而言,(1)注重发掘《资本论》的政治内涵,比如,指出(a)公共领域并非超结构的政治空间,而是现在资本主义结构的拜物教产物;(b)价值理论并非一种经济理论,而是“非人格的社会统治”理论;(c)《资本论》不仅是对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批判,更是对工人运动之动机和目标的分析,是一部深刻的政治学著作。(2)揭示《资本论》的现实意义,尤其是资本批判、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剥削等议题的当代价值。(3)关注《资本论》与阶级斗争的关系。如果说《资本论》揭示的是经济规律,那么无产阶级斗争在其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呢?大多数学者认为《资本论》为阶级斗争留下了空间:(a)无产阶级一方面就能够把握资本主义发展逻辑,另一方面也能够自觉地选择异于这种逻辑的新逻辑。(b)“规律”不是自然必然规律,而是一种趋向性规律,存在着若干可能促进或阻碍某种结构性趋势的要素,其中就包含无产阶级斗争。(c)借用辩证法概念,强调马克思的意思不是历史正沿着某个方向前行,而是每种生产方式(包括资本主义)都为自己设置了界限,这就给无产阶级的行动留下了空间与可能性。第二,《德意志意识形态》研究。《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恩格斯试图“清算从前信仰”第一次比较系统地阐发唯物史观的重要著作。但其中最重要的“费尔巴哈”章的作者问题——是马克思,还是恩格斯,抑或两人的共同作品——一直存在争论。日本学者大村泉借助新的科学验证方法对手稿进行了细致观察和研究,发现“费尔巴哈”章左栏的文本虽然 99% 显示为恩格斯的笔迹,但撰写习惯不是恩格斯的,而是口述者马克思的,恩格斯仅仅是笔录者。
第一,重新发现马克思。其中德国研究者试图“重新发现马克思”,形成了不同的研究路向:(1)文献学路向——在这条路向中,以学术为主,兼顾思想,不问现实,最重要的是学术;(2)意识形态路向——在这条路向中,是否学术无所谓,有无思想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信仰;(3)政治经济学路向——这条路向中,学术是基础,思想是灵魂,最重要的是现实;(4)政治伦理学路向——在这条路向中,学术性、思想性、现实性统一,最重要的是思想。英国研究者则致力于重塑马克思的理论形象:(1)从政治活动家角度重塑马克思形象,而不是将马克思单纯地视为一个哲学家、经济学家、政治思想家或者知识分子。(2)远离传统的政治意识形态解读,将马克思置入 19 世纪的历史、政治和观念背景,尤其是德国古典哲学脉络中去介绍马克思的所惑与所思,展现一个“有血有肉”的马克思 。(3)指出马克思的分析,如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动力及其摧毁力量的分析,以及对资本主义通过制造内部矛盾实现增长机制的分析等,在今天仍然有效。对此,我们认为,“马克思”只有一个,但理论形象至少有四个,即作为“哲学人类学家”的马克思、作为“政治经济学家”的马克思、作为“历史人类学家”的马克思,以及“作为政治革命家”的马克思;在马克思的全部精神遗产中,有四种精神是最为重要的,即科学精神、批判精神、实践精神、乌托邦精神。第二,比较视阈中的马克思。例如:(1)在“卢森堡与马克思的关系问题”中,德国学者考察了卢森堡的资本积累理论与马克思的资本积累理论之异同以及现实意义。(2)在“凯恩斯与马克思的关系问题”中,德国学者分析了凯恩斯经济学与马克思经济学相互补充的必要性,以及凯恩斯主义在当今欧洲的适应性问题。(3)在“心理分析与马克思主义关系问题”中,法国学者 K. 热内尔(Katia Genel)将心理分析的马克思主义区分为“弗洛姆式”(弗洛姆、哈贝马斯、霍耐特)和“赖希式”(赖希、阿多尔诺、马尔库塞),并探讨社会批判理论在何种程度上能够接受“文化病理学”视角,同时又仍然能够保持自身的“解放之维”。第三,回到马克思。针对当代欧洲资本主义危机,法国左翼思想界再次提出“回到马克思”口号。不过并非“原教旨地”回到马克思,而是以马克思的批判立场审视今日资本主义,主要有以下主张:(1)概括了马克思哲学思想的重要贡献:一是思考哲学概念的独特方式,突破了理论与实践、理智与感知、抽象与具体之间的对立,但并不消除它们的矛盾;认为哲学是概念中的理论实践,而概念是现实本身的形式。二是建构了一个社会现实分析框架,指明社会现实的异化模式及其经济根源。三是从共产主义高度揭示了今日生活的意义,将经济学、关于人的理论、关于社会的思想和关于未来的诗联结在一起。(2)将马克思毕生理论工作的目标理解为从科学视角对资本主义经济进行批判,认为马克思的全部批判基于一个基础本体论,将生活着的个体行动者之主体性活动界定为现实的根源,将理论领域理解为人们的现实生活过程的体现。(3)断言马克思主义仍是对抗新自由主义的最主要思想资源,其理论力量在于论证了只有基于资本主义的充分发展共产主义才具有历史可能性。“充分发展”并非仅指物质生产的充分发展,更是指民主形式的充分发展。因而,与其说共产主义具有本体论的必然性,不如说它是康德意义上的道德律令,它着眼于人类的整体利益,为后资本主义时代到来敞开了可能性。第一,卢卡奇、葛兰西研究。一是进入21世纪以来,卢卡奇研究体现在:(1)物化理论依然是研究热点,新趋势是注重物化理论中的政治思想,以及与费希特哲学的关联。(2)关注后期卢卡奇美学思想,批判性反思了他关于20世纪先锋作家的某些偏见。(3)关注后期卢卡奇本体论思想,并将其与海德格尔生存论进行比较,分析《社会存在本体论》中的发生学视角和过程学视角之间的内在张力。(4)《尾巴主义与辩证法》一书的出版,使得卢卡奇与列宁主义的关系问题引起了热议。二是葛兰西研究体现在:(1)关于霸权与市民社会的研究更多集中在文化、文艺领域,梳理了霸权的不同含义及其流变,认为霸权理论是对民主社会的政治斗争进行的解释。(2)关注葛兰西的组织危机理论,认为西方社会最致命的危机不是经济危机,而是事关霸权的“组织危机”,或曰“整体国家危机”。(3)在今日欧洲民粹主义回潮的现实背景下,关注葛兰西“人民的—民族的”概念与民粹主义的关系研究,并指出两者的区分。第二,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的“政治伦理转向”。进入21世纪以来,批判理论研究领域延续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的“政治伦理转向”。尽管第一代批判理论家内部有着这样或那样的差异,但总体上都属于“老批判理论”,体现着批判理论第一期发展;尽管第二代批判理论家内部有着三条不同的研究路径,但与“老批判理论”相比,基本上都属于“新批判理论”,体现着批判理论第二期发展;尽管第三代批判理论家有着不同的学术取向,但总体上属于批判理论第三期发展,标志着批判理论最新发展阶段(“后批判理论”)、体现着批判理论最新发展趋向(“批判理论的‘政治伦理转向’”)。批判理论第三期发展已经不再属于传统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范畴,而是已经进入到与当代西方实践哲学主流话语对话的语境之中。批判理论的“政治伦理转向”在承认理论研究和协商民主理论研究中得到了印证。20世纪90年代霍耐特的《为承认而斗争》出版以来,学者全面分析了“在他者中认出自身”这一主题,霍耐特与N.弗雷泽论争的问题仍然存在:人的解放是以认同为核心的承认概念,还是以社会地位平等为基础的正义概念。同时,协商民主理论也日趋成熟。N.弗雷泽、艾里斯·扬、S.本哈比、J.博曼等人在哈贝马斯的话语民主理论基础上,兼顾规范性与事实性,进行跨学科、跨领域研究,进一步发展了协商民主理论,并回应来自不同领域的挑战。第三,西方马克思主义其他流派研究。一是女性主义马克思主义研究。关于女性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呈越来越热之势,关注的主要问题有:(1)分析女性主义运动发展历程、发展新阶段以及女性主义和解放政治的结合等问题。(2)将性别、身份和述行结合起来,采用历史、哲学、文学、艺术史和其他视角研究性别、性别正义与社会平等问题。(3)在现代性与规范性的关系中考察女性主义批判理论的核心观点。(4)从权力在主体间性层面对主体性建构、对自我本质的阐释角度讨论女性主义问题。(5)对社会再生产进行研究,揭示对女性家务劳动的掩饰和否认,对剥削理论与性别化的关系进行研究。(6)从心理分析视角讨论女性主义,探讨心理分析中的女性气质、女性的屈从状态。二是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随着生态问题日益严重,关于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日趋热烈,主要表现在:(1)认为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源在于无限制的资本积累,最终解决方案是社会主义,而不是“绿色资本主义”。(2)指出某些环境问题具有全球性质,因而需要世界性的而非地方性的解决办法,批判生态殖民主义问题。(3)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等重要举措,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也引起了关注。(4)中东欧新社会运动集中在乡村生态运动上,致力于创建乡村文化与城市文化的新融合,保障动物福利,追求乡村的可持续发展等。第一,金融资本主义与2008年经济危机。学者们认为,资本主义发展到了以金融资本支配为基本特征的金融资本主义这一新阶段,但资本主义性质并未发生根本变化。从总体上看,学者们基本上都将2008年经济危机与新自由主义联系起来,但给出了不同的定位,如:全方位的系统危机、严重的过度生产危机、信贷危机、货币危机、金融市场危机等,并强调这场危机对政治、文化、意识形态等方面的“衍生伤害”。至于如何走出金融危机,学者们尤其分析了“与凯恩斯一起走出危机的可能性”,提出了国家资本主义、民主资本主义、金融资本主义、债务资本主义、技术资本主义、加速资本主义、认知型资本主义、监督型资本主义、信息跨国资本主义、数字资本主义等模式。概而言之,学者们认为未来存在三种可能性:(1)随着另一种资本主义体系的成功再造,危机将被消解。(2)全球性的阶级斗争将彻底颠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3)建立一种新的世界体系,这种体系建立在生态可承受性和满足一般人口基本需求的基础之上,是一种高层次的经济、社会和政治民主。值得一提的是,在替代性选择问题上,学者们显示出一种严谨的克制。譬如:M.布里指出社会主义只有建立在资本主义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基础之上才切实可行,否则就只会沦入野蛮主义之中;霍耐特也认为,不存在完全的替代性选择,社会主义对新自由主义的扬弃仅仅是一种内在批判,即对资本主义所宣扬的“自由、平等、博爱”理念内在矛盾的揭示。第二,后期资本主义批判。主要表现为:(1)指出后期资本主义的多样态和非线性特征,强调个人在历史中的作用、非物质劳动的创造性、个体的文化素质与精神状态等,主张运用具体的多因素分析法,尤其关注特定社会历史阶段的复杂性、多维性、替代性。(2)承续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揭示资本逻辑历史限度的思想方法,通过从抽象上升为具体的方法论架构分析和把握当代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内在矛盾及演化。(3)聚焦于分析经济因素与非经济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构性、过程性与矛盾性,反对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占据主导地位的实证主义与后现代主义方法论,以马克思“革命的”辩证法为基本立场,依循马克思社会—历史分析法把握后期资本主义的总体趋势与系统危机,研究后期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特殊表现形式及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现实可能性。(4)有学者也用“后资本主义社会”指称这样一种变化了的社会:在今日资本主义社会生产与消费对立关系缓和的情况下,新的经济主体登场,形成了不同于以往形态的新资本主义社会形态;或曰:在反资本主义全球化浪潮中,在资本主义内部诞生的以信息技术、信息产品和协作生产为基础的新社会形态。第一,俄罗斯“21世纪社会主义复兴运动”。俄罗斯学者推动的“21世纪社会主义复兴运动”超出了单纯的学术或理论旨趣,具有寻求俄罗斯民族复兴道路的实践意义。主要讨论了:如何理解社会主义的性质;如何在资本逻辑全球化背景下诊断后期资本主义症候;如何探索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理论基础与现实道路等重大主题。形成了两条路径:(1)俄罗斯左翼政党将马克思主义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制度的理论基础与政治纲领,寻求它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领域中的具体实现。(2)根据马克思的历史发展理论,将社会主义视为通往共产主义的必经阶段,从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的历史限度以及俄罗斯进入这一文明类型的非现实性角度深入反思苏联社会主义实践经验,阐释21世纪社会主义的基本性质与特征,并积极地探索将传统社会主义理论与左翼运动政治实践结合起来的方案。第二,拉美“21世纪社会主义”。进入21世纪以来,拉美左翼又开始怀念马克思主义,各种思想观念杂糅成就了“21世纪社会主义”的理论内核。拉美学者的探索主要包括:(1)正面评价21世纪社会主义(以M.哈内克为代表),关注21世纪社会主义的特点和生产组织的基本特征,主张完善激励机制和提高意识水平,指出参与式规划的核心是社会占有生产资料和生产方式。(2)负面评价21世纪社会主义(以H.迪特里希为代表),否定查韦斯的“21世纪社会主义”,指出拉美的民族社会主义已经终结,批评古巴的社会主义模式是一种不符合时代要求的“历史社会主义”。(3)对拉美21世纪民族社会主义进行阐释(以Á.加西亚为代表),主张通过民主革命方法确立由边缘国家主导的全球化,认为“社群社会主义”和“美好生活社会主义”是未来社会发展前景。(4)反思21世纪社会主义(以S.洛佩斯为代表),将其特点概括为:生产资料社会化;国家对经济的主导作用;强调人民主权;尊重政党和媒体多样化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与实践,既区别于西方现代化发展模式,又区别于苏东现代化发展模式,从而激发了各国左翼学者的研究热情。第一,关于中国经济性质问题,日本学者提出以下观点:(1)“具有中国特色的资本主义经济论”,其特点在于:政府过度干预市场,使得市场经常扭曲;过度竞争造成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潜规则大量存在,造成经济效率的低下。(2)“资本主义经济论”,其依据在于:推动国有企业民营化、承认并奖励私营企业发展、无止境地剥削工人和压榨农民、社会贫富分化日益扩大、政府官僚腐败严重、允许私营企业家入党、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衰落等。(3)“资本原始积累阶段论”,认为中国当前的经济发展处于资本主义初期,属于资本原始积累阶段。(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论”,认为中国经济发展具有自己的特点,其构成包括:土地国有、生产手段公有制为主体与经营管理的多样化、协商型的劳资关系。并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未来发展的经济基础是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将市场经济作为补充,中国经济体制在21世纪史上将具有重要意义”。第二,关于中国经济发展状况问题,日本学者持以下观点:(1)尽管当前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但与日本相比仍有40年的差距。(2)中国经济发展动力是廉价劳动力,并将永远保持下去。(3)中国经济最终将因许多深刻问题得不到解决而崩溃。不过,也有学者将俄罗斯的“休克疗法”与中国的“渐进改革”“增量改革”进行比较,指出中国的改革更具优势。第三,关于中国发展道路问题。2004年,乔舒亚·库珀·雷默发表“北京共识”研究报告,提出“中国模式”,从而掀起了关于中国模式和中国道路的研究热潮。例如:(1)关于中国道路的内涵问题,即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的全面推进,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坚持独立自主与开放包容相统一。(2)关于中国道路的特征问题,学者们指出了以下特征:实践理性、强势政府、稳定优先、民生为大、渐进改革、顺序差异、混合经济、对外开放等,强调中国道路的创新特质,认为中国道路是一个既不同于资本主义,又大相径庭于苏联的社会主义制度,坚持社会主义是中国道路的根本特征。(3)关于中国道路的意义问题。有学者指出中国道路的贡献在于:阐明了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论述了社会主义本质、探索了社会主义发展动力、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建党学说。其世界意义在于:开辟了一条不同于西方、却更成功的现代化道路,在发展经济、摆脱贫困方面,为第三世界指出了奋斗方向,开创出了当代社会主义的新形态。而德国学者也给出了不同定位,例如:“效仿东亚模式的、国家资本主义道路”;“‘政治实用主义’的、非资本主义道路”;“成功的、但非社会主义道路”;“超常规发展的、社会主义道路”。综上所述,21 世纪世界马克思主义研究取得了很大成就,但仍然存在着许多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例如:学术性需要进一步提升,思想性需要进一步深化,现实性需要进一步加强,尤其重要的是如何将学术性、思想性、现实性统一起来?如何处理好学术研究与意识形态的关系问题?更进一步地说,21 世纪世界马克思主义研究需要处理好以下十个问题:(1)马克思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2)马克思主义之科学性与批判性的关系;(3)马克思主义之理论与实践的关系;(4)马克思主义科学与共产主义信仰的关系;(5)马克思主义作为意识形态与作为学术的关系;(6)马克思主义之学术性、思想性、现实性的关系;(7)马克思主义之学术话语、体制话语、大众话语的关系;(8)马克思主义之世界性与民族性、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9)马克思主义之单数性与复数性、统一性与多样性的关系;(10)国外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关系。在马克思主义研究中,要确立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态度,即从理论和实践两个维度,继承坚持与发展创新马克思主义;反对三种错误倾向,即马克思主义的教条主义化、马克思主义的虚无主义化、马克思主义的实用主义化。只有这样,才能使21世纪世界马克思主义以完整真实的形象呈现在世人面前。
作者单位:王凤才,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刘利霞,四川大学哲学系文章来源:《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2023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