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任洁、夏一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前沿问题研究报告(2023)

财富   2024-11-13 08:02   北京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前沿问题研究报告(2023)

摘要:学术理论界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研究与阐释是不断深化的。2023 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在延续以往重大理论问题、重要专题问题的基础上,集中对几个重大理论问题进行了系统深入研究与阐释。这些重大问题包括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体系化和学理化研究、习近平文化思想研究、中国式现代化与人类文明新形态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及“两个结合”思想研究等。围绕这些重要前沿问题,高质量学术研究成果呈现“井喷式”增长,全面搜集、系统梳理、深入研究这些研究成果,对于进一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体系化、学理化研究,进一步实现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中国式现代化;世界观和方法论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科学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的过程中,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守正创新。2023 年,学术理论界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化、学理化研究,习近平文化思想,中国式现代化与人类文明新形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及“两个结合”思想等重大热点问题,展开深入研究,取得一系列高质量的研究成果。系统梳理相关成果,对于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的纵深拓展,进一步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具有重大意义。

一、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化、学理化研究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发展是一个不断体系化、学理化的过程。近几年,学术理论界重视系统全面、融会贯通地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围绕研究科学体系的意义、判断科学体系的标准、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题主线、范畴体系、内在逻辑、层次结构、整体性等问题展开。习近平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推进理论的体系化、学理化,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和重要途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发展是一个不断丰富拓展并不断体系化、学理化的过程”。这要求学术理论界进一步加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体系化、学理化研究。目前学术理论界重点围绕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化、学理化研究的内涵意义、内容体系、方法路径等问题展开。


1. 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化、学理化研究的科学内涵和重大意义


关于体系化、学理化的科学内涵,韩庆祥认为,体系化注重理论观点之间的逻辑结构、总体框架及其构成的完整性、完备性;学理化注重思想挖掘的深入化、话语表达的学理化、内容阐释的学理化、精髓概括的学理化、理论建构的逻辑化,且深入挖掘重大政治命题和论断背后的道理学理哲理。体系化与学理化相互关联、彼此作用,体系化内在要求学理化,学理化服务于体系化。关于推进体系化、学理化的重大意义,颜晓峰认为,全面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学思想”的主要任务,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走深走实的发展需要,全党始终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有了更为明确的遵循、更为有效的武器。权衡认为,学理化研究可以增强对新思想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的有力支撑,使新思想进一步彰显其内在的学理性、创新性和整体性,从而全面系统揭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时代性、科学性和真理性,以及彰显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优秀品质和学风文风。韩庆祥认为,“推进理论的体系化、学理化”命题的提出,既是党的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也表明我国理论界对党的创新理论的研究要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层次和水平。


2.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化、学理化的逻辑建构和内容体系


颜晓峰认为,新时代党的理论创新形成的系列重大成果构成了科学体系的“四梁八柱”,深入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重大时代课题构成了科学体系的主线,“六个必须坚持”的立场观点方法构成了科学体系的精髓,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构成了科学体系思想鲜明、创新性强、逻辑严密、系统全面的一系列基本观点。韩庆祥认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及其板块结构、内在逻辑和总体框架就是:历史方位—哲学根基—体系主干(奋斗目标)—体系枝干(总体方略)—全面保障—领导主体—原创贡献。还有学者通过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2023年版)》(以下简称《纲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两部重要参考文献的体系结构进行阐释,来展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体系化学理化的成果。袁吉富认为,《纲要》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化学理化的最新成果。《纲要》全面系统阐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基本内容和实践要求。如何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它的基本内容是什么,怎样学习贯彻,这三个问题构成了《纲要》的总框架。顾海良认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全面展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主要内容、理论精髓和根本方法


3.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化、学理化的方法路径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内容丰富、逻辑严密、体系完备的科学体系。韩庆祥认为,哲学根基、时代课题、社会主要矛盾、“四大之问”(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历史意义”“主要内容”和“五为五谋”,是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主干的基本路径。张意梵认为,加强以文本研究阐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意涵,以范畴研究阐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以生成研究阐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在机理,是体系化、学理化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路径。钟明华认为,推进党的创新理论体系化、学理化,关键是把握党的创新理论体系的内在逻辑。要按照认识运动的规律,运用辩证思维方法对理论体系内部诸要素的关系和结构进行再现和把握,从而揭示出理论自身形成的内在规律。学理化的关键在于话语表达问题,需要处理好政治、政策性话语,文献、文件语言和学术话语、学科语言的关系,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与合规律转换,从而深化党的创新理论成果的学理性阐释。


二、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正式提出和系统阐述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准确把握世界范围内思想文化相互激荡、我国社会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趋势,围绕新时代文化建设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2023年 10 月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召开,正式提出并系统阐述了习近平文化思想。学术理论界围绕习近平文化思想提出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科学体系、原创性贡献等问题展开了研究。


1. 关于习近平文化思想提出的重大意义


曲青山认为,在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上正式提出和系统阐述习近平文化思想,这是一个重大战略决策,在党的理论创新进程中具有重大意义,在党的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高翔认为,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新时代文化建设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是新时代文化繁荣发展的旗帜和灵魂。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形成是新时代文化繁荣发展最为突出的标志。


2. 关于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丰富内涵和科学体系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内容丰富、内涵深刻、体系完整的思想体系。这一思想既有文化理论观点上的创新和突破,又有文化布局上的部署要求,是一个明体达用、体用贯通的思想体系。曲青山从 11 个方面概括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主要内容,即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两个结合”的根本要求,新的文化使命,坚定文化自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掌握信息化条件下舆论主导权、广泛凝聚社会共识,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促进文明交流互鉴。这 11 个方面构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理论体系的“四梁八柱”,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体”。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用”指的是习近平关于文化工作布局的部署和要求,具体体现在 16 个方面,涉及理论舆论、内宣外宣、文化文艺、网上网下、队伍阵地等方面。郭建宁认为,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核心要义可以概括为 5 条,即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的时代课题,以“第二个结合”推进又一次思想解放的鲜明标识,不断巩固文化主体性的根本要求,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新的文化使命,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的全球视野。沈壮海认为,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主要内容至少包括文化价值论、文化使命论、文化道路论、文化领域论、文化精神论、文化领导论等几个方面。宋友文认为,习近平文化思想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为战略出发点,以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轴,以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为落脚点,构成了一个科学完备、逻辑严密的科学体系。


3. 关于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原创性贡献


韩振峰认为,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对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是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为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形成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中国共产党的文化理论为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形成发展提供了直接的思想来源;坚持“两个结合”为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形成发展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路径。付文军认为,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和人类文明演进规律的深刻总结,是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思想武器,也是不断推进人类文明新形态的行动指南。习近平文化思想的诸多新思想、新观点和新论断凸显了这一思想的原创性贡献。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实际情况,习近平不仅提出了“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倡议,还要求全体人民成为中华文化的主体并着力塑造人民的“文化主体性”,以高度的“文化自信”来助力民族复兴和“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在“两个结合”中推进新文化的建设以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宋友文认为,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对“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要到哪里去”这一重大时代课题的回答,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文化主体性和历史主动性的统一,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和文化观的统一,是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创新性发展和原创性贡献。


三、中国式现代化与人类文明新形态研究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再次强调这一重大科学论断。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的主旨讲话中又提出,“中国式现代化作为人类文明新形态,与全球其他文明相互借鉴,必将极大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学术理论界围绕中国式现代化与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关系、中国式现代化对人类文明新形态的贡献、中国式现代化彰显的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鲜明特征、中国式现代化与人类文明新形态的超越性特征等问题作了深入探讨。


1. 中国式现代化与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关系


杜志章认为,中国式现代化丰富并诠释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所谓“新”,既是相对于一切旧文明而言的新,包括中华传统文明;也是相对于一切现代文明而言的新,包括西方现代文明。这种新形态的文明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主义共同体理论(世界历史理论)指导下,立足中华五千年文明土壤,广泛吸收借鉴一切人类文明积极成果的结晶,它超越了以往人类一切文明形态,代表着人类文明发展的正确方向。张继焦认为,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共同推动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产生。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道路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展现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典型特征。宋才发认为,中国式现代化创新人类文明形态的发展逻辑。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诠释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本质,丰富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内涵,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经验。


2. 中国式现代化对人类文明新形态的贡献


陈江生认为,中国式现代化对人类文明新形态具有原创性贡献,体现在中国式现代化对人类物质文明发展、对政治文明发展、对精神文明发展、对社会文明发展、对生态文明发展的创新。涂良川认为,中国式现代化以其先进的政治文明、全面的社会文明、系统的发展文明和实践的憧憬文明展开哲学叙事,既是以其实践的可行、民族的创造和时代的自觉引发情感共鸣、政治共情和文明共存,更是以“人类文明新形态”表征的哲学观念和文明理念


3. 中国式现代化彰显的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鲜明特征


侯衍社、葛数金认为,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人民至上,彰显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人民性;坚持共同富裕,彰显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公平性;坚持两大文明协调发展,彰显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协调性;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彰显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规律性;坚持和平发展,彰显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包容性。韩庆祥、张健认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和特征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问题上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自觉运用,对社会主义价值主张的坚定坚守,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批判超越,对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不懈追求。杜志章认为,人类文明新形态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文明;这种文明新形态意味着一种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模式,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其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文明新形态与一切旧文明的根本区别;这种文明新形态也意味着一种国际交往和全球治理新模式,即坚持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4. 中国式现代化和人类文明新形态的超越性特征


辛向阳、吕耀龙认为,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创造了独具中国特色的人类政治新文明、人类工业新文明、人类农业新文明、人类城市新文明和人权发展新道路,实现了对西方政治文明、工业文明、农业文明、城市文明和人权文明的全面超越,彻底改变了近代以来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的历史,为人类文明繁荣发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基础。丁志刚、熊凯认为,人类文明新形态下,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式现代化存在巨大差异,西方式现代化是“理念”工具的现代化、恶性竞争的现代化、走向衰败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知行合一的现代化、互利共赢的现代化、促进繁荣的现代化。以中国式现代化引领人类文明新形态,不仅是中国对人类文明进步的最大贡献,而且还可以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借鉴,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周文、施炫伶认为,中国式现代化对西方现代化实现了五个方面的超越:一是超越西方现代化的资本逻辑,为资本设置“红绿灯”,实现了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的有机统一;二是超越西方现代化的工业文明范式,“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体现了系统思维的科学布局,实现了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的有机统一;三是从西方单向度现代化到现代化经济体系,在超越单维比较优势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过程中,实现了国家自主性与人民主体性的有机统一;四是从西方高速增长到高质量发展的新发展理念,超越了西方现代化的经济增长范式,实现了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有机统一;五是市场扩张从西方海外殖民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超越了“西方中心论”的零和博弈模式,实现了民族性与世界性的有机统一。中国式现代化为世界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现代化新模式、新道路,创造并开启了一种人类文明新形态。


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研究


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阐发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一重大理论命题。这是习近平立足新的时代特征、中国发展战略目标,对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自觉坚持、灵活运用和创造性发展而形成的重大思想理论结晶。这一年多来,学术理论界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理论和实践逻辑、对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继承与创新以及原创性贡献展开深入研究。

1. 准确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

理论逻辑是揭示理论内涵、渊源和内在联系的金钥匙。张雷声、杭州认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理论逻辑可以分为外在的理论逻辑和内在的理论逻辑两个基本方面。从外在的理论逻辑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六个必须坚持”继承、运用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从内在的理论逻辑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主要体现为“三个统一”,即唯物主义历史观、唯物主义实践观、唯物主义辩证法的统一;统领性要素和功能性要素的统一;立场观点方法的统一,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内容、体系和路径创新。

侯惠勤认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提出遵循以中国之答回应时代之问的逻辑理路,具体表现为以引领时代的大历史观拓展唯物史观,坚定历史自信;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创新治国理政,坚定政治自信;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升华自我革命,坚定“赶考”自信;以“共同体意识”深化辩证思维,坚定道义自信。

陈志刚认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提出的理论逻辑深刻蕴含于“两个结合”思想之中,是“两个结合”的重大理论成果,既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坚持和发展,又是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实践及其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和升华。

实践逻辑揭示如何坚持不懈地用这一科学理论引领新时代中国发展进步的伟大实践。沈江平认为,实践逻辑体现在“两个结合”的路径探源、人民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的价值指引、问题意识和系统思维的方法拓新三个维度。刘红凛认为,世界观和方法论重在运用,魂在实践,其实践逻辑体现在坚持把人民至上作为理论联系实际的出发点和根本标尺、把科学思维能力作为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以及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实践论与方法论贯穿到各项工作之中等三个方面。

2. 深入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继承和创新

要科学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丰富内涵,须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史的整体脉络出发,科学定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思想史坐标,更进一步把握其在理论上的继承性与创新性。马拥军认为,人民至上的理论源头为群众史观,自信自立的理论源头为主体性原则,守正创新的理论源头是实践观点,问题导向的理论源头是矛盾分析法,系统观念的理论源头是联系、发展观点,胸怀天下的理论源头是世界历史观点。张明认为,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继承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根本路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体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的坚持和自觉内化,系统总结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推进理论创新的基本原则。韩振峰认为,“ 六个必须坚持”中的坚持人民至上体现了唯物史观关于人民主体论、人民创造论、人民价值论、群众观点论等世界观与方法论的根本要求;坚持自信自立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关于尊重客观规律、发挥内因决定作用等世界观与方法论的根本要求;坚持守正创新体现了唯物辩证法关于对立统一规律、辩证否定观等世界观与方法论的根本要求;坚持问题导向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矛盾论等世界观与方法论的根本要求;坚持系统观念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关于普遍联系、协调发展、辩证统一等世界观与方法论的根本要求;坚持胸怀天下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使命观和人类文明观的根本要求。

3. 深刻认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原创性贡献

张雷声、杭州认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不仅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而且提供了体系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更提供了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方法,实现了内容创新、体系创新、路径创新。石德金从“两个结合”的视角切入,认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奠定了新的哲学基础,实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思维方式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强化了马克思主义动力体系、内容体系和价值体系的整体性,为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了新的理念指引。

、“两个结合”思想研究

2023 年,学术理论界围绕“两个结合”思想的生成逻辑、内在关联、实践路径等方面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研讨,取得了丰硕研究成果。

1. 关于“两个结合”的生成逻辑

深入分析“两个结合”的生成逻辑是对马克思主义为什么需要且为什么能够实现“两个结合”的理论回应,是我们深化对“两个结合”规律性认识的客观要求。何中华认为,高度推崇“实践”,构成马克思主义和以儒家为主干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相同或相似的基本取向;“天人合一”的理念在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中都有各自的典型表征;在对未来“社会愿景”的追求上,马克思主义同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也有一致之处,从而为“两个结合”提供了学理上的可能性。吴文珑认为,“两个结合”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百年演进的经验总结,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初步实践“两个结合”,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继续推进“两个结合”,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创新发展“两个结合”,新时代将“两个结合”提升到新境界。尚庆飞认为,“两个结合”实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从形式到内容再进入价值理念的深度结合,凸显了党的创新理论从“自在自为”到高度“自觉自信”的转变,更是从回答“中国之问”拓展到回答“世界之问”。

2. 关于“两个结合”的内在关联

厘清“两个结合”的内在关联不仅是引导人们正确认识“两个结合”的必要前提,更是新时代整体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客观要求。郝立新、张莹云认为,“第一个结合”是“第二个结合”的实践基础和必要支撑,“第二个结合”是“第一个结合”的历史延伸和文化拓展,“两个结合”是紧密相连、相互促进、内在统一的有机整体,必须整体把握、一体推进,不可简单地将“第二个结合”包含于“第一个结合”,亦不能用“第二个结合”取代“第一个结合”。徐国民、王国洪认为,“第一个结合”,从理论创新的高度概括了“结合”的根本要求,内在地包含了中国的历史、文化和国情;“ 第二个结合”,从马克思主义的根基、养分和文化认同等层面概括了“结合”方式和途径,进一步深化了人们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关系的认识;两者之间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是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这一过程的两个方面。何中华认为,“第一个结合”已经逻辑地内蕴着“第二个结合”,但在当代特定的历史语境中,又必须把“第二个结合”特别地凸显出来,加以主题化,以适应确立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深化和拓展、中华民族文化心理发生历史性变迁的客观要求。

3. 关于“两个结合”的实践路径

坚持“两个结合”既是理论自觉,也是历史必然,如何实践“两个结合”,是一个重要命题。肖贵清认为,要以坚定文化自信作为实现“两个结合”的正确立场,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以秉持开放包容作为坚持“两个结合”的基本态度,贯通中西,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促进外来文化的本土化、中国化;以坚持守正创新作为推进“两个结合”的科学方法,聚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与新时代相契合的要素、特质,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刘仓认为,坚持“两个结合”要以现代化强国战略安排作为实践载体,遵循新时代新发展阶段的中国社会发展逻辑;要以中国式现代化的政治保证、方向道路、结构内容、根本要求、战略目标、世界关怀和文明形态作为主攻方向;要以解决具体社会问题作为聚焦点、着力点,再从成功实践中总结新鲜经验,从归纳经验中提炼新思想新理念新论断,使之成为“ 两个结合”新的生长点。王天民、郑丽丽认为,坚持“两个结合”要认清和把握中国发展的具体实际,以客观理性的方式定位“两个结合”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整体性架构中的时代坐标与立足点;要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找准结合的切入点,构建具有中国特色、民族特点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态;坚定不移走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夯实结合的落脚点,深化发展“两个结合”的未来指向与实践要求。

回顾 2023 年学术理论界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研究,科学性、整体性、体系化、学理化研究的趋向明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问题导向,注重在回答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中推进理论创新,体现出这一思想具有鲜明的问题导向和强烈的问题意识。新的一年,学术理论界应继续拓宽研究视野,立足中国,面向国际,深度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彰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性和真理性,进一步提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国际影响力。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
文章来源:《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2023年第4期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公众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