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马克思生平与思想研究引论”系列课程第七讲:马克思主义文化观

财富   2024-11-14 08:01   北京  


“马克思生平与思想研究引论”系列课程第七讲:马克思主义文化观



海勒娜·希恩(Helena Sheehan)教授第七讲的主题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希恩首先界定文化概念,认为它涵盖人类社会的行为、制度、信仰、规范、艺术和仪式。随后,希恩教授探讨了马克思主义者如何处理他们时代的文化,特别聚焦于对新闻、时事、小说和电视剧的批判性思考。课程具体分析了以下三个问题:


1.马克思主义者关于文化分析的论述

马克思和恩格斯拥有广泛的古典和当代文化知识,把文学作为社会节奏与矛盾的表达,认为艺术与政治密不可分——通常以复杂的方式联系在一起。

苏联成立后,列宁在文化方面采取了系列革命举措,包括推动文化生产资料由资本主义所有制向社会主义所有制的转移,提高识字水平,进行各级教育体制改革,推动新艺术形式的创造等。

毛泽东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阐述了关于文化的认识:文学艺术是为人民群众服务,革命文艺应该从现实生活中创造出各种各样的人物、文学和艺术都属于特定的阶级并遵循特定的政治路线,不存在凌驾于阶级之上的艺术或脱离或独立于政治的艺术等。

此外,希恩也讲授了卢卡奇、葛兰西、考德威尔和詹姆逊对于文学的认识。

总体而言,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塑造社会意识,一个时代的统治思想是统治阶级的思想,一个时代的主流文化由主导的生产方式塑造而成。就此而言,每一件艺术作品都预设了一种全面的世界观,每个故事都基于财富分配、行使权力、道德规范、分工等基本假设,因而不存在超阶级的艺术。

2.社会历史分析对理解文化的意义——以电视剧、新闻和时事媒体为例

希恩随后讲到,人们对于当代文化的标准并没有形成共识。这源于当代个人主义盛行,人们主张“任意性”,每个人的智力、道德和审美偏好都被视为自主的,对超出自身的任何事情都无法回答。

希恩指出,我们应当用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历史分析方法去认识世界、理解文化。就电视剧而言,应当明晰图像、情节、背景、主题、流派和人物塑造模式;阐明每个时期的作品背后隐含的世界观或世界观的冲突;分析电视剧从早期到现在发生的转变,以及这种转变发生的社会历史背景;反思电视剧形态的转变与更大的社会变革之间的关系。

就新闻和时事媒体而言,我们需要考虑新闻讲述的故事,是报道事实还是构建现实;考虑新闻中出现和未出现的人物及其与历史的关系;考虑报道新闻背后涉及多少历史事件,及历史事件对新闻内容的塑造;考虑新闻所受地缘政治的影响,进而如何塑造国际社会、自由世界等概念;考虑主流新闻议程是否揭示或掩盖了当前事件的系统性原因。

3.虚假信息战争

最后,希恩阐述了对于当今世界虚假信息战争的批判性思考。对于虚假信息,首先需要思考它为谁的利益服务。针对虚假信息散播的负面新闻,需要有不同身份的人从不同层面进行应对。在虚假信息战争、媒体战争、文化战争之下,实质是政治战争、贸易战争和军事战争。在思想之战的背后,则是对权力和资源的争夺。


排版:闫欣彤

审核:李洋 曲建英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公众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