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中央政治局会议为接着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完成了总的定调,也就是明年经济总体要求就是两个字稳和进,具体的来说就是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具体的宏观经济政策措施就是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也就是所谓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在扩大国内需求来看就是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产业布局则是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就是稳住楼市和股市。农村经济重点是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社会经济重点是区域经济和绿色经济。民生经济是要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基本上框架性纲领性与往年没有很大的不同,只是政策上的微调,强调也就是承认,承认经济的困局提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至于国内需求、产业发展、市场风险以及农村、区域和民生经济就是受两大政策影响的具体要求吧。
许多人看政策咬文嚼字,过于所谓新的名词新的说法实际上意义不大,看经济政策着眼点是我们目前的经济背景也就是当前客观的经济环境,还有啥叫逆周期政策。
首先说说啥是经济周期,经济周期一般是指经济活动沿着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所经历的有规律的扩张和收缩。是国民总产出、总收入和总就业的波动。经济波动以经济中的许多成分普遍而同期地扩张和收缩为特征,而且持续时间较长。由于相对一个国家和地区如果没有战争、灾害和疫情,经济处于长期增长态势,但是其增长率是出现明显的周期性变化,就拿我国来说,在沿海开放推动下1992年增速达到14.25%,然后进入调整一直到1998年长江全流域自然灾害以及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时经济增速调整到7.84%。然后在房地产扩张推动下2007年增速达到14.23%然后进入漫长的调整阶段,至今为止努力的目标是5%左右。也就是说这一次的经济调整时间从2008年开始已经有17年,虽然竭尽全力的用房地产拖住经济增速下滑,但是至今为止尚未见到明显的趋势改变。
虽然说宏观经济周期在扩张环节,市场需求旺盛,微观实体供、产、销和人、财、物都比较好安排。进入收缩环节则就是需求疲软,微观实体供、产、销和人、财、物均陷入困境。但是作为市场经济这种周期性的变化本身就是对于生产要素的自我调节,经济繁荣必然会有更多的投资来满足旺盛的需求,同样经济回落也必然导致一些投资退出,改换门庭。这是市场经经济下“优胜劣汰”的生存法则。
以美国为核心的凯恩斯经济学家在其经济大萧条后对于经济调整的观点就是大多数经济领域内的经济活动连续几个月出现下滑。凯恩斯认为对商品总需求的减少是经济衰退的主要原因。由于在经济萧条中,消费者需求、投资急剧下降;对劳动的需求、产出下降、企业利润急剧下滑、股票价格一般也会下降。由于经历持续时间较长的回落, 需求不足,生产过剩相对严重,企业关门最后就是失业率增大。
对于经济周期研究,从有资本主义经济以来没有停止过,有的从太阳黑子活动引起农业经济波动、有的从科技创新引起生产要素重新组合必然导致旧的生产要素被逼退出观察。更多的学者则是从经济发展客观存在的收入、成本、投资角度出发,认为这是在市场机制作用下的必然现象。从社会角度观察就是货币供应量、投资规模、消费需求和心理预期来评估整个社会经济态势。
实际上去年10月我国就提出了有关逆周期调节问题,对于逆周期调节本质许多人就是认为这是灌水刺激,实际上这是完全不懂经济的错误认知,因为任何经济周期本质上不可逆的,逆周期不是改变不可逆的趋势,只是减弱波动的幅度,所以任何逆周期政策无法改变不可逆周期,只能缓解调整的态势。比如2008年出现的大调整,我们动用了当初四万亿到今天留下一屁股隐性债,土地财政推动房价持续性上涨但是经济增速却在持续性下滑态势根本丝毫没有改变就是这个道理。
能够使用的逆周期政策工具就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工具也就是举债,主要就是专项债和特别债,这些债务主要就是投放在海陆空的政府投资项目,这些项目一般都是规模较大周期较长,经济效益很难直接体现,作为一个满足国内需求的力量。所谓超常规政策就是已经公布的一揽子地方政府债化债措施,虽然已经得到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会议批准,但是具体落实规模和进度除了需要中央分配落实以外,同样也需要得到地方二会审议批准,所以各地方两会都马上要召开了,定调一揽子化债这就是超常规举措吧。
至于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前提基础就是除了央行进一步通过降息和降准来降低社会融资成本和增加社会流动性以外,特别是由于最近几年持续性的降准,也就是进一步降低准备金空间并不大,因此只能增加商业银行资本金来提高商业银行向社会提供资金的能力,因此在已经公布将通过发行特别债来补充国有商业银行资本金,这需要两会审议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