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文章里说了有关产能利用率以及百元收入消耗的成本和费用以及利润率,还有就是一个百元资产产出等一系列规模以上工业的经济效益指标,许多人对于这类问题缺乏足够的认识,就会陷入投资也好经营也好的困局之中。因为这些数据充分体现出行业目前的经营效率状态,而经营效率又和投资与收入以及财务成果的利润紧密联系在一起,所以面对现实底下的经营效率产生莫名其妙的预期,最终结局就是画饼充饥充饥而已。
说到经济效率问题,有没有效率不是由投资决定的、也不是由生产供应决定的,就是由消费需求决定的。所以这里就涉及到一个问题就是投资首先遇到的就是方向和规模问题,投资方向不对,那么最后导致的结局就是无论是否生产,都不可以形成最后真实的财务成果,所以无论企业投资还是许多地方政府投资,如果方向不对,产生不了真正的经济效益,这种投资最后就是摆设,勉强经营亏损严重,放弃就是直接损失。
经济效率是由产能利用率决定的,但是产能利用率又是由投资规模决定的。但是在一个重投资的时代,总有人以为只要投资就能推动经济推动需求,所以铺天盖地的就是以为有规模就有效益的,因为扩大规模产量是提高了,单位固定成本是下降了,但是由于用供应决定需求的无的放矢最后就是供应过剩导致库存急剧增加,连上市公司库存百亿千亿都是比比皆是,这种投资消化了没有?没有!都堆在仓库里,最后就是工程烂尾、资产减值、跌价准备,舆论一律就是因为外部环境所致,券商们脑残的认为暴雷,最后投资者买单,虚梦一场。
经济学上是有规模经济理论,该理论实际上是建立在数学抛物线函数模型基础上的,该理论认为随着投资规模增加,产出提高但是固定成本总额不变会使得单位固定成本下降,从而产生规模经济效应。但是这种函数模型存在一个极值拐点,也叫产量最大化拐点,过了这个拐点后,规模继续扩大,单位成本不仅不会下降,反而会提高,导致规模经济演变成规模不经济,在重投资的年代最后造成有的是局部企业或者行业,甚至整个产业,百元收入成本费用提高,百元资产产出下降,整个社会经济效率下降,必然就是经济萎缩,市场经济调节发挥作用,资本从投资领域退出,等待下一次机会来临,这就是经济周期。
作为微观实体企业,投资规模就是企业总资产,总有人以为越大越好,以为做大就会做强,盲目做大就像给一个刚学会走路的儿童穿超重量级外衣,说孩子总会发育长大,省的将来再买衣服了,结果孩子还没发育这超大衣服早就破烂不堪了。所以同类合并同质合并几乎不存在做大做强之说,只是通过合并,拆东墙补西墙来掩盖行业内某些经营不善公司问题,券商合并就是如此。
由于投资形成的资产是企业自己主观决策决定的,而资产产出后的收入却是由市场客观事实决定的,提高资产总额不等于增加市场份额,所以任何追加投资或者直接更新改造,不形成新的产出的结局就是资产增加收入不变后资产利用效率下降,表现出产能利用率不足,财务上就是资产周转率下降,由于规模不经济,沉淀在库存里的固定成本根本没有也无法消化,导致成本费用率提高而利润率下降,最终就是决定这种企业经营效率低下,而且要改变这种局面,除了停止盲目扩张以外,就是改善经营营销策略和降本增效,别无他路,其他投资人只能空有预期,绝无任何良好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