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小作文,我已经看累了

楼市   2024-05-11 01:43   广东  

地产行业正迎来新一轮密集的政策窗口期
昨天晚上,央行发声称,将“统筹研究消化存量房产和优化增量住房的政策措施,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

这次发声,非同凡响。


1
大家都知道,这一轮政策性利好的开头,是足够重磅,规格足够高,态度足够明确的。

五一节前,拖了半年的三中全会终于定下了召开时间,改革依然是主旋律,同一日,政治局会议针对楼市的全新定调,也出街了。

但是,定调十几天来,对于“消化存量房产和优化增量住房”做出积极回应的,大都是各级地方政府。

在最容易形成全国舆论合力的中央部委层面,只有自然资源部第一时间发了通知,重申在2019年就已经推行的供地细则——

「商品住宅去化周期超36个月的城市,暂停新增用地出让。」

当时,就有不少人猜测,中央各部门迟迟没有新增回应,是否意味着在充分赋予城市房地产调控自主权之后,很难再有任何惠及全国的楼市利好出现?

而这次央行的表态,及时回应了这样的担忧——

楼市调控虽然已经逐渐去中心化,但全国的方向性调控,是凝聚共识,做“预期管理”的关键步骤。

接下来,大伙儿不免开始对下一轮降息有所期待了。


2

全面降息来临之前,各地创新性的“变相降息”已经开始了。

前两天,杭州的新政“杭七条”出台。

和北上深的“挤牙膏式利好”相比,杭州是个彻头彻尾的爽快人儿:

不但全面取消限购,来了都是买房人,还针对买房前后可能会遇到的“堵点”,额外加码了一个“大招”——

只要在本区没有房,或者有一套房,但挂牌表示打算出售了,买房时,按揭贷款就可以按首套住房认定。

这意味着什么呢?

新政前,杭州首套房首付比例为20%-25%,而二套房首付比例为35%,首套住房利率仅为3.75%,而二套房贷利率普遍在4.15%以上。

新政一出,杭州新增的绝大部分购房需求,都可以拿到首套房的首付和利率政策。

也就是说,对于新增的改善需求而言,不但首付门槛降低了三分之一,房贷利率也一下子普降了40-50个基点。
之前那次「五年内最大幅度降息」,不过25个基点而已。
杭州这动作,简而言之就是一句话——

不但全面放开,还拼命鼓励加杠杆。

3
而杭州的意义,可能还不止于此。

节前节后这十几天,虽然各地都在集体响应千方百计“消化存量房产”的政策方向,但总让人有一种畏首畏尾的感觉——

尤其是北上深,就有种本来可以一次性放出来的大型王炸,非要加上各种先决条件,拆成无数张单牌,一点点,悄咪咪地打出来内味儿。
而杭州不一样。

除了创新性地放松限贷+降息,杭州还大大方方打了“组合拳”——

搭配了“买房送户口”(虽然隔了一天又辟谣说只是“积分落户时大幅提高自有产权住房比重”),优化宅地供应之类的配套政策。
作为和深圳齐名的「炒房之都」,杭州为其他城市打了一个全新的松绑样板。

西安当天就跟进放松了。

这下,压力又交给了仅存的,还在限购的二线城市天津以及前期出台政策相对磨叽的北上广深。

这几天,网上的小作文是此起彼伏。

有这样的——

还有这样的——


甚至这样的——

主打一个真假难辨,逐渐离谱。
嗯,我已经看累了。

但讲真啊,如果目标是“促进房地产平稳发展”,那就必须要有标杆城市的标杆板块,出现明显的热度回升。

没有示范效应,谈啥扭转预期。

从这个角度来看,北上广深进一步放松,甚至全面解除限购,不但可能,而且必要。


4

不妨再随意畅想一下未来。

随着一线和新一线城市松限,虹吸效应多少会出现,全国范围内那一簇真实存在的保值需求,会敏锐地聚集到这十几个城市。

虽然房住不炒已经深入人心,但苦于没有合适的投资标的,还是有不少人盯着大跌后的高线楼市。

不说别的,我们base在弱一线的广州,真实的体感是,今年以来,依然有很多来自外地的购房者,希望在这座温暖的南方一线城市找寻一些捡笋的可能。

资金的去向也很有趣。如果钱足够多,当然优先考虑市中心的红盘,如果预算并不高,会出现明显的分化——

一部分喜欢城市面貌新,高话题度,兼顾养老旅游的南沙;但也有另一小部分,会反向选择市中心的老破小。

流动性是低的,但主打一个低投入+高租售比,万一利率再走低几回,有望稳稳跑赢通胀。

毕竟,在当下的市场里,压根也没啥靠谱的,能产生固定的、高收益的理财产品。

房价这一跌,反而在长期投资市场中,跌出了难得的性价比。

5
那么,短期内,一二线城市的房价会怎样呢?

“消化存量房产”的定调出来之后,我发现,业内有一部分解读,开始偏向“以价换量”那一面——

他们觉得,各城市下一步应该放松新盘的限价,让被套死的开发商勇敢降价去库存,从而激活市场需求。

说起来,在真实世界里,楼市以价换量时有发生,但好像并没有哪个城市,是靠降价,来达到楼市的平衡和反转的。

更多的情况是,降价只能带来一时的热销,如果降价的趋势没有及时止住,反而会陷入量价齐跌的窘境。

类似的情况在日本也出现过。

1990年,日本地产市场价格触顶,量价齐跌,随后,从1992年开始,新建公寓出现了明显的“以价换量”——

显然,成交量的上升并没有成功止跌,反而带来房价的加速下行,东京都市圈这一轮房价下跌持续了十年,直到成交见顶,价格才逐渐恢复。

为什么?

因为房子不是普通的商品。
对于绝大部分商品而言,降价意味着更多的需求,而对房子而言,降价会让更多人陷入观望和怀疑,需求被暂时搁置,成为“等等党”。

而供应方面,新增的土地当然可以控制,但二手市场上的投机库存无法人为控制。在价格下行的阶段,二手供给反而会快速增长,超出需求的承接能力。

从这个角度来看,要想真心实意地去库存,或许,也没有涨价预期之外的,其他的选项了。


还贷人的钱,就是香

削债1000亿背后

18个亿的罗生门

地产知识橘
就是「地产知识局」,还是「局姐本尊」坐镇,我们还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