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不被裁员,企业IPR工作过程中应当“去专利化”!

文摘   科学   2024-07-20 08:16   江苏  


面对当前经济环境下的不确定性,企业对成本控制与效率提升的需求日益增强,这导致了一系列的调整,包括对非核心部门的优化,专利部门也不例外。专利工程师们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在企业中稳固自己的位置似乎已经成为各位IPR必须思考的问题。


笔者认为,在当前大环境之下,IPR们在企业工作时应当“去专利化”。各位IPR同行应当理解底层逻辑:产业导向而非专利导向。企业专利工程师不应仅仅被视为知识产权领域的专家,IPR的定位应该是产业领域的战略顾问,专注于利用知识产权作为工具推动企业业务发展。


“去专利化”并非否定专利本身的重要性,而是强调IPR应跳出专利文件的框架,将视野拓宽至整个产业生态。这意味着专利工程师的工作不应局限于专利的申请与维护,而要更加注重专利与业务战略的结合,以及专利在市场竞争中的应用。IPR的角色定位应该是“产业领域的知识产权专家”,而非“知识产权领域的产业参与者”。这意味着IPR需要深入了解所在行业的技术细节、市场动态、竞争对手策略以及企业战略目标,只有这样,IPR才能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而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专利申请者。

专利工程师往往具备深厚的法律背景和知识产权管理技能,但这些只是基础。为了在企业中稳固立足,IPR必须深化对特定产业领域的理解,包括技术发展趋势、市场需求、供应链管理以及产品生命周期等。这种跨学科的知识融合不仅能够帮助IPR在专利布局上做出更加精准的决策,还能使他们成为企业内部的专家顾问,为企业高层提供有价值的洞察和建议。

在入职一个企业职业生涯初期,专利工程师可能会被设定以专利申请量作为绩效指标,这是合理的,因为这直接反映了他们的专业能力。然而,长期依赖于这一单一指标会限制个人成长和职业稳定性。随着时间的推移,IPR需要逐步转向更为全面的评估体系,例如专利匹配产品的市场价值、商业影响力、以及它们如何支撑企业的长期战略目标。这种转变要求他们不仅要精通专利法,还要掌握市场分析、商业规划和项目管理等多方面技能。

真正的“去专利化”意味着专利工程师要从被动的执行者转变为积极的战略参与者。IPR需要主动寻找机会,通过专利组合优化来推动企业竞争优势的构建。这可能涉及到侵权风险的评估、专利诉讼的管理、创新技术产品的挖掘、应对竞争对手策略等多个层面。IPR应该能够与研发团队紧密合作,确保创新成果得到妥善保护,同时也能与销售和市场部门协作,将专利优势转化为客户价值和市场份额的提升。

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


作者简介



医疗IP君,知识产权学者。深耕医疗器械领域。



欢迎添加“医疗IP君”微信








END

     图片系专注医疗器械专利精品事务所招聘版面

有求职需要欢迎联系





关于MedIP医械知识产权

医械知识产权(MedIP)是以知识产权视角聚焦医疗器械细分领域的创新型平台,是目前医疗器械知识产权赛道国内受众人数最多、影响力最大的新媒介之一,已成为国内知识产权和医疗器械领域颇具特色和影响力的主体。

医械知识产权致力于深耕医疗器械企业研发与创新,并匹配医械研发/IPR真实需求,以真实研发体系的开拓适应症的创新模式,结合医械行业产品思维与赛道理念,洞察企业研发、市场、产品上市全生命周期的知识产权问题,立志打造国内首个且最具影响力的知识产权医疗器械CRO平台。


长按二维码    关注医械知识产权


聚焦医疗器械知识产权

打造最专业的平台


医械知识产权
聚焦医疗器械知识产权,打造最专业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