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走的捷径,为何发达国家走不通?

文化   2025-01-04 21:36   北京  
小镇有个习惯,只要是坐电梯,一定会观察电梯的品牌、产地,留意电梯的运行速度、加速度和平稳度。
早些年,但凡高档点或者不差钱的地方,使用的电梯基本是外资品牌,但这几年,国产品牌电梯应用占比和品质大幅提升,2024全球电梯制造商强,已经出现了两家中国电梯公司,而且就算是国内常见外资品牌电梯,大股东其实也早就是内资甚至是国资。
比如小镇在一些敏感部门就看到使用的电梯是“三菱”,当年还很奇怪,后来查了下才知道,国内的三菱电梯基本来自于上海三菱,最终实控人是上海市国资委。

之所以关注电梯,是因为在房地产领域,电梯尤其是高速电梯,是相对难以被国产替代的,也是利润丰厚、长期改造维护需求特别旺盛的;更是因为对非房地产行业从业者而言,很难去专门调研各种机械、工具、绘图软件等等国产化水平,电梯是日常最可见、最能管中窥豹的。

这是中国产业进步的一个小小的例子,环顾每个人的周围,有大量类似例子存在。但仍然有不少很有名望、学识的人,似乎看不到中国的进步,都已经2025年了,还对中国产业升级心存忧虑。
小镇大概观察了下,忧虑者中,很多是从概念角度理解工业,片面认为工业发展是线性的、无法跳跃的,认为中国没有经历过发达国家的某个阶段,因此就搞不了更先进的。

一个常见的错误就是套用工业1.0、2.0、3.0、4.0的概念,认为中国没有完成前几个时代的建设,因此质疑中国不可能搞成工业4.0,而对大量的事实视而不见。
所谓4.0这是德国人搞的东西,中国的是2025,只不过2018年之后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中国的这个规划就不怎么在公开场合提了,所以很多人就开始套用德国的工业4.0概念,以此指代中国的2025规划。

按照德国的概念,1.0是蒸汽机械化,2.0是电气化规模化,3.0是信息化自动化,4.0则是网络化智能化。由于工业生产极为复杂,所以很多公开谈工业化的,往往仅仅是从概念上进行理解,就很容易误认为不经过2.0、3.0就不可能完成4.0。

有些人还会拿官方表态支持自己的观点。比如2015年时任全国政协财经委副主任李毅中在两会讨论时首次讨论工业4.0,认为“我们在谋划工业4.0的同时,还要全力打造3.0,甚至不得不去补2.0的欠账”。

李毅中此前任工信部部长,他的话后来不断被引用,尤其在2018-2019年,出现了对中国制造业的集体看衰,当时有大量文章谈“如何拯救中国制造业”。
前些年同样被错误引用的还有“中国工业大而不强”“处于第三梯队”等判断,对此小镇之前已经谈过了,实际上前两个梯队国家极少,第一梯队只有美国,第二梯队只有德日,而且德日得分跟中国差不多,远超包括法国、韩国等在内的其他第三梯队国家,只不过我们自己的打分一直把中国放在第三梯队。(《何必争虚名,排名低点挺好》)

但媒体也好、专家也罢,在传播的时候,往往只抓住一句结论,但是对结论之前的话缺乏关注,高度概括后就严重偏离本意。这或许是人文社科类从业者的习惯,习惯把复杂现实概念化,这有利有弊。
比如李毅中的这句话,绝不是说搞4.0就必须沿着发达国家曾经走过的路再走一遍,他说的补欠账,重点是针对我们曾经出现的弯路,尤其是工业领域一度出现的“脱实向虚”的危险倾向,不仅资本不去投实体经济,甚至实体经济也去搞虚拟经济,导致自主创新不足、效益低。

早在2012年11月的十八大报告,就已经明确提出了“四化同步”的概念,认为要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2022年出版的总书记《论“三农”工作》一书,也明确指出中国的“四化同步”发展,与西方已经现代化国家的“四化”不一样。

发达国家是串联发展。从18世纪中期开始,到20世纪70、80年代完成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以后,才开始信息化;
中国是并联发展,更是叠加发展。这就意味着已经落后于人类技术和时代的东西就没必要再搞一遍了,也就有机会把信息化提前、彻底融入其他三化,现在甚至还可以叠加智能化、绿色化。

这背后不仅涉及到硬件,也涉及到软件的管理模式、理念、渠道建设以及最重要的人才培养。

“四化同步”就是后发者优势。在工业化领域更是如此,很多大谈线性发展的,好歹没要求中国从1.0蒸汽时代从头发展,看来他们自己也觉得太胡扯了,但认为必须完整经历2.0、3.0再进入4.0,荒诞程度并没有本质区别。

技术的确需要累积,但是从没有绝对的必须要如何如何的顺序,这绝非玩游戏升级,必须先前置再后续,而是要看当时的技术条件和现实约束。

举两个简单的例子。

最近机器狗和人形机器人挺火,这个领域的先驱是波士顿动力,一直搞液压路线,但这条路碰到了无法解决的困难,液压的结构太复杂、耐用性不足、反应太慢,所以波士顿动力基本停留在PPT和视频展示阶段,只要现场演示多半要出丑。
那么中国搞机器狗、机器人,还需要从液压搞起来吗?

当然不需要啊,直接上电机驱动啊,这个技术路线远比液压先进,这两个路线差别极大,研究液压驱动的经验甚至有害无益,反而不利于电驱的研发。所以,今年4月,波士顿动力宣布放弃液压路线,全面转为电驱动但就是拿不出来产品。

说到电,电动汽车和燃油汽车更是典型。有些人质疑说电动汽车一百多年前就诞生了,比燃油汽车还早,想以此证明电动汽车这条路线并不先进。

但实际上,早在一百多年前,就已经公认电动汽车比燃油汽车更先进,这是物理规律、底层逻辑决定的。
但电动汽车之所以长达百年沉寂,直到最近20多年才快速发展,原因很简单,电动汽车需要两大关键拼图:一是高能量密度的动力电池,二是可调速的无刷电机。
在这两块拼图完成之前,电动汽车确实没法商业应用。

而这两大拼图突破还需要更多的前置条件,依赖精细化工、半导体、计算机、控制理论等现代产业、技术的突破。电池方面其实还好说,镍氢电池就能凑合着用了,但镍氢电池实现产业化已经到了1990年。

更麻烦的还是无刷电机,需要建立在IGBT、永磁电机以及矢量控制理论基础之上,而这些东西开始实现产业化,已经到了2000年前后,但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的时候,已经能够判断这些技术在未来一定能够成熟,关键是什么时间。

这就是为什么钱学森在1992年向国家提出建议“跳过汽油、柴油,直接发展新能源汽车”,就是因为钱老判断这些前置技术在不久的未来一定能够突破,完成突破后,电动汽车将拥有远超燃油汽车的绝对优势,而且这个优势随着技术的进步必将越来越大。

钱老之所以建议国家跳过汽油、柴油阶段,是因为电动和燃油是两条截然不同的发展路线,也必将形成差异巨大的产业链,而一旦国家把重点继续放在燃油路线上,那么不但受制于国外,还会导致国内形成强大的燃油产业链和利益集团,就很难调动资源去探索电动化这条新路线。

其实到2010年前后,主要汽车国家都看到了电动汽车的光明未来,开始投入巨额补贴加速电动汽车发展,但是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受到传统燃油产业链的束缚更严重,而且事实上也没能完成产业链转型,这才导致这几年被中国拉开巨大的距离。

以上两个例子充分证明了:中国的发展道路绝不是照搬西方,发展从不是按部就班的。

其实现在很多发展中国家也一样,它们要想实现工业化,也完全可以直接从光伏等绿色能源开始,而不需要再搞蒸汽机、内燃机。

但现在一些专家,对于工业、技术其实所知极为有限,大概也就是查了下名词解释,就直接套用,很容易误以为技术进步和应用需要循序渐进,就会出现严重的错判。

举一个着眼未来的例子,现在AI很火热。

但是网络上很多专家教授一提AI就露馅了,一个严重误解是,认为AI是建立在电脑软硬件技术基础之上的,是在3.0的信息化自动化基础上继续发展而来的。

的确,计算机软硬件技术是AI的基础,但两者的底层逻辑、核心理论截然不同。
AI发展的核心理论早就有了。目前AI领域的核心理论“人工神经网络”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已经蓬勃发展,现在GPT等生成式大模型依据的卷积神经网络、自注意力机制等基础理论,早在1980年代起已经提出。

之所以AI没有在上世纪诞生,就是因为基础条件不足,类似于电动汽车缺少高能量密度电池和无刷电机,关键障碍是算力不够,因此理论根本无法得到验证,直到信息技术大发展之后,这才有了AI大发展的基础。

说到这似乎发展AI需要前置技术的支持,跟小镇说的不是线性发展的矛盾了。其实不然,还是要拿实际应用为例,注意底层逻辑的差别。

AI最基础应用的是识别,在工业2.0以及3.0时代,识别无非就是靠条形码、二维码之类,给不同的设备贴标签,通过扫描这些码进行识别操作;而到了AI时代,识别的逻辑已经变了,不需要再去人工贴这些码,完成训练以后,就可以直接识别。

最常见的,就是我们现在非常熟悉的人脸识别,并没有往每个人脸上贴标签。工业领域的AI应用,也不是通过继续研究怎么贴标签。

总之,技术发展不是线性的,绝不是西方人曾经做了什么,我们就得照葫芦画瓢,完全可以实现跨越式发展。
这就是决策者和战略级科学家的重要性,他们通过大量的调研和数据把握未来发展趋势,提前布局更有希望的未来方向,尽可能减少资源浪费,这种技术和产业发展的设计力、规划力,才是中国过去几十年完成西方国家几百年发展历程的关键之一。

对大众而言,需要对网络上大谈工业、产业的专家教授们加以识别,如果他们总是谈概念,而不去谈底层逻辑、原理以及具体的区别和案例,那就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在产业革命正在爆发的时期,会出现很多底层逻辑的替代,而概念往往来自于对过去的概括,可以方便快速入门,但也可能被这些概念带进坑里去。

作为非从业者,如果想要把握未来趋势,不需要了解某项技术具体怎么做,但要有意识的挖掘概念背后的东西,尤其不能用过去的经验、旧概念去解释新概念,而是要挖掘更深一点的逻辑和原理。

有一个简单的方法,当看到问题的时候,别急着下定论,多去研究下如何解决问题,这会更接近真实。

其他文章推荐

■  在理想与现实的摩擦中,决策思路重新调整

■  经济到底怎么了?何时才能走出低谷?

■  2025年:穿越阴霾,曙光将现

■  心存侥幸,让国家失望,是要付出代价的

如果喜欢,还请点赞、“在看”和关注吧

欢迎分享,让更多人发现“大树乡谈”
备用:大树乡谈2022、大树乡谈2023

大树乡谈
讲逻辑,说人话,有意思。让我们一起穿越时代迷雾、共同成长至少20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