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巴】万咸燕故居寻访记

文摘   2024-08-26 00:00   广西  

 小 引 


万咸燕,字舒仲,号和斋,云南石屏人,康熙六十年(1721)辛丑科进士〔据冯子望先生的资料,万咸燕系康熙六十年(1721)辛丑科第三甲一百二十名进士〕。雍正二年(1724)任丽江府儒学教授;乾隆二年(1737)至五年(1740)间与管学宣一道编撰《丽江府志略》,于乾隆五年(1740)写下《丽江府志略·跋》后离开丽江,后迁升四川井研县知县,不幸死于任上。

笔者与杨林军、白志远等于近年参与古城区政协修订乾隆《丽江府志略》,搜集管学宣与万咸燕等相关史料,于202310月专程赴江西安福县拜谒管氏故居。今年8月初,利用到昆明参加徐霞客学术会议之机,到石屏县寻访万咸燕故居,得到石屏县政协及该县文史研究学者的帮助,特作寻访笔记。 

石屏文庙



从“文献名邦”赴任丽江  “雪山外史”成为《府志》底稿




石屏在明清两代共产生了77名进士(其中文科进士65人),这一数字在云南省内仅次于昆明和大理,若以“州县”排序,应为全省第一,“文献名邦”之称即由此生。

虽如此,查“石屏万氏”资料,仅有“万肃”一人,康熙十二年(1673)进士,而在《徐霞客游记》里(明崇祯年,1638年滇游日记),倒有一个“普名声(胜)之妻万氏”的记录,说万氏“多权略,威行远近”,是个比较厉害的人物。联想到石屏属临安府(现建水),“万氏”为临安大族,是否是一个家族的人呢?后经网友李德智先生告知,普妻“万氏”为江西人,是普名声从昆明带回去的一个小妾,后来就把普家原配害死了,在滇南一带有许多“万氏”阴险狠毒的传说故事,不是一个家族。

关于万咸燕,石屏史料里查不到他的生卒年。还是管学宣写的《万和斋小传》提供了几个信息:

一是他的祖上万中,以武功“奠安石屏”

其实可能是“临安”,因为“万中”的坟墓据称在建水县,民国时期还修缮过,后来就没有了。他们是“洪武调卫”时从江南调到云南的〔在张正祥《柳树湾考》一文中,有如下记载:洪武十六年(1383),命傅友德、蓝玉班师回京,留下沐英镇守云南。此时,京卫军大多回京还卫,但也留下一部分将士戍守。如驻在弥勒州接壤的临安卫,其指挥就是留下京卫的天策卫指挥万中担任

李德智先生提供了一张“万中画像”,头上有:明兴镇国将军万勋烈遗像中间为画像(原图模糊不清)。 
下面的文字:镇国将军万勋烈,原名中,字惟一,先世湖广黄陂人,至中从颖川侯傅友德征云南,克临安,创筑城池,置军守卫,后子孙袭职,入蒙自籍。

从万中的图注得知,万中祖籍为“湖广黄陂”(现属湖北武汉市)。

二是“叔万肃起家”“万肃,字凝予,癸丑进士,诞日有虹饮之祥。事父母继母以孝闻。待三母弟友爱,性聪明,读书多有解悟。晚年栖心方外,翛然神仙中人也”(《乾隆石屏州志•人物》管学宣编撰)

万肃是康熙十二年进士,在道光《云南通志•人物》里有记录,说明是个有作为的人物。但笔者翻阅《道光云南通志》(阮元编辑,共216卷,单是“人物志”就有8卷,人物数以千计),没有翻到“万肃”的资料,倒是看见有万咸燕的资料:“万咸燕,字舒重(仲),石屏人,康熙辛丑进士,天性英敏,每入书肆,披览载籍,过目不忘。任丽江府教授,佐郡守改建学校,构雪山书院,修《志略》十卷,以卓异迁井研知县。临安府志”。

万咸燕康熙甲午(1714)中举,康熙六十年(1721)进士,相差万肃50多年中进士,仅从年龄差距看,不像是亲叔侄。据查,古时读书成绩比较优秀的举人可以是十八、十九岁,二十岁左右也可以是进士。那么估计万咸燕在18-19岁中举,则出生于(1695年左右)。1721年获进士,可能在26岁左右时。

三是记录了万咸燕中举后甚至进士后的经历:“选庶常不获,因家贫请就教,雍正元年授丽江府教授”。“庶常”即“庶吉士”的简称,从进士中选拔进翰林院内的短期职员,为朝廷储备人才,但没有万咸燕的份。

一个边远地区的贫穷进士,无所依靠,进不了翰林院是可想而知的。没想到中进士第二年,康熙驾崩;第三年,雍正元年(1723),云南多地改土归流,其中丽江在列,延续数百年的土司被降为“土通判”。朝廷需要一批人才进去,万咸燕于雍正二年(1724)到丽江任“儒学教授”,相当于“教育局长”,主管文化教育,他重修文庙,亲任雪山书院“山长”,为丽江的教育做出过积极贡献。

需要提醒的是,清代丽江的汉文化教育始于康熙三十六年(1696),孔子第六十三代孙孔兴询任丽江通判,首建文庙,开办庙学,包括万咸燕在内的后世官员都承认丽江“办学”自孔公始。有些资料称万咸燕是“丽江传播汉文化的第一人”,不太准确。 

石屏异龙湖风光 
左图:玉屏书院内景
右图:管学宣“石屏州学贡田碑记”

其实早在明朝初年,木氏就延请老师教授汉文化,成化年间的木泰土司第一个写出《两关使节》的汉文诗,与降调临西县丞的江西进士敖毓元跟木泰的交往有关系;嘉靖时木公还创办过“玉山书院”(木公诗文里又称雪山书院),出版过多部诗集;鹤庆梁氏几代人被聘为木府的汉文老师,其中梁之翰参与过木增诗文集的编辑出版。有明一代,木氏出版的诗文集总共有十多部,只是当时的汉文化教育没有全区性普及。

除了志书中可查的诗文、事迹而外,以万咸燕的文化素养,他在丽江长达17年的时间里,搜集整理史料、记录见闻,编撰了一部《雪山外史》(原稿不存),所以当管学宣乾隆元年(1736)任丽江第五任知府,向他询问丽江有无志书的时候,他说没有,却向管学宣呈献了《雪山外史》,于是管学宣让他以《雪山外史》为底子,再抽调雪山书院山长、昆明人孙似铭,大理人杨济,一起撰修《丽江府志略》,乾隆五年(1740)基本完成,于乾隆八年(1743)正式刊印出版。

丽江第一志,以万咸燕的《雪山外史》做底本,纂修非常顺利,万氏当记首功。

《丽江府志略》封面记万氏的跋文(首尾局部)




升任井研县令 不幸死于任上



因为修志,表现出万咸燕的文化水平与办事能力,于是“卓异升四川井研县知县”。实际上在丽江工作了17个年头,从“教育局长”升个正处级,不能算是重用了,但在当时严格选官,且优先使用满族官员的制度下,能升个外省的“知县”似乎也属不易了。

井研县属于四川乐山,以盐矿闻名,他在任上,兢兢业业,做了不少实事,不幸死于任上,管学宣在《丽江府志略序》里记云:君舒仲,于初改流即来铎丽,历十七年,其所见闻,较余实倍。丽无献,以万君为献,可也。其平日笔录,则其文也,爰于修学工余,索编次焉十略,余谬以己意增减,凡余身所经历,讨论所及,更与杨君济、孙君似茗,往复斟酌,期后之君子,可征足信,以为合人情,宜土俗之,一卷书成,就正制府暨当代名公,不谓谬也,勉力梓焉。

那时万咸燕还在世。

后来管学宣“降调”石屏州,编辑《石屏州志》,写下《万和斋小传》一文,看得出是具有良好的私交关系。

查嘉庆《井研县志》,在《秩官》一节里有“万咸燕,云南石屏州人,进士,乾隆七年任,入宦绩”几个字。

在该志《宦绩》一节里有“万咸燕,培修学宫,建明伦堂,尊经阁,来凤书院,卒于任。有七言绝句,载艺文。”

在该志《艺文》里收有一首七绝诗:



偶  成 


邑令 万咸燕

来时行李去时装,

午夜青天一柱香。

画个好图留乡邑,

不将山水带还乡。


在后来的《光绪丽江府志》里载:“万咸燕,石屏州人,进士,雍正二年任丽江府教授。博学,能诗文。莅任十余年,训诲有方,与杨太守馝,管太守学宣并力栽培学校,士林咸奉为典型。”

万咸燕还参与过修建丽江藏传佛教指云寺的工程(雍正五年由知府元展成建——府志),据称万咸燕也题写过指云寺的匾额,但近年修缮后,原匾已不存。

万咸燕在井研县令的位置上,“省差役,设书院,循声颇著”但因为“性刚毅,上官不苟迎合,人亦多忌疾之”(管学宣《《万和斋小传》)。为他说好话的不多。联系到丽江有不少关于万咸燕破丽江风水,最后遭报应的传说,可能也是“多忌疾”的原因。因为《光绪丽江府志》说的是被奉为士林“典型”,怎么后来就变成遭人唾骂了呢?

管学宣说他干了几年县令仍然“囊橐萧然”(钱袋干瘪),说明为官清廉。如果他26岁左右中进士,丽江工作17年,调到四川,卒于井研县任上。管学宣是乾隆十八年(1753)调任临安府石屏州,乾隆二十四年纂修《石屏州志》的,他在“序言”里说,“万君从井研殁已十余载”。管学宣的《万和斋小传》收入《石屏州志》“人物志”中,并在该志的“序言”里有所提及。那么万咸燕可能在乾隆十几年即50岁左右去世了(限于资料,仅为笔者的主观推测,如有准确史料,还请纠误为谢)。




管学宣与云南的不解之缘



乾隆八年,管学宣刊刻了《丽江府志略》后,因为老母年过八十,按清朝制度,他申请回家服养老母。他有《呈请终养上张制军书》《谢张制军准养书》等,收入《未亭文集》里。

丽江师院教授杨林军曾经写过《革故鼎新以文化人——论管学宣治理丽江的贡献》一文,较详细地介绍了管学宣“终养”回去后,第二年母亲病故,丁忧三年,“丁忧服除,补常德知府”,因为洞庭湖堤防问题,借路费上京汇报工作,牵涉到前任们的事,结果皇帝把他一起处理了,“降职临安府”,做了老朋友万咸燕家乡石屏州的州长。

早在雍正十二年(1735),管学宣曾任剑川知州,还未上任便因石屏州“土目之乱”,被调去石屏处理军务,因表现突出调至楚雄任职,在张允随手下工作,然后才被张允随(前面所提张制军即指他)和陈宏谋的推荐升任丽江知府。所以他在《石屏州志·序》里,回顾了与万咸燕在丽江一起修志的美好时光,顺带述及他的职场变故:“嗣终养告归,再除,守楚之常德。罹罪降调”。与丽江学生写信,也表露了自己的怨忿之情。 

石屏州府衙尚存,里面有管学宣曾经的办公室,后来是石屏县政府的办公区,大门上面还有“县政府”三个大字。 

当年的府衙大堂,如今搞了个“沪滇合作项目”的“典籍楼”。不知道里面陈列着什么?

管学宣从云南回去,又回到云南,这是他的“冤屈之路”,同时也是“缘分之路”,当他纂修《石屏州志》时,在序言里就写了“余予屏具有文章夙缘哉”

管学宣的一生,与云南结下不解之缘。




“卖香巷23号”难觅往日时光




明清以来的滇南大族,临安府万中后裔的故居在哪里?

8月4号下午,石屏县政协文史委龙主任,专门请了原县志办主任,时年77岁的冯子望老师,我们先是参观了文庙、玉屏书院,龙主任又安排了袁嘉谷故居的解说员,带领我们去看了“卖米巷”内的袁嘉谷故居,看到丽江籍前辈李群杰与周善甫先生题写的牌匾,感到石屏与丽江,湖山胜迹,文化有缘。 

在石屏袁嘉谷故居,看见丽江籍文人的匾额,拍照留念。

仅就名人故居的保护而言,石屏袁嘉谷故居的保护是相当不错的。相比之下,万咸燕的故居就有点凄惨了。如果不是冯先生带路、指认,我们在石屏是不可能找到万咸燕故居的。 

上面“卖香巷23”的牌子,被一根PVC管压着,我费了一点力气,只能拍到这样的效果。 

万氏故居大门已经不存,一片荒芜。 

房屋过厅的铺地已然成为通道,被车轮碾压碎裂,旁边的楼梯已经腐烂。 

一堵砖墙,不知道是原有的或是后来的? 

几块石头可能是脚碓残件。

柱础还在,反扣的石头可能是巨大的碓窝。 

还是柱础石,可以想见当年的房屋不会太小。 

图右边残存一座大门,已经封闭。 

石屏县政协文史委龙主任(左)与冯子望老师交谈。 
万氏故居里的一口老井,井下还有水,说明建筑被改造过。

这个“故居”实际上是许多个“主人”所有,所以不便维修,也不便分割。难为当地政府部门了,大门不存,里面被小块分割,维修也难。只是当年的名门望族,豪宅大户变成这样,确也伤感。去年到江西管学宣故居,亦是破败不堪。

据说石屏“万氏”还建过牌坊,如今也只有老人们指认的大约位置。 

冯老师(右)为杨林军教授指认万氏牌坊位置 

这是石屏县政协王副主席提供的古今石屏城对比图。上图为法国人在100多年前绘制。如此的巨变,几个名人故居的变化也是理所当然的了。

还是把万咸燕在丽江写的几首诗,放在本文的末尾,以示纪念

送未亭管太守入觐

雪山何矗矗,地尽古荒服。

眷兹南顾心,严疆寄守牧。

卓矣管使君,经术烂笥腹。

书生道固殊,恬怀厪耕读。

比屋蔼弦诵,卖力释羽菔。

岂不善操割?至理贵还朴。

四野闭淳风,帝世歌浑穆。

入告意殷勤,边黎重煦育。

登车属父老,春草健双犊。

九河驿舍见菊

一路苍茫色,楼头野菊黄。

客装同冷淡,晚节爱寒香。


除夕发石鼓

书破三千卷,微名薄暮年。

深山冰雪道,除夕未停鞭。


奉檄勘垦柳都夜坐

雪白山清月挂林,长江东去响涔涔。

民依国计皆堪念,老垦新荒费苦吟。


学舍秋吟和段蔚斯寅友韵

(五首之二)

嫩绿粉披点碎红,柔姿何自舞秋风?

惰堤碧草家家恨,不怨织工怨剪工。(剪红罗)

粮余瓮底何须乞,盈把秋英烂醉时。

满眼黄金不卖赋,肯将五斗慰朝饥。(糙米菊)

(以上诗摘自乾隆《丽江府志略》)



冯子望先生讲解石屏历史 

酸水点豆腐,流传数百年,右为石屏县政协王副主席,一直陪同考察。笔者品尝一口,并无酸味。“石屏豆腐”与“石屏进士”一样出名,难道是“石屏豆腐”有利于读书识字? 

著名的“北门豆腐厂”,如今成为旅游体验店。 

一段老街的石板路,依稀见当年文人学士的影子。 

管学宣撰修的乾隆《石屏州志》书影 

石屏城在异龙湖西侧,西高东底,占尽风光。而异龙湖的污染已成石屏人的心头之痛,图左延伸出去的漂浮床,为绿植生态隔离带,效果很好。
衷心希望石屏这颗异龙湖畔的明珠越来越好!

【作者简介】夫巴,1955年生,纳西族。丽江市古城区政协委员,丽江市徐霞客研究会会长。曾经有过20年的军旅生涯,后在昆明城建系统工作10年,曾参与束河古镇保护与发展项目。出版过《纳西人》《马蹄踏出的辉煌》《千古奇人生命的最后旅程——徐霞客与丽江》《怒江纪事》《茶马古道与丽江》《束河古镇》《束河皮匠600年传奇》《丽江吉来村史》等著作。

执行主编  和志菊
责任编辑  蔺   俊
图片来源  原文配图
投稿邮箱  704210558@qq.com

                            

第3332期

免责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立场,与本号无关。

版权声明: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编辑不易,转载请注明文章公众号来源。

关注我们,有纳方大

纳西话賨
努力建设一个融汇不同区域、文化和观念的交流平台,提倡和合共荣,共创共享,唯有团结和合,广纳博取,方可成大致远。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