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冬梅】散谈纳西族童谣

文摘   2024-09-03 00:00   中国  
编者按:2024年8月10日,新时代中华纳西学研讨会暨丽江文化艺术公益周的第二天下午,和冬梅老师为公益课的学员们讲授了纳西族童谣课程。

各位老师、各位学员,大家下午好!欢迎参加本次纳西文化公益课,因学员来自五湖四海并非都是纳西族,让咱们的纳西族童谣时段也就先用一首汉族老童谣来热热身吧。请大家回到自己童年的意境里,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把它读出来吧:

小黑屋,冒蓝烟,

一位大姐穿蓝衫,

蓝衫破,驴拉磨,

狗打水,猫烧锅,

小兔忙着捏窝窝,

小扁嘴,拾柴禾,

嘎啦嘎啦一晌午。

大家听到过这首童谣吗?我的孩子们都十分喜欢这首童谣,每次念到最后一句都会哈哈大笑。这么有童趣的歌谣谁不喜欢呢? 虽说它是一首汉族老童谣,但现实而言,其实已经没有多少人听过这首童谣了。下面我也用纳西语唱一首比较古老的童谣,也就是今天后半时段将要学习的一首童谣——“Al leif la piel shuq(阿勒采栎叶)”的其中一个版本片段。咱们听一听它与刚才的汉族童谣又有什么不一样。

Jji tof kai cher cher

JJi gaif kai cher cher

A neif lei waq lei?

Al leif lei waq ye.

Al leif e zee shuq?

Al leif la piel shuq.

La piel e zee zeiq?

……

是的,优秀的中华文化其实是凝聚了我们五十六个民族各自的优秀传统文化。同样如此,每一个民族都有各自的童谣,它们在不同的地域用不同的语言以独具特色的文学形式传递着各自的元文化,共同构成了多元多彩的中华童谣。

今天我将以一个纳西族童谣的长期学习者的角度与大家交流我所认知的纳西童谣,都是些我自己的感性认知与思考,并没有更多的理论支撑与科学依据。因此,只能给大家提供一些碎片化的东西,讲起来也会显得很散,有说得不到位、不正确的地方还得请各位多多包涵并给予批评指正。

散谈纳西族童谣

在我很小的时候,就跟家中亲人、邻居大妈、同村小伙伴们学会了一首首纳西族童谣,是一个唱着童谣长大的孩子。而今我五十多岁了,却依然还在学习纳西族童谣的路上前行,我将童年时唱过的歌谣、多年来不断从民间搜集及学习来的的童谣游戏以地方课程资源的形式呈现在校园里,引领着我的孩子们在传统的童谣游戏中感受童年的快乐。从孩子们清澈的童谣声中,从孩子们明亮的眼眸里,我深切感受到童谣给我的幸福感和使命感。因此通过不断地学习、实践、思考,逐步加深了对纳西族童谣的认识。

(一)我眼中的纳西族童谣

2006年我撰写了一篇名为“让纳西族童谣在校园里重焕光彩”的文章,那时我对纳西族童谣是这样定义的:“纳西族童谣,纳西语称其为‘Ssiul ssiuf ju juq bbee’或 ‘siul ssiuf zzer bbee’,是历代纳西人口耳相传的儿童歌谣。在九十年以前人们把纳西童谣和民间故事统称为‘dal bee’,纳西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产生较早的纳西族民间文学和纳西族民间音乐有机融合的儿童文学重要样式。它篇幅短小、内容单一、用语简洁,主要以反映儿童生活为主要内容,是纳西族儿童最早接触的文学样式。”

这段话里的一些关键句后来也被别人不断引用到了一些相关的文章里了,这说明我的思考还是有一定道理的。而在之后的不断学习与感知中,我对纳西族童谣的认识得以不断加深,认为如下定义纳西族童谣就更加完善了:“纳西族童谣,纳西语称其为‘Naqxif ssiulssiuf bee’或‘Naqxif seelmi bee’,是由纳西人口头创作并经久流传于民间的儿童歌谣。它兼顾乐音性、文学性、娱乐性、交互性、教育性,应产生于久远的年代,历经族人不断甄别、兼收并蓄得以不断发展,并以口耳相传的方式流传于滇川藏各区域的纳西人聚居区。曾在汉文化普及之前的漫长历史长河中,给历代无数的纳西族孩童带去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与审美情趣,同时也发挥了重要的育人功能。”

是的,到上世纪中期之前的漫长历史道路上,纳西族童谣曾是无论老少、不管男女的族人,人人都会说、个个都能吟的口头歌谣。

让我们想象一下传统的童谣场景,这些口耳相传的童谣会在哪里响起呢?

在那月明星稀的夜幕里、在那繁星满天的星空下、在那火苗跳动的火塘旁、在那村口婆娑的大树下、在那古老幽深的巷子口、在那自由空旷的原野里……声声童谣轻轻回荡,一拨拨的孩童远去,一拨拨的新孩童又来。在同样的场景里一代又一代的纳西族孩童重复着祖先的游戏、祖先的动律。生命生生不息,谣律彼此起伏。大家想象一下:在这画面背后有什么?谁还听到了什么?——孩童们自由的追逐、快活的笑声、幸福的童年……

乌云遮日,童谣响起;天热无风,童谣响起;久旱无雨,童谣响起;母鸡下蛋,童谣响起;斗鸡斗羊,童谣响起;采摘野果,童谣响起;捉虫追蝶,童谣响起;邀约游戏,童谣响起;听见鸟叫,童谣响起……童谣无处不在!(唱童谣的孩子是快乐的!这是我们学校的学生在唱着童谣玩游戏的一个画面,您看他们笑得多开心呀!)

如果我们每一个家庭、每一个学校以及社区,能够为孩子们提供更多唱着童谣做游戏的机会,孩子们还会总拿着手机、低着头自己玩自己的游戏吗?他们很多时候都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边,沉浸在虚拟的游戏里面,减少或失去了与同伴交流、交往的更多机会。别怪现在的孩子心里只有自己!我真的很庆幸我有一个唱童谣的童年,我也很庆幸五十多岁了还依然能够在校园把我童年的快乐分享给我的孩子们。

简短快乐的童谣往往以独特的母语、生动的节奏、纯真的蕴籍活跃在母与子、祖与孙以及幼年同伴之间,是维系亲情、友情的重要纽带,同时也是启蒙心智、润德养行、训练语言等的重要载体。

一代又一代的孩童从童谣中学会了语言,学会了感知、学会了想象、学会了交流、学会了合作,学会了分享,在无尘无欲的童谣声中快乐游戏,度过了美好的童年。纳西族传统童谣涉及的内容很广,它的价值也能与我们当下所强调的“立德树人”“以德育人”扯上关系。只要做个有心的家长、做个有心的教师,用古老童谣也能实现“立德树人”与“以德育人”的目标。

老说纳西族是一个“ko ee sal ee(音质好,气息巧)”“gguq ee zzer ee dal ee(擅吟诵、长歌唱、会说道)的民族,那么即兴创作的本领、吟诵歌唱的韵味从哪里来?那是从小时候的童谣里来!也许我武断了一些,但我真的是这么认为的。而咱们的“bbei doq yu soq(行为举止) 同样也源于童谣,传统童谣里体现的是“所有的生命与我平等”“善待一切生命”,从一只地里爬的小昆虫到天上的太阳月亮,都是“与我平等”的生命、相互尊重的生命。童谣里我和你一起游戏、我和昆虫一起游戏、我和太阳月亮对话、我和自然界里的风及植物动物对话,一切都是与我友好和谐的生命共同体,童谣里蕴含的生命观、价值观、审美观其实无声地滋润了我们的心灵,养成了我们的德与行。此外,童谣还十分有助于孩子们“see ddv ko pu(思维敏捷)。心智发展是需要足够的时间体验和思考的。不能小看边唱童谣边玩游戏的这种“虚度”活动方式,在自由的玩耍与不经意的诵读中,孩子们的好奇心、感知力、想象力、记忆力等智力品质逐渐形成,能使孩子们身心愉悦地快乐成长。难怪帕斯卡尔都曾经说过:“智慧把我们带回到童年。”总之,童谣能给人的成长带来诸多益处。

我不懂诗作的平仄押韵, 仅凭自己的真心将我对童谣的理解写成了一首小诗分享于大家。

童谣与故土亲人

割舍不掉的情牵

遥远的岁月场景

一生无法忘却的记忆

时光老去

童年却美好如初

不承想

童谣的温度

早已沁到了生命的气息里

谣律声声

分明听见了祖先遥远的

呢喃与希冀---

在童谣的意境里

寻找人生

最美的境界

我在想从小时候一直到现在我都乐意在童谣的田野上走来走去,原来就是因为我真的很喜欢它。人们对童年总是深深地怀念,谁都忘不了自己的童年,谁都忘不了自己的亲人,那么,人们对童年的那一份真切的眷恋也许就是执念于童谣及与之关联的事物中所蕴含的那一份纯洁的真情与美好!童谣里的美——亲情美、自然美、友情美、音律美、语言美、意境美、情境美……

人们往往把童谣看作:既是孕育相应语言文学的艺术母体,也是滋养人性、完善人格的生命母体。

童谣是传统文化的重要根基童谣真的很重要,童年真的很重要。

我很为现在孩子们的童年悲哀,传统游戏难见踪迹,只有手指上的游戏泛滥成灾,原生态的童年正在消失!为什么我们的课越来越难上?为什么我们的课堂与往日不一样了?说“教育即生长”,但生长是需要清风、阳光、雨露与空气的呀!我们以“不能输在起跑线上”为由,压制了孩子们的正常生长。

世界著名的柯达伊音乐教育体系就强调了童谣、母语在音乐教育中的重要性,进行了长期的本土化音乐教育研究。(用母语演唱民谣;唱歌必须是无伴奏的,就像传统的民谣演唱等。)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人类性原本性实践性艺术性系统性,  也特别强调了儿歌的念白很重要。

今天来的也有一些音乐老师,我们应该多去关注世界音乐教育体系与本土知识的对接,思考怎样更好地运用咱们的母语、童谣进行国际音乐教学法的本土化研究。期待在不久的将来,通过大家的努力能够让三大国际音乐教育体系更好落地于咱们的课堂,让传统童谣得以传承的同时使其也在课堂中为孩子们提供有感受、有体验、有创造的音乐氛围。

(二)一个值得思考的“童谣现象”

大家都知道,北京童谣、闽南童谣都很出名,都是国家级的非遗项目。但我从史料上发现了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闽南童谣:唐代,福建观察使常兖州曾看到民间有人传授《月光光举巴劝》,并记下了该首童谣。

北京儿歌:1896年,意大利大使文赞卫太尔男爵在北京专门搜集民歌编成了《北京儿歌》一书。

这两项非遗的最早记录者都不是本地人。同样的,在咱们云南,最初将少数民族童谣进行改编的也并非是该民族的音乐人。

哈尼童谣:上世纪八十年代,云县的李元庆先生在红河的土地上搜集整理了哈尼族的童谣,后来改编形成了《阿密策》。

纳西童谣:1.段树荣老师,白族人。八十年代就关注了纳西族童谣的濒危,特意让我们去搜集,却因我们年幼无知枉费了老师的一番苦心。2.张新民、秦国华两位老师的《喊月亮》唤起了多少人对童年的回忆。3.张新民老师、冯文俊老师根据纳西族传统童谣的特点创编的童谣,如“太阳月亮好”“蓝天当镜子”等。

壮族童谣:刘晓耕老师的少数民族母语合唱:《水母鸡》《讨晌午》等。

此外,当年我的童谣课下课时等在教室门口:“为什么我们在丽江二十多年却不知道纳西族有那么好听的儿歌,你早干嘛去了?”边口质问我边拍打我的三位非纳西族老师。

以上所例举的现象,是不是有些奇怪?族人们又在干什么呢?今天的课堂里,有那么多的族人,也有比我年长的,咱们这一辈人小时候或多或少还是唱过些童谣的,但为什么我们的童谣会断代那么多年?我们甚至没想起来要教自己的孩子。我想那应该是“不识庐山真面目”的缘故!在习以为常中自然出现了不在意、任其流失、濒危、断裂!难道断代了的仅仅是童谣吗?现在连哭腔都丢掉了,家中的亲人去世,能用传统的哭腔以诉哀思的人,太少太少!我也只会嚎啕大哭,很是惭愧。

如果说纳西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一颗璀璨的大宝石的话,小小的童谣也可以说成是一颗耀眼的珍珠。然而纳西族优秀传统文化里的这颗小珍珠,也同被土深埋被石重压了似的,三四十年光景,无人关注、无人问津,杳无音讯地被纳西人丢弃了那么多年,趋于风雨飘摇的濒危境地。

我们在进行纳西族童谣课题研究、进行民间采风活动的阶段,不理解的人还是大有人在的。但有些事情并不是个个都会有一致的理解与认识,无人理解的一些事情还是需要有人去做的。为此,我们风雨兼程还是坚持了下来。

(三)纳西族童谣的幸事

20216月被国务院列入了国家非遗扩展项目,与北京童谣、闽南童谣一道成为了中华童谣的非遗代表。这标志着它的重要价值和影响力也得到了国家的认可。

北京童谣和闽南童谣是在2008年就被列入了国家级非遗名录了。其实在2008年之前,我的手上已经整理有两百多首纳西族传统童谣了,但那时童谣还未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与重视。幸好,之后的十多年间,童谣的搜集、传承、运用从未止步,终于走到了国家级非遗的层面。

我们大致来看看非遗界定的几个关键点:

1.一百年以上

2.经过价值衡量

3.人类在历史上创造,并以活态形式原汁原味传承至今的传统文化事项。

4.看其是否有重要价值。

……

因为纳西族童谣符合了评审标准,所以在纳西族童谣申报国家级非遗评审前后,国家非遗司的领导、非遗专家来到我们学校视察了纳西童谣传承现状,领导专家一行走进了童谣课堂,聆听了纳西族童谣的搜集、传承、运用、成果等相关方面的工作汇报,临行之境对我们的努力付出与相关策略给予了很好的肯定。

三项童谣的的最早文字记载

闽南童谣的起源、沿革没有详细的文字记载,福建至唐代才开始得以开发:据《福建地方典籍》记载:公元618-907年奔乌记嫌(唐代)福建观察使常兖(yan)州曾看到民间有人传授《月光光举巴劝》,并记下该童谣。(见百度)

北京童谣:1896年驻京意大利使馆华文赞卫太尔男爵在北京专门搜集民歌编成了《北京儿歌》一书。民国十一年北京大学创刊《歌谣周刊》,引起了搜集歌谣的热潮,朱自清、周作人等老师也进进行了相应的研究。民国十四年,《歌谣周刊》停刊,雪如从一千多首童谣整理出四百首变成了童谣集《北平歌谣集》(见《中国童谣》)

纳西族童谣的最早文字记载则是1959年《纳西族文学史初稿》(云南省民族民间文学丽江调查队)。后来相继有1984年《Naqxi zzerbee》(和志武编)纳西拼音文1992年《纳西族文学史》(和钟华  杨世光 编)1995年《纳西族民间歌曲集成》(丽江地区行署文化局 丽江纳西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编),虽说有这么多书里都有纳西族童谣编入,但屈指可数的篇目终究使《纳西族文学史》(1992)中出现了纳西族流传下来的儿歌并不很多的说法。应该是老师们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搜集、抢救比较大的类别与作品上了。老师们任务艰巨,每个人的精力毕竟有限。另外,童谣在许多人眼里似乎上不了大雅之堂,得不到相应的关注不足为奇。更何况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左右纳西族传统童谣的流传就日渐消弱了。

为什么纳西族祖先代代口耳相承下来的育儿百科也会出现断代呢?细细思量大概有以下原因:
      1.随着汉文化传播、教育普及等力度的加强,本土传统知识的传承土壤日益贫瘠。

2.幼儿园的兴起,逐渐切断了母语童谣及传统游戏的代际传承纽带。

3.电影电视、现代网络普及,阻挡了传统亲子游戏活动的时空环境。

4.主流儿歌、游戏的流行,使老祖宗留下的童谣游戏也慢慢变成了过时旧物。

5.时兴玩具的增多,缩小了群体游戏以及运用自然物(小石子、花草昆虫等)进行的童谣游戏活动。

一方面,是教育进步的需要,使人们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在学习主流文化上。另一方面,是诸如电影、玩具等新事物的产生,压缩了传统童谣游戏传承空间。再则是人们总喜欢扬新弃旧,认为诸如童谣之类小不点的东西可有可无,导致了传统童谣及游戏的快速衰退与萎靡。

(四)机缘巧合,使纳西族的童谣峰回路转!

2000年国家教育部的全国农村艺术教育教学研究活动中,丽江教育局作为子课题成员单位,进行了《丽江地方艺术教材》的编写等一系列与本土艺术相关的教育教学相关研究。其中的《丽江地方艺术教材》编写及试教活动是纳西族童谣回归的重要之缘,而2003年是重要分水岭。

1.纳西族童谣的搜集历程

a.2000年:阅读发现与回忆记录。从家起步,试于课堂。

我因教材编写的需要,翻阅丽江各民族文学艺术的相关书籍,发现我童年唱过的童谣几乎都没被记载入书。此外,在试教过程中发现孩子们对童谣甚为喜爱,于是和亲人一道回忆小时候唱过的童谣和玩过的游戏,将其记录下来,并择优拿到课堂。

b.2003年:童谣教学案例获奖,信心倍增,确定目标,迈向村落。

即兴用纳西族童谣“唱云雀”进行防火安全教育的课题实践案例意外获得教育部组织的“全国农村艺术教育教学案例评选”二等奖,给了我很大的鼓励。认识到无人吟唱了的传统童谣依然有着很强的育人价值,于是开始有了一个明确的方向。从身边的亲戚、熟人开始,进行,初步的搜集工作。

c.2004年:实践反思,筹划课题。

从实践中不断反思,并结合学校母语教学武教材等实际情况,认为这些童谣游戏除了运用到音乐课之外还可以成为有趣的母语教材,并开始筹划课题。

d.2005年:集体采风,课题实践。

学校申报的课题“纳西族童谣和游戏在小学教育中的运用”成为云南省教育厅十一五规划首批课题。课题组成员利用周末进行采风活动,做好及时整理并试用于音乐及母语课堂。2006年着手编写校本教材---《纳西童谣》,逐步规范了母语教学课堂,形成了“四结合”母语特色课堂。

e.2007年及2008年个人采风之路依然进行。

f.2009-2010:公益项目,加大搜集,推广应用,扩大影响。

在白龙潭小学课题与成果经验的基础上,玉龙县民族文化与社会性别研究会向国家农业发展署与香港陈一心基金会分别申请了小学可视化母语项目与幼儿园母语项目,进行了更广范围的搜集以及完成相关项目活动。

g.2011-2024:继续搜集,系统整理,合理运用。

不论是白龙潭小学的团队、玉龙县民族文化和社会性别研究会的团队,还是个人的童谣行为,我们都是抱着与时间赛跑的急迫感,风雨无阻地奔波在搜集童谣的道路上就像和洁珍老师在《纳西族语言遗产系列丛书》的前言所述:“将别人眼中的石籽当成我们的宝石,将别人眼里的尘土当成我们的金粉。我们跋山涉水、流血流汗流眼泪!只因为这不起眼的小小童谣是纳西人世代相承的精神食粮,是教孩子们不断学习、掌握民间文学与民间音乐学会做人的原始基础、孩子们的快乐之源

曾读到过“负了责任就可以心安理得,负了责任就可以海阔天空!”的一句话,我深以为然。世界上任何一件关乎自己的事情连自己本身都不能有起码的尊重与爱惜,就不能指望他人来尊重与爱惜。也有“吃饭指望别人只有自己挨饿的份,喝水指望他人只有自己受渴的份。”的俗话,面对家事、国事、民族之事我们都要有舍我其谁的使命担当与责任意识,做为社会人,我们每个人都应当为国家、为民族、为社会、为家做力所能及的奉献与付出!

纳西族童谣之所以能够在弥留之际又抢救复活,并成功申报为国家级非遗项目,并不仅仅是我们坚持不懈二十多年的努力结果,更是以下多方面共同合力的结果:

a.祖祖辈辈纳西族先人的积淀与相承。

b.党和国家的政策好

c.老一辈文化工作者的先行引路。

d.纳西拼音文字的创制与使用

e.国家课程改革中地方艺术课程建设的东风(机遇、环境造就)

f.白龙潭小学课题研究的实践.

g.玉龙县丽江文化与社会性别研究会的公益项目活动

h.各地童谣掌握者的无私提供

i.采集记录者的长期付出与家属的支持

z.相关单位及机构的支持与若干资助

k. 非遗相关单位与学者的关注与厚爱

3.纳西族童谣范畴取得的若干相关实践成果

1白龙潭小学

a.云南省教育厅十一五规划课题纳西族童 谣和游戏在小学教育中的运用”2005

b. 校本教材《纳西童谣》 20071

c.“纳西族传统童谣和游戏获云南省优秀校本课程

d. “在歌声中传承民族文化2019年云南省基础教育个人成果二等奖

e.“纳西族童谣在小学教育中的运用实践2022年云南省基础教育优秀成果特等奖(2023年)

2玉龙县社会性别研究会

a.小学可视化母语项目DVD《儿歌伴我们成长》(2010年)

b.幼儿园母语项目母语教材《纳西族童谣》(大中小三册及DVD(2010)

c. 《纳西族童谣》(三对照2014年)

3纳西娃娃艺术团

a. 无伴奏童声合唱《嘿美玻》《讨晌午》获第六届中国童声合唱节金奖(2017728日)

b.无伴奏童声合唱《嘿美玻》(汉语版)上中央电视台演播厅,并获年度最佳原创奖、最佳创编奖。(201846日)

4古城区非遗中心

纳西族童谣活态传承演述(2023年)

5待版新书

纳西族语言遗产系列丛书《纳西族童谣》(部分普玛)

4.困惑与期待

目前,搜集整理与翻译纳西族童谣的工作可以说能够勉强告一段落。因童谣里存在一些古语、古地名等,翻译中难免存在错处,又因翻译者能力不足,一定仍存在诸多不足与问题希望能够在之后的不断学习与实践运用中逐渐发现、修正与完善。

而在多年的校园传承运用中,我们在不断取得相应成果的同时,也存在和面临着很多的困惑与难点,如何让这来之不易的国家级非遗项目进行更好地传承应用创新,仍然是需要思考和研究的重要课题,十分期待能够得到社会各界与更多学人的关注、帮助以及开展相应的研究活动,使其在当代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及社会文化教育中发挥出新时代的意义。有兴趣的同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或就类似问题进行思考,十分期待能够开展合作研究:

1. 该如何更好地结合国际音乐教育体系开展纳西族童谣的教学活动

2.该如何让纳西族童谣回归到家庭进行自然传承?

3.该如何处理好原样传承与创新运用之间的关系?

学习“阿勒采栎叶”

从目前搜集到的童谣看,关于“A leif”的童谣应该都产生较早,流传也较为广之。其中一首叫“Al leif la piel shuq”即“阿勒采栎叶”的童谣那可是在各地纳西族村落都有流传,应该是一首产生较早的童谣之一。“阿勒”这个称谓除了在童谣里出现较多之外,维西县保和镇老好村流传至今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阿勒古歌》的主人公也是“阿勒”。当地人认为《阿勒古歌》是一首古代纳西族祭祀火神的叙事长诗,情节完整、结构严谨、修辞丰富、用语精美,共由八个篇章组成。阿勒古歌只能在每一年纳西族火把节也就是农历六月二十五、二十六、二十七日方可演唱,除了这三日就十分忌讳提起或演唱。从内容和形式看,除了“阿勒”也是劳动者的形象以外,似乎与流传于各地的童谣“Al leif la piel shuq”没有太大的牵扯。因此,童谣里的主人公“阿勒”是谁?是神是人目前无力考证,就先当成一个迷吧。

Al leif la piel shuq”这一广为流传的童谣,随着社会变迁、劳作生产需求以及相应环境的变化等原因,也产生了不同地域多种异文同时存在的现象。因为该童谣的内容与牦牛有关,所以也有称其为“Bberq jel bee(煮牦牛调)”或“Bberq diu bee(打牦牛调)”的。根据农业历史学家们的考证,牦牛与人类进化与民族形成有关;距今年一万到4000年,古羌人驯化了牦牛。那么,做为古羌人后裔之一、汉代被称为“牦牛羌”的纳西族自然也就跟牦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该童谣多种异文的存在,就更加证实了纳西先民养牦牛、用牦牛、食牦牛的生活历史。藏区“赶着牦牛大迁徙”的岩画也许也有咱们祖先与牦牛的故事。下面就让咱们一起来学习这首纳西族童谣里篇幅最长的“Al leif la piel shuq”。特别说明一下:这首童谣是通过多种异文进行了比较完整地整合整理。有时我会考虑:是不是在更早的时候,原本也是如此完整地流传?

Al leif la piel shuq

Jji toq kai cai cai,

Jji gai kai cai cai,

A neif lei waq ye?

Al leif lei waq ye.

Al leif a zee shuq?

Al leif la piel shuq.

La piel a zee zeiq?

La piel maq lvl bbee.

Nee maq a zee zeiq?

Nge maq laq ma bbee.

Nee laq a zee zeiq?

Nge laq shuq diu bbee.

Nee shuq a zee zeiq?

Nge shuq rer diul bbee.

Nee rer a zee zeiq zeiq?

Nge rer meel ddal bbee.

Nee meel a zee zeiq?

Nge meel kel derl bbee.

Nee kel a zee zeiq?

Nga kel lv za bbee.

Nee lv a zee zeiq?

Nee lv guaq lal bbee.

Nee guaq a zee zeiq?

Nge guaq bberq shee jel.

Bberq gv guaq lv bbei,

Bber mieq leil jer bbei,

Bberq hee berl mei bbei,

Bberq xil pei meiq bbei,

Bber hei laq nvl bbei,

Nil merq zheel piuq bbei,

Bberq hul la dda bbei,

Bberq bbv jerl erq bbei,

Bberq cherl leil bbvq bbei,

Bberq serl jel bbv bbei,

Bberq hoq lo kel bbei,

Bberq ee tiuq liul bbei,

Bberq sai jji hoq bbei,

Bber laq zal pieq bbei,

Bberq kee ser ceel bbei,

Bberq mai bbai gvq bbei.

该童谣的多种异文往往是从“Nee lv a zee zeiq”开始有变化的,有的说石头打毛牛头,有的说石头起畜厩,有的说石头要打灶,有的说石头要修渠,有的说石头镶院落等等,发生了与时代变迁相适的创编并流传。这一首童谣的多种异文其实给我们下一步的童谣该创新发展提供了一个范本。不论怎么创、怎么变,都能够看到源,这应该是最有价值、最有意义的“创”了吧。这一组异文涵盖了游牧、半牧半耕、农耕、家庭作坊、商品交易等的若干文化历史痕迹。它的“创”脉络清晰、它的“创”保留风格、它的“创”与时俱进。

目前,也有一些年轻人在用一些传统童谣进行流行音乐的创编尝试,对于这个问题,我也想说几句心里话与大家共勉:历经族人不断甄别、并代代相传下来的古老童谣是传统文化的活化石,同时也是历尽艰辛、花了太多的时间才将这一一首童谣抢救搜集回归的。如果要给传统童谣注入新时代的血液变成现代音乐的话,恳请将“留住根、保基因”做为“创”的底线。传统童谣的文化价值如同化石的纹路一样重要,舍去原始基因的创编就等于把化石的纹给抹平了一般,难免会失去了文化历史密码的价值。因此,在传统童谣的改编与创新发展方面,我们可以给传统童谣加枝添叶进行嫁接,甚至改良土壤,让其开出新的花朵,结出新的果子,但千万不要弃根舍基。因为,童谣再小毕竟也至少流传了数百年,它之所以能在老百姓的口中存活那么多年,必定有它存在的意义与特殊的价值吧。

纳人爱穿蓝,我今天也穿着纳西老装,也是个穿蓝衫的人,在大家面前嘎啦嘎啦说了一晌午,十分感谢大家能够耐心听完我这词不达意、零零碎碎的散谈,大家辛苦了!再次感谢大家!

                            


【作者简介】和冬梅,女,纳西族,古城区白龙潭小学教师,致力搜集整理纳西族传统童谣和游戏,并以此作为地方课程资源结合学校教育进行应用传承。


文章推荐  和冬梅
执行主编  和嫒鑫
责任编辑  和桂钰
投稿邮箱  704210558@qq.com

                            

 第3348期

免责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立场,与本号无关。

版权声明: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编辑不易,转载请注明文章公众号来源。

关注我们,有纳方大

纳西话賨
努力建设一个融汇不同区域、文化和观念的交流平台,提倡和合共荣,共创共享,唯有团结和合,广纳博取,方可成大致远。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