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是人类健康所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2023年,中国睡眠研究会发布的《2023中国健康睡眠白皮书》显示,中国人群平均睡眠时间为7.23小时,但睡眠质量普遍较低,睡眠障碍比例高达38.2%。睡眠情况与人体的精神状态和身体健康密切相关,故对失眠的明确诊断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sation,WHO)、美国精神病学协会(American PsychiatricAssociation,APA)和美国睡眠医学会(AmericanAcademy of Sleep Medicine,AASM)对失眠的诊断主要基于患者主观表达的临床症状,如:难以入睡、睡眠难以维持、睡眠少、睡眠质量差等。尽管基于主观表述的评定量表和其他心理测量手段或有相当大的诊断有效性,但部分指南开始推荐将生物标志物用于失眠的诊断。然而,目前关于生物标志物的敏感性、特异性等多方面的证据非常有限,无法确定将其作为诊断失眠的生物标志物的有效性。基于此,世界生物精神病学学会联合会(World Federation of Societies of BiologicalPsychiatry,WFSBP)睡眠障碍工作组就心理测验和生物标志物在失眠诊断中的价值达成共识。本文通过对“诊断失眠的潜在指标:WFSBP共识声明”进行解读,以期为失眠的临床诊断应用与研究提供参考。
引用本文
马澜,时晶. 诊断失眠的潜在指标:WFSBP共识声明解读.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2024, 24(7): 845-852. DOI:10.7507/1672-2531.202309129
免费获取全文请复制链接在浏览器中打开、或扫描下方二维码、或联系本刊官邮editor@cjebm.com。
原文链接:
https://www.cjebm.com/article/10.7507/1672-2531.202309129
二维码: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我刊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