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观点 | 《中国建设报》:两个“增加”,止跌回稳 底气十足

文摘   2024-10-20 11:30   北京  

10月17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住房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和财政部、自然资源部、央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等负责人介绍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倪虹在会上表示,房地产打出一套“组合拳”,包括“四个取消、四个降低、两个增加”。其中提出,通过货币化安置等方式,新增实施100万套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年底前,将“白名单”项目的信贷规模增加到4万亿元。对此,受访专家表示,“两个增加”,是此次新闻发布会新公布的增量政策,是对9月26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和9月29日国务院召开的常务会议的落实,必将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新增100万套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

充盈信心彰显决心



倪虹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城中村安全隐患多、居住环境差,群众改造意愿迫切。据调查,全国仅35个大城市待改造规模就有170万套,其他城市也有改造需求。全国城市需要改造的危旧房还有50万套。这次的100万套,是在前期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基础上新增的,对条件比较成熟、通过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可以提前干的项目,就可以提前干、抓紧干。主要采取货币化安置,这更有利于群众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房子,又不用在外过渡,能够直接搬入新居。


中指研究院政策研究总监陈文静表示,若按100平方米一套计算,100万套住房或创造1亿平方米左右的住房需求,有利于活跃市场,消化存量商品房。


“这将带动约1亿平方米左右的住房销售量,相当于去年一二手交易总量增加6%,可以说,这是为市场注入的一针‘强心剂’,必将带动库存消化。”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刘琳持同样观点。


易居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表示,货币化安置的方式和近期“消化存量优化增量”的工作思路完全对接,“总体上,对于更好消化库存房源等具有积极作用,对于房地产供求关系的进一步优化具有积极意义。”


清华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吴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提到:“货币化安置的方式有助于消化存量商品房、主动调节市场供求关系。”他进一步解释说,100万套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有望释放出的约1亿平方米的刚性购房需求,就相当于今年前八个月全国新建住宅销售面积的20%。这部分刚性购房需求在短时间内集中释放,再叠加近期出台的一系列政策“组合拳”,必将为推动全国范围内住房市场止跌回稳提供重要的需求端支撑。


他表示,货币化安置方式也有助于群众根据自身的多样化个性化住房需求,自主选择和购买住房,更有效地满足其对“好房子”和更美好居住生活的需求。



“白名单”信贷年底增至4万亿元——

给购房人吃下“定心丸”



新闻发布会上明确,年底前,将“白名单”项目的信贷规模增加到4万亿元。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要将所有房地产合格项目都争取纳入“白名单”,应进尽进、应贷尽贷,满足项目合理融资需求。


“这既是对9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的具体落实,也体现了住房城乡建设部等相关部门通过实施政策组合拳实现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的信心和决心。”重庆大学副校长刘贵文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就等于给购房人吃下了一颗“定心丸”,对市场预期也会带来明显改变。


“因为,纳入‘白名单’后,对项目的管理更加规范,融资也更加便利快速,从资金方面可以切实保证合格项目的及时建设与完整交付。”他进一步解释说,这对于消除购房者“买期房、难接房”的担忧情绪、稳定购房者的预期、提振购房者的信心具有重大意义,有助于房地产市场持续9月底以来形成的量增价稳的良好势头。


住房城乡建设部数据显示,目前29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均已建立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商业银行已审批“白名单”项目超过5700个、审批通过融资金额达1.43万亿元。


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表示,融资对接机制已落地近两年,但此前存在的问题是,进入“白名单”的项目,授信额度比较大,审批和融资落地的规模小,原因是项目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


而此次将“白名单”项目信贷规模扩大到4万亿元,且要将所有合格项目纳入“白名单”,李宇嘉认为,这意味着不仅要扩大“白名单”覆盖范围,还要彻底打通从“白名单”到“融资落地”的堵点,加大问题项目修复力度,确保合规项目“应进尽进”“应贷尽贷”。这样,房企资金链紧张状况才能得到缓解,风险才能得到控制,“保交房”才会有坚实的保障。


文章来自《中国建设报》
编辑:王晓晖

城市与房地产 吴璟研究
欢迎关注清华大学建设管理系吴璟教授研究组!本研究组聚焦中国城市、房地产、住房等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政策分析和行业应用。近期研究成果可访问 thuwujing.net。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