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没有受益者的付出,感动的都是自己”。
如果“自我感动式付出”真的是一种污名,那么黄执中的话扯下了它最后一块遮羞布。
此前,“自我感动式付出”一直被认为是中国式家长惯用的PUA方式,而在综艺《再见爱人》里,麦琳的一系列“脱轨”的话语让这一词重新引发了热议。“我都是为了你好”“你不知道我为这个家付出了多少”“如果不是你,我早就过上了富太太的生活”……当这些“炸裂发言”从她的嘴里说出来的时候,有多少人在这些话中看到了中国“自我感动式”家庭观念的影子。
不要被情感绑架,不能被PUA,这点固然毋庸置疑。只不过,我们需要先搞明白,当我们在抨击麦琳“自我感动式付出”时,究竟是在抵触什么?
无论是哪个时代,利他精神都是值得赞美的。
达尔文认为,如果一个部落中的多数成员都愿为为共同利益牺牲自我,那么这个部落往往会比其他部落更加成功。从这个层面上说,利他是人性的光芒,是人类道德中独有的善良。
但是,一般情况下,利他往往是在主动付出,不计得失,心有余力的前提下做出的。
一个人可以以爱为名,牺牲自己帮助他人,这无疑值得讴歌,但如果以此为依据,对对方提出要求、强制对方感恩,那他就丧失了被体谅、赞美的意义。因为这种行为让“爱”从本质上沦为了一场无声交易。还是一场“强买强卖”的交易。
节目中,麦琳的矛盾的行为,其实是她展现自己巨大牺牲付出的情感表演。她用自己的牺牲强调自己的弱势地位,来博得其他人的同情。
本来应该无私的爱,却被自私地进行衡量。当我们不再去为对方的感受考虑,不再去体察过程中爱的传达,而是处于利益的场域,衡量自己付出了多少,受益了多少。那么此刻,“付出”就只是一场“自导自演”、自我感动的独角戏。
无论是杨子对黄圣依的打压,还是麦琳对李行亮的责备,说到底不过都是他/她用来获得安全感的借口。他们用配偶的愧疚作为自己的筹码,来巩固自己“债权人”的地位。这一点与中国“自我感动的施加式”教育无异,那句总挂在嘴边的“我都是为你好”,说白了都是一种忽略对方感受的自我满足。在一次次的“狼来了”中消耗对方的同理心与愧疚感,在一次次的打压中强调家长的威权,情感畸变的危机也就随之而来。
在自我感动式的情感表演中,双方已经丧失了完全对等的关系。拥有“主角光环”的我们会不自觉地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去审判对方,在对方还没有来得及做出反应,他们就已经被判处了“死刑”。自我感动式的情感表演更像一张无形的面具,戴久了,自己都会相信对方拥有不可原谅的原罪——不懂感恩。
《再见爱人》引发的热议,撬开了某一种固定评价体系的裂缝。让我们看到,中国式的“自我感动”不仅仅只是蒂固于老一辈家庭教育观念里。自我感动式付出在任何情感中都是不可取的,它用道德绑架了处在情感关系中的对方,让对方逐渐丧失了话语权与主动权。也在不知不觉中把自己架在了情感的手脚架上,摇摇欲坠,稍有不慎就会陷入万劫不复的情感深渊。
(文/王涵 辽宁大学 指导老师:吴优)
*文内作品系第五季红星新闻高校评论新秀挑战赛参赛作品,仅用于展示,不代表红星评论观点。除此展示外,不得用于其他途径,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