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三个现象:
1. 创造人送一直和他打拼的伙伴去学EMBA,伙伴没去学之前,基本上是觉得老大什么都对,学成毕业之后,自认掌握天下武功,而且身边同学都是几十亿甚至几百亿大公司的高管,故左看右看都不顺。以前和老大认知不一致,内心在告诉自己,肯定是自己不对;学成回归之后,对照某大名鼎鼎教授的观点,和某大企业里同学的看法,骨子认为老大就是个什么都不懂的土老冒,可理直气壮在会上引经据典,说企业管理如何如何不行。
2. 曾经很火的湖畔学院,充满了创一代或二代的优秀才俊。没有去之前,他们所创立或传承的企业整体来讲是蒸蒸日上——这正是是他们能被入选的原因。然而学成回来之后,发展得非常差的企业比发展得非常好的企业,少了不知道多少。当然我们可以说,这是时代的原因,是新时代下,经济特别民营经济迈入了漫长的寒冬。表面上看是这样的,真实是这样的吗?当然不是,我们一定要承认,阿里系在那个伟大的时代,真改变了中国,称得上那个时代的伟大企业。但是我们也一定也要看到,阿里系也不是无所不能的。最明显的例子,是他们以为用科技可以重新定义甚至是轻松改造线线下零售企业,重新定义制造,于是入股200亿到苏宁,花巨资犀牛智造,242亿收购大润发,结果怎样呢?一地鸡毛。派自己的高管去亲自操盘大润发,但是结果大家都知道,铩羽而归,而且自己怎么败的都不知道。其实败的原因很简单,就是他们在自己领域里时代赋予的成功原因简化为自己的上下三板斧以及数据让传统无所不能,对那些需要长流程和长时间积累的KNOW-HOW缺乏最基本的敬畏。
3. 前段时间有一个笑话,说现在教老板怎么当老板的“师爷”比老板还多。我手头没有统计数据,但大体估计,这些师爷,从专业域讲,HR系很有可能是最多的;从企业上讲,是华为的最多。华为的最多,这可以从华为系的管理书籍铺天盖地中可以得证。之所以HR和企业管理出身的师爷最多,三个原因,一是这些专业的“专业难度”非常低,低到你看任何一本管理特别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书,基本上不需要任何知识储备,这样的专业难度很容易让那位从业人员滋生自己无所不懂的自信;二是做管理特别是HR的人,天天和人打交道,认为自己很懂人性,懂老板的内心;三是这些人天天和人打交道,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是带着“权力”的潜在心理优势在和人打交道,所以会下意识里认为自己的沟通能力很强。笑话之所以是笑话,背后的原因一定是其中“真”师爷少而“伪”师爷多,这些师爷所辅导的企业,成功案例少而失败或者虽然没有失败但企业也明白自己是交智商税的多。
为什么会这样?三个原因:
1. 现在培训,包括知名大学所提供的EMBA教育,多侧重于知识和工具。坊间炒得很火的业务领先模型,十个培训有九个半侧重在工具层面。为什么侧重在工具层面?因为那些讲师,自己对业务领先模型的理解,也只是工具层面。因为是在工具层面,所以对于其中的领导力、价值观、创新焦点、正式组织和组织氛围,基本上是一带而过。为什么一带而过?因为这几个模块,IBM自己的教材和讲义中,也是讲得稀里糊涂,不清不楚。
2. 名师多,明师稀。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的意思,是老师有三大任务或者说使命,即传承道统、传授事业、解答疑惑。当然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解读韩愈的这句名言,亦即在韩愈的眼里有三类老师,传道师、授业师、解惑师。传道师中最有名的例子,当然是孔子和孟子,除之外,能有当得上这个级别的,应当是董仲舒。在企业界,能担得上这个称号的,是1998年-2010年左右的IBM之于华为。IBM给华为传的道,是基于西方哲科思维的企业管理之道。授业师中最有名的,历史上是张良、诸葛亮和姚广孝,可以说,刘邦、刘备和朱棣的基业,其事业的思想基础是他们所奠定的。现代企业界称得上授业师的,应当是美国的德鲁克和中国的彭剑锋。之所以把彭老师列入此列,是因为彭老师的代表作《华为基本法》应当是可以写入中国企业管理史的。解惑师的类别很多,历史上的苏秦、张仪,现在台湾和香港很多大企业家身边的风水大师或易经大师,以及号称“董事会中旁观者”和“总办局外人”的杨国安等。在当今企业界中,传道师极少,真正的解惑师也不多。上面讲的,都可进入明师序列,但如上面所讲“教老板怎样做老板”的人中,很多是“名师”。名师的意思是个人名气很大,但其实自己也是个无明的人。这种人例子太多,兹举三个例子。比如很多讲华为的老师中,认为华为成功核心原因是任总胸怀广会分钱分权分名——中国会分钱的人太多,能把绩效考核玩出花样的老师和老板不知道有多少,为什么这么多企业中,独只有一家伟大的华为呢?比如IBM出来的顾问中,认为华为的成功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IBM——他们知道IBM服务华为,然后知道华为成功了,但他们更加知道,IBM服务了这么多中国企业,包括苏宁在内,为什么他们没有成功甚至是陨落了呢?比如有些大师,把企业演进路径归结为订制模式、产品模式、平台模式和生态模式等——但凡有些逻辑基础以及对过去全球百年工业发展史有些常识性了解了,就不会说这样的昏话。这三个例子举下来的意思,是太多名师连基本的逻辑和常识都没有,当然他们出名有他们的道理,但是名师不等于明师,被名师带到沟里去的企业和企业家,过去二十年不知道有多少,未来相信还会有,但会少很多,原因是企业家群体越来越聪明,网络和信息越来越透明。识别这些“名师”的一个捷径,一是看名头是不是非常吓人,比如说XX第一人等等之类;二是看他们自己讲能解决的问题是不是靠谱,比如说能对人力资本进行量化等——如果他有这个本事,早就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了,还会来你的企业“传道赚钱”?三是他们挂的TITLE是不是一大堆,比如很多外企和华为出来的人,喜欢说自己是高管,或者说自己是任职资格六级或企业首席XX师,其实这些所谓的高管或者首席,就好比在村里当个书记然后就说自己是中国的高官一样。凡符合上述三条的老师或师爷,基本可以断定,他有半桶水却晃荡得厉害。
3. 商业味道浓。为什么有这么多商学院,为什么有这么多师爷?因为这是一个“有利可图”的黄金赛道。这个世界很有意思的一点是,凡是把商业或赚钱摆在台面、写在脸上的人,基本上可以断定,他做人做事都没有通透。一个做人做事上都没通透的人,您相信他能“传道、授业、解惑”?
名师,特别是商业味道很浓的名师,无一例外都是情商高手。和名头很响的情商高手类“导师”呆一起的时间越长,越会觉得自己出类拔萃。为什么?一是他很“牛”,二是他们很会赞扬人,三是他们很会给人信心——几乎都是斩钉截铁的语气。
于企业而言,知道什么是正确的并不难,难的是知道什么时候干什么事。前者是知识,后者是心性。知识可以从书本、教授和网上很方便得到,然而心性却只有在内心里求。
工具和知识掌握得越多的,越会觉得自己无所不知。知识掌握得越多,越会觉得自己无所不知。心性越是觉醒,越是觉得自己一无所知。
能把企业做得很大而且还能够持续兴盛的企业家,他们所强的一定不是知识和工具,而是心性和心法。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企业界里,亦复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