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机器替代人到文明竞争

文摘   2024-07-05 09:47   北京  
大约十天前,和一位300亿规模的企业高管交流数字化。他所在的企业在机器替代人上的标准是:如果机器成本低于员工年薪的8倍,那么企业一定用机器。
这是生产线上的替代。办公室的文员被以RPA为代表的AI替代更加廉价,更快。

每年1000多万大学生,60%以上的人找不到工作。以前民工只要愿意,就可以去搬砖,现在搬砖的机会都越来越少了。60年前,就业问题严重,我们可以通过上山下乡的方式解决,但问题的关键是,现在不管是农村原生的,还是城镇长大的,这些人还真回得去农村吗?

所以,现在是人多了还是人少了?人固然是消费者,但前提是有劳动能力和工作意愿的成人都能通过自己劳动让自己和家庭有尊严地活下去的生产者。如果社会连生产的机会都不给了呢?

这是一个痛苦的转型期。大大说现在是百年未有之变局,这个判断一点都没错。130年前李鸿章说“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候,那是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的对碰,对碰的结果是GDP占全球高达32%的大清如纸老虎一般,在已然实现了工业文明的西方列强的侵略下几乎是每战必败,屈辱程度比1700多年前的五胡乱华有过之而无不及。现在的百年未有之大局,表面是中美冲突,其实是中国的工业文明和美国的数字文明(有人称硅基文明)之间的对碰。这个对碰,表面上是芯片和软件,实则是以创新力和想象力为根基的制度竞争。

我们鼓励创新吗?当然鼓励,但前提是听话。什么叫听话?听话很多时候就是,先画一个圈子,坐地为牢。但问题的关键是,颠覆式的创新能在圈子里产生吗?伟大能被计划吗?去年有一本书就探讨这个问题,标题是《为什么伟大不能被计划》,结论非常明确。

有人说,这是在美国,在中国并不适用。发明创新上的伟大不能被计划,这在苏联也是被事实一再证明(当然也有例外,但很少,比如第一次把卫星送上天等)。问题是,我们在这一点上能创造新的普适规律吗?

中国出得了马斯克吗?估计很难。看看马云和张一鸣等为代表的商业精英当下的状态就能明白,看看中国和美国的电影和电影审查制度就能清楚。

见吾说道
欢迎关注这个洞察事物本质的公号。 人生五阶:见人事,见自我,见天地,见众生,见空无。 见吾者,见自我与空无之谓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