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人用过的物品需要消毒还是灭菌处理?需要设置单独的内镜自动洗消机来处理吗?

文摘   2025-01-26 07:38   山东  

艾滋病患者用过的物品是否需要消毒或灭菌处理,取决于物品的类型、用途以及是否被血液或体液污染。以下是具体处理方法:
一、需要消毒或灭菌的情况
1.  被血液或体液污染的物品
•  消毒方法:对于被艾滋病患者血液或体液污染的物品,如手术器械、牙科器械等,应使用高水平消毒剂进行消毒。常用的消毒剂包括0.2%次氯酸钠、75%乙醇、过氧化氢等。这些消毒剂能够有效灭活HIV病毒。
•  灭菌方法:对于需要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建议采用高温高压蒸汽灭菌(如134℃下至少3分钟)。这种方法可以彻底消灭病毒,确保器械的无菌状态。
2.  高频接触的表面
•  消毒方法:对于家庭或医疗机构中可能被污染的高频接触表面,如桌面、门把手、开关等,可使用稀释后的含氯消毒液(如84消毒液)进行擦拭。确保表面湿润并保持作用时间不少于10分钟。
二、不需要消毒的情况
•  日常物品:对于艾滋病患者日常使用的物品,如衣物、餐具等,如果没有明显被血液或体液污染,一般不需要进行特殊消毒。这些物品可以通过常规的清洗和晾晒进行处理。
•  一次性用品:对于一次性使用的物品,如注射器、针头等,应直接丢弃在专用的医疗废物容器中,无需消毒。

三、艾滋病患者用过的内镜也不需要单独的内镜自动洗消机进行处理,但必须严格按照规范的清洗消毒流程进行操作。以下是具体说明:
1. 标准预防原则
根据WS 507–2016《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所有患者使用后的内镜都应采用同样的高水平消毒流程,无论患者是否为艾滋病病毒携带者。这意味着艾滋病患者用过的内镜不需要特殊的消毒设备,但必须严格遵循清洗消毒流程。
2. 清洗消毒流程
•  清洗:内镜使用后应立即进行预处理,用含有清洗液的湿巾或湿纱布擦去外表面污物。然后进行彻底的清洗,包括手工刷洗或使用内镜自动清洗消毒机。
•  消毒:清洗后的内镜需进行高水平消毒或灭菌。消毒剂可选择2%~3.4%碱性戊二醛浸泡45分钟,或使用0.2%过氧乙酸加防腐剂在自动清洗机中清洗30分钟。
•  终末漂洗与干燥:消毒后的内镜需用纯化水或无菌水进行终末漂洗,然后干燥。
3. 内镜自动洗消机的使用
•  内镜自动洗消机可有效完成清洗、消毒、漂洗和自身消毒等流程。
•  使用内镜自动洗消机时,应确保设备符合GB30689的规定,并按照机器的全部程序进行操作。
4. 特殊情况
如果内镜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或接触破损皮肤、黏膜,则需要进行灭菌处理。这种情况下,灭菌设备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四、注意事项
•  操作安全:在处理艾滋病患者用过的物品时,应遵循标准预防原则,戴手套、口罩等个人防护装备,避免直接接触血液或体液。
•  专业指导:对于医疗机构中的物品消毒和灭菌,应由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操作,确保消毒和灭菌效果。
总之,艾滋病患者用过的物品是否需要消毒或灭菌处理,应根据物品的具体情况和污染程度来决定。对于被血液或体液污染的物品,必须进行严格的消毒或灭菌处理,以防止病毒传播。

微生微语
与千万年长度的洪荒宇宙相比,人类三万多天的生命实属微微;与万千洪钟大吕的世事杂声相比,我们的一点分享实是微声。 感控人、内镜人的一点实用知识分享,共话内镜领域的消毒感控。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