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分享:多重耐药菌管理制度及隔离措施、控制流程

文摘   2025-01-08 07:03   山东  

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以及全耐药胞曼不动杆菌感染控制制度

1、科室发现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以及全耐药胞曼不动杆菌应立即按医院感染散发病例报告制度的要求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由医院感染管理科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一旦发现有 VRE 和 MRSA 播散的迹象,应尽快采取控制措施。

2、立即将 VRE 或 MRSA 的感染者或携带者隔离于单间,采取接触传播预防措施(或与感染同种病原菌的患者共居一室)。

3、预防 VRE 或 MRSA 接触传播的措施要求工作人员进入病人房间应戴手套;如果将与病人或其环境(包括家具、床栏杆等)有大面积接触,工作人员要加穿隔离衣。

4、脱手套和隔离衣后要用抗菌皂液洗手和/或手消毒。

5、对于需要采用接触传播预防措施的病人,一些用于他们的一般医疗器械如听诊器、体温表或血压计等应专人专用。

6、其他不能专人专用的物品(如轮椅、担架),在每次使用后必须经过清洗及消毒。

7、病人的治疗必须严格按照药敏选药,必要时请感染科专家会诊。

8、撤销接触传播预防措施的决定必须感染部位该病原菌培养阴性并经过主管医生同意才能实施。

9、病人出院后应对房间内所有的平面(包括门把手等)进行彻底消毒。由本科室监控护士负责监督。

10、对于需要采用接触传播预防措施的病人,在把该病人从隔离病房转送去本楼的其他科室时,必须由一名工作人员陪同,并向接受方说明对该病人应使用接触传播预防措施。接收部门的医疗器械设备在病人使用货物然后同样应该依据以上方法进行清洗消毒。

11、病人产生的医疗废物按我院《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处理。

内镜与多重耐药菌感染相关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针对内镜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措施,以下是一些详细的策略和建议:


1.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

医务人员在操作内镜时,应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范,特别是在实施中心静脉置管、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留置尿管等操作时,应避免污染,减少感染的危险因素。


2. 加强诊疗环境卫生管理

对于收治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的病房,应使用专用的物品,对患者经常接触的物品应每天进行清洁和擦拭消毒。


3. 合理使用抗生素

应合理应用抗生素,认真落实抗菌药物临床合理使用等有关规定,严格执行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的基本原则,正确合理的实施个体化的抗菌药物给药方案。


4. 加强内镜的清洗和消毒

  • 测漏:内镜测漏是软式内镜清洗消毒过程中的重要一环,要求每天清洗前测漏,及早发现并修复小漏点。

  • 清洗质量:预处理是清洗质量的关键环节,应根据使用说明书在内镜使用后1小时内开始清洗。

  • 消毒灭菌:选择合适的消毒剂,如邻苯二甲醛、戊二醛等,并根据内镜的的材质和结构选择适当的消毒方法。

5. 定期监测和评估

  • 微生物监测:定期对内镜和诊疗环境的微生物进行监测,确保消毒效果。
  • 风险评估:定期从“人、机、料、法、环、测”等方面进行风险评估,通过评估识别风险,制定整改措施。

6. 多部门协作管理

护理管理、人事管理、医院感染管理、设备及后勤管理等部门,应在各自职权范围内,对内镜诊疗中心(室)的管理履行管理职责,保障内镜室工作人员配置符合工作需求、落实岗位职责、布局流程符合卫生学要求、设备符合标准。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内镜多重耐药菌的感染,保护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安全。


微生微语
与千万年长度的洪荒宇宙相比,人类三万多天的生命实属微微;与万千洪钟大吕的世事杂声相比,我们的一点分享实是微声。 感控人、内镜人的一点实用知识分享,共话内镜领域的消毒感控。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