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随便打开一个搜索引擎或是短视频APP,输入“自我感动”,然后就会出现各种带有讽刺意味的词条,有“自我感动型父母”“自我感动式爱情”“自我感动是病态”等,任意点开后都是对“自我感动”的批判。这个词使用的语境也十分简单,如果有个人做了关心你的事情,但你并不觉得他这样做对你有益,就可以给对方贴上自我感动的标签。可这对于爱你的人来说,会不会太随便了呢?
来自亲人的自我感动为什么引发了大家的强烈反感呢?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其一,付出者的行为不符合接受者的期待,就比如李行亮打飞的为妻子千里送青团,却被妻子抱怨不合口味;其二,让接受者感到了压力,在他们看来有种道德绑架的意味,这也是好多媒体所批评的“中国式教育”;其三,过分的关心,最终让接受者感到心烦。这一点,很多人深有体会。父母好像总是放心不下我们一个人离家在外,总是问东问西,告诉我们应该怎么做,不应该做什么,但其实我们有自己的安排。
以上三点原因,看似十分合理,但仔细想便会发现,这都是从接受者的角度来评价付出者的行为。接受者认为,付出者只从他们自己的角度来衡量付出的价值,但身为接受者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既然双方都是站在了自己的立场,又有何对错之分呢?
在此,并不是想为自我感动者洗白,因为极端的自我感动者确实会给接受者带来伤害。只是我认为人与人之间应该能够换位思考,当大家在分析自我感动者的人格缺陷时,我们是否也能想想他们在遭受冷遇后的寒心。有位辩论家说,凡是没有受益者的付出,感动的都是自己。说实话,我不太认同,因为他对付出进行了功利化的价值计算,但付出本身不就承载了爱与关怀吗?退一步讲,受益本身就不只是眼前的利益,学校举行为父母洗脚式的感恩教育,有人说流于形式,但若长期进行,一次又一次的形式,总会在一些孩子的心里种下感恩的种子。
还有一个现在社会上很普遍的例子,就是在很多人的家庭群聊中,长辈们经常发各种注意、各种警惕,而却被小辈们忽视。在我的家庭微信群中,姥姥姥爷也是几乎每天都要转发一些专家的建议,然后再配上文字强调一遍。说实话,我回应也不积极,但是我妈妈和姨妈,每次都积极回应,还说一声“好的爸妈,我知道了,一定多加注意。”其实她们自己也能看出,有些消息只是危言耸听,是姥姥姥爷过于担心了。可她们明白,游子在外,父母担心是人之常情。同时也为作为后辈的我做出了榜样。
所以,别再随便给爱你的人贴上自我感动的标签了,让积极的沟通代替埋怨,用一句回应、一个微笑传递人间温情。
(文/汤雯然 山西大学 指导老师:韩晓芳)
*文内作品系第五季红星新闻高校评论新秀挑战赛参赛作品,仅用于展示,不代表红星评论观点。除此展示外,不得用于其他途径,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