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社会中,我们常会遇到这类情况:付出时期望得到他人的认同和感动,期望落空时产生“付出这么多,为何无收效”的疑问,这种现象在家庭、教育、社会互动等层面均有体现。而黄执中的观点“凡是没有受益者的付出,感动的都是自己”,则为我们提供了思考现象的新视角:某些情况下,付出可能并未真正触及到对方的需求,而仅仅满足了自己的情感需求。父母对孩子的关爱无疑是无私的,但有时却变成了一种“我觉得你应该穿秋裤”式的关怀。在这种情况下,父母认为自己的付出是出于对孩子的爱,孩子却可能因为这种过度的关心而感到束缚。这里的核心问题在于,父母的付出是否真的符合孩子的需求。如果孩子并不需要额外的衣物,那么父母的这种付出实际上并没有受益者,感动的只是父母自己。如果学校还想参与到家庭教育中,也不难看到 “给父母洗脚”式的感恩教育。初衷是培养孩子们的感恩之心,让他们体会父母的辛劳与付出。然而,孩子们按照指令完成任务,可能会感到困惑:为什么我们要通过洗脚来表达感恩?父母表面接受,但内心可能并没有感受到真正的尊重或理解。这样的感恩教育,更多满足了组织者或者社会期望下的某种形式感,而不是真正地促进了亲子之间的感情连接。因此,更像是一个自我感动的过程,而非有益于学生的成长、双方的互动。似乎在娱乐中许多感情都会“夸张化”,某综艺明星在得知伴侣喜欢吃青团后,花费巨额机票费用从千里之外将青团送到伴侣手中。围观群众或许会被这种浪漫之举所打动,但对于当事人来说,这份心意是否合适、能否带来实际的快乐,则需另作考量。伴侣本人未必领情,却需配合这种夸张的举动。而群众固然有赞叹者,行为也可理解为明星的魅力,但在一些粉丝看来,可能更希望明星能够通过作品来传递正能量,而不是通过这种方式来获得短暂的感动。可以看到,“我觉得是为你好”与“ta真的为我好”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距离,付出与受益间存在着一条微妙的边界。真正的付出应该是以受益者为出发点的,基于对他人需求的理解和尊重,而不是基于主观意愿和单方面的“我觉得”。“妈妈觉得你冷”背后隐藏着父母基于自身经验所作出的判断,他们希望通过日常的嘱咐对子女负责,但是,年轻人有自己的生活,这些善意的建议有时会显得不合时宜,甚至让人感到繁琐。毕竟,需要不同,个人对于“好”的定义也不同。父母的关爱、学校的组织,明星的宠溺,都是出于给予者角度的“为你好”,这启示我们,无论是教育还是生活中的点滴关怀,都应当确认付出是有意义且能被接收方所接受的。如何找到一个平衡点?使得付出不流于宣泄、索取、形式,而是建立在理解和尊重基础上的共情与互益,成为一种双向的情感交流,让对方真正受益,也让自己收获内心的充盈。这是值得我们长期探索,不懈思考、实践的。(文/吕雷祎一 中国传媒大学 指导老师:李泓江)
*文内作品系第五季红星新闻高校评论新秀挑战赛参赛作品,仅用于展示,不代表红星评论观点。除此展示外,不得用于其他途径,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