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白:在历史的邮筒里致信未来(组诗)

百科   2025-02-09 10:44   北京  

点击关注“中国诗歌学会”,与诗结伴同行

《作家》2025年第2期

             

在历史的邮筒里致信未来(组诗)

任白

             

 

少年中国养成记 致梁启超

 

“中国病太深了,症候天天变,每变一症,病深一度,将来能否在我们手上救活转来,真不敢说。但国家生命、民族生命总是永久的(比个人长的),我们总是做我们责任内的事,成效如何,自己能否看见,都不必管。”梁启超《致孩子们书》(1927.1.277)

 

距您写《少年中国说》,二十多年过去了

那个乳虎般的少年还在胚胎中,甚至已经开始早衰

在他还没有诞生的时候,这多么吊诡

陈旧血脉使母亲的子宫变成了一个幽深洞穴

只能孵化暗淡的遗迹,而您被历史的觉悟选中

一个危险又光明的先知,在夜深之时用奇怪的言辞

宣告日出,您的热情是从哪里来的

所有的断代史和编年史,都在拦截和冻结

坏血周期最初的史料,而天启终于在轮回成为罪孽之时

降临,这个华丽民族的史卷发热,冒烟

从您的怀中窜出火苗,这是匪夷所思的一刻

骇人的、突兀的、明亮的、高热的

无法探明源头的——热情、精力和信念

与您合为一体,天选之子

总会被遗弃在荒野中,接受嗤笑与鞭挞

然后是漫长的炙烤,沉疴日盛,每一次

都在踩踏希望,踩踏接受天启时微茫的曙色

此时,光荣是作为一道血痕刻入石碑的

又被反复捣毁,被信仰遣送到来世

是的,“国家生命、民族生命总是永久的”

而先知必遭摧折,先驱必被屠戮

历史的血光总在若干光年之后

被后世的人们蓦然响应,他们战栗,欢呼

身上的血开始沸腾

他们睁开眼睛,成为少年

 

2023.4.26

 

 

 

伟大的怀疑 致鲁迅

 

“我所说的话,常与所想的不同,则我已在《呐喊》的序上说过:不愿将自己的思想,传染给别人。何以不愿,则因为我的思想太黑暗,而自己终不能确知是否正确之故。”鲁迅《两地书·致许广平》(1925.5.30)

 

伟大的怀疑总是从自己开始,最终又走向自己

诚恳得像一湖硫酸,残酷的认识论有一柄极为锋利的刀柄

您握着它,鲜血如同蛛网从手指间爬出来

渐渐地,一个水网、一个流域、一个版图

慢慢扩大,慢慢宣示它的决心

安置我们的孤陋与偏狭,用最为激烈的方式

冲击和洗刷,我们多半还是被流俗的逻辑打磨

变成河底的卵石,而在永夜之中

钻石蜷缩在火山腹部,等待一场新的喷发

 

2023.7.9

 

 

 

什么样的年代才是好年代 致秋瑾

 

“东洋女学之兴。日见其盛。人人皆执一艺以谋身。上可以扶助父母。下可以助夫教子。使男女无坐食之人。其国焉能不强耶。我诸姊妹如有此志。非游学日本不可。如愿来者。妹处俱可照拂一切。妹欲结二万万女子之团体学问。故继兴共爱会。”秋瑾《致湖南第一女学堂书》

 

什么样的年代才是好年代

承平日久,消费弥天。还是为了一点

未可知的进步,也要以热血为燃料,烧掉大地上

经年的荒草。冬春之际,所有物候都在等待

万物开裂的声响,那些芽孢和头颅

以祭品之名,带着哨音升入夜空

古老的星链一直在组网,血光成为星辉

我们国族最优秀的赤子,为什么总是

捐躯殒命,以这种无法挽回的沉没成本

换取一个吃力的轮回,牺牲者

最终牺牲掉了什么,草木枯荣

遮蔽了时间空转时飞溅的残肢

那些最滚烫的心血并没有进入明日法典

只是在一些残旧的碑文间躲雨

在一些不大不小的山火里冒出浓烟

 

2023.3.2

 

 

 

关于持平之论 致胡适

 

“凡论一人,总须持平。爱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方是持平。鲁迅自有他的长处,如他的早年文学作品,如他的小说史研究,皆是上等工作。”胡适《致苏雪林》(1936.12.14)

 

前辈,在持平之论背后,是什么确立四维

一双复眼?一卷信史?一个采集了所有灾变的

数字模型?一片被泪水过滤的血海?

一个被海量镜鉴团团围住的孤独舞台?

在您的那个年代,思想和肢体都在混战

孱弱和血腥彼此挑逗,亢奋和张惶互相膨化

而您的沉静有着陨石一般沉默的质量

以及人类尚未企及的古老记忆

启示录般披露未来的判词

以及历史尚未和盘托出的道义自觉

这一切从何而来?我只能再次仰望天道

只有那些不为人知的星光,才能把一些暗语

一些温和而又强大的能量泄露给您

而现在,我闭上眼睛,感到一股

温和而又强大的能量进入我的身体

 

2023.3.3

 

 

 

没有什么能够把你们炸成碎片 致林徽因

 

“没人知道我们为什么没有被炸成碎片。听到地狱般的断裂声和头两响稍远一点的爆炸,我们便往楼下奔。我们的房子随即四分五裂。全然出于本能,我们各抓起一个孩子就往楼梯跑,可还没来得及下楼,离得最近的炸弹就炸了。它把我抛到空中,手里还抱着小弟,再把我摔到地上,我却没有受伤。同时房子开始嘎嘎乱响,到处都是碎裂的门窗、隔窗、屋顶、天花板,全都坍了下来,劈头盖脑地砸向我们。我们冲出旁门,来到黑烟滚滚的街上(幸运的是墙壁没有崩塌)。

……

当我们往联合大学的防空壕跑的时候,又一架轰炸机开始俯冲。我们停下来,心想这一回是躲不掉了,我们宁愿靠拢一点,省得留下几个活着的人去承受那悲剧。这颗炸弹没有炸,落在我们正在跑去的街道那头。我们所有的东西——已经不多了——都是从玻璃碴中捡回来的。”林徽因《致费慰梅》(1937.11.24)

 

把所有东西从玻璃碴中捡回来

这是多么艰巨的工作,战乱还像巨蟒一样

在我们的国土上爬行,从天而降的炸弹

在我们褴褛的身上反复挖掘

古老民族的衰朽与脆弱、血污与哭喊、死亡与湮灭

这是一次(无数次)残酷的抢夺——国祚、文脉

和在伟大历史中摇晃的广袤山河

从北平,到天津,到济南,到郑州,到长沙,到汉口

到李庄,到昆明,到桂林,再到重庆

逃亡与赴命,“把中国所有的铁路都走了一段”

在车站黑黝黝的铁篷子下告别,走的人没有座位

送行的人打着凄凉的雨伞,满车站的兵

开拔到前线的,和受伤回到后方的

不远不近的炮声,和不知邮寄到哪里的信件

——是的,那些信件,气若游丝的邮路

习惯了突然中断,习惯了用毫无依据的奢望续命

后来,在轨道尽头长出山路

从死神的影子里孵化出骨针一样伶仃的翅膀

它们在大地上飞窜,航迹像凌乱的针脚

缝合看见和看不见的裂缝,甚至远涉重洋

向所有不舍善念的人披露这骇人的飞行

所以,没有什么能够把你们炸成碎片

地狱般的断裂声悬在头顶,但泪迹斑斑的字迹

还在飞,还在用翅膀搅动的气流

为故国充注生息,你们这些仓惶而又坚定

羸弱而又强健、残破而又优美的人

你们这些在恶疮盈满的乱世以斯文为行李的人

终于从脚印中开出花来,终于

用云中雁字画出了彩虹

 

2023.2.6

 

 

 

总有一代人处于时间的中心 再致林徽因

 

“在读了托尔斯泰关于一八零五到一八一二年在彼得堡和莫斯科之间的各色人等的详尽描写之后,我必须承认,在一九二二和一九四三年之间,李庄、重庆或昆明或北平或上海的各种人物,与《战争与和平》中所描写的一个世纪以前,甚至在遥远的俄罗斯的人们是何等地相似。”林徽因《致费正清》(1943.6.18)

 

总有一代人处于时间的中心——广场上最纷乱的地方

吵闹,哭喊,郑重其事地热爱

把诗歌里那些华美的词句拆开,扔进坩埚和血泊

燃爆的声音只能提供一点点光亮

而泥泞的道路就像彗尾,在夜深之处不停地抖动

安德烈公爵、皮埃尔、闻一多、傅斯年、沈从文、杨振宁

当然还有您,美丽聪慧的女士

在激荡生活中挥别晨露的颤动花蕊

从北总布胡同三号的宁静案头,一路向南,向西

沧浪之水浊兮,但种子一直被藏在春天里

小小的、可以压缩成各种形状的春天

包裹在心脏滚热的瓣膜之下,爆炸,颠簸

都被倾听和储藏,都被渴望和爱更深地打量和规劝

锋利的弹片只能虚构一个岩洞般的历史缺口

膨胀的愤怒只能模拟溃散的闪光

而那些骸骨之下无尽的低语却留了下来

成为时间的良心,那些在津浦路夜色下的哀伤面容

留了下来,成为历史岩洞里最能触动善念的

秘密图形,现在我明白了

为什么“永恒的女性”能够引领我们上升

因为你们是所有历史风暴寂静无声的承担者

从客厅到教室,从荒野到黎明的边缘

深渊般的耐心掩埋了多少历史的恶疾

而清明的笑脸只要在春树的花影下晃动

我们就感觉又一次被修复了,就会被伟大的轻信

再次感召,伸出残损的手指去检点废墟

把还能一用的东西都找回来

 

2023.2.7

 

 

          

老春天里的新诗人 致徐志摩

 

“我不是诗人,我自己一天明白似一天,更不须隐讳;狂妄的虚潮早经消退,余剩的只一片尘确的不生产的砂田,在海天的荒凉中白艾。‘志摩感情之浮,使他不能为诗人;思想之杂,使他不能为文人。’这是一个朋友给我的评语。煞风景,当然,但我的幽默不容我不承认他这来真的辣入骨髓的看透了我。煞风景,当然,但同时我却感到一种解放的快乐——”徐志摩《致陆小曼》(1927.8.23)

 

这几乎是一次拯救式的阅读,蝉蜕般的自我否决

披露了一个重要时刻——诗人身份的重新确认

一个诚挚的苦笑,和荒凉的坦白

又勇敢,又天真,充满春天冰河初开时

清冽的脆响,闪着蓝色寒气的诗意开始流动

这可真好,一个全新的徐志摩

一个从浪浮诗情中脱身的徐志摩

向自己的爱人喃喃告解

是的,风花雪月和浅斟低唱

让我们的诗歌沦为世代相传的廉价酒水

一个老春天,无法染绿任何东西

无法在困倦的河水中挑起劫争

无法重新分配时间、和量子世界中

星星般旋转的全部电荷

而那就是诗歌,是新世界的吟游诗人

沿途留下的无尽花朵

现在,一个新的诗人呱呱坠地

一个新的康河伸展出无数桥梁的手臂

一只新的舢板盛满喧哗的星辉

 

2023.2.27

 

 

      

自觉者之歌 致朱湘

 

“创造一种新的白话,让它能适用于我们所处的新环境中,这种白话比《水浒》《红楼梦》《儒林外史》的那种更丰富,柔韧,但同时要不失去中文的语气:这便是我们这班人的天职。”朱湘《寄赵景深》


一条大河在大地上流淌,向着下游一刻不停地

奔涌,有多少滴水准备好了闯关夺隘

冲决道道石阵,或者潜入地下

成为不具名的失踪者,日复一日托着不安的河床

谁会成为自觉者,踊跃而又笃定地选择

果敢而又坚毅地奔赴,谁发出了这响亮的指令

谁捍卫了历史正义,让大河壮丽又舒展

一个流域如同一个星系,一片波光就是一页诗章

 

2023.3.1

 

 

 

让赞美我们的事物塑造我们 致冰心

 

“在‘新汉寿’之末一夜,竟在白岭上过了瓜果节,说起也真有意思。那天白日偶然和众人谈起,黄昏时节,已自忘怀,午睡起后,C夫人忽请我换了新衣,K教授也穿上由中国绣衣改制的西服出来,其余众人,或挂中国的玉佩,或着中国的绸衣,在四川暮色之中,团团坐在屋前一棵大树下,端出茶果来,告诉我今夜要过中国的瓜果节,我不禁怡然一笑,我知道她们一来自己寻乐,二来与我送别,我是在家十年未过此节,却在离家数万里外,孤身作客,在绵亘雄伟的白岭之巅,与几位教授长者,过起软款温柔的女儿节来,真是突兀!”冰心《致双亲》(1924.8.16)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无数优美的岁月被封缄在小小的节日里

一些华美的石头在江水的轻抚下睡着了

它们睡姿蜷曲,仿佛满腹心事的沉船

等着我们打捞,并且作为水手

在岸边检查满弓似的龙骨,修补眼睑似的风帆

是的,我们必须翻新宿命,让那些

赞美我们的事物塑造我们,听那些

爱我们的事物讲述我们,任那些

遗弃我们的事物洗刷我们,和那些

愿意陪伴我们的事物一起

重新成为阴晴不定的天光下好看的波浪

 

2023.3.1

 

 

 

今天怎样爱青年 致朱光潜

 

“你如果问我,人们应该如何生活才好呢?我说,就顺着自然所给的本性生活着,像草木虫鱼一样。你如果问我,人们生活在这幻变无常的世相中究竟为着什么?我说,生活就是为着生活,别无其他目的。”朱光潜《给青年的十二封信》(1929.3)

 

有一次我梦见大陆漂移再次上演了

我们所在的板块轰然开裂,一片巨大的陆地

像崩解的冰山一样,缓慢但却坚定地离我们而去

而那上面,站着所有青年

他们平静而又欢欣,若无其事得像去超市

买啤酒,或者取刚刚送达的快递

看不出有多么决绝,一个日常影像里

无法定格的片段,就这么慢慢远去

明日之门无法拦阻,甚至瞬间垮掉了

还有语言,他们替换和更新了全部名词

一键切换,完成创世像完成代谢

是的,如果我们现在打算给青年们写信

应该先测试下手边的翻译软件

是否能够应付,这种不同大陆间的隔绝

或者采取一种罕见的放任态度

如同无目的的生活,不被任何姿态

绑架,不被任何虚设的话语

绑架,当然也不被令人生厌的先知身份

绑架,我们活在局促的历史和地域中

所有训诫都是诳语

所有关于大陆坚不可摧的承诺

都是被短小生命庇护的谎言

 

2023.3.6

 

 

 

像您一样重塑文学的忠实 致沈从文

 

“我因为天气太好了一点,故站在船后舱看了许久水,我心中忽然好像彻悟了一些,同时又好像从这条河中得了许多智慧。宝宝,的的确确,得到了许多智慧,不是知识。我轻轻的叹息了好些次。山头夕阳极感动我,水底各色圆石也极感动我,我心中似乎毫无什么渣滓,透明烛照,对河水,对夕阳,对拉船人同船,皆那么爱着,十分温暖的爱着!我们平时不是读历史吗?一本历史除了告我们些另一时代最笨的人相斫相杀以外还有些什么?但真的历史却是一条河。从那日夜长流千古不变的水里石头和砂子,腐了的草木,破烂的船板,使我触着平时我们所疏忽了若干年若干人类的哀乐!我看到小小渔船,载了他的黑色鸬鹚向下游缓缓划去,看到石滩上拉船人的姿势,我皆异常感动且异常爱他们。我先前一时不还提到过这些人可怜的生,无所为的生吗?不,宝宝,我错了。这些人不需要我们来可怜,我们应该来尊敬来爱。他们那么庄严忠实的生,却在自然上各担负自己那份命运,为自己,为儿女而活下去。不管怎么样活,却从不逃避为了活而应有的一切努力。他们在他们那份习惯生活里、命运里,也依然是哭、笑、吃、喝,对于寒暑的来临,更感觉到这四时交递的严重。三三,我不知为什么,我感动得很!我希望活得长一点,同时把生活完全发展到我自己这份工作上来。我会用我自己的力量,为所谓人生,解释得比任何人皆庄严些与透入些!”沈从文《致张兆和》(1934.1.18)

 

从沉默中发现庄严是一件更庄严的事

亲爱的从文先生,这需要真挚和一些自证软弱的谦卑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跟随您,在清冽激越的水流中

看见残腐草木葱茏的前世,看见它们举着匿名的花朵

在晨露中等待风的翅膀,只有这样

我们才能发现水底安睡的船板,终于摆脱了

水手们的斥骂和冲滩时河水和石头的反复撕扯

无数次上行下行,总算把疲惫还给了它们

把满弓一样的脊背还给了它们,它们归于沉默

归于力竭之后伟大的宁静,是的,只有爱

才能倾听它们,只有虔敬,才能得到谦卑的智慧

我们被黑洞般的凯旋门摄住了魂魄

华丽的善行和斑斓的罪孽,无数恒星布设的

神秘光谱,而我们醉心于行星的眩晕

并且习惯了对其他行星视而不见

但是不,每一个诚实的灵魂都写下过

自己的史诗,它们艰辛、凶险、无尽无休的劳苦

数不清的果决和来不及掩埋的牺牲

只要我们低下头去,浅浅的水下和脚边的土里

就能看到它们,散落的遗骸

不被记录的尘埃,每一寸腐殖质中

有多少受辱的灵魂,被时间烧蚀的叶脉

还有蝼蚁的墓碑,我们一起读吧,这些史诗

再大的诞生也源自损毁,再小的死亡

也是安静的归途,而这中间,我们的道路

歌声和哭声一起编织,都要用尽

全部气力,用爱和忍耐忠实地走到命运尽头

而我们,必须重塑文学的忠实

用每一个字搭建星空般的穹顶

照耀并且庇护,四处流散的悬浮体

让被时间蒸发掉的元气,和被历史注销的

名字,重新聚合,为新一轮的天地造化

重新设定历史正义

 

2023.3.8

 

 

 

不合时宜的劝告 致相关人士

 

“你总是为别人想,连通信的一点权益也愿牺牲。这就是你,自己甘于吃亏,绝不拖住别人!我感到你的深厚友谊!”老舍《致赵清阁》(1955.4.25)

 

如果爱被放弃,被阉割,被抽空,被悬置

被调包,被用体面的氮气慢慢冷却

被用来为退入繁华的生活断后

那么,保持安静才是最好的选择

 

2023.3.9

 

 

              

热情故事 致张爱玲

 

“这是一个热情故事,我想表达出爱情的万转千回,完全幻灭了之后也还有点什么东西在。我现在的感觉不属于这故事。”张爱玲《致宋淇》(1976.4.22)

 

我脑海里不断回放你出门时的样子——

剪裁得体的衣装、清瘦的背影、近乎无声的脚步

冷清的街道上,你所讲述的故事被路灯收纳

天黑下来了,要怎么证明

它才是热情的,忍耐,等待

把触目的虱子封禁在华美的衣缝里

衰落的体面和觉醒的尊严也在那儿

那其实是一个战场,无声的搏杀一直都在持续

是的,我们可以用战争验证血液的温度

看它能否烫伤冷兵器肃杀的皮肤,以及故事里

从泪水中萃取的盐芒闪闪的词语

我们可以用牺牲验证污水淋头的勇气

无论在嘈杂街巷,还是自己家里

都不屑于为自己辩难,甚至同样刻薄

所有局促、虚弱、阴暗、欲望和促狭的计算——

这些没落家史里的调味料,都在自己的命运里值班

但清冷的灵魂一直醒着,在头上三尺的地方静坐

哀伤,怜悯,时刻警戒着陌生的魔鬼

前来制造烂熟的罪孽,这当然是个热情的故事

母亲和爱人留下的雪路,战乱和时间

对冲的雨天,迷途和歧路织就的广阔版图

每一个沉默的脚印都是红色的,都种下丝丝袅袅的烟缕

这可怕的长征,通向惨淡的笃定,和并未等在尽头的

团圆,它并不小,如同一个易碎的酒杯

盛满滚热的心意,但却不会在最滚烫的时候端给

共饮之人,一次安静的晚宴,窗外的风雨

摇动烛火,脸上一闪而过的笑意

这就是能留下来的东西,一个悄悄藏起裂纹的罗曼司

一个酒心巧克力似的热情的礼物

它被吃掉了,华丽的糖纸留在餐桌上

它有力的甜味在舌尖上围成一个小小的院落

 

2023.4.3

 

 

 

爱是解放 致朱生豪

 

“你前儿那封信里说的话一通也不通,懒得驳你了。世上没有什么人会爱你,因此只好自己骗骗自己说恋爱是傻了。顶聪明的人都是爱寻烦恼的,不寻烦恼,这一生一世怎么度过去?理学先生都说不得的苦衷。活人总是常戚戚的,死人才坦荡荡。

我渴望和你打架,也渴望抱抱你。

你这恼杀人的小鬼。不要因为我不爱你而心里气苦。”朱生豪《致宋清如》

 

最好的爱情大概是可以耍赖的爱情,脱掉长衫

还有油漆一样的年龄和内裤似的体面

赤子重生,爱人和强盗瞬间合体

柔情、蛮横、赤诚、顽劣、孟浪、偏执、宽厚、

依恋、疏离、酷烈、哀婉、甜蜜、辛辣、酸爽

——一千种香料的嘉年华会

和尚、岳飞、约翰、厌物、蚯蚓、朱朱、黄霸天

你脚下的蚂蚁、元始天尊和兴登堡将军

——一百个身份的爱情战争*

彻底的交付和完全的抢夺

被超越的时间、被摆脱的躯壳、被祝福的相遇

一个生命撞进另一个生命

一场猝然绽放的焰火,很多年之后

还捧着我们扬起的脸

说活着的生命永远活着


2023.4.13


*朱生豪惯于在给宋清如的情书结尾随意署上各种稀奇古怪的名字。

 

 

            

现世涅槃 致汪曾祺

 

“我自己也正跟那一点不太热切的回乡念头商量,我也有点疲倦了,但我总要自己还有勇气,在狗一样的生活上作出神仙一样的事。”汪曾祺《致沈从文》(1947.7.15)

 

现在回头看,您达成了自己的宏愿

狗一样的生活一直在身后穷追不舍,而我们

只好以一次次漂亮的摆脱为乐,用更快的加速度

更突兀的急转、更狡黠的跳跃、更乱真的隐匿

甚至更恐怖的喊叫、更恼人的耐心、更不可断绝的期盼

去书写我们的逃逸生涯,这当然是一种斗争

优雅而又狡黠,用美食和所有精心编织的时光筑巢

把一种叫作趣味的脆弱美物置放其中

中国文人传统中最美妙的遗存

信笺上的梅花、微雨中的荷塘和青衫渐隐的背影

却道海棠依旧,却道海棠依旧

“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手里的折扇也会变成

一道屏障吗?给神仙搭建一个临时居所

风雨如晦,烛火摇曳

而您顽皮的笑脸在我们日后的纸牌上

不断浮现,游戏还在继续,爱恋仍驻心中

 

2023.4.27

 

 

 

所谓名节 致傅雷

 

“只是含冤不白,无法洗刷的日子必坐牢还要难过。”傅雷 朱梅馥《致朱人秀》(1966.9.2)

    

真的有人在一派唁唁之声中以身犯险,松竹梅永居的季节

冰与刀锋垒筑的高台,这些史卷中的华美居所

总是浮于血海之上,总是被唾骂声托举着

去飞沫堆叠的祭坛上留下头颅

良禽择木而栖,只有极少数先贤

才会用鲜血清洗自己的庭院,义无再辱的脸

沉入民族叙事的泥潭,在遗忘中沉睡

等待在复活的良心中发芽,尊敬的傅雷先生

真的是过了很多年,我们才用轻佻的泪水

一点一点地擦洗您的名字,和我们传统中

阴沉但却无比真切的暗黑之源

是的,只要稍加留意

我们就会在一条大河的水面之下

发现那些冲烂河床的潜流,那些把一些舟船和泳者

拉向水底的漩涡,是的,那是另一部历史

另一卷让无数智者沉溺其中的史中之史

显然,它们裹挟更多的水滴和全部的水流

拥有对流向的不动声色的指引,而您

和所有骄傲的牺牲者,只能作为激动的水花

在不舍昼夜的河面上,被粉碎或挥发

悄无声息地升入云层,痛彻心扉地看着这一切

天光云影能改变什么,我们需要一个新的历史

关于河床的塑造,和名节的呵斥

是的,我们需要水面之下道义的力量被唤醒

需要您和所有先贤在云层之上成为金星

不容规避的光亮和不容置疑的对地理坐标的指示

只有这样,我们的河流才能被拯救

我们才能从对于荒谬流向的指认中

获得历史的名节,才能从民族叙事的重述中

获得清洁的智慧

 

2023.5.7

 

 

 

暗生欢喜 致蔡其矫

 

“即使苦难再深,生活也要丰富多彩。打倒僧侣主义!欢迎雨和月,风和花。”蔡其矫《致舒婷》(1976.12.21)

 

我猜想热情大概和纬度有关,和赤道的亲缘

相互印证,霸王莲硕大的叶子托着爱情的串串露珠

雨林蓄满泪水和体液,这下好了

南方诗歌从生到死都是湿漉漉的,而诗人们的天真

从不造作,溽热发现了大批水光潋滟的皮肤

海风鞣制了无数波浪般绵绵不绝的诗行

是的,在南方,诗歌和雨水互相施洗

和植物彼此纠缠,和女孩们吻得不可开交

和小和尚一起每天在夕阳里还俗

作为一个北方诗人,我愿意把这一切

看成是一种意志,是伞一样罩在南方天空的

嬉笑的云朵,而我深知橘生淮北当守本分

站在秋冬干燥的风里,为一场南方雨

为雨中闪光的诗句,暗生欢喜

 

2023.2.25

 

(本组诗作刊于《作家》2025年第2期)

 

 

任白,吉林省吉林市人。作家、诗人,中国诗歌学会理事。出版诗集《耳语》《情诗与备忘录》《灵魂的债务》《任白诗选》、中短篇小说集《失语》等。

 

 


转载本公众号诗文请注明出处

制作:赵云 / 编审:符力、安琪 / 核发:金石开  
法律顾问:北京市京都律师事务所 王瑛 
北京格韵律师事务所 贾娜



中国诗歌学会
中国诗歌学会1994年经中宣部批准,民政部注册登记的国家一级学会。 主管单位:中国作家协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