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少卿:《微弱但不可摧毁的事物》诗选 | 诗集选读

百科   2025-01-11 09:21   北京  

点击关注“中国诗歌学会”,与诗结伴同行

《微弱但不可摧毁的事物》,胡少卿 著

上海三联书店2020年出版


作者自述


精神修为是很神秘的。它虽然无形,却能被人确切地感知。精神修为高的文字,如同高山隆起,使人陡然肃穆;精神修为低的文字则如同柳枝,不仅摇摆,而且倒伏。

新诗作为一种几乎没有形式倚仗的文学样式,极度依赖于精神的险峻、高耸、新鲜和清洁。面对新诗的殿堂,我满怀谦卑与敬畏,惟愿自己有登堂入室的可能,不做诗歌门外游荡的闲汉。

《微弱但不可摧毁的事物》是我1998-2019年约21年间所作新诗的选集,分为“庞大固埃”、“恨铁成钢”、“明神”、“坐一个敬亭山和我”四辑,从中约略可以看到一个习诗者在文字之途跋涉的履迹。

海子曾面向“中国的稻田 和周天子的雪山”,高声大叫“万人都要从我刀口走过去建筑祖国的语言”。(《祖国(或以梦为马)》)此种豪迈,虽不能至,心向往之。我愿以此来时时纠正、度量、激励自己微不足道的努力。(胡少卿)


 

《微弱但不可摧毁的事物》诗选

胡少卿

 

 

桌子

 

桌子其实从不甘心只做桌子

一有机会,它就要变成

凶器、温床、风景乃至画笔

一件终生的桌子

其内在的灵魂是何等痛苦地忍受了一辈子

(因此有时不免嘎吱作响)

它的名字——人类的符咒,用于训练忠诚

直至烈焰腾空

这受苦的精灵才终于从字的镇压下解放

飞翔在无始无终、无边无际的空白中

 

 

 

剥开

 

剥开洋葱,一层一层

到无所有

那使你流泪的

不过是空无

 

剥开桔子

坐在黑暗里吃下它

水花四溅,只一次

就异常完美

 

 

 

庭院

 

一个,两个,她在数着桃子

一滴,两滴,我在看着雨点

 

起风了

回到我们的小庭院

 

看哪

一片羽毛落在水边

 

 

 

寒夜里

 

寒夜里漂满蒲公英一样的星星

我轻轻地呵出一口气

它们就忙乱地飞舞

寒夜里冰在不远处爆裂

我随后听到了

体内骨骼的响应

寒夜里天是一种没有格局的黑暗

我用一朵火焰

照见一只通红的鼻尖

寒夜里新娘已经安睡

我其实是一只灯笼

还在檐下轻轻摇曳

 

 

 

记忆

 

一个寒冷的冬夜,一条小蛇爬到屋里

我惊跳起来,要把它打死或赶跑

父亲制止了我

他操起一柄铁锹

轻轻铲起这不知所措的小东西

一直把它送进屋外的竹林

他躬身的姿势

像对某种巨大的存在表示敬意

 

 

 

骑车

 

我记得我在骑车

春天的气流让我头脑发昏

一会儿往左,一会儿往右

像扑着翅膀的母鸡一样

没有目的

我先是骑在车上

接着骑在两个轮子上

最后我发现自己骑在空气上

阳光反射出张狂的影子

像一只蛮横的黑蜘蛛

直到倒在地上

像所有古怪的钢铁一样弃置路旁

我仍然无法相信

自己是厄运的最后一个部件

 

 

 

告别

 

还剩最后一个水果

我高兴地吃完了它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

类似的结束总让我心满意足

比如扔掉一双穿破的鞋子

写完一本日记本

把盘子里的食物一扫而空

还比如束起垃圾袋

让被遗弃的再一次被遗弃

这是一些完美的告别

每一次

都像经历一遍细小的死亡

 

 

 

放下

 

尤瑟纳尔在小说里说:别无他求是一种最大的享受

要怎样才能达到这样的境界

像蓝天放下它所有的云朵

我日思夜想,通宵达旦……

可是我不能

在我们时代的地平线上

矗立着几个恨恨而死的人

——我中毒太深的灵魂

永不能摆脱这些幽灵的喧嚷

 

 

 

凶手

 

一个人死了

凶手们围在床前恸哭

 

 

 

人们

 

人们只携带了吃饭的嘴

倾诉的嘴忘在箱子里了

 

人们只打开了顺从的耳朵

聆听真实的耳朵堵塞了

 

人们的嗓子发出细细的嗫嚅之音

咆哮的嗓子留在老虎家了

 

老虎在森林里徘徊

更多的老虎被画进了画里

 

人们的心空洞地跳着

像一面古老而精炼的皮鼓

 

 

 

另一个我

 

你日夜犁过土地、山峰和海洋

头发飘扬如旗帜

粗手大脚在阳光下拍起灰尘

你戴着巨大的青铜戒指

破衣烂衫好比陶土雕刻

所经之地,人们称你“笨重的美神”

 

总有一天,你会来找我

楼梯嘎吱作响

浊重的呼吸带着坚不可摧的意志

泥土从房顶落下

吊灯摇晃

 

我的兄弟

快从午睡中醒转

你的尘世表演即将落幕

 

当你看见我

巨大的拥抱使彼此消失、升腾

好比水留下水渍

在我们身后,是一个穹顶

——画满痛苦的肉体

 

 

 

我在岁月的河流边

 

我在岁月的河流边慢慢走

有人冲我喊:

“投降吧,投降吧,

因为和岁月交战从来没有胜者!”

 

我微笑着回答他:

“不,我从未与岁月交战

——我们只是偶尔同行。”

 

 

 

胡少卿,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对外经贸大学中文学院教授,公众号“胡少卿文学课”主持人,北京大学“我们”文学社创始人之一。著有学术论著《中国当代文学中的“性”叙事(1978— )》、《驶向开阔的世界》等,诗集《微弱但不可摧毁的事物》,编有《顾城哲思录》《杀像之意——废名诗选》等,主编有“星空诗丛”等。




转载本公众号诗文请注明出处

制作:赵云 / 编审:符力、安琪 / 核发:金石开  
法律顾问:北京市京都律师事务所 王瑛 
北京格韵律师事务所 贾娜





中国诗歌学会
中国诗歌学会1994年经中宣部批准,民政部注册登记的国家一级学会。 主管单位:中国作家协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