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武臣:《徙光记》诗选 | 诗集选读

百科   2025-01-14 11:38   北京  

点击关注“中国诗歌学会”,与诗结伴同行

《徙光记》,王武臣 著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2024年9月出版

 

 

《徙光记》诗选

王武臣

 

 

雨天和某人重逢

 

暮色,雨点微微,日子被洗得灰白

城市渐渐静谧,等待——

收快递的人,从二十年前的放学路走来

名字一闪而过

像青春马尾,从我们的唇边闪过

他并不知,那些昵称已枯黄

年迈的牧马人再无法拿出一地青翠

供奉马车和星空。这是最糟糕的隐喻,像我们

短暂的问候,叠加了深秋忧愁

 

他满载的快递三轮车,让我想起那年春

书包、食物在车上,我们骑着,推着

把郊游的大写意比作春风

而那些含混诗意救不出的清贫日子

像最后一股春水,从封印多年的体内流出

 

看着他的背影,我仿佛又被时间剜下一块

沧桑的肌肤布满了伤痕

 

细雨沙沙地说着胡话

它们习惯抽走温暖

用另一种方式,落在他与我相同的人间

 

 

 

乳齿

 

想去深海打造一艘船

趁黎明安静地酣睡

精磨一个船锚。陪你抛下童趣

穿越七个大海

带你去捡白色的礁石

二十颗,咀嚼着海风和海浪的

好看的礁石

可你的画里没我,风雨也还没到达

我是偷渡者,在晚上来到海边

串场星星和白雪的故事

在此岸喝一场酒,老一次

直到,白雪落到画里

我也老得不成样子

会把好看的石头还给你

石头里

白色的海浪还荡着柔软的风

星星从人间的深处,若隐若现

 

 

 

在深冬寒冷的清晨醒来

 

客厅鱼缸的水声潺潺

像是某个梦境,冒着汩汩热气的清泉

我经常沿着水源醒盹儿

慢慢走回现实,找到昨晚一些对峙

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争论,你赌气的样子

你说老王越活越犟,骨头开始长刺

我傻笑,从言辞的缝隙筛洗出命运的霜

好像我们走来,我们离开,在暴风雨的中心

挽着手,掌心的河流向着宿命和远方

一场盛大的宴会正悄悄落幕

我们在落日大道前,目送

路人和故事,潮水一样,退去的影子

唯有伏案思索,词语才肯回归

青春在桌上噼啪作响,成为配角

置换身份和叙事的角度

我们在纸上行走,我们写尽荒芜

写到长椅,垂暮暖阳

 

 

 

偶遇李叔同的早秋

 

一叶无人乘坐的木兰舟

在明湖搁浅

满屏秋风,轻旋在人间之上

此刻,早秋被赋予了新的意义

 

城南烟波丰盈

浓艳的想象力让秋意饱满

冻结的暮色正以文学性

描摹明净的远山、闲云、西楼

 

我嗅到凉爽中,有一轮飘忽的月

正用融化轻风的词

折射出螺纹般的恍惚美学

像纯音,为保持纯粹性

凭空捏造那个

在天还未凉的岸边

朝秋花点头的人

 

 

 

种菜

 

你以优雅的舞姿

调整层次、空间、留白

装裱在那幅画里的

有你,有黄昏余温

还有一些,难以言状的事

比如你留在汉代的襦裙

比如我吟诵在山水的句子

比如那些复制品

在诗意中失真,运动且不再衰老

像我们爱过的旧事物

每天被你擦拭,在精心呵护下

我也有了同等气质

十五年来,我们种植朝露和童年

种植繁星和某些小期盼

我们在墙角开垦的土地前交谈

谈儿女,谈神的恩赐

谈你的导游词和我的诗

谈献身于土壤的暮年——

我们要走进彼此的体内

沉睡,变成两粒种子

 

 

 

我们奔跑过的夏日

 

我想——

更符合你的,还是白布蓝边、橡胶底子

白色绑带的双星鞋

符合九十年代的永青路

青绿校服和粉红发卡

你像桃枝羞涩,我像白杨挺拔

我们像两只轻蝶,把那条路当作途径

把飞跃自行车流和行人当作闯荡

把沉重的书包当作行囊

佯装军水壶可啜饮夏日余温

把我们淋湿的泥土,当作浸润泪痕的故乡

蹲在道旁,你用树枝乱画

偏移起点的两条横线,当作长长路上

至今我都能听到的铁轨鸣响

这让我产生些错觉,比如:

不知是你在跑,还是铁轨在跑

只有扬起的时间悬浮

把我们奔跑的夏日,拉得很长,很长

 

 

 

局部有雨

 

一场雨在梦中抵达

给潮湿的岁月,按下暂停键

在旧纱厂住宅区,落日越来越仁慈,老人有空发呆了

他们在秋天的缺口呼吸,坐在马扎上攀谈

像童年河沿,小孩们打出的水漂

蹦蹦跶跶,绕过清晨的脸颊,形成时间旋涡

由小变大,直至沉没——

没有什么在雨水之外

独自生长,独自溃败,独自凝冻出霜雪

就像风雨前的征兆

就像这清晨渗出的潮气

就像那些,搬着马扎走散的老人

就像我体内扩散的水花波纹

如果我能通这些波光,抵达生命初相

水的局部,一定会

长出相知如镜的缤纷经验

 

 

 

国学班老师

 

“群峭碧摩天,逍遥不记年……”

山脚下坐着一个

大声读诗的人,收集

奔波于朝代的白驹,零落的灰

在二楼教室,孩子们怀疑

他误入唐宋的碑壁,

一千年前的白,也仅是时光的冷

仅是冻坏寒食帖的白菜,溅湿

独钓寒江雪的蓑笠

充其量都是俗人,拿先祖的名著之骨

探讨节气,探讨衣食和学习

历史再一次浓缩,打碎成

要展现的战乱、山谷、帝王与江河

细节不够,他会用语气凑,像白茫茫来路上

脚步疾跑的草书,不刻意去谈

却恰到好处,恰好到——

孩子们一伸手,能摸到那些筋骨

 

 

 

蜡烛

 

于是,小火苗还亮着

像老和尚的笑

我偷偷藏起那根蜡烛时

还没学到掩耳盗铃这个词

三十多年以来,我把蜡烛放进心里

经常秉烛夜照,体内摇摆的脚步

衬着渐行渐远的呼吸

他走以后,佛堂拆掉了

佛堂拆掉了,心中的烛火越来越微小

我也越来越愚钝

时而思想殆尽,照着画阁朱楼落蜡

也会案牍劳形,迎着四面八方的风忽忽闪闪

无法控制那团火

就像无法左右仅剩的人生

每一座寺前都有岔路口

如这香山教寺下形形色色的车辆

在这条翻新的路上奔走

用旧的日子似乎遗失,又忘却了什么

道路尽头的灯盏还在忽闪

一个和尚朝我走来,他微笑着

映红了我的心性

 

 

 

云笺

 

婉儿啊,

南国在边境的一节断章,

隔开了另一截汉水。

隔开了两阕词的沉重脚步,

以及遗落之钗的幽怨。

我想误尽前程,换回你的

清澈余晖,换回三千六百天后

啜饮江河的你。而你

用云袖化成晚霞,用红酥手

长出苍茫的青山。

夜色下的每一帧风景,都是一个错

错了三次后,山盟塌陷成

一江愁绪、断魂之词。

我从这阕词前走了几百年,

黄藤成绺拍打我,

恶风撕裂温润之伤。

你和陆务观伉俪的清秋,

有多少情窦能变成岁月?

又有多少梅竹能连理共冢?

唐婉儿,事到如今,

我只能借一夜月光送你,

治愈你在秋千索前,泪洒的长河。

 

 

 

王武臣,笔名无尘。现为山东省作协会员,华中文学社社长。诗作见于《草堂》《星星》《诗潮》《绿风》《诗选刊》《散文诗》《诗歌月刊》《山东文学》《时代文学》等。出版诗集《徙光记》。

 



转载本公众号诗文请注明出处

制作:赵云 / 编审:符力、安琪 / 核发:金石开  
法律顾问:北京市京都律师事务所 王瑛 
北京格韵律师事务所 贾娜



中国诗歌学会
中国诗歌学会1994年经中宣部批准,民政部注册登记的国家一级学会。 主管单位:中国作家协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