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款好用的工具,能用一个单词导入世界观和历史观的讨论

文摘   2024-09-06 00:24   北京  

语言不仅仅是交流的工具,它也是我们理解世界的重要方式。


某些词汇,特别是在特定历史时期或社会背景下,能反映出深层的文化与社会观念的变迁。


当今先进的技术,已经可以帮助我们从非常直观的图表中,跨越500年,看到语言与历史与社会发展的链接。


我的美国学生给我看了一个工具Ngram Viewer.  


我选了“自由”(freedom)做测试。这个词汇自人类历史上各种社会运动以来,就一直是激烈讨论的核心。


输入freedom, 就可以看到这个词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使用频率。1500左右的文艺复兴,1800后的工业革命,1950二战后的民族独立,紧密贴合着这个只有7个字母的单词。


我们还可以讨论“Freedom”的含义因历史、地域、文化的不同而发生的变化。比如,在美国,“自由”一度与奴隶制废除紧密相连。在奴隶制期间,数百万奴隶为了获得身体与精神的自由,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这一时期的文献中,“freedom”一词频繁出现,象征着对自由的渴望和追求。而在中国,“自由”的概念伴随着国家现代化进程逐渐浮现。从清末的变法维新,到近代的改革开放,自由不仅仅是个人权利的解放,更代表着国家走向自主、独立的愿望。COVID-19疫情期间,自由的定义再次受到挑战,关于个人自由和公共健康的争论持续发酵。这说明了“自由”作为一个词汇,其内涵随时代和社会背景的不同而变化。

小娃的测试是输入'China'  - 我们俩看到了‘西方人眼中的中国’。结果如下图,我就不展开了哈。大家应该都很熟悉。


我对这款工具有了更强的信任度。

如何把这款工具和我们的学习结合起来呢?


我想了想,请娃输入 ‘Bible'.  


小娃水灵灵地眼睛一亮,说:这个词好!


选这个词,是因为我们正在读‘Hamlet’。背景视频里介绍了宗教改革,印刷术对天主教的影响,以及这些因素是如何反映在《哈姆雷特》中的。


小娃在读Hamlet之前,读了'The View from Saturday', 因为要读懂书中的情节,人物描写和象征手法,我们简单学习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这两个话题。


有了上述的背景知识,小娃看到Bible的使用频率时,还是看着异军突起的1500+年,依然吃了一惊 - 她说:我知道印刷术的影响,知道宗教改革的意义,但是不知道影响这么大!


为了在一个更宽阔的范围理解‘宗教’这个话题,我又让娃输入'religion'.  基督教内部,以及不同宗教之间的冲突和发展,如同一幅幅历史画卷在眼前铺开。


小娃很感兴趣,自己搜索了' artificial intellegence'. 惊讶地发现这个词在2000年左右使用频次最高!我也给她很快地讲了一下互联网泡沫以及人工智能的发展。



曾经读过一句话 - 如果你想限制一个人的思想,就先限制他的语言。


我想,没有人甘愿接受这样的限制吧。


在家建个共享图书馆
阅读有方法,教育有理念,陪伴学习型家庭,共同成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