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网络
小城生活笔记之二十五
■杀 猪 饭
●江文林(安徽)
那年大寒节气,我任教的农村中学正准备放寒假,突然接到邮递员送来的通知,说这个星期天县里扫盲验收组要到曙光公社检查扫盲成果,说直白一点,就是要从各个大队、生产队随机抽签部分社员到曙光中学参加扫盲考试。
公社党委立即把任务压到中学,中学校长立刻把任务分解到每个教师。原来准备周六下午回城的教师,包括我和老杨,像领了军令状似的,下午就直奔各自承包的生产队。八波大队樱桃生产队是我和老杨的承包点。
樱桃生产队二十多户人家,民风淳朴,集体经济厚实,加上大队陈书记也住在樱桃生产队,各项工作推进比较顺利。红民校(扫盲班)工作,不论是参加扫盲班的社员人数、年龄结构、性别比例都比较适中,一直在公社遥遥领先。扫盲教师除了生产队会计,还有一位上海的知青,这在全大队都是少有的。
即便如此,到底抽哪些人参加公社的扫盲考试,结果如何,我和老杨心中都没底。
大寒节气,地上的积雪还未完全融化,北风刮在脸上很不舒服。好在樱桃生产队离中学很近,天晴路干时至多只要十多分钟的路程。
当我们快走到生产队时,一阵撕心裂肺的猪叫声随着凛冽的寒风传了过来。远远望去,生产队公屋外面的公场上里三层外三层地围满了看热闹的人群。穿过人流缝隙,走近一看,一位杀猪匠正在屠宰一头大肥猪。
杀猪在农家算是一件大事,每年也就一两次,相当于过节。每个村里都有擅长杀猪的人,由他们掌刀,不仅干得干净麻利,而且不浪费有用的东西。把猪的肉和头、蹄、下水(内脏)、血、骨头等各部分收拾得井井有条,分门别类,各取其用,拿民间的话说就是“能多杀出来五斤肉。”当然,请这些杀猪的“把式”也要给一定的报酬,通常是除了付现金外,还把猪下水中的一部分作为酬资。这是约定俗成的惯例,杀猪匠也不推辞。
生产队杀年猪,真像过年似的,到处都洋溢着欢乐的气氛。几乎全村的人都赶来围观,孩子们更为兴奋。只见杀猪匠首先在盆里放少许凉水、盐、白面,手起刀落,用盆接下猪血。接着,在人们见证下,杀猪匠吹气、鼓气、刮毛、开膛。看这么多人围观,杀猪匠格外兴奋,一边说笑一边操作;干到高兴处,随手把猪尿脬割下来,丢给围观的孩子们吹气玩耍。
队长看到我和老杨,高兴地从上衣口袋拿出一包“飞凤”烟,拆开后递给老杨和我,边递烟边笑着说:“来得早不如来得巧,今天刚好杀两头肥猪分给社员过年,杀猪饭你们是撞到了。”我和老杨连忙摇手,一边拒绝,一边声明:“我们是带着任务来的。”
我们把来意原原本本传达给生产队长,原本认为他一定比我们还着急,谁知他噗嗤一笑:“我以为多大的事,这小事一桩。吃了杀猪饭,什么都好说。”说着,队长便让人把大队陈书记也请来。看来队长是在下死命令了,这杀猪饭不吃还真不行,我们俩被连拖带拽地来到队长家。
天完全黑下来了,一盏汽灯悬挂在队长家的堂屋。西边厨房炒菜的烟气、煮饭的蒸气让整个堂屋氤氲袅袅。汽灯旁的小方桌上摆放了刚做好的四碗菜:芹菜炒猪肝、现卤猪头肉、豆腐烧大肠和一碗油炸花生米。队长正在开启一瓶刚派人从公社供销社买来的本地品牌白酒——襄河大曲。请大队书记作陪,看来这杀猪饭规格挺高。
我和老杨恭敬不如从命地分别坐在书记和队长的对面。开始比较随和,小玻璃酒杯在汽灯下推杯换盏,充满觥筹交错的欢愉。不到一个小时,那瓶特供的襄河大曲酒瓶已经底朝天。
原本认为今晚的杀猪饭到此结束,当着陈书记的面把明天扫盲考试的事再议定一下。谁知陈书记和一位社员耳语一下,不到五分钟,一个装满五斤山芋干白酒的塑料桶稳稳当当放在书记面前。“两位老师,队长的酒喝过了,这是我的酒。档次不高,你们喝吗?”
这句反问真把我和老杨难住了。能推辞吗?不能!能赖掉吗?更不能!小方桌四周都是村里的左邻右舍,无数双眼睛在盯着、在看着。平时那些以水充酒、边喝边漏的小聪明在这儿行不通;更何况陈书记平时是一口唾沫一根钉,话虽不多,但说到做到;更让我们难堪的是,在我们不知不觉中,谁把我们的小玻璃酒杯换成了四只寿子碗。
老杨谦虚地说:“书记、队长,我俩酒量真有限,一瓶下去差不多了,况且扫盲考试之事还未敲定……”我站起来附和:“这一瓶下去不是差不多了,而是到位了,再喝就醉了。”
陈书记笑着说:“扫盲考试之事你们放心,明天考不好打我屁股。不过,这桶酒不喝完,那扫盲考试之事就难说了。”趁着说话之机,队长把四个寿子碗都斟满了酒。
还说什么呢?我和老杨交流了一下眼神,豁出去了。就这样你一碗、我一碗,左一碗、右一碗,五斤山芋干酒被消费了一大半。这时队长提出划拳,我立即附和。队长先找老杨,我想让老杨保存一点实力,就说“杨老师耳朵有点背,我俩先来。”其实我很少划拳,硬着头皮上是凭着自己还年轻,头脑反应还可以。还好,结果令我满意,队长连喝三碗。喝得差不多的队长后来真揪着我不放。我知道他不服气,他再次输酒时,我二话不说站起来陪他喝一碗。
在我和队长的共同努力下,剩下的酒渐喝渐少。这时的队长已偃旗息鼓,趴在桌子上打起鼾来。好在陈书记头脑清醒,临行时再次承诺明天的扫盲考试绝对不拖公社的后腿。
酒过三巡以后,血液循环加速,把门将军失灵。与书记队长交流之际,是妙语如珠,还是毫无忌惮?我着实记不清了。如果借酒发疯,狂言乱语,那不但辜负了酒,还辜负了那顿古老的杀猪饭。
乡间,老屋,旧友……
大寒,冬夜,拼酒……
一个通知,让平静的生活乍起涟漪;一场饭局,让如水的心情搁浅在浓郁的酒香里。推开刻满了岁月的大门,晃来的是久远的回忆和乡亲们的张张笑脸。那笑容虽然不似青春时那般灿烂,却有沉淀后的淡定和浓浓的乡情。
空气中弥漫着欢愉和酒香,仿佛听到屋外黑狗狂吠的声音。陌上,落叶被积雪覆盖,北风携带寒意悄然莅临。这顿最原始、最古老的杀猪饭局,几十年后我仍记忆犹新。
授权书
本人江文林,原创作品《小城生活笔记之二十五:杀猪饭》,授权“天府散文”平台独家首发。
点击标题同步阅读与作者相关的系列文章:
【天府散文】●江文林||国光夜话之一:从“禁白”说起(外一章)
【天府散文】●江文林||国光夜话之四:“篮球、排球、足球”及其他
【天府散文】●江文林||国光夜话之五:健体、养生要“量体裁衣”因人而异
【天府散文】●江文林||国光夜话之十四:暑假办班为何“高烧”不退
【天府散文】●江文林||国光夜话之十七:谁为中小学教师“减压”
【天府散文】●江文林||国光夜话之十九:家访要体现对孩子的人文关怀
【天府散文】●江文林||国光夜话之二十:中小学德育要在“实效性”上下功夫
【天府散文】●江文林||国光夜话之二十二:农村需要“新农人”
【天府散文】●江文林||国光夜话之二十六:在那激情燃烧的岁月
【天府散文】●江文林||国光夜话之二十七:充满童真、童趣的童年游戏
【天府散文·书评】●江玉林(安徽)||勤耕结硕果,笔耘书华章——读《全椒印记》有感
【天府散文】●江文林(安徽)||国光夜话之二十九:小城春暖我先知
【天府散文】●江文林(安徽)||国光夜话之三十一:轻罗小扇扑流萤——话说大暑
【天府散文】●江文林(安徽)||国光夜话之三十二: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话说立秋
【天府散文】●江文林(安徽)||国光夜话之三十三:从“处暑天还暑,好似秋老虎”说起
【天府散文】●江文林(安徽)||国光夜话之三十四:钟声飘过百廿年―――纪念母校120周年华诞
【天府散文】●江文林(安徽)||国光夜话之三十五:读书遇良师——纪念母校120周年华诞之二
【天府散文】●江文林(安徽)||国光夜话之三十六:国光楼下的峥嵘岁月——纪念母校120周年华诞之三
【天府散文】●江文林(安徽)||“顽童”化蝶赴西游——记安徽省优秀班主任、特级教师王茂斌
【天府散文】●江文林(安徽)||国光夜话之三十七:同窗有精英——纪念母校120周年华诞之四
【天府散文】●江文林(安徽)||国光夜话之三十八:吹尽狂沙始到金——纪念母校120周年华诞之五
【天府散文】●江文林(安徽)||国光夜话之三十九:最忆是故知——纪念母校120周年华诞之六
【天府散文】●江文林(安徽)||小城生活笔记之一:抗疫在小城
【天府散文】●江文林(安徽)||小城生活笔记之二:兔年忆母——仅以此文纪念母亲逝世三周年
【天府散文】●江文林(安徽)||小城生活笔记之三:小城初雪(外一章)
【天府散文】●江文林(安徽)||小城生活笔记之四:在疫情的夹缝中读几本书
【天府散文·专题】“天府六年”【4】江文林(安徽)||“天府”,这六年我们一同走过
【天府散文】●江文林(安徽)||小城生活笔记之五:我家的老邻老居
【天府散文】●江文林(安徽)||小城生活笔记之六:淄博,淄博!
【天府散文】●江文林(安徽)||小城生活笔记之七:却话无邪少年时——写在“六一节”前夕
【天府散文】●江文林(安徽)||小城生活笔记之八:刘训朝和他的快乐盆景园
【天府散文】●江文林(安徽)||小城生活笔记之九:苦夏话纳凉
【天府散文】●江文林(安徽)||小城生活笔记之十:生活启示录
【天府散文】●江文林(安徽)||小城生活笔记之十一:忽有“奎楼”上心头
【天府散文】●江文林(安徽)||小城生活笔记之十三:开“疆”拓“土” 砥砺前行——追忆全椒教育、文化的开拓者余建洲先生
【天府散文】●江文林(安徽)||小城生活笔记之十四:荷风“蟹”韵入画来(外一章)——朱力先生即将付梓画集《荷·韵》序
【天府散文】●江文林(安徽)||小城生活笔记之十五:老屋里的“春晚”
【天府散文】●江文林(安徽)||小城生活笔记之十六:春韭吃出好兆头
【天府散文】●江文林(安徽)||小城生活笔记之十七:又到椿芽飘香时
【天府散文】●江文林(安徽)||小城生活笔记之十八:暮春,我遇见了槐花
【天府散文】●江文林(安徽)||小城生活笔记之十九:一眼凝眸永难忘——我与《新滁周报》的故事
【天府散文】●江文林(安徽)||小城生活笔记之二十:阳光照晶禾
【天府散文】●江文林(安徽)||小城生活笔记之二十一:推窗见绿,转角见园——关注全椒的“口袋公园”
【天府散文】●江文林(安徽)||小城生活笔记之二十三:从泥书架到“五车斋”
【天府散文】●江文林(安徽)||小城生活笔记之二十四:去趟大刘解乡愁
●作者简介●
江文林 安徽全椒人,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学高级教师,全椒县政协第六届委员。主要作品有散文集《奎光漫笔》(凤凰传媒江苏美术出版社出版,2014年版)、地方文史研究散文集《全椒印记》(黄山书社,2021年版)、《全椒县经济与教育调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中篇小说《渔殇》(文学月报,2018.11期)、短篇小说《责任》获“中国教育报”征文二等奖。现为全椒县作家协会、全椒县憨山大师研究会、全椒县历史文化研究会顾问。
投稿须知
投稿者须关注本平台。本平台坚持原创首发,请勿一稿多投或投已在其它公众平台发过的文章,严禁抄袭剽窃,文责自负。每篇(首)文章(诗词)正文不得少于300字,并附100字以内的作者简介和一张个人生活照片(照片用邮箱附件),一律投递到下列邮箱;同时加总编(HHDK9999)和编审微信,便于联系和文字校对。
投稿邮箱:
906117771@qq.com
564107595@qq.com
投稿微信:
906117771
18349819616
《天府散文》编委成员
总 编:胡大奎
主 编:唐明霞
审 稿:周联合 冯建华
编 委:张小明 李红军 梁有劳
◆向下扎根★向上提升◆
▼点击“阅读原文”欣赏更多精彩
点亮“在看”让世界知道您的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