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散文】●蒋应华(四川)||曾家高山露地蔬菜

美体   2024-12-09 19:08   四川  
图|作者提供



曾家高山露地蔬菜

●蒋应华(四川)


第一次听到“高山露地蔬菜”这个词是在2022年。过去曾家的菜都是传统的包包菜、萝卜、土豆之类。为什么叫“高山露地蔬菜”呢?曾家气候独特,平均海拔1300米,夏季平均气温23度,幅员面积大,有8个乡镇,6万多人口。在解决了这片区域的吃饭问题后,各级党委政府和科研单位就着手研究经济增长的大事,开始大力种植蔬菜。从2017年开始引进了甘蓝、辣椒、莴笋、豆角、番茄、红白萝卜,省市农科部门派出专家现场指导。经过5年的努力,这些品种在曾家终于种植成功并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曾家的蔬菜种植面积已达20万亩,人均收入达2600元。2022年,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党组副书记、四川省农科院党委书记吕火明教授一行,到广元市朝天区蔬菜现代农业园区调研指导时,吕教授视察并听取汇报后高兴地说:就把这些产品叫“曾家山川东北高山露地蔬菜”吧。
曾家山川东北高山露地蔬菜生长时间长,区域内全面启动了畜牧产业与蔬菜产业循环利用模式,用的是农家肥,保证了土壤肥力供给,减少化肥施用量,推广的是黄板诱蚜、频掁式杀虫灯治虫,这样生长的蔬菜质优无污染,建立起了质量安全可全程追溯体系,确保“从源头到餐桌”的食品安全。甘蓝、辣椒、莴笋、豆角、番茄、红白萝卜等六个品种已获国家绿色食品A级认证,土豆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曾家高山蔬菜基地已成功创建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跻身全国绿色农业示范区、全国蔬菜产业重点区行列。
这里的土豆养育了这里的百姓。过去,它既当菜又当粮,“烤的疙瘩火,吃的洋芋果。”就是对这里真实的写照。现在,各农家乐加工的土豆粉、土豆丝饼成了招待宾客的曾家特色菜。甘蓝香脆甜,可单炒,可加曾家腊肉、曾家豆腐干合炒,还可生吃;辣椒、莴笋炒腊肉别有一番风味;而豆角、红白萝卜的吃法不仅可以生吃,还可鲜炖腊猪蹄、腊排骨,在夏天将豆角晒干、将萝卜切成片或丝晒干后,放到鼎锅里炖出的肉味道更加地道。现在的曾家甘蓝、辣椒、莴笋、豆角、红白萝卜、腊肉、豆腐干、米豆腐,成了曾家各农家乐的主打菜肴,连同10大碗,构成了完整的曾家菜谱。
以前村民种蔬菜,上山运送肥料、下山运输农产品全靠肩挑背扛,费时费力,成本较高,种管收全靠人工。现在,四川省农科院在这里建立了专家大院,远在成都的川东北山地蔬菜大院的首席专家,通过“朝天云蔬”平台就可以看到各蔬菜园区。“朝天云蔬”是高山蔬菜全产业链数字化平台,汇聚了温室大棚内气候观测站、物联网系统、风机等设备采集的数据。通过数字模型对农业对象、环境和全过程进行可视化表达、数字化设计、信息化管理,以前需要人工经常巡查大棚情况,现在通过平台一键就能掌握,大大节约了成本。今年4月27日,四川省农科院苗明军专家通过平台,发现两河口镇惠农蔬菜专业合作社温室大棚温度较高后,给出调整意见,惠农蔬菜专业合作社马上按照他的意见打开大棚通风降温。曾家山11个蔬菜种植基地,已安装65套农业四情物联设备和数字化系统,构建起农业全产业链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农户可通过“朝天云蔬”数字化平台,实现对农情监测、智能灌溉、温湿控制等日常工作在线管理,生产效率提升30%,实现了用科技管理蔬菜种植。为方便运输,这里建设了山地单轨运输线,配备单轨运输机。山地单轨车建成以后,降低了园区与村民的运输成本,占地空间小,可操作性强,每次运输蔬菜可达200公斤—250公斤左右。按采摘运输1公斤蔬菜的人工成本花费0.10元来计算,现在使用单轨运输成本最多只需 0.02元钱,从种植到收获售卖,每亩最少可以多收入500元。
曾家山川东北高山露地蔬菜品质好,口感清脆甘甜,非常受市场欢迎,不仅成了名菜,而且是当地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近年来,当地政府立足曾家山独特的气候特征、资源禀赋和生态优势,按照“扩量、提质、创牌、增效”的发展思路,着力建基地、创品牌、搞加工、重融合,加快促进蔬菜全产业链发展,蔬菜已远销香港、澳门、成都、西安、汉中、兰州、绵阳等地,还在杭州设立了专销窗口。这里已是“川东北高山露地蔬菜之乡”“全国绿色农业示范区”“菜祖文化之乡”,在2024年11月22日“中国四川(彭州)蔬菜博览会”上,曾家蔬菜又被与会专家评为“2024年度中国最具影响力蔬菜区域公用品牌”。
今年,当地政府加快推进蔬菜产业转型升级步伐,调优品种结构,全年蔬菜种植面积30万亩,总产量100万吨,实现产值12亿元,极大地鼓起了农民的钱包。
小小的蔬菜在人们的心里并不起眼,但“曾家山川东北高山露地蔬菜”包涵着各级政府的心血,承载着各级科技工作者的汗水,给山区人民带来了福祉,奠定了这片土地上的老百姓奔向现代化的坚实基础。


授权书

本人蒋应华,原创作品《曾家高山露地蔬菜》,授权“天府散文”平台独家首发。
●作者简介●
蒋应华  四川广元朝天人。1996年“朝天组织开展实用技术培训”的图片文字报道被《四川农村日报》采用;2002年在四川《廉政瞭望》发表“贪婪的工会主席”;2001年在《广元日报》发表《手莫伸,伸手必被捉》;2004年在《人民日报》“学习与实践”栏目发表理论文章“纪委组织协调应处理好六大关系”;2022年撰写的“蒋家村的蝶恋”被“西部报道网”采用。

投稿须知

投稿者须关注本平台。本平台坚持原创首发,请勿一稿多投或投已在其它公众平台发过的文章,严禁抄袭剽窃,文责自负。每篇(首)文章(诗词)正文不得少于300字,并附100字以内的作者简介和一张个人生活照片(照片用邮箱附件),一律投递到下列邮箱;同时加总编(HHDK9999)和编审微信,便于联系和进行文字校对。
投稿邮箱:
906117771@qq.com
564107595@qq.com
投稿微信:
906117771
18349819616

《天府散文》编委成员

总    编:胡大奎
主    编:唐明霞
审    稿:周联合   冯建华
编    委:张小明   李红军   梁有劳
向下扎根向上提升
点击“阅读原文”欣赏更多精彩
点亮“在看”让世界知道您的喜欢

天府散文
用文字点亮生活,用笔墨书写人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