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散文】●椒 生(安徽)||母亲的智慧

美体   2024-12-06 21:38   四川  
图|网络(与内容无关)




母亲的智慧


●椒  生(安徽)



母亲去世已经有六个年头了。关于母亲的往事,在亲朋好友之间总是时不时地被提起。今年春节家族聚会,满满两大桌,好不热闹。席间,三叔对我们小辈连说几遍:“我的大嫂,你们的母亲是有大智慧的人。你们不能忘记啊!要向你们的母亲学习,做一个有智慧的人。”

我们怎么能忘记母亲,我们怎么会忘记母亲?我们不能不佩服三叔超强的洞察力。扪心自问,近几年来,随着母亲走远,我们对母亲的纪念似乎在不知不觉中淡薄了许多,除了清明和冬至两个节气去祖坟(母亲葬在祖坟)例行公事般祭扫之外,平时似乎已把母亲忘记,根本不像母亲刚过世的那些日子,挂在墙上的母亲照片,日日都能见到熟悉的亲人在挂像前焚香祈祷,怀念之情至真至纯。今天,为了忘却的纪念,我决定写写我们的母亲,写写我们充满智慧的母亲。

一个人的名字,往往寄托了长辈们的期望和祝愿。母亲出生于一九三八年六月,大名叫许克竹。“竹”字很有形象感和文学性,再叠加上母亲年轻时健美的样子,让人见字如人一般美好。但是,你若知道当时外公给母亲、舅舅、姨娘起的大名分别是许克粥、许克饭和许克年时,你一定会惊诧莫名的,从姓名的用字中,我们便能深切感受到母亲生活的那个年代物质是多么贫乏,上辈对下辈的期许是如此实际和卑微。后来,农村人也要上户口了,母亲要求把让人笑话的“粥”改掉,改成竹子的“竹”,并坚持让父亲教会她这个“竹”的写法,此举让父亲从此对母亲刮目相看。随之,舅舅、姨娘的名字也改成了克凡、克莲。这也恰巧反映出中国农民在温饱解决之后对精神生活的追求。

母亲,大字不识的一个人(后来上扫盲班以及在父亲的影响下,认识一些字,会写自己的名字)。父亲是合肥师范学校毕业的高材生,分配到全椒中学任教,后又被保送到芜湖师专进修英语,一手花体英文写得漂亮极了,是全椒西乡才子之一。那么,有如此文化差异的父母,是如何一起走过了六十多年艰难历程而始终不离不弃的呢?这里面不能不说父母除了具备勤劳、善良、坚忍的优秀品质外,还需要有足够的生活经验和聪明才智引领事物向正能量方向发展,特别是在处理两个人婚姻问题上,更能展现父亲的胸怀和母亲的智慧。

我们不敢妄言父母的爱情。但在那个年代,年轻人的婚姻基本上是父母包办的,即使异地求学的学子也不能免俗,父亲就是其中之一。当然,能配得上父亲的母亲,也是四乡八邻“有女初长成”的佼佼者。我见过父母婚后一张合照,照片上父亲穿着一件白色长裤,翘着腿,很帅气;母亲怀抱着戴虎头帽的婴儿(应该是大姐)盘着头髻,端庄健美,活力四射。母亲能牢牢抓住父亲的心,除了外在的条件之外,母亲为家庭整日操劳、任劳任怨和不服输的性格和行动,加之母亲的聪明、真诚和慈母般的爱,也是感动父亲的重要原因。

父母育有五个子女。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公允地说,母亲操的心要比父亲多得多。父亲就是一个文人,在母亲面前就像一个大孩子似的,心甘情愿地服从母亲的宠爱。记得很小的时候,我就发现父母之间的一个小秘密,在我们并不富裕的家庭里,有一道“早点”母亲只给父亲一个人做。周末学校放假或父亲在家的每天早上,母亲都要亲手打上两个荷包蛋,冲一碗炒米加红糖,送到刚刚起床的父亲手中,一定要看着父亲小心吹着吃下。那时,我冒出的念头是:等我娶了媳妇,也要这样的好。父母相敬如宾几十年,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天麻麻亮端荷包蛋的情景。

巾帼不让须眉。母亲虽然是女人,但庄稼地里男人的活计,诸如犁、耙、叉、锨、打场、扬谷等等母亲一学就会,且样样拿手。在农村务农的二叔,就特别佩服他大嫂这一点。

一九七三年夏天,母亲决定自己盖新屋,另立门户,从奶奶家厢房搬出去住,这一想法在当时是很明智的选择。那时,母亲和奶奶为谁住正屋谁住厢房已经在言语上发生了不愉快,如果再不脱离这种婆媳天天见面的环境,其结果可想而知。为此,母亲妥协了,一次恰到好处的很有意义的妥协。

我的老家是一个很不起眼的小山村,呈簸箕型。奶奶家住在簸箕上沿,母亲要盖的新屋选址在下沿,正对着笔架山。有方家说,房屋根基不牢,容易被簸箕颠下去。母亲说大门正对着笔架山,我家要出状元的。母亲的话,因我们姐弟五人都是参加各种考试走出去的而得到验证。

盖新屋,说干就干。从一九七三年六月备料,到一九七四年十月落成,历时一年零四个月。备料中最难的是脱土坯。那时烧制的砖又少又贵,一般人家盖房砌墙就是用石块和土坯砖。脱土坯要趁大晴天,阳光越灿烂越炙烈越好,那样土坯很快能晒透,一般只要一天的功夫,早上脱的土坯到晚上就可以收砖了,像收庄稼一样码垛待用。砖垛全用茅草覆盖,以防雨雪侵袭。制坯过程虽不复杂,但很累人,很辛苦。母亲首先在村南土层较厚的地方,号上一块较为平坦的地块,然后开始挖坑松土,兑水和泥,不停地用铁锨翻动,有时还需要赤脚下去踩踏。反复多次,直至坑内生土变熟泥。在多次翻动中,母亲还富有创意地把铡好的稻草段均匀地撒进泥坑,与泥共舞。这一聪明的做法,增强了土坯砖的韧性和硬度。母亲每次下泥坑之前,总是把脱下来的鞋放到稍远的干处,然后卷起裤脚至膝盖以上,踮着脚,侧身试着下到泥坑里。先是慢踩,待双脚适应黏稠的泥浆后,逐渐加快踩踏的速度。烈日下,母亲赤着双脚在泥坑里踩踏、旋转着,再踩踏、再旋转着的情景,多像母亲在击打生活的鼓点,节奏明快而富有韵律。这是母亲心里的歌。

熟泥准备就绪,就是放模制坯。制坯的关键是要做到平稳瓷实四字,即地块平整,模框周正,压实泥浆,到边到拐,不出现空心坯和缺角坯。历经两个夏天,母亲带着我们一起超额完成了土坯砌墙所需的用量。记得土坯垛成排成列地堆在那块高地上,远看煞是有些气势。期间,奶奶也来过关心盖新屋的进度,并叫人帮忙送来几根上好的梁木。母亲和奶奶之间在我们搬离老屋厢房之后不久,关系就和好如初。

母亲就是这样的人,虽然心里有自己的“小九九”,但是大面上是识大体、明事理、真心待人之人,乡里乡亲褒奖居多。西乡坊间一直流传着母亲“藏米救女”的故事,虽有虚构成分,但大体真实,尽显母亲的舔犊情深和机智勇敢的一面。

一九五八年,全民大炼钢铁运动,万人上山找矿挖煤,土法炼铁炼钢,甚至把家庭做饭用的铁锅和其他铁器砸碎,用作炼钢的原料。我们的村子很小,造不起炼铁炼钢的小土高炉,就合并到相邻的上许村一起。没有矿石原料,就把各家各户用的铁锅和锹锨犁耙等铁器收拢砸碎,用作炼铁炼钢的原料。没有锅怎么烧饭?队里办食堂;没有米面怎么办?把社员家的余粮集中起来食用。各家不得私藏粮食,不得生火冒烟。队里还成立了“红棍队”(执勤时用的木棍,一头染红,故名),昼夜巡查,对不听话者严惩不贷。这样的局面维持没有多长时间,便到了史称“三年自然灾害”的一九五九年至一九六一年,特别是一九六〇年旱情进一步扩大。这些自然灾害,使得本已因“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而受损的农业雪上加霜,导致全国性粮食危机。队里的食堂因无粮源,甚至野菜树皮也无处可觅而名存实亡。那时,我的大姐(一九五七年十月生)还不到四岁,正是长身体嗷嗷待哺的年龄,然而母亲早无奶水,家里也无丁点儿粮食可以熬汁喂之。因长期缺乏营养的大姐脸上已现菜色,小腿开始浮肿,命悬一线。其时,家族中的大姑(当时七岁)因饥饿撒手人寰,小小的村庄时有人亡的噩耗传出。生产劳动基本停滞,能动的人之所以坚持每天到队部出勤,其主要目的是能偶尔盼到一顿野菜树皮汤或米糠熬汁(队里干部到村部汇报灾情时碰巧能分一些米糠、芋干等杂粮)。母亲有时也会带着大姐到队里碰碰运气,大姐黄皮刮瘦的小脸和病猫一样的哭声,博得了众人的同情和叹息。母亲背着奄奄一息的大姐,寻觅一切可以果腹的替代品。还好,老天有眼。一天,母亲遇上了一个在村里当会计的同事熟人“老拽子”(母亲一九五八年之前,曾在村里当过短期的妇女主任,和“老拽子”成了同事,因见母亲天天背着大姐开会,便给大姐起名叫“会”,小名“小会子”),“老拽子”见到娘俩现状,便偷偷塞给母女俩不足三斤的糙米。母亲感恩不尽,用布衣裹着藏于胸前匆匆回家。待夜深人静时,每次少许,用搪瓷缸煨之。待米粒涨开之后,搅拌成糊喂食女儿。半月下来,大姐小脸红润,哭声响亮起来。

糙米终日藏匿于母亲胸前,昼夜不舍。其间,母亲犯了一个大错。一日午饭时辰,正在晒太阳的母女迎来一位邻村老太太上门讨吃,母亲善心大发,不假思索地把大姐昨夜的剩食让老太太吃下。事后,母亲悔之不及,担心事情外泄。然而,事从怕处来。一日三更天,母亲正待取米熬汤,细心母亲突然感觉查夜的“红棍队”正朝家里奔来。村庄已无犬吠,众人的脚步声由远而近尤为清晰。母亲抱着布衣包裹剩下糙米寻找藏处,几易地方,包括胸前,终觉不妥。脚步声越来越近,敲门声越来越大。情急之下,母亲倾米于灶膛内的青灰之中,并混杂覆之。展开抖净裹米布衣罩于身外,小跑去开门。“红棍队”进屋后进行了地毯式搜查,连大人孩子的身上也不能免检,未发现一丝藏米的蛛丝马迹。可以肯定地说,有人举报了母亲,但查无实据,只能不了了之。“红棍队”走后,母亲取出拌有米粒的青灰置于细密的竹篮之中以水淋之,灰尽米出,晒上一日,便可装袋收好备用。在那么困难的岁月里,大姐虽然没有吃上母亲的奶水,却吃上了母亲用智慧保全的生命之米,度过了饿死人的劫难,实乃幸事。

母亲的一生是充满智慧的一生。她以聪明的方式、真诚的热爱和自尊自爱的自我,牢牢抓住父亲的心,维护和建设自己的爱情,为儿女们营造了一个亲情温暖、值得依靠的家。她以明智的态度、坚决果断的行动力,化解了婆媳矛盾,保持和营造了大家庭的和谐气氛。她爱女心切、“藏米救女”不能说没有私心,但她甘愿冒风险救助讨饭的老太太,彰显了她自身固有的深入骨髓的人间大爱。母亲因爱而慧质兰心,因爱而让人敬仰。今天我们能做的、唯一能做的就是:学习母亲,纪念母亲,赓续接力,砥砺奋进,努力做一个像母亲一样有智慧的人,理性做人做事,让理性、智慧的阳光照亮人生的路。



授权书


本人椒生(窦本智),原创作品《母亲的智慧》,授权“天府散文”平台独家首发。

点击标题同步阅读作者其他部分文章:



【天府散文】●椒  生(安徽)||野 草 莓

【天府作家·随笔】椒  生(安徽)||安静地吃一碗粥(外一章)

●作者简介●
椒  生  本名窦本智,1963年4月生,安徽滁州全椒人。现任某上市公司子公司HR负责人,滁州市作家协会会员。

投稿须知

投稿者须关注本平台。本平台坚持原创首发,请勿一稿多投或投已在其它公众平台过的文章,严禁抄袭剽窃,文责自负。每篇(首)文章(诗词)正文不得少于300字,并附100字以内的作者简介和一张个人生活照片(照片用邮箱附件),一律投递到下列邮箱;同时加总编(HHDK9999)和编审微信,便于联系和进行文字校对。
投稿邮箱:
906117771@qq.com
564107595@qq.com
投稿微信:
906117771
18349819616

《天府散文》编委成员

总    编:胡大奎
主    编:唐明霞
审    稿:周联合   冯建华
编    委:张小明   李红军   梁有劳
向下扎根向上提升
点击“阅读原文”欣赏更多精彩
点亮“在看”让世界知道您的喜欢

天府散文
用文字点亮生活,用笔墨书写人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