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新题型文学评论写作指导及训练

教育   2024-11-21 09:30   甘肃  

文字∣张德平

图片∣网络

未经许可 谢绝转载

获取课件请添加文末微信咨询


新课标“文学阅读与写作”学习任务群要求学生“尝试文学写作,撰写文学评论”,并对学习目标与内容做了相关安排:根据诗歌、散文、小说、剧本不同的艺术表现方式,从语言、构思、形象、意蕴、情感等多个角度欣赏作品,获得审美体验;根据需要,可选用杂感、随笔、评论、研究论文等方式,写出自己的阅读感受和见解,与他人分享,积累、丰富、提升文学鉴赏经验。

部编版《语文》(必修上册)第三单元学习任务三,要求学生从本单元选择一首诗词,重点关注和细加品味作品的深刻意蕴和独特的艺术匠心,就感受最深的一点写一则800字左右的文学短评。


真题展示

(2023年高考新课标Ⅰ卷现代文阅读Ⅱ)

9.读书小组要为此文写一则文学短评。经讨论,甲组提出一组关键词:未来·回忆·成长;乙组提出一个关键词:河流。请任选一个小组加入,围绕关键词写出你的短评思路。(6分)

/参考答案/

甲组:①本文表面上是关于未来的想象,即父亲想象儿子长大后的一次旅行。②其实是父亲对过去的回忆。③文章交叠未来与过去,指向关于成长的主题,即父亲带儿子重温自己的成长,并期待儿子也能够在其中找到自我。

乙组:①文章有很多抒情的意象,河流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②其表现就是,从爬上江堤到独坐河滩,儿子的板桥之旅始终与河流相伴。③那么河流究竟意味着什么?河流既是环境与风景,也代表着空间的延展和时间的流逝,并承载着人的思索。

概念理解

文学评论是以作家、作品、文学创作等为评论对象的议论性文章。文学短评被人称为“鉴赏短文”,指对作家、作品和其他文学现象进行评论而篇幅相对短小的一类文章。文学短评虽然篇幅短小,但却是一篇结构完整、层次清晰、观点鲜明、语言流畅的文章。

文学短评注重“评”,大致分为“阅读——定题——评论——写作”四个步骤。其中,“阅读”着眼点须细,“定题”角度宜小,“评论”观点贵透。文学短评既有议论性的表达,又有文学性的描写和记叙,是理、情、文的统一。写作时,可以紧扣作品,以文艺理论为指导,以作品材料为依据,有的放矢地评析文本的主要内容或主要特色。

高中生写文学短评,一般只要求对作品的情感、形象、思想内涵、艺术特点、语言特点等作评论,发表并论证自己的观点即可。

技法指导

(一)细读作品,精心选点

写评论之前,要仔细阅读全文,精读作品,找出作品中画龙点睛的句子;认真揣摩、品味作品中重要的词语、句子、段落,明确文章的主旨;理清文章的思路和结构层次,还可查找作者生平、创作风格、写作背景等知识:如此可帮助我们了解作品全貌,了解作者写作此文的意图、目的,从而更准确地把握作品的主题。

评论的对象应当是作品中最能触动自己心灵的那些描写或有争议的地方,这可以作为评论的切入口;而自己对作品的独特感受或独到的发现,可以作为评论的重点。如,在茹志鹃的《百合花》中,反复出现的“撒满白色百合花”的被子、小通讯员衣服上被撕开的口子等细节描写就会带给读者特别的感受,我们可以把这些当作重点来评。

朱光潜在评析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一词时,抓住语言所传达的意境,着重评析了其遣词造句的精练。如下:

这首词原题是“夜行黄沙道中”,记作者深夜在乡村中行路所见到的景物和自己由此而生发的情绪。读前半阕,须体会到寂静中的热闹。“明月别枝惊鹊”一句中的“别”字是动词,就是说月亮落了,离别了树枝,把树枝上的乌鹊惊动起来。这句词是一种很细致的写实,只有在深夜里见过这种景象的人才懂得这句词的妙处。乌鹊对光线的感觉是极灵敏的,日蚀时它们就惊动起来,乱飞乱啼,月落时也是这样。这句词实际上就是“月落乌啼”的意思,但是比“月落乌啼”说得更生动,关键全在“别”字,它暗示鹊和枝对明月有依依不舍的意味。鹊惊时常啼,这里不说啼而啼自见,在字面上也可以避免与下句的“鸣蝉”重复,也不会造成堆砌呆板的结果。

(选自朱光潜《谈白居易和辛弃疾的词四首》,有改动)

这篇评论选点小而精妙。朱光潜在评析词的上阕时,首先抓住了“明月别枝惊鹊”句中的“别”字,先讲意义所在,就是说月亮落了,离别了树枝,把树枝上的乌鹊惊动起来。接着,重点强调了“别”字的妙处,说它暗示鹊和枝对明月有依依不舍的意味。

(二)围绕中心,叙议结合

文学评论是针对文学作品进行的评论,所以我们在写短评时对作品的叙述是必不可少的,但“评”是目的,“叙”只是手段。

文学评论中的“叙”不同于一般记叙文中的“叙”,它叙述的是能够支撑自己观点的文字作品的相关内容,或简单复述,或概括节录。文学评论中的“议”则包含分析和评价两个方面。“分析”是对作品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等进行阐释的过程;“评价”即对作品或作者艺术创造的总的看法,是通过分析作品得出的结论,也就是文学短评的中心论点。如下面这篇短评:

《项脊轩志》全文不到八百字。开头只描写了项脊轩这座阁楼清幽、静谧而又有点萧瑟、荒凉的特点,烘托出作者孤寂、凄婉的心情。接着,通过老妪回忆作者的童年往事,追述作者早已辞世的母亲和祖母对他的关切和期望,虽然只有几句话、几个小动作,却描写得情深意切、极具感染力。作者对自己睹物思人的心情,只用了两句话来描写:“语未毕,余泣,妪亦泣”,“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我们读到这里,也禁不住“心有戚戚焉”,产生共鸣。因为像这样的童年往事,几乎每个人都经历过。“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以往的岁月总会给我们留下有时模糊、有时清晰的印象,一经别人提起,往事历历如在眼前,让我们重温心弦上的旧梦。这些旧梦,有时是那么美好,有时是那么惆怅,有时又是那么辛酸。

(选自黄秋耘《至情言语即无声》,有删改)

怀念早已辞世的母亲是通过老妪的回忆描写出来的,作者用朴实自然的语言表达出真挚的感情,使读者仿佛置身其中。而“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这一“至情至语”则是对祖母生前无微不至的关怀与殷切的期望追述后的感叹。这段评论在恰当地选择评论点后采用叙议结合的方式进行分析,自然展开观点,使文章“淡而有味、朴而有致”的特点显现出来。

(三)观点鲜明,角度集中

写文学评论的重点是“评”,且论述要有逻辑性和说服力。我们在写文学评论时,首先要单刀直入、开门见山地提出论点,然后就原作内容进行复述或引用,用“述评结合”的方式阐释自己的看法。

在写文学短评时,我们要根据命题者的要求确定评论重点,要善于围绕重点进行论述。比如,作者怎样渲染气氛,怎么描摹景物,抒发了什么情感,运用了哪些手法,呈现了什么样的语言特点,为什么能打动读者等,这些都可以作为评论的内容。我们要选取自己体会最深的一点来写,比如论述白居易的《琵琶行并序》怎样传神地描写音乐,李清照的《声声慢》怎样别出心裁地运用叠词等。如下面这篇短评:

“后面的婆子们已都下了轿,赶上前来。另换了三四个衣帽周全十七八岁的小厮上来,复抬起轿子。众婆子步下围随至一垂花门前落下。”这些细节表面上是表现贾府对林黛玉进府的重视,实际上作者是为了突出贾府内部非同寻常的森严等级制度。穿衣有等级,路径有等级,住所有等级,仆人有等级,主人也有等级。“哪些人可以到哪里,不能到哪里”,“到哪里可以有哪些行为,不能有哪些行为”,这些都有严苛的规矩。贾府极力地维护这些封建礼制,甚至不惜为了维护这些礼制规矩而挥金如土。“几个婆子围随,换人抬轿”等细节告诉我们,真正能进入贾府内部的绝非一般人。用今天的话来说,贾府有着严格的“安防措施”,这些“措施”人为地隔开了贾府与社会民众的联系,突出了贾府与一般民众之间存在的巨大隔阂和尖锐的矛盾冲突。

在这篇短评中,作者从《林黛玉进贾府》中的细节描写入手分析,通过场面描写揭示出贾府森严的等级制度。虽然作者切入角度小,但其观点挖掘得“深”且鲜明。

(四)整体构思,突出重点

文学短评的结构要小巧而完整。首先,要有标题和中心。标题力求新颖、精辟,文章要简明扼要地亮出观点。其次,要注重结构安排。接着,要根据评论观点的需要,安排好正文的结构。观点句最好独立成段,以便让阅读者一目了然。最后,结尾对观点进行强调。

一般采用如下结构:①总分总式结构。“总”就是用简短、精练的语言开篇,开门见山地把短评总的内容概述出来。“分”就是对照作品作深入的分析思考,清晰地列出鉴赏评析的要点。②并列式结构。我们可以把赏析短文的中心分为几个分论点或具体的方面,然后分别加以评述。比如,对作品人物形象的评论,可以从不同描写角度赏析人物的具体性格特点。

模拟训练

1.请认真阅读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写一篇文学短评,题目自拟,不少于200字。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参考示范/

悠悠海峡情

——评《乡愁》里的思乡情调

◎彭凯

《乡愁》这首诗涵义丰富、深刻,以特有的笔调倾述了海峡彼岸的人们思念大陆故土的悠悠情怀。

在诗的开头三节,作者通过三幅具体而鲜活的生活画面渲染了浓浓的思乡情调。到了诗的末节,作者笔锋一转,巧妙、恰当地把乡愁比作与大陆相隔离的海峡,从而寄托了作者在垂暮之年思念大陆故土和亲人的深深乡愁。

由于前三节诗的渲染铺垫,这种“乡愁”的味更浓烈了,而且我们不难品味出其中带着的几分苦味,即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如愿以偿的失望的情绪,这深化了诗的主题,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点评/

这篇关于《乡愁》的文学短评,只抓住一点来写,虽鉴赏角度不多,但评价中肯,笔墨集中,分析在理,言简意赅。

结构上,层次清晰,一目了然。另外,标题拟得相当艺术,也给这篇短评增添了风采。

2.请从下面的例子中任选一首诗词,就你感触最深的一点,写一则800字左右的文学短评。

优秀的古诗词作品往往具有深刻的意蕴和独特的艺术匠心,比如,曹操的《短歌行》运用比兴手法和典故表述心志,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一)》用白描呈现田居生活画面,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用瑰丽的想象表现梦境,白居易的《琵琶行并序》把抽象无形的音乐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还有李商隐的《锦瑟》用比兴、典故表达含蓄深沉的情感等。

字字句句总关情

——解读李商隐的《锦瑟》⊙尚可

《锦瑟》是晚唐诗人李商隐的代表作之一,历来为人们所称颂。关于此诗的意象所指,历来众说纷纭:有人说是单纯咏瑟之作,也有人说是悼亡之作,还有人说是寄托诗人政治情怀之作。

我认为,这首诗之所以让人众说纷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诗人用具体可感的物象来表现抽象的情感,因为情感抽象不易把握,所以大家在解读这首诗的时候都可以从具体的物象中读出不一样的情感来。

主流观点认为这是一首爱情诗。比如,宋代刘攽的《中山诗话》说,“李商隐有《锦瑟》诗,人莫晓其意,或谓是令狐楚家青衣名也”。这种解读有点过于具体,反而使诗意变得狭窄。我们不如从诗中找一找答案,在解读和评论过程中捕捉诗的感情主旨。

诗的首句以锦瑟起兴,引出一段对往事的追忆。次句明确诗人追忆的是“华年”,“一弦一柱思华年”,引发了读者无尽的遐想。颈联中的“迷”和“春心”似乎透露了诗人的所思所想。颔联、尾联写因为未知的原因,美好感情随风飘逝,诗人努力想回忆往事,但发现此情已经随风飘逝。

如果将《锦瑟》定位为爱情诗,似乎也可以,但总觉得未达到理解深度。其实,结合典故及诗人的生平经历,我认为将此诗解读为悼亡诗更为准确。这是一首悼念亡妻之作。在朱鹤龄的《李义山诗集笺注》和冯浩的《玉溪生诗集笺注》中均有类似说法。

诗首句是写其妻生前常用之物——锦瑟,诗人睹物思人,思念满腹。“庄生晓梦迷蝴蝶”一句,表面上写庄周痴迷于蝴蝶,实则是诗人写自己,他迷醉于华年之时与爱妻那段新婚燕尔的美好时光。颈联中,诗人以“珠有泪”喻妻,追忆妻子独居时在月明之夜流下无数的相思之泪;以“玉生烟”喻妻,写妻子早逝化为青烟,归于天地尘土之间,他只能去往玉山之上悼念。

整体来说,全诗以“思”为诗眼,四个典故为“思”的具体内容,且与“此情”相契合。四个典故分别追忆了华年之时与妻子王氏的四段经历(即相伴、别离、妻绝、悼亡)。正因为李商隐同妻子之间那份真挚的“情”,才引发他对“华年”的无限之“思”。

诗人有意用较多的典故、意象来装饰一种委婉、深沉的表达。作为一首意象朦胧的名作,其标题就很好地暗示了诗歌本体意象的多指性。当然,一切解读探析也只能是读者的解读,谁又能真切理解诗人诗中的华年的美好、满腔的浓愁与思念呢,这也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吧。

/点评/

亮点一:叙议结合,以议为主。本文以诗文解读为切入点,剖析了这首诗的思想情感。作者以对诗句的解读为依据,运用叙议结合的手法,深入地剖析了诗歌的内涵。

亮点二:论据充分,说服力强。作者精心搜集了相关史料,如刘攽、朱鹤龄等人的看法,为每个观点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具有较强的说服力。


关于我们:

“苟日新,又日新,日日新。日新之谓盛德。惟进取也故日新。道在日新。阐旧邦以辅新命,极高明而道中庸,德贵日新,常新,自新,全新。日新无己,望如朝曙。“

日新语文”发愿温故知新、弃旧图新,以求聚沙成塔、集腋成裘之功。公众号主要发布新高考备考资源及系列课件,新教材备考资源及系列课件。

课件购买:

需要下载课件使用的老师,请长按文章末尾二维码添加公众号管理人员微信,付费购买,若公众号管理人员未立刻回复,请耐心等候。所购课件仅供个人教学使用,请勿传播给他人使用、上传到学科网或百度文库。侵权必究,感谢您的理解。

版权声明:

出于学习和交流需要,本号使用了部分免费网络资源,如果无意中侵犯了原创版权,请在公众号后台留言,或者扫描下方二维码联系公众号管理人员处理。


日新语文
日新语文,专注高中语文教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