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徐小彬 周梅香
图片∣网络
未经许可 谢绝转载
获取课件请添加文末微信咨询
2024年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共推出三套试卷。其中,文学类阅读考查涉及三篇作品,分别是散文《放牛记》、长篇小说《千里江山图(节选)》、散文《霜降夜》。试题既延续了全国卷新活精准的一贯特色,又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独特风貌。从命题角度看,都是随文命题的典型范例,值得我们仔细揣摩,深入研究。
一、随文句:“有含义”和“有意义”
语言学家乔姆斯基认为,语言是句子(有限或无限)的集合,而“合语法”的句子,在语义学意义上有“有含义”(meaningful)和“有意义”(significant)的区别。在一篇优秀的文学作品中,每个句子都各有其含义,也各有其意义。然而含义有深浅,意义有大小,理解有难易。“有含义”说明这个句子含义较丰富,“有意义”说明这个句子意义较重大。对“有含义”的句子,须由表及里考察它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等;对“有意义”的句子,须由此及彼考察它在本段、上下文、全篇中所起的作用。前者,如2024年全国甲卷第7题B项:
霜降夜攀谈中,作者感觉到“一些亮点像阵雨打湿心头,渗入静夜植物的根须”,既实写外在景致的变动,又虚写心中灵感的滋生。
原文包含两个比喻句。一个是明喻,本体是农户讲述的亲历事件中的“一些亮点”,喻体是“阵雨”,这些精彩的事件,润物无声,像阵阵夜雨一样濡湿了“我”,感动了“我”。一个是借喻,“我”仿佛一株“植物”,“我”打开“我”的感官,仿佛植物舒展它的根须。作者在后文还说:“如果可能,我愿意做乌乡山野中的一株树或一片霜冻的叶子。”所以,准确理解这句话的比喻义,是判断的前提。后者,如2024年新课标Ⅱ卷第6题A项:
“他看见两个她,一个在面前,一个在镜子里”,说明叶桃的性格活泼多变,让年轻的陈千里琢磨不透。
文中这句话说明什么呢?这是陈千里、叶桃两人在上海恋爱时的一幕。新闸路楼上的厢房,他坐在窗下,她坐在梳妆台前,他们在说话。说明叶桃既有鲜为人知的舍生忘死、顽强斗争可敬的一面,也有与寻常女儿一样顾影弄妆可爱的一面。梳妆台前的叶桃是“呢喃儿女语”的叶桃,忽然起身匆忙出门的叶桃是“勇士赴敌场”的叶桃,这样的形象才真实感人。这个选项考什么呢?考对这句话作用的理解。这句描写对叶桃独特而丰满的形象刻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准确认识这个作用,便是考查的价值。
由此可见,“有含义”和“有意义”指向句意理解的不同层面,也引出考查的不同方向。从前者,引出的问题是“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包含哪些意思?”;从后者,引出的问题是“这句话有什么作用?为什么有这样的作用?这些作用是怎样产生的?”。“有含义”,因为其中寄托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有意义”,因为其中体现了作者的创作意图。“有含义”的句子,近于“微言”;“有意义”的句子,近于“要言”。微言之中有大义,要言之中有匠心。随微言而探微索隐,随要言而提要钩玄。这是读文章的方向,也是命题的导向。
二、随文章:“义”和“体”
刘勰在《文心雕龙·章句》中说:“夫设情有宅,置言有位;宅情曰章,位言曰句。故章者,明也;句者,局也。局言者,联字以分疆;明情者,总义以包体:区畛相异,而衢路交通矣。”这段话深刻阐明了章、句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义”即思想情感、内容主旨;“体”即体裁特色、艺术手法。“总义以包体”,即运用恰当的艺术手法表达特定的思想内容。这是文章的功用。章、句管辖有别,而消息互通。积句成章,卒章才能显志明情;寻章摘句,按句可以离章辨志。
因此,如何判断一句话或一段话是否关键,不仅看句子本身,还要放在全文内容、结构、基调、气质、体裁、效果等的综合考量中加以甄别。比如2023年全国乙卷 《长出一地的好荞麦》考查“俺见河滩地长草就像长俺心口窝”一句,原因在于“这是小说中德贵对他人说的唯一一句话,也是理解这篇小说情节发展的内在逻辑、理解德贵思想行为的一把钥匙”[3]。再如2023年新课标Ⅰ卷《给儿子》考查“下田去吧,儿子”一段,原因在于这一段集中体现了文章“神思漫游的感觉,由表及里的思考气质”。再如2022年新课标Ⅰ卷《江上》考查江边人们谈论季札的部分,原因在于《江上》是一篇“内在向度”的文本,而这部分是描述子胥对外部世界感知的段落。
今年三套试卷中,关于文学类阅读的论述题共有6题,都是紧扣文中关键语句设问。按照考查目标,试题大致可分为两组:第一组考查文章内容理解,第二组考查艺术手法赏析。
先看第一组题目:
①文章为何说“放牛给了我一个几近完美的少年时代”?(新课标Ⅰ卷第8题)
②文中画线处说“在他们两个人当中,叶桃总是先离去的那一个”,又说“她从来没有真正离开过他”,请谈谈你的理解。(新课标Ⅱ卷第8题)
③如何理解文章最后作者记下的那句话?(全国甲卷第8题)
其中,第①题和第③题比较相似。“放牛给了我一个几近完美的少年时代”,这是选文《放牛记》尾段的首句,结上文叙事,启下段抒情。“霜降后,一些植物枯萎,一些事物到来,一些人又把双脚踩在了泥泞的路上。”作者记下的这句话,是选文《霜降夜》尾段的末句,灵感乍现,曲终奏雅。尾段往往是极其重要的段落。这两句话回光返照,统摄全篇,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概括,作者浓烈情感的沉淀。
第②题同样考查关键语句的含义,但形式有别。“在他们两个人当中,叶桃总是先离去的那一个”,出自选文第二段,“她从来没有真正离开过他”,出自选文第十段。在这段材料中,“离去”具有双重含义:字面的,离开;讳饰的,牺牲。“离去”是选文中重要的情节,也是理解《千里江山图》的重要角度之一。这两句似乎前后矛盾的话,饱含张力,正凸显出叶桃对爱情的深刻认识:家国之爱重于儿女之情,思想共鸣胜过如影随形。同时,这两句话先后出现,也表现了陈千里对叶桃的认识逐渐深化,两人的理想渐趋一致。因而,无论对主题的理解,对人物形象的把握,还是对叙事结构的经营,这两句话都可以说至关重要。
再看第二组题目:
④文末画线的句子表明,作者不愿在回忆往事时为放牛“赋予意义”。你认为本文是否做到了这一点?请简要说明。(新课标Ⅰ卷第9题)
⑤文本中频频出现“一年以后”“现在想来”“他知道这情况时”之类标示时间线索的语句,产生了怎样的叙述效果?请简要分析。(新课标Ⅱ卷第9题)
⑥乌乡霜降夜,作者“感觉到生命与节气之间发生了某种密切的联系,有很强烈的体验感”,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来抒写这种体验感的?请简要分析。(全国甲卷第9题)
这三道题也是借文本中的语句发问,但贴着不同的文本,考查点自然不同。第④题考查对作者观点态度的评价。作为一篇回忆性散文,《放牛记》脉络清晰,语言亲切,少年视角带来的是纯净的回忆、有趣的片段,然而作者真的是“就事论事”吗?主观意愿未必是客观效果,语言的“所指”也未必是“能指”。所以,对作者夫子自道的这句话的理解和评价,就带来了思维和审美的双重考查价值。
第⑤题考查小说叙事语言的独特效果。《千里江山图》是一篇描写共产党员地下斗争的小说,身份是隐蔽的,斗争是危险的。因此,作者不是采用简单的顺叙或倒叙的手法,和盘托出一个故事,而是从恋人陈千里的旁观者视角,采取时间交错的方式,有利于将主人公叶桃生活、恋爱、斗争的片段穿插交织,逐步刻画出一个血肉丰满的地下工作者形象;恋人陈千里从昔日懵懂到今朝觉悟,正体现出叶桃斗争的谨慎和机智。—— 频频出现的标示时间线索的语句,与特殊的斗争经历有关,与作者的创作目的相关,是作者匠心独运之笔。
第⑥题考查对作者创作手法的体认。《霜降夜》是一篇纯文学作品,有着温润疏朗的风格,作者始终以一种清新澄澈的目光、细腻轻灵的笔触,抒写霜降夜的独特体验。生命和节气的交流,在草叶上,在花上,在树上;在房东阿姨的餐桌上,在养蚕农户的笑脸上,在外乡人的唏嘘里;甚至,在寒星那里,在炊烟那里,在风里,在灰里。因此,抓住“体验感”发问,便挠着了这篇文章的心痒。
由此可见,句子所系,或关乎“义”,或关乎“体”。考查从句子发端,问题依文本生成,是这两组试题的共同特点。一组实一组虚;一组侧重局部,一组侧重整体;一组引导入乎其内察文本,一组引导出乎其外看创作;一组侧重“理解”,一组侧重“分析”。理解语句的含义,就是考查文本细读、信息提取、理解阐释等关键能力;分析语句的效果,就是考查整体感知、分析评价、质疑批判等关键能力。
尤其是第二组试题,鼓励学生从文学创作的角度观察文本,或审视作者的创作观念,或评价作者的创作手法,或赏析作者的创作特色;试题答案既在文本中,又在文本外,需要学生调动文学文化积累,独立思考,给出自己独特的回答。这里所体现的命题理念——“文学类文本阅读不仅要测试考生对具体文学作品的理解,还应该通过特定文本的试题命制,在更普遍层面的文学文本阅读方法上有所表达,有一定的方法论意义。” —— 对文学阅读的教与考有着积极的引导作用。具体而言,阅读文学作品,不仅要穷究文本,更要探究文心;不仅要读懂“这一篇”,而且要读懂“这一类”;不仅能“读得懂”,而且能“说得清”。
三、随课标:“具体情境”和“典型任务”
课程标准曾提出:“考试、测评题目应以具体的情境为载体,以典型任务为主要内容。”[7]随文命题,意味着选择具体情境,设计典型任务。具体,即情境不空洞,考查不生硬;典型,即设问非模式,解题反套路。如2024年新课标Ⅰ卷和新课标Ⅱ卷中的两个选择项:
▲文中记述“我”在乱坟岗子里看武侠小说,是有意以环境的阴森怪异来映衬看武侠的乐趣,也凸显出“尘嚣皆忘”的读书境界。
▲描写机要室另两个女人微笑以及门房笑的细节,用以反衬一种紧张诡异的气氛。
这里的“具体情境”即文中“细节”,而“典型任务”则是判断细节描写的作用。一是“映衬”,一是“反衬”,前者以“阴森怪异”衬“乐”,后者以“笑”衬“紧张诡异”,如出一辙,貌似都有道理。然而,回到原文中,这两句赏析恰恰是一正一误。这说明,反套路的考查并不是回避套路,拒绝术语,而是要求在与套路和术语的周旋中明辨是非。知道“映衬”或“反衬”,只是具有了必备知识;在具体的语境中能够辨别,才是关键能力。所以,随文命题,既注重考查思维结果,也注重考查思维过程;随文辨析,随时判断,不能一读便知,更无法未卜先知。
选择题增强了干扰性,论述题则加大了开放性。如上述2024新课标Ⅰ卷的第9题,以及2023新课标Ⅰ卷的第9题:
读书小组要为此文写一则文学短评。经讨论,甲组提出一组关键词:未来·回忆·成长;乙组提出一个关键词:河流。请任选一个小组加入,围绕关键词写出你的短评思路。
这样的论述题,情境或可假设,任务绝非虚构。前者是就个人体验情境“借力打力”,要求对文中作者的观点予以评价;后者是借学科认知情境“节外生枝”,要求围绕给定的关键词写出评论思路。同中有异,真正体现了任务的典型性。
随文命题对我们有以下启示。首先,要拓宽文学视野。不同时代、不同体裁、不同国别的文学作品,都能兼收,不偏嗜。其次,要培养文字敏感力。对于关键语句,要能品味其含义和意义,进而做文章的解人,当作者的知音。最后,要研究命题特点。从选文到设问,从情境到任务,力求把握命题的变与不变。以开放的眼光对待文学,以精深的要求对待鉴赏,以研究的态度对待命题,应该就是我们要设计的“典型任务”吧。
关于我们:
“苟日新,又日新,日日新。日新之谓盛德。惟进取也故日新。道在日新。阐旧邦以辅新命,极高明而道中庸,德贵日新,常新,自新,全新。日新无己,望如朝曙。“
日新语文”发愿温故知新、弃旧图新,以求聚沙成塔、集腋成裘之功。公众号主要发布新高考备考资源及系列课件,新教材备考资源及系列课件。
课件购买:
需要下载课件使用的老师,请长按文章末尾二维码添加公众号管理人员微信,付费购买,若公众号管理人员未立刻回复,请耐心等候。所购课件仅供个人教学使用,请勿传播给他人使用、上传到学科网或百度文库。侵权必究,感谢您的理解。
版权声明:
出于学习和交流需要,本号使用了部分免费网络资源,如果无意中侵犯了原创版权,请在公众号后台留言,或者扫描下方二维码联系公众号管理人员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