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文言文重难点落实,探固本培元思维提升——2024年高考新课标卷文言文题目设置及解题方法

教育   2024-11-18 09:30   甘肃  

文字∣李双英

图片∣网络

未经许可 谢绝转载

获取课件请添加文末微信咨询


2024年高考语文新课标卷文言文的选文较以往稳中有变:选文篇幅加长,组合式样态增加,Ⅱ卷为三文本组合;保持教考评结合,在比较辨析中,展开多维思考。本文拟从实操层面分析题目设置的呈现和具体解题方法,以促进更好地完成平时的教学和备考工作。


一、观题目设置,深度落实教材的重难点

(一)统编教材的特点

1.大单元教学的核心任务群

以统编教材必修下册第八单元为例,本单元选编四篇文章,分别是《谏太宗十思书》《答司马谏议书》《阿房宫赋》《六国论》,属于“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核心任务是“倾听理性的声音”。

四篇文章都体现了古代先贤心怀天下、爱国爱民、敢于担当的胸怀和精神。它们虽文体形式不同(奏疏、书信、辞赋史论),但都体现了说理的艺术,从不同角度展现了古人面对社会问题时的理性思考,运用不同的论证方法展现了理性之美。

2.重点突出

统编教材将文言文基础知识、文化常识和文学常识分散地编在课文下面的注释中。

在必修上册第八单元编排的文言文知识《词语积累与词语解释》,以“把握古今词义的联系与区别”为中心,选编了三方面内容,强调了词义的发展变化、古今词义的联系和区别,突出了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在文言文学习中的重要性。这两者既是文言文的基础知识,也是学生文言文学习中的难点。

3.显隐结合

“显”,表现在统编教材有独立编排的文言文篇目,“隐”指知识系统与“单元提示、学习提示和单元学习任务”三者有机融合。

如新课标卷试题中有关司马迁和李陵的故事,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三单元的“学习提示”中如是说:“阅读课文(《屈原列传》)结尾的‘太史公曰’一段,并拓展阅读《报任安书》”。这就是“隐”的知识的体现。

(二)试题设置的链接处

2024年新课标Ⅰ、Ⅱ卷围绕文言文统编教材特点,分别设置了五道题目。第10~14题,分别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理解和掌握文言文实词、虚词的一词多义现象、词类活用等能力,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识别能力,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包括重要的实词、虚词、通假字、固定句式、特殊句式、词类活用等文言基础知识和语法),筛选信息和概括分析、比较材料的思辨能力。

“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学习任务群在“教学提示”部分指出:“不论是积累、梳理还是探究,都注重发展语感,增强对语言规律的认识。”而断句题在句子中直接划线切割的考法,加大了主观判断思维能力的考查,避免了学生通过比对猜蒙选择答案的现象,真正考查学生的语感和分辨语言规律的思维能力。

第11、12题充分体现了教材的重难点。由于新课标明确提倡“减少针对单一知识点或能力点的简单、碎片化的试题数量……让学生在复杂情境、多种角度和开放空间中充分展示其富有创造性的个性化的学习成果”,

所以第11题回归到实词考查,用一词多义代替文化常识。一方面避免了单纯记忆能力的考查,另一方面将考题与课内文章相结合,考查了学生的语言基础知识及具体语境迁移应用的思维能力。调动知识储备,解决文言文学习中的新问题,形成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思维品质。

以新课标Ⅱ卷第11题为例,看似只是四个重要词语,实则覆盖了通假字(“燕”同“宴”,“式”同“轼”)、动词和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怪,耻)等多种特殊用法,知识容量极大,对于知识掌握的精准度要求极高,能真正考查学生文言阅读思维的深度和运用的能力。

多文本组合最大、最直接的意义指向第14题。新课标Ⅱ卷第14题:“王充认为,‘太子敬厚四皓,以消高帝之议’犹如‘魏文式段干木之闾,却强秦之兵’,请根据材料分析二者的相似之处。”

答案可从行为、效果和道德情操三个维度上作答。通过该题可以反观三联文本的设置是以打通为基础,旨在考查学生多角度分析、比照、切分、概括、提取信息的能力。

新课标Ⅰ卷第14题:“王夫之强调李陵‘大节丧,则余无可浣也’,材料一有哪些事实可以支持王夫之的观点?请简要概括。”

该题的目标在于引导学生要全方位、多角度地思考问题,明辨是非而不拘于一隅之见,对相关事件、人物要从不同角度进行多元评判,以此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二、探解题方法,提升固本培元的思维能力

(一)掌握文言表达规律,准确断句

必须明确,“断句”所断是句子。近年来,该题型的考查方式是,涂黑对应的三个字母断出四个句子。而构成句子的基本结构是主谓宾。支撑一个句子最主要的是谓语。

此时应该注意,判断句、省略句、倒装句、被动句等几种特殊句式的表述特点。在古代汉语中,主语是最常被省略的,而省略的方式有对话省、承前省、蒙后省,还有共知省略。如:

为将而降A降而为之B效死C以战D虽欲浣E涤其污F而已G缁之素不可复白。(2024年新课标Ⅰ卷)

上题中只有最后一个句子有主语,其他主语都因共知省略了。由于“虽”是句子的开头,所以在“虽”前断开,前面的句子又是介宾后置的句子,也容易划出。此句的难点在于“而已”放在前句还是后句,放在前句,一般是“罢了”的意思,和前面的“虽”不搭。放在后句是两个单音词“表示转折”,是“已经”的意思,恰合语意。

再举一例,

如:魏君贤AB是礼C国人D称仁E上下FGH未可图也。2024年新课标Ⅱ卷)

通过找主语和谓语,后半部分断开很容易。难点在于“贤A人B是礼”怎么断。这里要判断出一个最重要的词“是”是什么意思,不是代词“这”,也不能是判断动词,推断出“是”为“宾语提前的标志”就有解了。这个句子是宾语前置,正确语序是“魏君礼(礼待)贤人”。

在分辨判断中注意古汉语的表达习惯,学会在前瞻后顾多角度思辨中分析句读。用古汉语的语句表达思维,提高我们的断句等基本语言运用能力。

(二)夯实语法基础,精准翻译

来看新课标Ⅱ卷中翻译题中的这一句:

却军还众,不犯魏境者,贤干木之操,高魏文之礼也。

参考答案:撤回军队,不去侵犯魏国领土,是因为秦军尊重段干木操行贤良,推崇魏文侯的礼义。

关键词(采分点)是:“……者,……也”,是“……的原因是……”“……是因为”的意思;贤,以……为贤;高,形容词作动词,推崇。

第一个关键点“……者,……也”表判断,这不难看出,但“表原因”这样的深入一些的问题翻译出来了吗?这就要我们进一步探讨。对于“判断句”虽都表示“什么是什么”,但在判断中具体细致的逻辑关系是有多种不同内涵的:

(1)最基本的作用是解释,如“德,立人之基”。

(2)表归属关系,如“张骞,汉中人也”。

(3)表说明原因的关系,如“良庖月更刀,割也”。此作用同试题“不犯魏境者,贤干木之操,高魏文之礼也”一样,都表示原因。

(4)表比喻关系,如“曹公,虎狼也”。

(5)表明性质,如“夫战,勇气也”。深入了解了这些内在关系,再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就不难把文言文句子翻译得信达雅了。

第二个关键点是意动用法的翻译。

首先,就上面的关键词分析:“贤,以……为贤;高,形容词作动词,推崇”而言,学生会产生疑惑:“贤”和“高”都是意动用法吗?

上述的表述是不是说“贤”是意动用法,“高”不是意动而是形容词用作动词?笔者认为,“贤”和“高”都是意动用法,这是可以肯定的。

要追本溯源的知识点是意动的正确翻译方法有两种,可以翻译成“以……为贤,以……为高”,也可以顺应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翻译成一个后补式的动词。如“贤:尊重;高:推崇”。

这种方法教材也常常用。如“不贵难得货”中的“贵”,是“以……为贵”“认为……宝贵”的意思,而在译文中翻译成“稀罕”。

再如“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中的“乐”“忧”,都是意动,是“以……为乐”“以……为忧”的意思,在译文里直译成“喜欢……,担心……”。

意动用法的这两种翻译方法在使动用法中用得更为普遍。如“项伯杀人,臣活之”中的“活”是使动用法,可以翻译成“使之活”,也可以用一个由后补式的复合词来表达:“救活”。

再如“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直,亦无售者”中的“高”是使动用法,可以翻译成“使其直高”,也可用后补式的动词来表达:“抬高”(动词+形容词或不及物动词)。

如果我们进一步分析“救活它”和“抬高价值”这样的结构,就会发现:它们的意思仍然是“救之使活”和“抬其价使高”。因此,如果我们在文言文中看到一个动词或形容词可以用后补式动词来翻译,那正说明这个动词或形容词是使动用法。

固本培元,追根溯源,深耕文言系统知识,织就教学纲网,是提高文言文解题能力的必由之路,共勉共学。

关于我们:

“苟日新,又日新,日日新。日新之谓盛德。惟进取也故日新。道在日新。阐旧邦以辅新命,极高明而道中庸,德贵日新,常新,自新,全新。日新无己,望如朝曙。“

日新语文”发愿温故知新、弃旧图新,以求聚沙成塔、集腋成裘之功。公众号主要发布新高考备考资源及系列课件,新教材备考资源及系列课件。

课件购买:

需要下载课件使用的老师,请长按文章末尾二维码添加公众号管理人员微信,付费购买,若公众号管理人员未立刻回复,请耐心等候。所购课件仅供个人教学使用,请勿传播给他人使用、上传到学科网或百度文库。侵权必究,感谢您的理解。

版权声明:

出于学习和交流需要,本号使用了部分免费网络资源,如果无意中侵犯了原创版权,请在公众号后台留言,或者扫描下方二维码联系公众号管理人员处理。


日新语文
日新语文,专注高中语文教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