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高尔山历史(二十)

文摘   2024-11-04 12:14   辽宁  

一水背城 千古兴亡多少事

——历史钩沉(二十)

    高句丽政权灭亡后,69万户的高句丽民众随之解体,分别融合到各族之中,后世已不在有继存的高句丽族,据佟冬主编《中国东北史》,高句丽民族的流向主要是四个方面:


    其一,绝大多数高句丽民众融入汉族,见于史料记载的多达几十万人。为了瓦解高句丽民众的社会基础,唐朝采取了伴随每次大规模的作战行动迁徙大批高句丽民众移往内地的分化措施。645年唐太宗亲征高句丽之役,先将高句丽大小官员3500人迁往内地,继之又把7万高句丽民众迁往中原。唐朝灭亡高句丽的次年,即669年四月,将高句丽遗民38300户迁到江淮之南、山南及京西诸州空旷之地。《三国史记·新罗本纪·文武王》:“以王宝藏、王子德福、德男、大臣等二十多万口回唐”,这20多万人正是38300户的总人数。677年在安东都护府迁来抚顺高尔山新城之际,为了巩固安东都护府的稳定局面,唐高宗大规模的移其民于河南、陇右诸州安置,仅使老幼残弱者留居原地。迁往内地的高句丽人分散诸州,化整为零,融合在汉族的汪洋大海中。留居辽东的高句丽人也没能保留本民族的习俗特点,逐渐融入当地汉人和渤海人中。例如辽宁台安县大高丽房镇的地名与高句丽人居此有关,现今居民多为高姓,达500余户。他们的《高氏家谱》追溯其远祖为高句丽第20代王长寿王高巨连,但目前这个高氏家族皆称自己为汉族,其生活习俗也全部汉化,是高句丽族融入汉族的明证。类似情况在关内也有发现。


    其二,南投新罗的高句丽人,也没能保持原有的族体,而是融入新罗人中,或称为韩族,成为后世朝鲜族的先民。在666年泉盖苏文的儿子们互相残杀时,泉盖苏文之弟净土要求归唐未遂,率3543人南投新罗。668年新罗文武王参加灭亡高句丽的战役,把俘获的7000高句丽人带回新罗王城。宝藏王外孙安舜在叛乱被平定之后率4000余户投奔新罗。今韩国原州横城郡高氏家族,据其《谱书》记载,为宝藏王的次子仁胜的后代,虽然他们自称是高句丽王室的后裔,但在族属上皆称自己是韩族或朝鲜族。



(本文摘自佟达《高尔山》一书)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

辽(2022)0000062





抚顺市高尔山观音阁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辽(2022)0000062,发布寺院动态、法讯信息为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