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背城 千古兴亡多少事
——历史钩沉(十五)
647年(唐太宗贞观二十一年)五月,辽东道行军大总管李勋率右武卫将军孙贰朗、右屯卫将军郑仁泰及3000唐军"繇新城道以进,次南苏、木底,虏兵战不胜,焚其郭"(《新唐书夷·高丽传》)。关于此战,《资治通鉴·唐纪·太宗下》的记载是:”高丽多背城拒战,世勤击破其兵,焚其罗郭而还。”此战新城是否被攻占,《新唐书》的上条记载不是明确的,没有出现"克城"、"拔城"之类的词句,从文献记载看,似乎李勋率唐军攻破了新城,否则不能"繇新城道以进",新城不破,焉能"以进"?更谈不上"次南苏、木底"。然而,《新唐书》这段记载的最后一句话"焚其郭"三个字却告诉我们,此战的真实情况是新城没有被攻破。因为"焚其"中的"郭"字是指外城墙。《现代汉语辞典》解释"郭"为"古代城外围着的大城"。《辞海》直接解释为"外城"。高尔山城拥有外城即西城,西城在新城西南两面屏蔽新城的东城,今高尔山塔就是后来辽代在西城南壁上建造的。西城俯瞰抚顺市区的浑河孔道即玄菟古道的人口地带,若想进入必须从高尔山城的眼皮子底下通过才有可能,而历代与高尔山城有关的战争,中原军队都必须从沈阳以西而来,到达浑河南岸的河谷平原即玄菟古道的入口地带。因此,门户重镇的高尔山城的主要战场和阻击方向就是高尔山的西南两面。地处西南两面的西城就是由于处在临敌前沿而成为唐军所焚之郭。《资治通鉴》所谓"焚其罗郭而还"也是指外城墙,"罗"者,围绕、环绕之义;"郭"指外城墙,中国古代所谓"内城外郭"就是把环绕内城的外城称之为"外郭"。所谓"焚其罗郭而还"就说明了唐军从外城纵火然后就退兵了。经过上述分析可知,唐军只是"焚其郭",没有破城。新城不破,那么地处玄菟古道纵深的南苏城和木底城被次第攻破就是一个神话了。按"焚其"一句前后的行文顺序,似指新城、南苏、木城道以进,次南苏、木底,虏兵战不胜,焚其郭"(《新唐书·东夷·高丽传》)。关于此战,《资治通鉴·唐纪·太宗下》的记载是。"高丽多背城拒战,世勤击破其兵,焚其罗郭而还。"此战新城是否被攻占,《新唐书》的上条记载不是明确的,没有出现"克城"、"拔城"之类的词句,从文献记载看,似乎李勋率唐军攻破了新城,否则不能"繇新城道以进",新城不破,焉能"以进"?更谈不上"次南苏、木底"。然而,《新唐书》这段记载的最后一句话"焚其郭"三个字却告诉我们,此战的真实情况是新城没有被攻破。因为"焚其郭"中的"郭"字是指外城墙。《现代汉语辞典》解释"郭"为"古代城外围着的大城"。《辞海》直接解释为"外城"。高尔山城拥有外城即西城,西城在新城西南两面屏蔽新城的东城,今高尔山塔就是后来辽代在西城南壁上建造的。西城俯瞰抚顺市区的浑河孔道即玄菟古道的人口地带,若想进入必须从高尔山城的眼皮子底下通过才有可能,而历代与高尔山城有关的战争,中原军队都必须从沈阳以西而来,到达浑河南岸的河谷平原即玄菟古道的入口地带。因此,门户重镇的高尔山城的主要战场和阻击方向就是高尔山的西南两面。地处西南两面的西城就是由于处在临敌前沿而成为唐军所焚之郭。《资治通鉴》所谓"焚其罗郭而还"也是指外城墙,"罗"者,围绕、环绕之义;"郭"指外城墙,中国古代所谓"内城外郭"就是把环绕内城的外城称之为"外郭"。所谓"焚其罗郭而还"就说明了唐军从外城纵火然后就退兵了。经过上述分析可知,唐军只是"焚其郭",没有破城。新城不破,那么地处玄菟古道纵深的南苏城和木底城被次第攻破就是一个神话了。按"焚其郭"一句前后的行文顺序,似指新城、南苏、木底三城都被唐军纵火焚烧,其实不然。据考古调查,南苏城(新宾上夹河镇得胜堡村)、木底城(新宾木奇镇)均为中小山城,没有外城,即无郭,唐军当然不能"焚其郭",那么唐军自然没有兵临南苏、木底二城。因此分析两段文献之后的真实情况应该是指唐军的作战方向和进攻路线是走新城道(唐朝把玄菟古道称做新城道),以及进入新城道后的作战目标是横扼在玄菟古道上的两个纵深关隘城堡南苏城和木底城。因此,其实际战况是唐军没能通过高尔山城,《资治通鉴》非常明确地承认唐军没有破城,李勋只是打退了出城作战即文献所谓"背城拒战"的军队,仅仅"击破其兵"而已,最后在高尔山城城外纵火还军。
654年(唐高宗永徽五年),唐高宗李治命归附唐朝的松漠都督李窟哥率契丹族军队进袭新城。李军与新城守军在新城南门之野(今沈吉铁路以南至浑河北岸)列阵野战。双方互射,箭镞如雨。忽然,一阵狂风向新城守军迎面扑来,新城高句丽军射出之箭反被狂风逆向激回,乱了阵角,李窟哥的契丹军乘风猛攻,并借风纵火追烧。高句丽军"人死相籍,积尸而冢之"(《新唐书·东夷·高丽传》)。唐高宗李治亲自在朝廷上宣读李窟哥的战报。
(本文摘自佟达《高尔山》一书)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
辽(2022)000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