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 :馄饨汤圆和饺子,那得选一个吧

百科   2024-12-21 07:30   北京  

冬至里的阴阳之道:

        馄饨汤圆和饺子





“火烧赤壁”是诸葛亮的高光时刻,他也因此被传说成了一个可以呼风唤雨的人物,但事实上,诸葛亮只是根据规律,算出了“大雪”和“冬至”节气相交的具体时间,万事俱备,就待东风乍起的时刻。

冬至,是一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日子,而冬至一过,北半球白天就会一天天变长,黑夜会慢慢变短。

“蚯蚓结”“麋角解”“水泉动”,和“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其实说的都是同一个规律:阴极之至,阳气始生。

在传统的农耕社会,冬至是如此特别的一天,很多地方都非常看重这个节气,还有“过冬节”和“冬至大过年”的习俗。



咬一颗馄饨,破阴而释阳;来一个饺子,数九寒天不冻耳朵;吃一粒汤圆,企盼阖家团圆,添子添孙……冬至的种种美食的背后,有着怎样令人肃然起敬的仪式和温暖人心的情愫呢?


在传统的农耕社会,南方人在冬节这一天必须要做的事情,就是吃“冬节圆”,也就是吃汤圆。滤干的米浆揉成了团,一家老小围在一起搓丸子,丸子有红有白,煞是可爱,这大大小小的冬节圆就是一家老小的象征,不仅家人一起分享,还要拿来祭祖。


南方人在冬至用汤圆祭祖,在北方则是一碗馄饨,可谓南米北面,各擅胜场。而饺子是从馄饨中分化出来,渐渐成为了南北都热爱的冬至美食,“冬至饺子夏至面”如今已经成为了人们在冬至这一天选择美食的标准。



广式云吞

江南小馄饨

四川红油抄手

福建扁食

江西清汤


如果要说冬至和哪种食物关系最古老,必然是馄饨。


广式云吞皮薄肉满,还可以清晰地看到里面粉红色的虾仁;江南的小馄饨肉馅不多,但是胜在一口鲜美至极的清澈汤底;四川的红油抄手调和辣椒、花椒、葱姜蒜、芝麻油,集众香一体,淋在抄手上,麻辣鲜香,一边吃一遍大汗淋漓,颇为过瘾。还有福建扁食和江西清汤,也是当地人挚爱的美味。


无论馄饨改了多少名字,依然是薄薄的面皮里裹着馅料,和着高汤而食,所以才叫“馄饨”。这个看起来普通又大众的小小美食里,却蕴含着非常严肃的仪式感,农耕文明时期,古人吃馄饨,要比现在讲究和隆重的多。



烧尾宴

《尚食》“二十四节气馄饨”


吃得最炫的,要数宋人,在南宋国都临安城里,即使是穷人家,每逢冬至也要吃馄饨。大族富户为了拉开差距,就会做上十余种不同口味不同特色的馄饨,放到同一个盛器里,取名“百味馄饨”。如今能见到关于馄饨最早的记录,出现在约1500年前的南北朝颜之推笔下:“今之馄饨,形如偃月,天下之通食也。”到了唐代,馄饨又变出了各种花样,最出名的是两种,一种叫“五般馄饨”,五般即五种花色,还有一种“二十四节气馄饨”,北宋陶谷在《清异录》中记载过唐代留下一份“烧尾宴”清单,清单上的珍馐之一,就是“二十四节气馄饨”。二十四中馄饨、花形、馅绝不重样,繁复又豪华。这顿“烧尾宴”是唐景龙年间(707-710年)新任尚书令韦巨源敬献给唐中宗的,而到了南宋临安人那里,虽没有皇帝的口福,但却起了个土豪的名字——“百味馄饨”。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古人的味蕾要比现在的我们精细许多,馄饨除了花样多,还讲究汤清,有些馄饨汤甚至可以用来磨墨写字。成书于清乾隆年间的《随园食单》中的馄饨,是“用鸡汤下之”,说明后来的馄饨已不再以清汤为佳了。


冬至馄饨


馄饨与冬至的羁绊,民间有很多版本。


有说春秋末期的美人西施做馄饨讽刺吴王夫差沉迷美色,不理朝政,糊涂至极;有说汉朝时骚扰边境的北方匈奴浑氏、屯氏两位首领最为凶残,于是民间用面皮包裹肉馅,取“浑”“屯”之音,名为“馄饨”,最初制成馄饨这一日恰逢冬至,于是就形成了冬至吃馄饨的风俗。


传说是热闹生动的,却没有史料的背书,显然,这都是从“馄饨”的发音上来做文章,而要进一步探寻冬至吃馄饨的必然逻辑,还是要回归到“冬至”与“馄饨”本身上去。


作为“大如年”的冬至,用饮食来模拟天地初开,也非奇事。而当人类从天真的孩童状态逐渐走出,世俗的一面就会不断增强,于是这碗馄饨,慢慢被赋予了更多的意义。


此刻,捧着一碗馄饨,几千年的文化史,被这么三两口吃下去,原来我们在传统文化中浸润已久,久而不自知。


张仲景与饺子

冬至饺子


在冬至的美食中,馄饨开了头,饺子却后来者居上,尤其在北方,一临近冬至,市面上、小店内,总有各种花样的饺子,挤破了头想吸引人的注意。

关于冬至吃饺子,流传最广的,是东汉医圣张仲景的故事。

张仲景曾任长沙太守,后辞官归乡,返乡之际,正值冬季酷寒之时,他看到白河两岸的乡亲们面黄肌瘦,饥寒交迫,不少人连耳朵都冻烂了,张仲景忙命弟子在南阳东关搭起医棚,支起大锅,在冬至那天舍“祛寒娇耳汤”医治冻疮。具体做法,是将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然后将羊肉、药物等捞出来切碎,用面包成耳朵样的“娇耳”,煮熟后,一人分两只“娇耳”,一碗肉汤。乡亲们吃下“娇耳”,通体暖和,两耳发热,冻疮很快就好了,连烂掉的耳朵也恢复如初,后人遂模仿“娇耳”的样子,包成面食,又名饺子,在冬至这一天食用。


如果按照这个说法,中国人冬至吃饺子,早在汉代就出现了,这与冬至吃馄饨似乎是并行的传统,不过详考古籍,就会发现这个故事并无根据。到宋代,出现的“角儿”或“角子”,被认为是饺子的词源。陆游在《老学庵笔记》中有“爆肉双下角子”,孟元老《东京梦华录》有“滴酥水晶脍煎角子”,周密《武林旧事》“蒸作从事”篇中有“诸色角儿”……据民俗学者研究,当时的角子应该是蒸着吃的,从馄饨中分化出来,采用水煮以外的其他烹饪方法。到了元明时期,北方官话强势改变中原官话的读音,于是“角[jué]子”被读成“饺子”。


可以说,馄饨是饺子的母体。饺子“自立门户”则是从改水煮为蒸食开始,饺子从馄饨中分化而出的时间,大致发生于宋代,因为当时市民生活极度繁荣,吃货遍地。



韩国饺子

印度饺子

日本饺子

波兰饺子

塞尔维亚饺子

西班牙饺子


现代的饺子已经成为一种强力的文化输出的载体,随着中国文化的传播遍布世界各地,在较早受到中国饮食文化影响的亚洲地区如日本,饺子的皮比较薄,一般采用煎的方式,不做主食食用;而韩国人主打一个“万物皆可泡菜”,泡菜饺子是韩国人餐桌上的常客;而印度人的饺子里充满了咖喱味。在更远的欧洲,波兰的饺子里塞满了土豆泥、奶酪、炒洋葱、蘑菇、肉、酸菜或者菠菜;在塞尔维亚,饺子里有火鸡肉、猪肉、蘑菇和奶酪;而西班牙人的炸饺子里面填充了牛肉、鸡蛋、孜然甚至还有橄榄。


饺子从馄饨中分化,同时也继承了馄饨的角色,在冬至咬一口饺子,同样也具有了破阴释阳的意义。


尽管没有史料佐证,但是张仲景“祛寒娇耳汤”在医理上是说得通的,民间俗语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说法。在最寒冷的时节,小小的一个饺子,以美味又捍卫了“食物多样性”的营养原则和健康原则。


如今,“冻掉耳朵”的日子一去不再,饺子想怎么吃,想何时吃都可以,但冬至这一天,端上一碗热气腾腾的饺子,才特别具有仪式感。


汤圆

包汤圆

滚元宵


在汉代冬至,朝廷上下都会放假休息,军队待命,边塞闭关,商旅停业,亲友各以美食相赠,隆重地庆祝。如今的冬至,大部分的情况下,是一个正常的工作日,而冬日祭祖的习俗,也渐渐被淡忘。


宋代周必大《平原续稿》中,记载了当时元宵节上的一种新奇食物——浮圆子,“元宵煮食浮圆子,前辈似未曾赋此,坐间成四韵”。浮圆子就是一种用糯米粉做出的圆形食品,后来又称“元宵”。


最迟在明代,汤圆与元宵出现了分化。在这个时期,南方人已经普遍把元宵称为“汤圆”,不止是名称不同,实质上也发生了改变。从今日演绎的结果来看,元宵与汤圆完全是两种做法:汤圆是像饺子一样包出来的;元宵则是“滚”出来的——做好固体的馅,切成小块,蘸上水,在放满生糯米粉的筛漏上滚动,边摇边撒水,等馅全滚上粉,滚成圆球,就做成了元宵。


与北方在元宵节吃元宵不一样的是,冬至吃汤圆是南方更普遍的习俗,“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最为形象地记录了南方人过冬至的情境。


搓汤圆,非常讲究,要搓得圆圆的,一家人才能够团团圆圆,和和美美。“汤圆”寓意“团圆”,无论是名字还是形状,都符合中国人团圆的心理。此外,冬至吃汤圆还有个不可抗拒的理由,就是“添岁”,吃了汤圆,这阴阳交替的一日才算完成,新的一个轮回也才能顺利开启。

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















END
编辑 / 肉叔
来源 / 韶关市文化文物景点管理中心
加入食研所美食健康群(roushu2019)



往期科普





食研所
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信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