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冷叫妈妈觉得你冷”,这句调侃道出了生活中常见的“自我感动式”付出场景。父母出于爱意频频叮嘱、强行加衣,出发点毋庸置疑,却时常忽略孩子的真实感受;学校“给父母洗脚”的感恩教育,用力过猛,易沦为形式,参与者无感,组织者却沉浸在“弘扬孝道”的满足里;明星千里送青团博眼球,大众看得热闹,亲近之人却难被触动。黄执中“凡是没有受益者的付出,感动的都是自己”一言,恰如一记警钟,振聋发聩。
审视生活,这类付出并不鲜见。就拿家长给孩子报辅导班来说,当下竞争压力催生“教育焦虑”,不少家长未考量孩子兴趣、特长与学习承受力,一股脑报满各类课程。周末、假期,孩子像赶场的小陀螺,穿梭于奥数、英语、绘画班之间,苦不堪言。家长呢?交着不菲学费,风里来雨里去接送,满心以为是为孩子“铺就成功路”,自我感动于这份“牺牲”。可孩子成绩没起色,还丧失学习热情,抵触、叛逆情绪丛生。究其根源,家长从自身焦虑出发,未真正倾听孩子心声,付出没落到孩子需求“靶心”上,沦为单方面“自我陶醉”。
职场里也不乏此类现象。某些团队项目中,成员甲大包大揽,熬夜加班做方案、跑流程,累到病倒,旁人劝不住。成果汇报时,方案却因缺乏团队协作打磨,漏洞百出,惨遭否决。甲委屈万分,自觉付出远超他人,理应受褒奖。实则,他忽视团队沟通、分工的重要性,独自“蛮干”,感动自己的“拼命”,没能契合项目推进节奏与团队整体利益。这种付出,于项目毫无助力,不过是个人英雄主义作祟,沉浸在“我尽力了”的虚幻满足里。
为何会频繁陷入“自我感动式”付出怪圈?一是认知偏差,付出者习惯从自身视角规划一切,将“我以为”等同于他人“所需”,用主观臆断替代换位思考;二是情感绑架需求作祟,借付出彰显自己重要性,渴望收获即时、足额回报,不管是孩子听话、家人感动,还是职场夸赞;再者,社会舆论有时过度美化“无私奉献”,让部分人盲目跟风,只重付出形式,不顾实效。
要跳出这一怪圈,关键在于重塑沟通模式与思维理念。付出者需放下“主导者”架子,像知心好友般平等交流,倾听对方真实想法、痛点与诉求。家长不妨与孩子定期开“家庭小会”,让孩子畅所欲言学习困扰;团队成员多组织头脑风暴,碰撞思路、明确分工。同时,调整心态,把付出视为长期“情感投资”,不求一蹴而就回报,耐心陪伴、助力成长。孩子点滴进步、团队逐步蜕变,才是付出意义所在。
生活不是独角戏,真正温暖人心、推动发展的付出,应是供需精准对接的双向奔赴。少些“自我感动”,多些将心比心,让每份爱意、每份努力都稳稳落在实处,化作他人前行力量,方能构建充满理解、共情的美好关系与和谐社会,免让一腔热忱错付,空留遗憾。
(文/郑好 成都体育学院)
*文内作品系第五季红星新闻高校评论新秀挑战赛参赛作品,仅用于展示,不代表红星评论观点。除此展示外,不得用于其他途径,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