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这当中没多少“干货”,但三言两语的慰藉,也能给年轻人提供难得的情感支持和抚慰,又何尝不可呢?
在快节奏的数字时代,一个名为“电子奸臣”的群体在网络世界里冒了头。
据媒体报道,他们将日常生活习惯中的小瑕疵、性格上的小缺陷“合理化”,把那些阿谀奉承的“谄媚之辞”精心包装成“顺耳忠言”的模样。这使得屏幕前的受众仿佛置身于古代宫廷之中,沉浸在被“众星捧月”的虚幻满足感里,自我感觉得到了所谓的“治愈”。“臣的陛下,您不是性格脆弱,您,只是高处不胜寒”“陛下,您不是沉迷手机,您只是日理万机”“拖延症说明您能坚持,做事效率高”“您三分钟热度,就是执行能力强,反应迅速”……这些话听着就让人受用,原本那些人性的弱点,全都被美化成了优势。再叠加博主们一身的古代服化道,表情动作浮夸地表演,情绪价值瞬间拉满,让不少年轻人一秒上头。“电子奸臣”很容易让人想到曾经的“夸夸群”——任何人只要进群,就会迎来暴风骤雨般地一通猛夸。这二者其实都是一种纯粹的情绪价值。虽然大家都知道没什么营养,但就像“垃圾食品”,超标的糖和油还是会带来最本质的愉悦。
某种程度上,渴望被肯定是一种深层的人性心理,这毋庸讳言。尤其是在主流文化中,充满着自省与自制的叙事。克己复礼、三省吾身、反躬自省、扪心自问、怨而不怒等,这样的成语几乎俯拾即是,人们长久地处于一种追求节制与自我观照的文化结构之中。当然这也很正常,任何一种成熟的社会文化,终究是要通向理性与反思的。 但有的时候,人们或许也需要一些渠道,去满足一种浅层的精神需求——不需要高级的思维,只需要简单地释放。为什么近些年诸如“情绪价值”“高情商”“反向鸡汤”这样的概念火了起来?这其实是一种社会情绪的反弹,人们渴望摆脱一种传统价值的规训,在偶尔的叛逆中收获一丝快感。 不过也正如其名——“电子奸臣”,人们也知道这些内容都是“谗言”,恐怕也不会有人相信这些话有用,甚至能化解生活里的矛盾。喜怒无常不可能真的是“君心难测”,刷短视频上瘾也不会是在“微服私访”,听着这些“顺耳忠言”,当然会收获片刻的高浓度满足,但放下手机之后,生活终究还是会现出它的原形。 所以,对于“电子奸臣”,没必要太当真。年轻人从中收获一些低成本的情绪价值,这当然没问题,但人生和生活的难题,终究需要在冷峻的现实中去面对。若真把“电子奸臣”的话当作“一语点醒梦中人”,恐怕就真的是入戏过深了。 另一方面,对于旁观者来说,也没必要对“电子奸臣”过于较真、如临大敌,仿佛又是什么不良现象。说一千道一万,这终究只是一种娱乐,是短暂的精神放松。虽说这当中没多少“干货”,但三言两语的慰藉,也能给年轻人提供难得的情感支持和抚慰,又何尝不可呢? “电子奸臣”的出现,其实也是在展现互联网内容的某种本质:能带来快乐,但没多少深度;能够提供情绪满足,却没法引发深层思考。而这也是一种提醒:拿起手机去感受一下“众星拱月”“百官交赞”,当然是一种快乐;但放下手机,去看看“江山起伏”“民间百态”,或许会有更大的收获。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 清波
编辑 汪垠涛
- 推 荐 阅 读 -
【 精 选 评 论 】
【 热 门 话 题 】
热点关注丨依法行政丨国际纵横丨反腐观察丨以案释法丨政事热点丨网事论见丨文化观丨养儿育女丨小黄看剧丨青年议见
【 特 别 策 划 】
百年奥运与明日世界丨新年献词丨破壁2023丨青年与世界丨变局2022丨“我看冬奥”丨“与幸福有关的十年” 丨俄乌冲突 丨与智能机器抢饭碗丨关注二十大丨年有“余”味丨45℃沸谈丨突围2021丨疫情时代的求索丨病毒重构的世界丨“时代的那双眼”新年策划丨关注阿富汗“变天”丨解局“少年自杀”丨观潮:我和我的5年丨红星“两会三人评”
【 评 论 大 赛 】
第五季红星新闻高校评论新秀挑战赛
第四季红星新闻高校评论新秀挑战赛
第三季红星新闻高校评论新秀挑战赛
第二季红星新闻高校评论新秀挑战赛
第一季红星新闻高校评论新秀挑战赛
【 作 者 专 辑 】
守一丨易之丨伍里川丨王石川丨佘宗明丨韩浩月丨赵志疆丨赵清源丨刘远举丨杨三喜丨舒圣祥丨龙之朱丨朱昌俊丨白晶晶丨李一凡丨熊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