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泰兴古庄白马驮村的传说与靖江古称白马驮沙的来历
作者:李长贯
图片选自网络
泰兴的白马驮村,原名小叶庄,向东二里便是有名的南新街,即现在的新街镇。白马驮村而今就隶属新街镇,名为白马村。这个村虽不算大,亦不为许多人所知,却是自古有之,深藏不露,极富文化底蕴。这里人杰地灵,有人中过秀才、举人,也有人入仕当过县令、府丞。尽管未有人三元及第,榜列三甲,也未有人高官厚禄,权倾朝野,不过于周边乡村中当是颇有点“鹤立鸡群”了。正因为此,故也就有了许多的美传,其中一个传说,更是道出了白马驮村村名的来历。
相传北宋康定年间,这里出了个非同凡响的后生,不仅眉清目秀、面如银盆,相貌堂堂、风度翩翩,而且过目成诵、满腹经纶。这个后生名叫叶锦辉,他一心要上京赶考,以博取功名。怎奈清白为官的父亲早逝,家境已是十分贫困;幸亏他父亲在世时为他与古庄寺的马员外的女儿定了亲,马员外看重叶生父亲在世的情谊,更看重叶生之才,所以常给他接济。员外的女儿尤为重情重义,而且同样是个非凡之人。她知叶生欲上京赶考。决定送给叶生三样宝贝——一样是一个银酒壶,一拍就有酒来拎;一样是雕花玉盒,一打开就有九天仙女唱曲文;另外一样碧玉带,老人系了年转少,少年系了更精神,病人系了百病消,死人系了能还魂。除此之外,又加十锭雪花银与一匹白马。叶生约定等金榜题名,即用八抬大轿来迎娶她。
叶生跟小姐依依惜别,遂登上了赶考之路。这天天色已晚,他见前面有个客栈,便决定住宿于此。谁知这个客栈名叫杨二的掌柜是个小人,看到书生包裹沉重,便打起了坏主意。
晚上,杨二请书生喝酒,书生一时高兴竟然拿出了几样宝贝介绍于杨二。杨二有心,一味劝书生喝酒。半夜书生酒醉沉沉睡去。杨二跑到柴房磨刀,准备杀掉书生。杨二的老婆发现后苦苦相劝,可杨二主意打定,并威胁老婆,再阻挡连她一块儿杀。老婆没办法,就提出了一个条件:“客人客死异乡已经十分的可怜。就给他留个全尸吧。”杨二听从了老婆,一条麻绳结束了书生的性命。杨二把书生埋到了后院的水井旁,上面种了一棵芭蕉树,让他巴巴结结不得翻身。
一天,杨二骑着马在街上转悠,看到好多人围着看皇榜。他走近一看,方知是国母病危,如有人救得国母,赏金万两,封官加爵。杨二揭了皇榜,被请到了皇宫。他拿出碧玉带系在国母腰间,一顿饭的功夫,国母就坐起身来,病全好了。皇帝非常高兴,赏了杨二黄金万两,封他为八省巡抚,派他保官八人。
杨二做了官后更加的得意,无恶不作。这天,杨二的老婆跑去井边哭客官叶生。系在一旁的白马每天嘶叫,等着主人叶生归来,此时更是嘶叫凄惨。哭声惊动了上天,玉皇往下一看,大叫不好,知是文曲星遇难,马上招来了雷公爷。天雷迅即炸响,劈开了坟墓。墓中露出了叶生的尸首,白马看到主人,遂驮起尸首直奔开封府衙门。路人无不称奇——盘古开天万万年,从来没有看到过白马驮死人。
白马到了开封府衙门,仰天长啸。包拯开堂审案。却苦于原告是一匹白马,口不能言。后来包拯用计从国母那里骗得了碧玉带,救活了叶生。叶书生睁开眼睛大骂杨二黑心人,随即从头到尾向包公讲述了自己的遭遇。可杨二现在今非昔比,是八省巡抚,又是国母的红人,轻易的扳不倒他。包拯谋划多日。终于想出了一条“请君入瓮”之计。
这天包公发请柬给杨二。他在开封府设宴,宴请杨二杨大人和那八个保官。杨二洋洋得意,穿戴整齐准备赴宴。杨二老婆上前相劝:“大人,我一早听到树上乌鸦叫,大人今天还是不要前去为妙。”杨二不以为然,“包拯一定是惧怕我了,才设宴专请我。”他没听老婆劝告,当即带着八个保官,一帮随从,往开封府赴宴去了。
包拯笑脸相迎。杨二,包拯,跟八个保官依主次入座。宴会进行到一半,突然听到外面有人鸣鼓喊冤。包拯不动声色,继续喝酒吃菜。杨二心想,常听人说包拯多么清正廉明,看来也不过如此,看到我在,想必是怕了。于是他对包公道:“包大人,外面有人告状,何不把状纸接进来,也让我们看看包大人是如何断案的。”
包拯等不得这句话,遂答道:“只是怕扰了杨大人的心情,既然大人如此的说了, 就让他们把状纸递进来吧。”包拯接到状纸,只看不说话。他接着传给在座的八位保官,唯独不让杨二看。杨二感到奇怪:“状纸独独不让我过目。莫非告的就是本大人不成。”
包拯不答,只是请进了叶书生。杨二一见,大惊失色。包拯于是审判了案,让王朝、马汉、张龙、赵虎抬出虎头闸铡了杨二。白马驮尸终为书生叶锦辉申了冤,雪了恨,叶锦辉也获得了重生。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叶生参加会试,妙笔生花,自然是金榜题名。他高中进士,名列第六,即骑着白马回家并到古庄寺迎娶了马小姐,又夫妻双双奔赴开封拜谢了包拯的救命之恩。
宋天子闻知叶进士的传奇经历,甚为此等奇事而惊叹。天子即刻传旨让叶进士携夫人一同上朝见驾。叶进士于是携马小姐赴京上朝进见皇上。宋天子见之,龙颜大悦,遂钦点叶锦辉为江浙巡抚,敕封马小姐为诰命夫人,封驮尸告状的白马为白龙驹,改叶进士的衣胞地小叶庄为“白马驮”。从此,泰兴便有了一个叫“白马驮”的村子。谁知墙内开花墙外香,这故事传出泰兴后,竟被许多地方移花接木,编出了不少地方剧目,笔者此文也算是为之溯源归正了。
说罢泰兴的白驮村,再说与泰兴相邻的靖江古称白马驮沙。靖江历史上曾一度隶属泰兴的,其古称不止是白马驮沙,还有马州、骥江、骥渚、牧城、阴沙、沙上、牧马大沙等古名。
东汉末年,靖江尚未形成陆地,只有滔滔江水中突现出一座独峙的山,名叫孤山。后来由于江潮的冲刷,在孤山脚下渐渐隆起一块块沙洲。明嘉靖三年(1524年),靖江知县易干在西沙一带巡行,发现一块断碑,上有残文:“此沙乃吴大帝牧马大沙”。吴大帝即吴国国君孙权。靖江方言中,“牧”和“白”、“大”和“驮”都是谐音,说讹了,就把‘牧马大沙”误成了“白马驮沙”,久而久之,便简成“马驮沙”了。
亦有传说认为孤山寺为了重修庙宇,让马驮土上山,有匹白马在负土的过程中突然从孤山上跳入江中,在白马入江之处,渐渐涨出一块沙洲,沙洲又连成片,成了陆地,故而称之为白马驮沙。
其实,靖江于三国·吴赤乌元年(238年)前就成陆了,设建制为吴国毗陵典农校尉(二级政区)延陵县暨阳乡。吴赤乌二年(239年)为吴王孙权牧马之洲,属毗陵郡。晋太康二年(281年),属毗陵郡暨阳县(今江阴市)。从南北朝至明初,马驮沙一地两附,南部牧马小沙隶江阴,北部牧马大沙先隶海陵后隶属泰兴。宋代以后,靖江人口有了显著增加。宋代马驮沙也叫阴沙,据清康熙刻本《靖江县志》记载:“邑名,旧称马驮沙,亦称阴沙。”《宋史》中的“沙洲”、“沙上”、“阴沙”即今靖江。
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金兵进犯中原,岳飞率军抵抗,而后又退到了阴沙。在这一过程中,有大批难民与岳飞一同撤退,他们来到阴沙后,见这里土地肥沃,水草丰盛,便在这里安家落户。《建炎以来系年要录》记载“建炎四年十一月,岳飞渡难民于阴沙。”《宋史·高宗纪》记载:建炎四年冬月丁未,“飞退保江阴军沙上。”《宋史·岳飞传》记载“诏飞还守通、泰,有旨可守即守,如不可,但以沙洲保护百姓,伺便掩击。飞以泰无险可恃,退保柴墟,战于南霸桥,金大败。渡百姓于沙上,飞以精骑二百殿,金兵不敢近。”相传,岳飞带难民一同向南,当他们千里迢迢来到长江边的马驮沙时,岳飞彻夜难眠,便起身踱出帐篷,借一弯冷月察看四方。他见此处负江阻海,襟越衔吴,确是一方要地,便召集百姓说:“你们不要随我渡江了,就在这里落脚谋生吧。我愿这里八百年无水灾,八百年无旱灾,八百年无兵灾。”于是百姓便在阴沙安家落户。百姓感激岳飞恩德,为岳飞建生祠,集镇便叫生祠堂或生祠镇。岳飞离开阴沙时送给百姓一袭白色战袍,当地百姓因此建起马桥白衣堂。元代属江阴州。
明洪武二年(1369年),马驮沙全隶江阴。明成化七年(1471年),都御史滕昭巡按南畿,谓马驮沙“地越大江,供赋税,服徭役,凡有事于邑者,多冒风涛,以奉期约为非便,而民数视昔有加……其地属金陵下流,又抗江海门户,捍全吴屹然重镇……江海多警,扼其要冲,出产类江南,田赋税亩之入重于扬州”,故奏分江阴之马驮沙。
应天(南京)巡抚滕昭上书朝廷,表章中说马驮沙“居长江下游,扼江海门户,捍卫全吴,足称重镇”。是年十一月,得到朝廷批准。为祈盼马驮沙从此河清海晏,安宁太平,成化帝同意设县,赐名靖江。“靖”,安定太平;“江”,江边城邑也。由此马驮沙之名遂成历史,靖江之名称而至今。
文章转载于乡风儒语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