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 | 天气渐冷,宜润燥养肺,用艾灸护正气、保平安!

健康   2024-09-22 08:27   河北  



导读:“金气秋分,风清露冷秋期半。”不知不觉秋天已过半,在这个昼夜时间相等的节气,人们在养生中也应本着阴阳平衡的规律,使机体保持“阴平阳秘”的原则。那么具体要怎么做呢?我们一起往下看~


节气





秋  分

Autumnal Equinox

 2024年9月22日(星期日)

20点43分27秒

农历甲辰龙年八月二十



气候特点

秋分,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太阳在这一天到达黄经180度,直射地球赤道,因此这一天24小时昼夜均分,各12小时。


这一天全球无极昼、极夜现象。秋分之后,北极附近极夜范围渐大,南极附近极昼范围渐大。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八月中,解见春分。分者平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分就是半,这是秋季九十天的中分点。古籍《春秋繁露》记载: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Autumn

Equinox


秋分物候

古人把五天叫一候,三候为一气,节气又被称为“三候”。全年分为12个月,24节气,72候。此外,古人还根据当时的气候特征和一些特殊现象为每个节气的“三候”分别起了名字,均以一个物候现象相应,用来简洁明了的表示当时的天气特点。

 

中国古代将秋分的十五天分为三候:一候雷始收声;二候蛰虫坯户;三候水始涸。

 


一候,雷始收声


雷二月阳中发声,八月阴中入地收声。雷收声就是从秋分的一候开始,这也是初秋和深秋的分水岭:前半秋,秋云逶迤,秋霞烂漫已成告别。后半秋,阴风四起,秋雨缠绵,该秋虫残鸣、红叶伤心了。

 


二候,蛰虫坯户


后五日“蛰虫坯户”。“坯”在这里是“培”的意思,虫类受寒气驱逐,入地封塞巢穴,提前告别残秋,准备冬眠了。对大自然的观察,也体现在诗人的诗句中,王安石就有诗句云:“忽忽远枝空,寒虫欲坯户。”

 


三候,水始涸


再五日“水始涸”,涸是干竭。由于天气干燥,水气蒸发快,降雨量也开始减少,湖泊河流中的水量变少,一些沼泽及水洼处便处于干涸之中,这便是诗人爱说的“秋水消瘦”、“秋水清瘦”。


Autumn

Equinox


秋分养生

秋分节气已经真正进入到秋季,作为昼夜时间相等的节气,人们在养生中也应本着阴阳平衡的规律,使机体保持“阴平阳秘”的原则。《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谨察阴阳之所在,以平为期。”阴阳所在不可出现偏颇。

 

中医认为,人体的生理活动要适应自然界阴阳的变化。秋季,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附向收敛、闭藏。因此,秋季要特别重视保养内守之阴气,凡起居、饮食、情志、运动等方面调摄皆不能离开“养收”这一原则。

 


1、饮食养生

 

秋季气候干燥凉爽,津液易伤,相对于其他季节,秋季最显著的特点是燥,主要外邪为燥邪,故秋季宜生津养阴、润肺祛燥。


燥邪对人体的伤害,以肺为最,肺位于胸腔,由于肺位最高,故称“华盖”,因肺叶娇嫩,不耐寒热,易被邪侵,故又称“娇藏”。其主要功能是主气、司呼吸,主宣发和肃降、通调水道,外合皮毛,开窍于鼻。黄帝内经的养生理念,秋季当养肺。

 

秋分的“燥”不同于白露的“燥”,秋分的“燥”是凉燥,而白露的“燥”是“温燥”。“燥令伤肺”,因此,在饮食方面要注意多吃一些清润、温润为主的食物,如芝麻、核桃、糯米等。


 

还可适当多吃些辛酸味、甘润或具有降肺气功效的果蔬,特别是白萝卜、胡萝卜。但也不可吃得太饱太撑,以免造成肠胃积滞。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现在正是秋季进补的好时节,但秋分时节进补,不可太过,要适量。忌无病进补,既增加开支,又害自身;忌慕名进补,过量滥用滋补品反而可能会导致过度兴奋、血压升高等。

 

进补应分清虚实,虚病又有阴虚、阳虚、气虚、血虚之分,只有对症服药才能补益身体。

 


2、起居养生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早卧以顺应阴精的收藏,以养“收”气;早起以顺应阳气的舒长,使肺气得以舒展。

 

睡眠上也应注意迎合时宜,具体来讲,入秋特别是秋分以后,人应该调整自己的作息时间,由夏天的晚睡早起,过渡到早睡早起,并且为冬天早睡晚起打下基础。

 

秋分之前有暑热的余气,故多见于温燥。秋分过后,气候干燥,天气转凉,要防止凉燥要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及时添衣,切勿盲目贪凉。

 

特别是气候渐凉,胃肠道对寒冷的刺激非常敏感,如果防护不当,就容易引发胃肠道疾病而出现反酸、腹胀、腹泻、腹痛等症,或使原来的胃病加重。故此时要特别注意胃部的保暖,适时增添衣服,夜晚睡觉盖好被子。

 

秋分早晚温差大,幅度甚至高于10℃以上,除了注意及时添加衣物,还要注意保护这几个最易受寒的身体部位!

 

暖颈——寒凉让颈椎病雪上加霜


让脖子不受寒,最简单的就是带条围巾,保护好脖颈不露在外面,以免寒气入侵。

 

暖腰——肾喜暖怕寒


暖腰可以搓手按摩肾俞穴(俗称的“腰眼”),来疏解受凉带来的不适。

 

暖脚——扶助正气抵御寒邪


做好足部按摩也能有效加快血液循环,可在泡脚之后,对足部进行点压式按摩。

 


3、情志养生

 

肺属金,与秋气相应,肺主气司呼吸,在志为忧。气虚者对秋天气候的变化敏感,尤其是一些中老年人目睹秋风冷雨、花木凋零、万物萧条的深秋景况,常在心中引起悲秋、凄凉、垂暮之感,易产生抑郁情绪。

 

所以这时的精神调理很有必要。《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精神调养最主要的是培养乐观情绪,保持神志安宁,避肃杀之气,收敛神气,适应秋天平容之气。


 

可以多外出运动,登高远眺、放风筝,多看一些让人心情愉悦的事物,都能让你远离悲伤。

 


4、运动养生

 

秋季养生,以“收”为主。运动宜选择轻松平缓、活动量不大的项目,比如:步行、打太极拳、站桩等,以防出汗过多,阳气耗损。

 

运动时以周身微热、尚未出汗最佳,汗出即可停止,切勿大汗淋漓,这样既可得到锻炼,又可避免寒气通过毛孔进入人体,引发疾病。运动不宜过早或过晚,最好太阳升起来之后开始,太阳落山前就结束。

 


5、艾灸养生

 

天气转凉,燥邪、寒邪、风邪也渐渐增多。而人体毛孔收缩,免疫力下降,怕冷、感冒、咳嗽、腹泻、腰酸背痛、过敏性鼻炎等虚寒病症也随之多发。

 

在秋分当令之时,借助阴阳消长的变化,因势利导实施艾灸,可以有效提高机体自身免疫力,温通阳气、祛风散寒、扶助正气、增强免疫力,还能润燥。



秋季易燥,不是所有的穴位都适合艾灸。适合此时艾灸的穴位有:大椎穴、关元穴、肺俞穴、足三里。

 

1

大椎穴

定位: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作用:改善咳嗽、肩背痛、风疹等问题。

 

2

肺俞穴

定位:在背部,当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作用:改善咳嗽、气喘、感冒等问题。

 

3

足三里穴

定位:外膝眼下3寸(约4横指宽)、胫骨前肌上,左右腿各有一穴。

作用:温阳益气,祛除下肢的寒气。

 

4

关元穴

定位:关元穴位于肚脐正下方3寸(4横指宽)处。

作用:培元固本。


HELLO

A

U

T

U

M

N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也是秋高气爽,登高抒怀的好时节;也有人说秋风扫落叶,秋风萧瑟,无限伤悲,有什么样的心境,看到的就是什么样的风景!

 

在中医学习和传播的路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辛勤耕耘,持之以恒,每个人都能做一盏灯,点亮自己,照亮别人,必将迎来我们硕果累累的秋天!


Autumn

Equinox

END


记得下方点“”、“在看”送我一朵小黄花哦


文|润楠

编辑|灵素

排版校对|小兰、余年红


紫薯福利!打开公众号对话框输入关键词:感冒、发烧、痛经、失眠、抑郁、高血压、腹泻、祛湿、口臭、视力、颈椎......更多关键字期待你的触发。



推荐阅读


【每周医案】心慌、心悸,胸闷,手脚凉,两个经方合用而解!

紫尘阁《伤寒论》条文解读第345-346条

注意!你热衷的夜跑、广场舞,正在消耗你的生命......


为了亿万家庭的健康

关注紫尘阁

让健康触手可及

紫尘阁
大医行,精诚心,为了亿万家庭的健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