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爱吃鱼骨头”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一句话。一条鱼被分成几份,最肥美的鱼肉总留给孩子,而剩下的鱼骨头,成为父母“最爱的部分”。看似随口一说,却映射出一代人常见的教育模式——用牺牲表达爱,用愧疚换取感恩。然而,这块留给孩子的“鱼肉”,真的能吃得安心吗?
黄执中曾说:“凡是没有受益者的付出,感动的都是自己。”但在愧疚式教育中,即便孩子是直接的受益者,这种感动往往仍然让人难以消化。因为它把“爱”变成了一种无形的压力,让子女在心理上感到沉重。
前段时间,一则工地父亲录制的视频引发热议。视频中的父亲汗流浃背,却微笑着对镜头说:“儿子,你在家开空调玩游戏,饿了就点外卖。”“爸爸今天挣了200块钱,明天再加班多挣100块,记得点最大杯的奶茶。”一开始,这段话感动了无数网友,大家感慨父爱的无私。但很快,更多人发现,这种句句强调“父亲的牺牲”的话语,正像一根鱼刺,让许多经历过类似愧疚式教育的网友感到刺痛。如此舆论发酵,互联网甚至掀起了“让愧疚式教育上春晚”的自发网络应援活动。
愧疚式教育的最大问题,是它用父母的牺牲换取孩子的感恩。这种方式看似有效,却容易让亲子关系失衡。一方面,孩子长期生活在内疚中,难以真正感受到轻松与温暖;另一方面,父母的牺牲也往往成为一种隐性权威,让子女在家庭关系中处于被动的位置。
罗翔所说:“父母向孩子诉苦,本质上是痛苦的转移。”不可否认,愧疚式教育确实带来了“受益者”。父母的付出为孩子提供了更好的资源和机会,但这种爱却缺乏应有的平等与自由。爱,不应该是单方面的牺牲,更不该让子女背负还债的负担,而应当是彼此的情感连接。
父母不妨尝试改变爱的表达方式。与其强调“我不舍得吃鱼肉,全留给你”,不如说“我们一起享受这条鱼”;与其反复提醒“砸锅卖铁供你读书”,不如说“我们一起努力让生活更好”。这样的语言,不仅让爱变得更轻盈,也不会让孩子陷入愧疚的泥沼无法脱身。
“妈妈,请别再吃鱼骨头。”这句话不仅是子女们对父母付出的体谅,更是子女发自内心深处的请求。只有放下“牺牲”的标签,家庭关系才能找到真正的平衡。爱,不是苦涩的鱼骨头,也不该是难以下咽的鱼肉,而应是一种让彼此都感到温暖和轻松的陪伴。
(文/邵祺 西南科技大学 指导老师:高敏 )
*文内作品系第五季红星新闻高校评论新秀挑战赛参赛作品,仅用于展示,不代表红星评论观点。除此展示外,不得用于其他途径,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