戳下方“职场精英进阶”→ 点击“关注公众号 ”
编辑:Elita 排版:Elita 字数:1650字
你好呀,我是Elita。
开篇引言
你们有没有过这样的感觉:每天挤地铁、堵车上班,甚至喘口气的时间都没有。每个月工资刚到账,房贷就“哗”地扣走,生活瞬间清空余额。你心里嘀咕,房子是自己的,但这一天天过得,好像是房子在住你。
今天聊聊一个朋友的故事。
他年初干了件“大事”:把住了五年的房子卖了,420万,一次性出手。然后呢?他租了个离公司很近的小公寓,一年租金5万,用卖房的几百万去买了理财,算下来一年利息10万。
你们说,这波操作值不值?
卖掉了“家”,但换到了生活
朋友小李(不是化名,确有其人),今年35岁,一个典型的“北漂打工人”。
之前他买的那套房子,位置不算太远,但也不近,上班单程通勤一个半小时。每天早高峰挤地铁,晚高峰堵在路上,回到家已经累成狗,除了睡觉,根本没有力气享受“家”的温暖。
“你说这房子是我的吗?”小李有次喝酒时问我,“首付是我爸妈掏的,贷款是银行的,装修是老婆定的,我就是个还贷的工具人。”
这话说得直戳泪点——很多人一辈子为房子奔波,可房子却让生活变得越来越狭隘。
今年春节,小李突然做了个决定:“卖房子!”亲戚朋友一片反对声,有人说他“脑子进水了”,有人劝他“房子就是命根子,卖了你还怎么活?”
但小李算了一笔账:房子现在值420万,卖掉后买理财产品,年化收益3%,一年利息10来万。租套好点的房子,一年才5万,算下来还能多赚6万。最重要的是,公司附近租房,通勤时间从1.5小时缩短到15分钟,每天多出来的时间,够他去健身、陪孩子、看看书。
“房子不是不能买,但得是为生活服务的。”小李说,“现在我这套房子不但绑架了我的生活,还让我每天过得像个苦行僧。时间和自由才是真正的奢侈品。”这话听着有点矫情,但细想,未必没有道理。
拥有房子,真的等于拥有安全感吗?
咱们中国人对房子的执念,有点像对“铁饭碗”的追求。
小时候长辈总说:“有个自己的房子,才算有个家。”于是,房子成了安全感的代名词。但你有没有发现,很多人有了房子,反而更焦虑了?
小李卖房后,明显轻松不少。他以前总跟我抱怨:“房贷就像个无底洞,每个月工资的三分之一都填进去,生怕哪天失业了还不起。”
但现在呢?他不用担心房贷断供,也不用担心房子贬值,手里握着几百万现金,理财收益稳稳的。在通货膨胀面前,资产还能跑赢CPI。最关键的是,他的生活质量提升了——不用为了省房贷拼命加班,也不用为了“保住房子”牺牲自己的时间。
你们说,房子真的是安全感的来源吗?
还是说,我们只是被“有房才有家”这句话洗脑了?我觉得小李用实际行动给了答案:安全感不是来自房子,而是来自你手里有选择的权利。
时间自由,比房子更值钱
小李搬到公司附近后,每天早上7点起床,吃完早饭慢悠悠地去上班;晚上6点下班,7点就能到家。
以前通勤3小时,现在每天多出2小时,他用这时间干了不少事:
报了个健身课,体脂从25%降到了18%;
陪孩子写作业,成了学校家长群里的“模范老爸”;
还抽空读了几本书,拍了两段vlog。
“你知道吗?生活质量提升后,我连工作状态都变好了。”小李说,以前他每天累成狗,脑子昏昏沉沉,工作效率低不说,还总对同事发脾气。现在精神饱满,做事效率高,连老板都夸他“状态越来越好”。
有时候,我们总觉得房子是生活的中心,但其实,房子只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真正让人幸福的,是你有没有时间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有没有精力去陪重要的人。
有房子当然好,但如果房子占据了你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让你为它牺牲生活,那它真的值得吗?
小编有话说
很多人觉得,小李卖房是一步“险棋”,毕竟房价还可能涨。
但小李说了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房价涨不涨不重要,关键是我现在过得舒服。”这话听着简单,却点醒了我——房子只是工具,生活才是目的。
小李的故事让我明白,生活的幸福感,未必是从拥有更多资产中来,而是从拥有更多选择权中来。房子可以有,但别让它成为你的“枷锁”。人生短短几十年,别让房贷占据了你的全部生活空间。
最后,我想说一句:把时间和自由还给自己,比拥有几套房子更重要。房子是死的,但生活是活的。
你觉得呢?
往期回顾
1.工地进水了,领导让找人咨询下费用,同事报了20万上去,结果领导还批准了,不过同事偷偷告诉我,他说其实这活是领导安排自己人挣了!
2.部门34岁的男同事最近考上了公务员,向领导请辞,结果领导却说,30多岁才考上,太晚了,没有前途了!网友:我怎么觉得刚好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