戳下方“职场精英进阶”→ 点击“关注公众号 ”
你好呀,我是Elita。
开篇引言
你们说,出差去趟景点,值五千吗?反正我是觉得血亏。
事情是这样的:
那天,我刚从客户公司出来,开了个半天的会,脑子都快成浆糊了。下午两点多,客户说,“辛苦啦,回去休息吧。”我心想,难得来这座城市一趟,离开的时候总得留点念想吧?于是随手一查,附近有个挺有名的景点,距离也不远,打个车不到十五分钟。
我寻思着:反正时间还早,明天早班飞机回去,不如去转转,散散心。于是,我打开公司给配的打车软件,愉快地去了景点。那天下午,阳光明媚,风景如画,我站在山顶上拍了张照片,心里那个舒爽啊,工作带来的疲惫都被吹散了。
你们猜怎么着?就是这张照片,差点让我哭出声。
一张“风景照片”,引发的职场地震
三天后,我刚走进办公室,HR姐姐就喊住我:“领导找你谈话,顺便把出差报告带上。”当时我还纳闷,心想:出差那点事儿,不就是例行公事嘛,能有啥问题?
结果呢,领导开门见山:“你出差期间,擅自去景点了,还用了公司的打车账户。HR查了记录,景点门票、打车费总计五百多,公司决定罚你五千块。”
我懵了。
罚我五千?去趟景点罚五千?
这是什么魔幻职场剧本?
我当时就急了:“领导,我不是去玩,我就转了会儿,散散心,客户那边的事儿完全没耽误!”领导悠悠地抬了一下眼皮,丢下一句:“规矩就是规矩,别给我讲这些没用的。”
我回头找HR理论:“就五百块钱的开销,至于罚我五千吗?”结果HR也不客气:“你用的是企业打车账户,后台都有记录,怎么解释都没用。公司对出差期间的行为有严格规定,去哪儿都得报备,你违反了流程。”
这一连串打击让我彻底明白了:跟公司讲道理?道理是公司的,规矩也是公司的,你只能被迫认栽。
职场的“隐形地雷”,你踩过几颗?
其实,冷静下来,我也不是不能理解公司这么做的逻辑。
毕竟,公司花钱派你出差,目的很明确:要么谈业务,要么做项目,所有的时间和资源都得为公司服务。即使你只是绕点路看看风景,在公司眼里,这也是“私用公款”,打破了企业纪律。
但问题是,职场里这种“隐形地雷”实在太多了,你稍不留神就会踩上。比如:
用公司电脑点外卖,结果被IT查到,说你有“滥用办公资源”的嫌疑;
午休时间坐在工位上刷抖音,被领导瞧见,暗戳戳扣了你的绩效;
去客户公司谈事儿,顺路买了杯奶茶,被质疑“私自报销”……
你说,这些事儿真的有那么严重吗?未必。
但在公司眼里,规矩就是规矩,哪怕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它也可能成为杀手级的理由。
让我缴五千块罚金这事儿,其实就是一个信号:公司不是针对你,而是用你杀鸡儆猴,警告所有人别“越界”。
职场里的规则,大多数时候并不讲人情,罚你,不是因为你损失了五百,而是因为你破坏了规矩——规矩,是公司运营的底线。
职场人,为什么一定要“知规矩”?
我知道,这种事儿听起来贼憋屈。
可说句扎心的话,职场人,真的得学会“知规矩”。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公司从来不是一个“感情用事”的地方,它更像个冰冷的机器,有自己的运行逻辑和利益优先级。
你在公司待得越久,就越会发现:规矩这个东西,不是用来服务你的,而是用来限制你的。
比如,有些规矩摆明了不公平:
绩效奖金的分配,永远看起来像是“玄学”,跟你的努力程度未必成正比;
公司福利政策,总是倾向于管理层,普通员工能拿到的只是残羹冷炙;
哪怕你加班加到凌晨两点,领导也可能只看到你偶尔迟到的一次。
但这些规矩,你却不得不遵守。为什么?因为规矩背后,是公司对利益的最大化追求。它们看似针对你的一些“小习惯”,实际上是在确保企业内部的运行效率和秩序。
所以啊,**在职场里混,光努力是不够的,你得学会“踩点跳舞”。**踩准公司的规则,别让自己成为那个“出头鸟”。不是因为你错了,而是因为“错了”更容易被盯上。
小编有话说
这五千,我交得真的冤吗?
罚款这事儿,最后我还是认了。钱不少,但心里确实也憋屈。后来有个前辈偷偷安慰我:“别太往心里去,这种事儿,大家都踩过坑,吃一堑长一智吧。”
说实话,这五千块的罚单让我悟了一个道理:职场上,守规矩不是为了公司,而是为了自己。
你可以觉得这些规矩很荒唐,但千万别和它对着干。因为一旦踩雷,受伤的永远是你自己。
最后,我想把这句话分享给每一个职场人:职场不是你展现个性的地方,它是你学习规则、适应规则的地方。守规矩,才能守住自己的饭碗,守住自己的底线。
你觉得呢?
往期回顾
1.字节跳动某员工自爆:无意拿到部门薪资列表,自己只有28K,手下好几个35K左右,怎么办?网友:要么申请加工资,要么跳槽
2.同事好不容易谈下一个大订单,结果老板拒绝给回扣黄了。他一怒之下联系客户说:我卖你我们竞品吧,品质一样的,回扣可以给15%